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白粉病是南瓜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也是影响南瓜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河西南瓜制种基地,白粉病防治不当,轻则减产20%-30%,重则植株在授粉后25d(天)左右枯死,这时由于瓜嫩,种子黄秕,造成种子减产60%~70%,有些地块甚至减产80%,白粉病防治的好坏已成为影响籽用南瓜商品生产和种子生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瓜菜根结线虫病发生普遍,正呈蔓延趋势,已成为制约瓜菜生产,特别是保护地瓜菜生产的一类重要病害。据调查:发生线虫的蔬菜地,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目前除辣椒、葱、蒜未发现被侵染外,其余的瓜菜均受害,尤以瓜类、豆类、茄果类等瓜菜受害最重。对于瓜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除了轮作换茬、合理施肥、培育无病扎苗或选用抗耐病品种等一些常规农业防治措施外,  相似文献   

3.
新疆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品种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Acidowrax avenae subsp.Citrulli)是新疆甜瓜和籽瓜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而且有逐渐扩展的趋势;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重要措施。通过苗期室内喷雾接种法,对新疆的主要的15个哈密瓜品种或品系、2个籽瓜及15个西瓜品种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待测的所有哈密瓜、籽瓜和西瓜品种或品系在发病程度上虽有明显的差别,但均不抗病,其病情指数都在40以上。西瓜和籽瓜的抗病性较哈密瓜要强;品种的染色体倍型和生育期与抗病性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李金堂  默书霞 《长江蔬菜》2011,(9):35-36,59
瓜类褐腐病,又称"花腐病",常会造成大量幼瓜腐烂,严重减产。该病是由瓜笄霉Choanephora cucurbitarum(Berk.etRav.)Thaxt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世界各国瓜类产区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5.
北疆地区籽瓜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金玉华  田英  朱亚峰 《北方园艺》2011,(20):147-148
籽瓜为葫芦科西瓜属普通西瓜种的栽培变种,是"籽用西瓜"的简称,别名"打瓜".籽仁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和经济价值,是国内和国际市场上一种畅销货.籽瓜耐瘠薄、耐粗放管理,生态适应性强,新疆各地区加速了籽瓜产业的发展,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据2009年初步统计,新疆籽瓜种植面积已达14万hm2以上,籽瓜已成为新疆很多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作物.但是随着籽瓜种植面积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种植年限的延长,其病害种类也越来越多,危害也越来越重,严重的田块全田死亡,给籽瓜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10年通过对北疆籽瓜种植区籽瓜病害种类调查发现,白粉病、枯萎病、果斑病是新疆籽瓜的主要病害.正确及时诊断病害,是有效防治病害的基础,下面就北疆地区籽瓜主要病害的症状表现及防治方法进行详细概述.  相似文献   

6.
瓜类蔓枯病的寄主及越冬菌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瓜类蔓枯病是甘肃省白兰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各瓜区普遍发生,发病率为10% ̄65%。在田间,此病主要为害甜瓜、西瓜、籽瓜和黄瓜。人工接种还可分割染番瓜、金瓜、苦瓜、冬瓜、瓠瓜、葫芦等。在甘肃,此病菌主要以病株体表的分生孢子器及索状菌丝越冬,很少产生子囊座。  相似文献   

7.
白粉病是南瓜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也是影响南瓜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河西南瓜制种基地,白粉病防治不当,轻则减产20%~30%,重则植株在授粉后25 d(天)左右枯死,这时由于瓜嫩,种子黄秕,造成种子减产60%~70%,有些地块甚至减产80%,白粉病防治的好坏已成为影响籽用南瓜商品生产和种子生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瓜类蔓枯病(Mycosphaerella melonis(Pass.)Chiu et Walk)是甘肃省白兰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各瓜区普遍发生,发病率为10%~65%。在田间,此病主要为害甜瓜、西瓜、籽瓜和黄瓜。人工接种还可侵染番瓜、金瓜、苦瓜、冬瓜、瓠瓜、葫芦等。在甘肃,此病菌主要以病株体表的分生孢子器及索状菌丝越冬,很少产生子囊座。  相似文献   

9.
瓜类蔓枯病(Mycosphaerella melonis(Pass.)Chiu et Walk)是甘肃省白兰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各瓜区普遍发生,发病率为10%~65%。在田间,此病主要为害甜瓜、西瓜、籽瓜和黄瓜。人工接种还可侵染番瓜、金瓜、苦瓜、冬瓜、瓠瓜、葫芦等。在甘肃,此病菌主要以病株体表的分生孢子器及索状菌丝越冬,很少产生子囊座。  相似文献   

