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查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ycis,简称Nb)分别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 CPV)、家蚕肠道菌、苏芸金杆菌(Bt)和家蚕白僵菌联合感染家蚕时存在的拮抗情况。结果显示家蚕感染适量Nb后,再以其它病原感染家蚕,都具有一定的降低家蚕微粒子病发生效果,其中以Nb感染家蚕后再感染Bm NPV或Bm CPV的抑制效果较明显,但其他病原或其他感染方式对降低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复方漂粉精(消毒王)在大面积生产广泛应用多年,从观察和监测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实验室显微观察及消毒效果再验证试验。试验的病原微生物为主要感染家蚕的病毒、细菌、真菌和微孢子虫,即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苏云金芽孢卒倒杆菌(B.t)、曲霉菌(A.f)和微粒子孢子(N.b)。通过筛选试验选择0.5%硫代硫酸钠+1%卵磷脂+0.1%聚山梨醇+2%吐温-80为该产品的中和剂,将复方漂粉精(消毒王)配成目的浓度0.56%(W/W),以菌药混合法和载体病原液接触法分别处理2min、5min、10min、20min、30min,通过显微观察、培养试验、生物感染试验对病原形态的变化、有无菌落生长以及是否感染发病三项指标进行考查,试验表明:药液接触5min即可灭活多数病原微生物,对各种病原消毒效果指数达99%以上;有机物影响试验表明该药剂消毒作用受有机物的影响程度比漂白粉小,该药剂的消毒能力较强,即使有一定浓度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也能达到养蚕消毒的目的。同时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和家蚕微粒子孢子(Nb),杀灭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其结果证明该消毒剂对家蚕病原微生物同样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3.
初步研究了苏芸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morinuclearpolyhedrosisvirus,BmNPV)对家蚕的联合致病作用。结果表明,BmNPV可增强B.t的毒力,增效作用显著;3.6×104、1.2×105mL-1B.t可增强BmNPV的毒力;与单独感染相比,B.t与BmNPV联合感染可缩短LT500.1~2.1d,加速家蚕死亡。  相似文献   

4.
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旭东  沈中元 《中国蚕业》2010,31(1):101-102
1家蚕血液型脓病的病原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一种病毒病,是由于家蚕感染了核型多角体病毒而引起的。该病原属于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属(bombxy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 virus,简称家蚕NPV)。杆状病毒(Baculovirus)是一类专门寄生节肢动物的病原微生物,是囊膜包被的双链环状DNA病毒,病毒粒子呈杆状,基因组大小介于80~180kb之间。  相似文献   

5.
郑燕 《广东蚕业》2012,(2):31-35
质型多角体病是一种家蚕病毒性传染病,其传染途径主要是食下传染。质型多角体病多发于秋蚕期,是我国蚕茧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继家蚕微粒子病之后又一被国家列为动物疫病的蚕病,是每年秋蚕生产的一大隐患。故研究开发对质型多角体病毒粒子具有安全、高效、快速、环保的消毒药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克孢灵的有效成分是稳定态ClO2。ClO2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部分氨基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氨基酸分解破坏,导致微生物死亡;同时ClO2对细胞壁有较好吸附和透过性能,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克孢灵对家蚕的病原微生物具有高效、广谱的灭活作用,其除了对家蚕微孢子虫有非常灵敏的作用外,对家蚕病毒病病原(NPB、CPB、DNV)、细菌病病原(灵菌、卒倒杆菌等)、真菌病病原(白僵菌、曲霉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通过用不同浓度克孢灵处理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粒子悬液后桑叶接种、饲育,从而进一步考察了其对家蚕质型多角体裸露病毒粒子的灭活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克孢灵对质型多角体病毒粒子的灭活作用灵敏,用75mg/l作用15min就可以将发病率降低至5%,用100mg/l作用15min,就可以达到完全灭活的效果。试验表明ClO2对CPV病毒多角体和CPV病毒粒子的灭活效果相差很远。本研究为大田生产蚕用消毒药物的选择进一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厌氧菌剂复合芽孢杆菌和好氧菌剂VT-1000(B)对蚕沙的发酵处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菌剂对微粒子孢子、家蚕核型多角体、白僵分生孢子病原均有良好的杀灭分解及灭活效果,应用于处理蚕沙均起到无害化处理要求。但是VT-1000(B)菌剂在发酵过程中比复合芽孢杆菌产生更高的温度,持续时间长,是蚕沙无害化处理菌剂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熏烟消毒剂鲁烟Ⅰ号对家蚕病原体的消毒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溴海因(DBDMH)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杀菌力最强的新一代氧化型绿色环保广谱消毒药剂。采用二溴海因并添加助燃剂配制成蚕用熏烟消毒剂鲁烟Ⅰ号用于家蚕病原体的消毒,结果显示鲁烟Ⅰ号对感染家蚕的主要病毒、细菌、真菌病原均有很好的灭活效果: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和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用2g/m3鲁烟Ⅰ号熏烟30min以上,对苏云金芽孢杆菌用2g/m3或1g/m3鲁烟Ⅰ号分别熏烟1、2h,对白僵菌和曲霉菌的分生孢子用1g/m3鲁烟Ⅰ号熏烟30min,均可达到100%杀灭病原菌的消毒效果。建议在养蚕前后采用3g/m3鲁烟Ⅰ号对蚕室蚕具熏烟消毒,以达到杀灭家蚕主要病原菌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1家蚕中肠型脓病的病原 家蚕中肠型脓病,又叫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病,其病原为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BmCPV)。该病原属于呼肠弧病毒科(Reoviridae)质型多角体病毒属(Cy.povirus),主要寄生于家蚕中肠上皮圆筒状细胞的细胞核内(图1)。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以游离态病毒粒子和多角体2种形式存在于病变细胞中:  相似文献   

