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甜菊育苗和栽培管理要点 1.1 育苗技术 甜菊种子的特性,决定了它对育苗技术有较高的要求。育苗不当,出苗率只有10%~20%,甚至全不出苗,使繁育计划落空。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完善甜叶菊叶片中不同甜菊糖苷的测定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多种甜菊糖苷标准品和‘鑫丰3号’甜叶菊叶片粗提物进行分析测定。最终共确定12种甜菊糖苷的出峰时间和顺序,其中甜茶苷、甜菊糖双苷和莱鲍迪苷E的出峰时间和顺序为首次确定。基于莱鲍迪苷A的测定标准曲线和多种甜菊糖苷的高效液相检测图谱结果确定‘鑫丰3号’叶片中的甜菊糖苷组成。‘鑫丰3号’叶片中共含有甜菊苷,莱鲍迪苷A、B、C、D、E和莱鲍迪苷F,甜茶苷,甜菊糖双苷9种甜菊糖苷,其中莱鲍迪苷D和E为痕量存在。本研究不仅为后续甜菊糖苷的测定提供了目前已有报道中最全面的紫外检测图谱依据同时也为新类型甜菊糖苷的发现和鉴定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完善甜叶菊叶片中不同甜菊糖苷的测定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多种甜菊糖苷标准品和‘鑫丰3号’甜叶菊叶片粗提物进行分析测定。最终共确定12种甜菊糖苷的出峰时间和顺序,其中甜茶苷、甜菊糖双苷和莱鲍迪苷E的出峰时间和顺序为首次确定。基于莱鲍迪苷A的测定标准曲线和多种甜菊糖苷的高效液相检测图谱结果确定‘鑫丰3号’叶片中的甜菊糖苷组成。‘鑫丰3号’叶片中共含有甜菊苷,莱鲍迪苷A、B、C、D、E和莱鲍迪苷F,甜茶苷,甜菊糖双苷9种甜菊糖苷,其中莱鲍迪苷D和E为痕量存在。本研究不仅为后续甜菊糖苷的测定提供了最全面的紫外检测图谱依据,同时也为新类型甜菊糖苷的发现和鉴定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天然复合甜味剂中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柠檬酸、氯化钠和甘氨酸的配方比例。结果表明,甜菊糖苷复合甜味剂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甜菊糖苷0.25%,罗汉果甜苷0.4%,柠檬酸0.2%,氯化钠0.03%,甘氨酸0.15%。该甜菊糖苷复合甜味剂的甜度高、热量低,甜度约为蔗糖的480倍。  相似文献   

5.
甜菊属菊科 (Compositae),斯台维亚属 (Stevia),种名为甜菊 (Rebaudiana、Bertani或Rebaudiana、Bak)。甜菊是一种新型的糖料作物,种植前景方兴未艾。干叶中所含的甜菊甙,甜度相当于蔗糖的300余倍,热量仅为蔗糖的1/300,具有预防肥胖、糖尿病、小儿蛀齿等疾病的功效。但栽培甜菊,易受低温、旱涝、杂草等的影响。为了提高单产,满足出口需求,近年来开展了黑膜覆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达到了增温、保墒、压草、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的目的,单产达到了2250kg/hm2,比露地的栽培增产28%以上,增效达11250元……  相似文献   

6.
一般甜菊叶中甜菊糖苷的HPLC检测样品处理复杂,采用简易超声波水提取法处理样品,建立快捷分析方法。甜菊糖苷在300~1500μg/mL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平均加标回收率98.32%,相对标准偏差0.63%。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可为甜菊叶中甜菊糖苷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浅析甜菊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析甜菊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山东省轻工农副原料研究中心(高密261500)臧传江栾良福甜菊作为糖料作物,由于其叶中所含糖甙的甜度为蔗糖的150~300倍,且热量低,味质好,安全无毒,是一种颇有前途的经济作物。发展甜菊生产在解决食糖不足,开发新糖源,增加...  相似文献   

8.
王光明  李钦 《种子》1995,(5):53-53
甜菊种子具有许多与常见作物种子不同的特异性状.保存和育苗技术稍有不当.即易失去发芽力或降低成苗率.造成育苗失败.在北方春旱地区这种倩况尤为多见。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甜菊钟子及其育苗技术进行了多年的观察研究。1甜菊种子的特性1.1种子不实率高.质量差异大.甜菊为  相似文献   

9.
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以甜菊叶为原料生产的甜菊苷已成为我国主要糖源之一。搞好甜菊种子生产,对保证原料供应,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1 播种育苗甜菊种子细小,易失去发芽力,播种育苗宜采用阳畦育苗。3月上旬前后播种,每平方米苗床播种5~7克。播前  相似文献   