10.
正西甜瓜是托克逊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其中瓜类枯萎病、疫霉病、腐烂病3种病害是近年来逐渐蔓延起来的一种病害。目前这些病害在托克逊县各地均有发生,正逐年加重,在瓜类生育阶段均可发病,一般死秧率达10%~20%,严重的大面积死秧,给托克逊县瓜类生产造成极大威胁。为此,2015年在吐鲁番地区农技中心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在夏乡5大队瓜地(南湖2大队承包地)西瓜枯萎病进行防治试验。1试验地点试验设在托克逊县夏乡五大队瓜地(南湖2大队  相似文献   

11.
观赏瓜类的病害诊断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北方园艺》2010,(6):180-181
近几年随着全国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普及和观光农业的兴起,观赏瓜类以其瓜型独特、美观,极具观赏性,种植面积也随之增加.观赏瓜类主要为南瓜和葫芦两大类,栽培方式多为吊蔓栽培,瓜廊构造大部分为永久性建造,因栽植环境固定,造成连种现象严重,病害逐年加重.因而正确诊断病害种类,及早防治将病害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展现给大家一个美丽的瓜廊,是当前观赏瓜类长廊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现将汤原县农业示范园区的管理中观赏瓜类的病害种类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为大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瓜类枯萎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惠学 《蔬菜》1998,(1):19-19
瓜类枯萎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210042江苏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戴惠学瓜类枯萎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瓜类枯萎病又称萎蔫病、蔓割病,是瓜类的主要病害。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黄瓜、西瓜发病最重,甜瓜、冬瓜次之,南瓜发病较轻。黄瓜常年病株率10%~30%,发病严...  相似文献   

13.
甜瓜霜霉病和白粉病是新疆甜瓜生产中为害十分严重的流行性病害,在新疆各主要瓜区普遍发生(吐鲁番地区除外)。每年6~8月这两种病害几乎都流行发生,分别造成30%-60%和10%-40%的减产。当前新疆甜瓜生产中防治甜瓜霜霉病和白粉病主要使用霜脲氰和烯唑酮这两类药剂,尚没有兼治这两种病害的药剂可选择。  相似文献   

14.
甜瓜细菌性病害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9种杀菌剂对新疆哈密瓜的2种主要细菌性病害——瓜类细菌性角斑病和瓜类细菌性果腐病进行了室内、盆栽、大田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这2种病害,无论是预防效果还是治疗效果都不理想,其中较好的为农用硫酸链霉素,对这2种病害的大田预防效果分别为52.2%和58.2%,治疗效果分别为35.8%和40.0%,其他药剂均较差,故对甜瓜细菌性病害更应强调和注重预防及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5.
瓜类作物主要包括西瓜、黄瓜、甜瓜、南瓜、丝瓜、西葫芦和冬瓜等,在我国广泛栽培,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同时病毒病发生也不断加剧,已经成为影响瓜类作物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田块减产10%~20%,重者可达40%-50%,甚至绝收,而且严重降低了瓜类商品性和品质。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出一套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番茄叶霉病,又叫黑霉病,俗称黑毛、黑毛叶斑病等。是一种高温高湿病害,为保护地番茄的主要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可减产20%~30%。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和果实。防治应采取以农业、生态防治为主,化学农药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瓜类枯萎病又称蔓割病、萎凋病,是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主要危害葫芦科植物。近年来由于我国瓜类栽培面积逐渐扩大,瓜类枯萎病发生较普遍,已严重危害瓜类作物的生长。本文从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概述了瓜类枯萎病防治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1苦瓜炭疽病炭疽病是苦瓜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春、秋季多与蔓枯病混合发生而加重危害。一般病株率为8%~20%,最高可达30%~50%,一般减产10%左右,病害严重时可损失30%或更高。此病还危害多种其它瓜类作物。  相似文献   

19.
黄瓜枯萎病又称蔓割病、萎蔫病、死秧病,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是瓜类蔬菜的重要病害,发生普遍,感病率高,毁灭性强。一般减产30%~50%,重者绝收。  相似文献   

20.
籽瓜抗枯萎病新品系B06和R09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B06和R09均系甘肃农业大学瓜类研究所培育的杂交一代抗枯萎病籽瓜新品系。B06为黑籽籽瓜,全生育期约130天,果实及种子生育期55~60天。植株生长强健,高抗枯萎病,兼抗蔓枯病。单株坐果1~2个,产籽率约2.5%。种皮黑为白心,黑边清晰均匀,较平整,种子出仁率约46%。在河西灌区产籽量125~130kg/667m^2。较耐干旱瘠薄,适宜有灌溉条件的沙荒地和重茬地种植。R09为红籽籽瓜,全生育期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