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介绍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提出加大对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力度,尤其要改革户籍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以广西柳江县双季莲藕产区百朋镇的农村劳动力现状为个例进行调查,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双季莲藕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劳动力转移与双季莲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如科学合理转移劳动力、推广轻型化栽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吕荻 《中国果树》2023,(6):151-152
<正>我国关于城乡社会学与经济学的研究中,劳动力转移是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之一,也是社会学者和经济学者共同关注的永恒课题。围绕劳动力空间转移,“离乡去城”与“离城返乡”是最基本的两种逻辑。城市化与逆城市化使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那些由农村流向城市、又由城市折返农村的劳动力,在个体理性和制度牵引下,逐渐汇入乡村建设浪潮之中,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4.
甘昭辉 《长江蔬菜》2012,(18):104-106
以贵阳市为例,对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和总结分析.分析结果发现,贵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相应的服务不足,农民的法律知识短缺,接受的培训不多及掌握的劳动技能有限、收入不高等问题.但是,只要各政府部门齐抓共管,为劳动力转移创造必要的条件,农民工资性收入一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5.
刘易斯拐点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瑞 《中国果菜》2010,(11):51-52
引子: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发展经济学的领军人物、美国黑人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其论文《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首次提到了“刘易斯拐点“理论: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指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随着特定的背景因素的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将逐渐减少,最终枯竭。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相关关系或线性关系,而是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不同表现出阶段性变化。我国省际面板门槛模型的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基于农村人力资本的"三门槛效应";我国劳动力整体人力资本水平不高,仍有一半省份人力资本水平在第二门槛以下;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存在显著的东中西区域差异,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劳动力应该按照人力资本水平的不同进行梯度转移。  相似文献   

7.
柑桔省工省本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龚洁强(浙江省黄岩市特产局317400)近年来,随着市场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的转移,劳动力价格普遍提高,柑桔生产成本增加,出现了桔园管理粗放,产量渐减,经济效益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栽培管理已不能适应目...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上蔬菜第一生产、消费大国,蔬菜种植面积在0.2亿hm2以上。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2015年前后,许多地区已越过刘易斯第一拐点,出现农业劳动力短缺现象,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日益成为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1,2]。  相似文献   

9.
宋娅娜 《现代园艺》2013,(24):233-233
发展城镇,积极推动城镇建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应杰 《西南园艺》2011,(5):100-103
通过对河南省五大不同地域农村劳动力薪资的实证调查分析,发现河南农村劳动力薪资表现为薪资水平整体偏低,月工资500~2000元占据主体地位,且呈现出与劳动力占比明显的负相关。另外,河南农村劳动力薪资与劳动力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表现出了较强的相关性规律,河南五大不同地域农村劳动力的工作地域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规模梨园省力化经营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南方早熟梨在浙江发展很快,几十亩、几百亩的梨园比比皆是,已成为仅次于柑桔的第二大果业。但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成本不断加大,以及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梨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经济效益已逐渐下降。为缓和这种状况,我们从过去单一推广省力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于2002年开始进行“规模梨园省力化经营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12.
吴艳素 《河北果树》2019,(3):36-36,38
临城县具有悠久的核桃栽培历史,经过近20年的示范推广,薄皮核桃已发展到1.53万hm^2。传统的核桃栽培技术属于劳动密集型栽培模式,并且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农村劳动力紧缺问题日益突出,为此,特将核桃"五简化一重点"管理技术向广大核桃种植户进行示范和推广,以降低临城县核桃管理强度,提高核桃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西南园艺》2010,(2):31-31
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获悉,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将于2010年2月下旬至4月在全国共同开展“春风行动”。  相似文献   

14.
嵩明县农广校5年来坚持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实施农村党员素质教育培训工程和"1村1名大学生计划"培训工程,开展新型农民、绿色证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返乡人员增加助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种植生产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曾是我国几个苹果优势主产区产业发展初期的一大优势。多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劳动力急速由西向东,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缺乏劳动力一度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今城市返乡人员是中国新的人口红利,将成为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6.
<正>生产实践证明,苹果套袋是资源耗费严重、投资大、费工多的技术措施,日本目前仅有不足10%的高端果品进行套袋生产,绝大部分果园实行免套袋生产。日本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果业从业者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苹果套袋技术越来越难以实施,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果树省力化栽培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研究和推广果树的省力化栽培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果树业是劳力密集的精耕细作型的栽培方法.这一栽培方式使我国的果树生产不断得到了发展,产量和品质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得高,使我国成为世界重要水果产地之一,千百万果业人员也因此而走上了富裕之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果树业已受到了各方面的冲击。1.1随着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大批有文化、有抱负、有胆识的年轻人。外出闯世界,使农村劳动力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转移。1.2在大批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的农村劳力中,绝大部分是青壮劳力,使农村果树从业人员老…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苹果生产者老龄化、农村劳动力资源匮乏,特别是掌握苹果新优实用生产技术、现代管理技能的苹果生产者后继乏人,已成为苹果产业发展瓶颈。针对如何实现苹果园轻简化管理,达到节本增效目的,我们实地调查了甘肃省泾川县15个乡镇的200多个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种植大户、企业、果农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形成了以下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19.
在人多地少,乡镇企业不发达,剩余劳动力难于转移的农村地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是促进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近两年来,在漯河连续进行了草莓→大青菜→洋香瓜三熟栽培试验,并初步获得了成功。2000年  相似文献   

20.
《吉林蔬菜》2018,(10):50-50
1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放在三农工作突出位置加以落实。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是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供求关系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新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显普遍。聚焦农业科技,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