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新认识灯光诱杀农林害虫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害虫在农、林业生产上的为害 ,历来都是农林业稳产、高产的一大障碍。人们为了保护农、林业的生产 ,不得不采用各种手段同害虫作斗争 ,在这些手段中 ,人们采用的最多的、时间最长的当属化学农药防治害虫。不可否认 ,化学农药对害虫的防治 ,在某一时期 ,对某一种害虫确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收到过良好的效果 ,正因为这样 ,人们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也越来越突出。但也正是由于长期的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 ,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严重。诸如污染环境、农药残留、抗药性的产生、杀灭天敌、破坏生态平衡等 ,已成为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一大隐患。随着…  相似文献   

2.
国外温室害虫生物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温室害虫生物防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保所何玉山翁启勇杨秀娟近年来,随着温室、大棚蔬菜栽培的迅速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中害虫的发生和为害日趋严重,而且化学农药的过多使用会引起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等种种弊端,尤其是在蔬菜生产上的农药残留及药害等问题直接威胁着...  相似文献   

3.
1害虫防治与农药 1945年是农药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年份,美国向世界 公布了第一个人工合成化学农药DDT。由于它有杀虫增 产、化学性质稳定(残效期长),便于工厂化大量生产,所 以价格比较低等特点,一时成为农业害虫和卫生害虫防 治上最有力的武器。而且由于DDT的成功,刺激了各国  相似文献   

4.
在蔬菜生产中,过份地依赖化学农药防治害虫,而且部分菜农,为了追求所谓的杀虫效果,盲目地增加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这不仅使害虫增强抗药性,而且造成残留,严重影响蔬菜产品的安全质量。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状,减少农药用量,2005年起我们开始引进应用性诱捕技术,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进行诱杀试验示范,现将试验示范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及防止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是其对外来物质进行选择性适应的一种现象,也是连年并大量使用某一化学农药品种的必然结果。正如农民在生产中时常会发现,施用任何一种新杀虫剂,开始都表现着良好的杀虫效果,但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即使用量不断增加,不仅防治效果没有提高,而且逐步降低,甚至无效,这不是农药的质量下降了,而是害虫对这种  相似文献   

6.
<正> 稻田长期施用化学农药,天敌被大量杀伤,害虫因失去自然控制和抗药性增强而猖獗,并带来环境污染和残毒等问题。因此,推广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控制害虫,尽量少用以至不用化学农药,把害虫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已成为人们的迫切要求。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完全不施用农药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害虫大发生和严重危害的情况下,不使用化学农药就难  相似文献   

7.
稻田长期施用化学农药,天敌被大量杀伤,害虫因失去自然控制和抗药性增强而猖獗,并带来环境污染和残毒等问题.因此,推广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控制害虫,尽量少用以至不用化学农药,把害虫的危害控制在允许水平之内已成为人们的迫切要求.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完全不施用农药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害虫大发生和严重危害的情况下,不使用化学农药就难以避免造成经济损失.据估计,在防治稻田害虫中,化学农药所起的作用约占70%~80%,而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所起的作用约占20%~30%.能否把化学农药的防治与天敌控制的效果结合起来,使之相互协调呢?近年来,我们在水稻害虫的协调用药方面作了大量的试验与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我国果树害虫综合防治研究提高到新水平。通过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保护利用天敌,控制了害虫(螨)为害。找到一条通过果园植被多样化来达到综合治理害虫的途径。很多果树产业区大力推行果实套袋,不但提高了果实外观品质,而且保护了果实免受害虫侵害,减少化学农药喷洒次数,保护天敌,减少果实农药残留,优化环境,在苹果生产上初步踏上绿色食品生产的路子。  相似文献   

9.
正大白菜因营养丰富而号称"蔬菜之王",是我国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但由于大白菜的虫害日趋严重,主要有菜青虫、小菜蛾、蚜虫、菜螟等,严重影响了大白菜的产量和品种。为了防止害虫的危害,人们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这些化学农药导致害虫抗药性、害虫再增猖獗和农药残留等问题日益严重,无化学药剂的开发应用无疑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一片绿洲,笔者在大白菜生产中,针对液体植物保护膜杀死菜青虫,用洗尿合剂来杀死蚜虫进行研究,为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10.
朝阳市蔬莱生产面积大,害虫种类多,发生为害严重。为了防治蔬菜害虫,菜农频繁使用剧毒化学农药,损伤了自然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害虫抗药性增强,防治费用增加,尤其是农药在蔬莱中的残留量,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寻求高效,低毒或无毒,药效期较长的植物农药或生物农药来防治蔬菜害虫,以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保护天敌种群的自然控制能力,缓解害虫抗药性产生,已成为蔬莱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从2010年8月至10月在郊区蔬菜  相似文献   