10.
刘红光 《种子科技》2008,26(5):58-59
甜菊又称甜叶菊,是20世纪70年代从国外引进并发展起来的新作物,其种子又具有千粒重低、不实率高、采种困难、发芽率低、出苗力弱等许多特异性状,为此,我们对甜菊种子繁育和播种育苗方面存在的许多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观察研究,以探索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12份甜菊品种在全国14个点的试种评比结果,对干叶产量、含糖甙量及产糖甙量的分析以及分解效应分析均证明云日品种丰产性好,稳产性强,适应性广,有推广利用价值。云宾品种适应性广,稳产居中,冀郸品种产糖甙量最低。就甜菊选种目标及本试验的可信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甜菊新品种中品一号甜菊是最近引起世界重视的天然糖料之一,叶中含有糖甙,甜度为蔗糖的150~300倍,是高甜度、低热能、味质好,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安全糖源,可代替糖精或部分蔗糖做糖料;还可以制成药剂,用于治疗糖尿病,防治肥胖症、心脏病、小儿虫齿等,是目前最有开发利用前途的新作物。  相似文献   

13.
发展甜菊糖前景极其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甜菊起源于南美州的巴拉圭东北部即南纬20°左右与巴西毗邻的阿曼拜山起伏的山峦中,又因气侯对于人工种植的植被和物侯条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无论是从北陲高寒的黑龙江至炎热酷暑的海南岛,还是从干涸沙漠飞旋地新疆到霪雨霏霏的东南沿海等均可为甜菊安家落户。经科学家的研究证明,其叶子富含甜菊糖甙7%~15%,茎秆中含4%,其甜度相当于白糖的300倍,提取的精甙是450倍,而它的糖料成分对人类有百利而无一害。甜菊甙首先可以直接用其干叶,如果平均糖甙按10%计算,1kg干叶可顶8kg白糖。首先是食品工业用的普遍性,凡是用做馅的食品,都可以直接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广大消费者对营养保健食品的需求,以苦瓜、纯牛奶为原料,通过发酵而制作出一款具有保健功能的苦瓜酸奶。以纯牛奶(市售)和苦瓜(市售)作为主要原料、甜菊糖苷作为甜味剂,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来确定合适的数值,然后利用正交法试验来确定优化的苦瓜酸奶制作工艺参数。将甜菊糖苷添加量、苦瓜滤液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作为4个因素,同时以苦瓜酸奶感官综合评定结果为指标,其中每一个因素选取3个适宜的数值来进行正交试验,以此确定苦瓜酸奶的制作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苦瓜酸奶的制作工艺参数为每100 m L的苦瓜酸奶中,所加入的苦瓜滤液4 g,甜菊糖苷0.04 g,乳酸菌发酵剂0.2 g,在42℃下发酵5 h口感最佳。该研究为开发苦瓜类食品的深加工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此来实现传统酸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β-葡萄糖苷酶在甜菊糖苷降解代谢中的作用,并为今后通过抑制甜菊糖苷的降解从而提高其含量的育种工作等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以甜菊为试验材料,首先对甜菊叶片β-葡萄糖苷酶的提取及酶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并进一步对该酶性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以pH 7.0的50 mmol/L磷酸缓冲液提取,研磨时添加等量PVP,粗酶液经20%~40%饱和度硫酸铵进行盐析的酶液其酶活性最高;以pNPG为底物测定其酶活性时37℃孵育60 min最佳。酶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该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其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 7.0;4℃保存时酶活性逐渐降低,至26天时酶活力仅余26.4%;在9种常见金属离子中Mn 2+、Fe 2+对该酶有显著的激活作用,而Cu 2+、Hg 2+对该酶的抑制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以牛奶和豆乳为主要原料,利用甜菊糖苷代替部分蔗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含有副干酪乳杆菌的低糖酸豆奶益生菌的最佳配方和生产工艺,并测定了最佳工艺下产品的指标及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豆浆和牛奶配比2∶8,菌种配比1∶1∶1,甜菊糖苷替代蔗糖量30%,发酵时间4 h。在此工艺下的发酵产品口感爽滑、酸甜适中,糖度较低,具有保健功能,是一种优质的发酵制品,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甜叶菊     
一、概述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原产南美洲、巴拉圭、巴西,为亚热带多年生菊科植物。甜菊的叶中含有6~18%的甜叶菊甙,一公斤干叶可提取糖甙60~180多克,其甜度为蔗糖的150~300倍,近来又发现甜菊叶……  相似文献   

18.
莱宝迪苷A(rebaudioside,RA)是甜叶菊甜菊醇糖苷中的主要甜味成分,其含量受到生物合成中多个酶基因的影响。本研究以6个甜叶菊品种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RA生物合成途径中UGT85C2、UGT91D2m和UGT76G1三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并与其RA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GT76G1基因相对表达量与RA含量有极显著相关关系(p=0.008),而UGT85C2和UGT91D2m基因表达量与RA含量无相关关系,说明UGT76G1基因的表达对RA合成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人为调控甜菊醇糖苷的生物合成,提高RA的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甜菊是新兴的糖料作物,原产南美洲巴拉圭、巴西。为亚热带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菊科斯台比亚属。叶中含有糖甙甜度为蔗糖的150~300倍。20世纪初才被开发利用,一些国家用它做低热食品,代替合成糖料,并用于治疗糖尿病、肥胖病、心脏病及防治小儿虫齿  相似文献   

20.
正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中种类最多、化学结构变化最为丰富的一类天然产物,在植物生长发育、适应环境胁迫特别是抵御病虫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如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抗肿瘤药物紫杉醇、保健品胡萝卜素、甜味剂甜菊苷和罗汉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