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慈溪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慈溪市耕地284个土壤样品的分析、测定,按有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慈溪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适宜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慈溪市耕地284个土壤样品的分析、测定,按有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慈溪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适宜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3.
肖青亮  郑诗樟  吴建富  卢志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418-3419,3436
对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3种类型农产品进行了详细的辨析,它们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发源背景、质量标准、生产技术体系、生产基础、认证机构、认证方法、产品标识、有无分级、产品结构和市场定位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绿色食品是安全、营养、卫生的食品,并且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按绿色食品标准组织生产、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认证、许可使用绿色标志的产品。绿色食品并非绿色,它与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共同构成了我国安全、营养、卫生的食品体系。绿色食品产业具有优质安全、生态环保、劳动密集、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特点。国家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保护标志(简称“三品一标”)认证,有利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创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食品消费安全、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一二三产业互动。然而,面对人口众多、传统农业大国的国情,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应普遍推行无公害农产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条件地发展有机食品。  相似文献   

5.
这次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工作会议,目的是全面落实全国农业系统厅局长座谈会会议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专题研究部署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工作,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为此,农业部在会前印发了《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意见》,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下面我就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正>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无公害农产品突出安全因素控制;绿色食品既突出安全因素控制;有机产品注重生态环境因素控制。三者相互衔接,共同发展。一:概念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使用安全的农业投入品,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并使用特有标志的安全农产品。对农产品实施无公害认证,是中国政府为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市场准入和公众放心消费,于2003年推出的一种带有行政审批性质的官方评定措施,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山东的农村经济与全国市场进而与国际市场接轨,促进山东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我省在推行绿色食品和环境标志的基础上,自己创立了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并以法规形式作了明确规定,以期在全省推广。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源于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无有害物质残留或残留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优质农产品及以此为原料的加工产品的总称。无公害农产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无公害农产品或产品的原料产地必须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即无公害农产品的农业初级产品或  相似文献   

8.
健康农业是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和循环农业技术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的农业发展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农产品将日益受到青睐.近年来,广东省充分利用粤北、粤东和粤西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健康农业生产,建立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据有关统计,2007年初,全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志的企业已经有179家,产品总数达509个.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科技》2008,(9):76-77
健康农业是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和循环衣业技术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的农业发展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农产品将日益受到青睐。近年来,广东省充分利用粤北、粤东和粤西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健康农业生产,建立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据有关统计,2007年初,全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志的企业已经有179家,产品总数达509个。绿色食品不再仅限于水果、蔬菜和茶叶,还向罐头、  相似文献   

10.
《湖南农业》2012,(12):1
今后一段时间内,湖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以下简称"三品一标")的管理,必须统筹规划,扎实推进。1.抓好基地建设各地要不断加强产地生态环境建设,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严格生产记录和档案管理,强化服务指导和全程控制,强化产品抽检和质量监管工作。省级重点抓好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示范县的建设,创建一批"三品一标"示范县;市级抓好一二个绿色食品、三到五个无公害农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规范无公害大蒜病虫害防治,保证生产出的大蒜质量达到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科学施用高效、低毒、选择性强、低(无)残留农药,降低化学农药对田间环境的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根据《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蔬菜类)》和《生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舞钢市农业局特制定无公害大蒜病虫害标准化防治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古浪县把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突出地域特色和独特品质,依托资源和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助推绿色农业发展。该县着力推进无公害、绿色食品产地认定,进一步扩大总量规模,大力创建规模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  相似文献   

13.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区别与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开发进程的加快,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已逐步进入家庭生活,但大多数人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区别与联系知之甚少,对其只限于字面理解,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认识.现结合工作体会,谈谈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区别及联系.  相似文献   

14.
参照《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通过对73个柑橘园土壤pH、Cd、Hg、As、Pb、Cr、Cu、Zn含量的检测,以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结果表明,衢州市柑橘园土壤酸性偏重;参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土壤重金属检测值与单因子污染指数Pi分析显示,Hg、Cu、Pb、Cr和As没超标,而5.48%和3.3%橘园分别出现Cd和Zn轻度污染;而从综合因子Pn分析,73个柑橘园土壤样本全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土壤质量二级以上标准要求。参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Pi分析显示,Cr和Cu没超标,个别柑橘园存在Cd、Hg、As、Pb超标现象;而从综合因子Pn分析,95.89%的柑橘园土壤达到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质量二级以上标准要求,适合种植生产绿色食品柑橘。  相似文献   

15.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我省农业环保工作要抓住机遇,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作为立足点和归宿,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支持单位: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协办单位: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承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主要栏目:本刊特稿、本刊专稿、政策法规、质量安全监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支持单位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协办单位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承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主要栏目:本刊特稿、本刊专稿、政策法规、质量安全监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  相似文献   

18.
0 引言 新疆农业是绿洲农业,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具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潜力巨大.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低,城市和工业产生的"三废"污染物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污染负荷轻,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适宜优质农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支持单位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协办单位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承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主要栏目:本刊特稿、本刊专稿、政策法规、质量安全监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农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山东省枣庄市农业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迅速,其中被审核认定为国家级绿色食品产品一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两个,基地面积近20万亩。为适应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的需要,枣庄市利用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减少了无机化学肥料的用量,较好地促进了农田生态平衡和无公害农业生产的发展,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