9.
一种有机氯制剂对家蚕病原体的消毒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助生 《广西蚕业》2008,45(3):33-37
用二氯二甲基乙内酰脲分别对家蚕的曲霉菌分生孢子、白僵菌分生孢子、细菌芽孢及细菌毒素、质型病毒多角体(CPV)、核型病毒多角体(NPV)进行了消毒防病试验,表明二氯二甲基乙内酰脲对上述家蚕病原体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同时对蚕进行添食二氯二甲基乙内酰脲试验,结果表明对蚕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属于杆状病毒科,包涵体亚科,它引起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是蚕业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培育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抗性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而RNAi技术为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抗性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RNAi技术培育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抗性品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应用PCR技术诊断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涂纳新  张志芳 《蚕业科学》1994,20(2):124-125
应用PCR技术诊断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涂纳新,张志芳,郭锡杰,吴祥甫(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蚕研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感染引起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又称血液型脓病),是目前危害蚕业生产的主要病...  相似文献   

12.
蚕沙是家蚕病原物的主要载体之一。为了探讨蚕沙产地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可行性,调配80%蚕沙+20%蘑菇基料(蚕沙与蘑菇基料混合)、80%蚕沙+20%蘑菇基料+0.1%生物菌剂(蚕沙与蘑菇基料混合)、80%蚕沙+20%蘑菇基料+0.1%生物菌剂(蚕沙与蘑菇基料不混合)3种静态好氧堆肥,调查3种改良蚕沙静态好氧堆肥的发酵温度以及对家蚕重要传染性病原的灭活效果。结果显示:3种蚕沙静态好氧堆肥上、中、下各部位发酵温度≥50℃的时间均超过10 d,发酵温度≥60℃有4~24 d;家蚕微孢子虫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在(60±1)℃堆温下经过3 d即被完全灭活。研究结果表明:3种配料的改良蚕沙静态好氧堆肥不同部位均具有良好的发酵条件,能产生杀灭家蚕传染性病原的高温,达到蚕沙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柞蚕蛹增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蛹增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谢秉泉,周怀民,郑作运(河南省云阳蚕业试验场)在Smith(1983)、前田进(1984)取人干扰素基因分别与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DNA(Au-tographacalifornicaNPV-DNA)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体外抑菌圈、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的测定,比较了氧氟沙星和氯霉素两种抗生素对家蚕细菌病原苏芸金杆菌和灵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浓度下,氧氟沙星对苏芸金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大于氯霉素;氧氟沙星对苏芸金杆菌和灵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均低于氯霉素,说明氧氟沙星对两种家蚕细菌病原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20,(2):111-119
为探索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剂、温度、紫外线对伪狂犬病毒(PRV)的杀灭效果,采用3种不同厂家生产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剂(稀释100~800倍)、5个温度(70、75、82、90、100℃)及2个紫外线(照射距离为1、1.5 m)处理PRV,观察已处理的病毒感染Vero细胞后细胞病变(CPE)产生的情况;PCR检测病毒核酸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BIOX卫可消毒液稀释100~800倍对Vero细胞无显著毒性作用;杜邦卫可、迈微卫可消毒液在稀释100倍时有显著的毒性作用,稀释200~800倍范围内不影响细胞生长;消毒液抗PRV试验显示,3种不同厂家的卫可消毒剂对PRV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以1∶200终浓度进行消毒30 min以上效果最好;高温对病毒具有显著的杀灭作用,用70℃处理病毒3 min即可杀灭病毒;在照射距离为1 m范围内用紫外线照射病毒60 min以上,可完全杀灭病毒。结果表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高温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均对PRV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增加消毒剂的有效剂量、上调温度及延长消毒有效时间,能够保证消毒工作达到标准水平,进而从根源上切断病原传播的各种途径。