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在昭苏地区引进春油菜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调查这些品种在当地栽培条件下的特征特性,为筛选出适宜昭苏地区种植的油菜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4个油菜品种的引进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立 《种业导刊》2021,(3):33-34
为了获得高产优质、商品性好、适宜在嵩县种植的油菜优良品种,2019—2020年度对引进的4个油菜品种进行了筛选试验,以期为油菜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紫云县适宜油菜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5个贵州省选育的新品种的适应性。结果显示,黔油31号、宝油早1号油菜品种田间产量较高,适宜在紫云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冯文豪  曾令琴  刘垚  冯泽蔚 《种子》2016,(3):104-107
为推动贵州省以地块破碎、山高坡陡的喀斯特地貌为主条件下的油菜生产,筛选适宜轻简直播的杂交油菜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试验以油研50为对照,引进了11个杂交油菜新品种进行直播试验,筛选出了油研817、种都油998、川油21和卓油11号等杂交油菜品种,产量表现好,综合抗性强,相对适宜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5.
要提高我省油菜单产水平,应抓好以下几点主要措施。一、因地制宜地选择良种我省立体农业结构比较明显,各地的温度、水分、土壤肥力差异很大;耕作制度各异,适宜栽培的品种以不相同,加之油菜品种均有一定的适种范围,对病虫的抗性各地不一样,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因此,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6.
张瑞茂 《种子》2013,32(1):81-83
应用2005~2007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资料,对金农油1号进行产量联合方差、回归系数及生态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金龙油1号综合性状好,丰产稳产性较强,在有利环境条件下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属于高产稳产类型品种,具有广泛适应性,适宜贵州省内各油菜产区和与贵州生态相类似的长江流域油菜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菜机械化生产的不断发展,选择优质、高产、适应机械化生产的品种非常重要。为此,在前几年试验的基础上,于2010年在进行了不同品种的品比试验,以筛选出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油菜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油菜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选择高产量油菜新品种,提高经济效益,塔城地区农科所对5个春油菜新品种进行了区域试验,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油菜品种秦优558较适宜塔城地区气候条件和常规种植模式,不仅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且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可作为优良品种进入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9.
安徽油菜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评价油菜生长发育过程中气候条件的适宜程度,为政府决策部门和农业生产者及时合理地开展田间管理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安徽省油菜主要种植区1961-2010年油菜生长阶段气象资料,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油菜的生理特征,建立了安徽省区域油菜气候适宜度评价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同时,根据综合气候适宜度和产量丰歉指数的关系,建立了油菜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条件适宜性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气候适宜度与产量丰歉指数具有显著相关性,气候适宜度评价模型可以动态反映安徽省各区域气候条件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适宜程度,评价指标对各区域油菜生育期内气候条件适宜程度的评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其长势和产量有较好的区分度,且稳定性较好,可以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10.
于小春 《种子科技》2017,(3):104-105
为筛选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优新油菜品种,对13个油菜主推品种进行了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筛选试验。结果显示,德名油100、德新油88、科乐油1号3个品种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今后开江县杂交油菜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1.
陈静  肖华贵  李超  饶勇 《种子》2008,27(4):94-96
黔油18号系用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半冬性、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于2003年8月和2007年3月通过贵州省和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用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数据对该品种的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综合性状好,丰产稳产性较强,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增产潜力较大,属于高产稳产型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适宜于贵州省内各油菜产区和与贵州生态相类似的长江流域油菜产区推广种植,已引种到川、渝、湘、鄂、赣、浙等省(市),推广应用面积40余万hm^2。  相似文献   

12.
该品种在东台市适宜套种,本地农户习惯在油菜收获前,在其基部套种玉米、棉花等秋熟作物,这种种植方式对油菜品种的株型、熟期等农艺性状具有特定的要求。一般要求油菜品种有较适宜的分枝始节位、抗倒、熟期不宜过迟。该品种分枝始节位较高,正常种植密度一般在40cm以上,成熟期在5月25日前后,不易倒伏,基部及主茎叶片大小适中且落黄脱落快。一方面  相似文献   

13.
针对青海省油菜品种抗倒性不强、种子生产去杂难等问题,以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05 A为母本,以抗倒性较强、桔红色花瓣恢复系4750 R为父本组配成春油菜杂交种青杂15号。该品种的产量、品质、抗病性和抗倒性均优于春油菜区主栽品种青杂5号,适宜在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山西、宁夏等无霜期较长的春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何水华 《中国种业》2020,(12):57-60
为了推进上海农场油菜大面积生产,筛选适宜轻简栽培、机械收获的油菜新品种,特开展适宜直播油菜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表明:12个参试油菜品种都能安全越冬,冻害发生较轻或未发生,且均未发生早花早薹现象。12个参试品种间产量和品质差异明显,其中庆油3号、宁杂118、宁杂1818和秦优1618从苗期、蕾薹期到成熟期,植株长势好,生长整齐一致,抗倒性好,单株有效角果数多,千粒重和出油率高,产量较高,适宜苏北沿海地区,作为直播油菜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宜桂南双季稻地区种植的收籽油菜品种,选取了 14 个收籽油菜品种(系)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田间植株表现等性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希望 759、22zy09 在桂南双季稻区种植生育期不超过 130d,产量分别较对照品种阳光 131 高 3.6% 和 1.2%,且灰色关联度排序分别为第 1 位和第 4 位,适宜在桂南双季稻地区进行后期的推广种植。以上结果可为桂南双季稻地区油菜新品种登记、高效利用收籽油菜新品种及进一步促进油菜产能提升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增添京郊裸露农田治理作物品种,提升农田景观,为京郊优质高产田、优良生态田、优美景观田的建设增砖添瓦,2007年秋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越冬油菜,开展了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品种筛选,播期、密度和肥水运筹等栽培技术研究,并于2009年春天引进春油菜开展了试验研究,在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裸露农田治理效果研究和提升农田景观效果的规模化示范.目前,已形成了北京地区冬油菜栽培技术规程,筛选出了适宜京郊种植的春油菜品种,油用油菜已落户北京.  相似文献   

17.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0个重庆主推油菜品种夏季菜用油菜鲜重、口感、可溶性糖等10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德新油59和中油杂12号综合评价优良,适宜作为本地区夏季菜用油菜推荐品种.  相似文献   

18.
油菜 1秦优7号 1.1品种来源:系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1997年育成的双低优质杂交种(原代号杂油86). 1.2适宜地区:适宜陕西关中、陕南及同类生态区种植,在黄淮区试中表现突出,在长江流域示范种植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油菜种植大国,随着杂种优势的利用,油菜株高明显增加,容易倒伏,影响收成且不便机械化收割,已成为油菜生产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株型改良已成为培育适宜机械化品种的重要目标。通过降低株高是解决倒伏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对甘蓝型矮秆油菜矮秆资源发掘途径、甘蓝型矮秆油菜遗传类型进行了综合介绍,统计分析了2006年以来我国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油菜品种中,株高低于170cm的品种的株高、品种类型、审定区域情况,提出了甘蓝型矮秆油菜品种选育的参考标准,以期为油菜育种工作者的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曾川 《中国种业》2018,(10):70-71
通过在稻田免耕条件下设置不同的种植方式和密度处理,探讨供试油菜品种万油27的主要产量性状差异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对供试品种的单株荚果数、每果粒数和籽粒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万油27在免耕条件下适宜采用直播种植,最佳种植密度为20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