11.
<正> 稻田长期施用化学农药,天敌被大量杀伤,害虫因失去自然控制和抗药性增强而猖獗,并带来环境污染和残毒等问题。因此,推广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控制害虫,尽量少用以至不用化学农药,把害虫的危害控制在允许水平之内已成为人们的迫切要求。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完全不施用农药几  相似文献   

12.
<正> 稻田长期施用化学农药,天敌被大量杀伤,同时害虫产生抗药性而往往形成大发生。推广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控制害虫,尽量少用以至不用化学农药,把害虫的危害控制在允许水平之内。已成为人们的迫切要求。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完全不施用农药  相似文献   

13.
我国保护地蔬菜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保护地蔬菜害虫为害日益严重,鉴于化学农药防治易造成污染,生物防治必将成为保护地蔬菜害虫防治的优选。对常见的生物防治技术和方法,包括天敌昆虫、昆虫病原微生物、昆虫信息素、杀虫抗生素、植物源农药及新兴生物技术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作一简要概述,为保护地蔬菜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是水稻病虫综合防治中一项关键技术。为了开发稻田高效、广谱、低毒的杀虫剂,近年来我们与日本武田农药公司和日本农药公司合作,应用该公司生产的巴丹和噻嗪酮,针对我省水稻上的主要害虫进行了试验和示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化学农药使用数量的增加和使用范围的扩大,害虫对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并且发展很快。害虫抗药性已成为农业保产的重大障碍。而合理使用农药,则可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一、影响抗药性产生的主要因子 适应了杀虫剂的有毒环境而生存下来的  相似文献   

16.
一、害虫综合防治概念的提出 自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机合成化学农药问世,药剂防治成了害虫防治的主要手段。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出现了种种弊端,因而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早在1949年加拿大昆虫学家A.D.Pickett就指出:“现在,我们虽能控制或防治任何一种害虫或害螨,但虫害问题并没有解决,反而比过去更为尖锐。”1962年Carson《寂静的春天》的出版,使人们对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的效果产生了怀疑,开始认识到农药并非是万能的,害虫防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态学问题。于是,196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专家讨论会上,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概念,并给综合防治下了定义:“综合治理是对有害生物的一种管理系统,它按照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与其相关的环境关系,采用适当的合理的技术措施,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处于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  相似文献   

17.
信阳茶树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茶树害虫种类多、发生复杂、防治中过分依赖化学农药,茶树农药残留超标等关键问题,对茶树害虫的发生规律、害虫及天敌的种类、农业栽培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项技术进行了研究,有效地控制了茶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8.
二、科学使用农药 在农业害虫综合防治中,化学防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有些地区由于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给农田生态系带来了种种不良影响(即三“R”问题)。因此,科学使用农药,充分发挥化学防治害虫的长处,避免或减少农药的副作用,保证农作物优质、稳产、高产、低耗,这是植保工作者的任务。 (一)讲究防治策略 化学防治要从全局观点出发,考虑到总体防治效果,这就是根据各地的耕作制度和害虫的发生消长型相,确定造成危害损失的时期和代别,制订出合理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日光温室黄瓜常发生小型害虫,包括蚜虫、白(烟)粉虱、蓟马、美洲斑潜蝇和茶黄螨等昆(螨)虫。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多年以来化学农药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带来的农药和食品安全问题,生产上主要利用天敌、寄生菌、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等生物防治措施控制害虫危害。蚜虫发生属于同翅目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黄瓜的蚜虫主要有瓜蚜、豆蚜和桃蚜。日光温室条件下一年四季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由于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严重危害了我国农业生产,尤其是对果树生产方面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小则为我们果农带来了经济损失,重则影响了一方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因此为了应对近年来日益严重的虫害,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我们国家提出了不同性诱剂对果树害虫防效研究策略,在提高果农的种植水平和果树的生产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不同性诱剂对果树害虫防效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