试验结果对其他病毒性疾病的防控工作中消毒剂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纳米银是以纳米技术研制的一种新型消毒杀菌剂。选择家蚕血液型脓病病原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 NPV)和桑青枯病病原菌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2种蚕桑生产上重要的病原微生物,用纳米银进行处理,测试与分析纳米银对2种病原物的杀灭效果及作用机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经0.2 mg/L纳米银溶液处理24 h后Bm NPV多角体的包被蛋白受到破坏,裸露的病毒粒子被纳米银粒子进一步杀灭;家蚕4龄幼虫用经过纳米银溶液处理的Bm NPV多角体悬液添食后,至5龄末期无感染症状,证实了Bm NPV的多角体结构被破坏而失去感染活性。用琼脂糖凝胶与SDS-PAGE电泳技术检测青枯劳尔氏菌经0.2 mg/L纳米银溶液处理24 h后的核酸和蛋白质变化,结果显示:菌体基因组DNA电泳条带呈现拖带现象,菌体蛋白质条带变得杂乱、不完整,说明菌体的DNA及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被纳米银粒子破坏和部分降解。试验结果从病原的结构和分子水平证明了纳米银对上述2种病原物有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的潜伏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血液型脓病)是家蚕饲养过程中的常见病害之一。对该病的病原、感染途径和防治方法等,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家蚕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后,蚕体内是否存在潜伏病毒,看法不一。有的人认为,潜伏病毒在诱发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使蚕发病;有人不同意,认为蚕感染NPV后,可能发  相似文献   

18.
为开展核型多角体病毒与宿主互作关系的研究,建立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细胞体外扩增体系,分析其对不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差异。采用剪切分离后的蓖麻蚕蛹精巢组织材料,将分散的细胞在TNM-FH培养基中经数月换液培养后,获得了扩增的蓖麻蚕蛹精巢细胞系(BMC1)。BMC1的倍增时间约为65h。病毒的感染性实验表明:BMC1细胞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比较敏感,在感染的细胞中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多角体;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可以在BMC1细胞中表达,但难以观察到多角体形成和细胞的病变,提示BMC1可以作为BmNPV的稳定化表达受体;而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PcrNPV)单独感染BMC1细胞时,无明显病变,只有在与AcNPV混合感染时可观察到PcrNPV多角体形成。BMC1细胞对不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具有差异,不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感染性差异的机制有待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19.
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苏州株(BmNPVsu)光胱氨酸蛋白酶基因(CP)的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读码框为972个核苷酸,编码323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BmNPVsu的CP与首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云杉卷叶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fNPV)、黄杉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pNPV)、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在DNA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96.5%、76.2%、74.9%、72.7%、62.9%;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96.9%、77.1%、79.3%、77.1%、65.6%。BmNPV CP的氨基酸序列与不同来源的木瓜蛋白酶超家族的CP也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特别与 Trpanosoma brucei的CP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达32%。在组织蛋白酶B、H、L、S以及木瓜蛋白酶的36个保守氨基酸残基中有31种出现在BmNPVsu的CP中,BmNPVsu CP同其它杆状病毒CP一样,可看作木瓜蛋白酶超家族成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家蚕微孢子虫防控技术,研究了高温蒸汽对家蚕微孢子虫的防治效果和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将产下16 h后的蚕卵在不同温度的蒸汽中处理不同时间后,于室温保存4 h后进行常规浸酸,然后正常催青、孵化,检测蚁蚕微孢子虫相对防治效果及蚕卵孵化率.结果表明,46~47℃处理30~40 min能很好地杀灭家蚕微孢子虫,同时对蚕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