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适合贵州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根据系统学理论,采用专家咨询法,划分灌区续改建项目的效益指标结构,运用AHP法、熵值法,基于博弈论的综合集成赋权法,对指标权重赋权,并运用MATLAB等软件计算。研究得出续改建项目的综合效益指标体系,以及指标的主观权重、客观权重、综合集成权重,并且基于博弈论的综合集成赋权法,较好的平衡了主客观的差异,较为合理的体现贵州灌区的现状。贵州灌区建设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指导今后的项目评价,总结前期工作经验,为灌区实现现代化农业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2.
指标权重的确定对评价结果的合理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对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估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将2种典型的不同原理的综合赋权法应用于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评估,发现2种综合赋权法得出的权重向量大小排序结果并不相同,根据2种权重值计算的多个灌区评价值大小排序相同.对该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2种赋权法的特点、适用范围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指标权重的确定对评价结果的合理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对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估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将两种典型的不同原理的综合赋权法应用于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评估,发现两种综合赋权法得出的权重向量大小排序结果并不相同,根据两种权重值计算的多个灌区评价值大小排序相同,作者对该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两种赋权法的特点、适用范围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方崇  张春乐  陆明本 《节水灌溉》2011,(2):52-54,65
针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效益评价多属性、多指标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OPSIS评价方法.为了避免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引入信息熵来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基于熵权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效益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简单方便,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5.
提出用于中型灌区节水配套紧迫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运用基于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将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相结合,尽可能地保留了各主客观权重值的信息,使获得的指标权重更具合理性;鉴于灌区节水配套紧迫程度评价具有模糊性,使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模糊评价模型.运用上述方法对青岛市8个中型灌区节水配套紧迫程度进行评价研究.评价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用于评价青岛市中型灌区的节水配套紧迫程度,评价结果合理、接近客观实际,对将要进行的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体现各指标对灌区评估的重要性,对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来体现其重要性的差别,而且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也取决于指标权重赋值的合理性.运用G1法对评估指标进行主观赋权,采用改进熵权法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这样既满足所得权重的客观性,也能保证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解释性,然后采用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综合主观和客观权重,从而得到各指标的综合权重.运用确定的综合权重以改进线性模型对陕西省大型自流渠灌区洛惠渠进行实例验证,计算结果与可拓评价法结果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洛惠渠灌区评价级别从中等逐渐变为良好,运行状况越来越好,这符合洛惠渠灌区的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7.
从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 结合评价目标要求和相关的文献资料, 从社会性、资源性、经济性、技术性和生态环境性等5个方面,提出了灌区节水改造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灌区改造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利用蚁群算法优化其投影方向, 根据投影值对节水改造效益进行科学评价。将该方法应用于关中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效益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技术避免了评判专家主观确定权重,评价结果客观准确、方法简单,为灌区改造综合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节水农业综合效益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界定节水农业综合效益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提出节水农业综合效益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基于单位化约束条件的综合集成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以货币为衡量标准的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估模式。以皂河灌区为例,对节水农业经济、环境、社会及综合效益进行估算,即估算节水农业实施后年效益流量,分析节水农业效益价值动...  相似文献   

9.
从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结合评价目标要求和相关的文献资料,从社会性、资源性、经济性、技术性和生态环境性等5个方面,提出了灌区节水改造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灌区改造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利用蚁群算法优化其投影方向,根据投影值对节水改造效益进行科学评价。将该方法应用于关中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效益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技术避免了评判专家主观确定权重,评价结果客观准确、方法简单,为灌区改造综合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大型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大型灌区综合评价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法)和熵值法(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应用近似理想点法和灰色关联聚类法分别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江西省13个大型灌区进行了综合评价,两种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讨论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为各灌区发现差距, 改进运行管理水平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节水灌区指标体系与总效益评价方法探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节水灌区建设规模日益增大,针对节水灌区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效益的方法研究也在进一步深入。本文所介绍的方法是对灌区监测得到的信息及人为调查得来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合专家群决策以及AHP方法来确定权重系数,从而通过计算可得到评价指标和评价效益相对应的评价数据,进而确定节水灌区建设及效益的满意程度。通过实例进行计算分析,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可为灌区的策略性发展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基于多元联系数的集对分析方法对灌区的节水改造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以西北内陆灌区为例,根据其特点从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等多方面初步建立了节水灌溉综合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用基于四元和五元联系数的集对分析方法构造流域节水灌溉综合效应评价指标样本值隶属于可变模糊集"灌区节水综合效应评价标准等级"的相对隶属度函数,建立了西北内陆节水灌溉综合效应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可靠合理,方法简便实用,在灌区综合效应评价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灰色聚类评价共原点聚类函数存在的灰类交叉及隶属度等速率变化不合理现象,对原函数的灰类区间以及隶属度走势进行修改,提出了中心化抛物线型函数的改进共原点聚类函数,用此函数对评价体系指标进行模糊化处理,使得评价更具合理性与真实性.采用主客观最优组合权重计算综合聚类系数,解决了权重与阈值信息重叠的矛盾.将改进后的中心化抛物线型函数与共原点灰色聚类函数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函数变化趋势以及最终的综合聚类系数,改进的中心化抛物线型函数比共原点灰色聚类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最后选取潘庄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后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4.
基于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在节水灌溉项目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节水灌溉项目评价中各指标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价模型.引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有效地避免了权重分配中主观因素影响问题.该模型以一种新的方法进行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价,并结合实例进行应用,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比较,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简便和实用.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大型灌区现状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已成为农村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应用灌区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对辽宁省8座以水稻为主的大型灌区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从定量角度给出了各个灌区更直观的评价结果,并且分析了各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紧迫程度,旨在为辽宁省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基于粗集理论的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灌区的运行评价中,权重确定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目前权重确定的方法有很多,简要概括了这些方法的不足,并引入粗集理论的概念,将粗集理论中属性重要度的确定方法与专家评分法相结合,得到灌区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东港灌区2004年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说明用粗集理论确定权重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灌区综合节水改造中单项措施节水量计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区节水改造往往为多种措施同步进行,灌区综合节水量为各单项措施实施的综合效果,现有节水量计算方法在评价具体节水措施对总节水量的贡献方面尚有不足之处,无法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一套即能体现各单项措施的节水效果,又能表达综合节水量的计算方法.在分析灌区从水源到作物消耗各环节需水及各措施节水原理的基础上,将单项措施节水量计算方法与综合节水量计算方法有机组合,建立一套无重复计算量的、能真实反映各单项措施节水量的节水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比分析了对大型灌区的常用评价方法,指出这些方法存在的主要缺点是评价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易受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改进突变理论避免了评价各指标权重的确定问题,从而相对减少了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对突变理论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调整突变理论评价综合值的方法,克服了综合评价值过高和过于接近的问题,提高了其评价结果的分辨水平.将改进突变理论综合评价方法运用于大型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中,以陕西省大型自流渠灌区洛惠渠为实例进行验证,洛惠渠灌区在2009,2010,2011,2012年的评价值分别为0.060 5,0.265 7,0.549 1,0.660 1,运行状况等级分别为中等,良好,良好,良好.其评价结果与改进TOPSIS法的结果基本一致,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洛惠渠灌区评价级别从中等逐渐变为良好,运行状况越来越好,这也符合洛惠渠灌区的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且该方法计算简单、可靠性高,可为大型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