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选择桑椹菌核病严重的桑园,利用套袋法进行病菌入侵期与药物防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病菌入侵期主要是桑椹盛花期,在此时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对桑椹菌核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调查数据还显示进入3月后,喷洒药物对此病的防控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果桑是近几年新兴的经济林新品种,叶果兼用。危害桑果的菌核病主要有三种:桑椹肥大性菌核病、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和桑椹缩小性菌核病。由于桑椹菌核病危害面大、危害程度重,严重阻碍了果桑产业的发展,给果桑产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果桑产业的发展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并举"的防治方针,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园区管理...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菌核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核病是普遍发生于豆科牧草的病害之一,笔者根据国内外现有资料,系统综述了紫花苜蓿菌核病的主要病原、分布与危害、症状、病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等。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新常态下,奉节县蚕桑产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果桑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桑椹菌核病是果桑产业的毁灭性病害,结合奉节县近几年桑椹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情况,通过调查、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只要准确掌握用药时期及用药品种,能够有效防控桑椹菌核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6.
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蚕桑产业的升级,果桑的种植面积逐年大幅度增加。果桑极易感染致命性真菌病一茵核病,从而导致大量减产。为防治茵核病的发生,本文从分布、病症、病原、侵染过程、发病原因、防治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选择常用的6种农药杀菌剂对桑椹菌核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物混合使用比单独使用的防治效果要好,70%甲基托布津与80%代森锰锌按1∶2混合并稀释1000倍,从始花期开始喷药防治,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在泰兴市张桥乡西桥村发现一种新的桑树病害,该病主要发生于春季,为害桑芽及一年生枝条,被侵染部桑芽周围的皮层腐烂,影响桑芽的正常生长,当病斑绕枝一周,切断了水分和养分的输送,则病斑上部的芽叶迅速凋萎,枝条干枯死亡。据调查发病严重田块的株发病率达77%,条发病率为30.34-37.08%,严重影响春叶产量,经初步鉴定,该病为桑枝枯菌核病,由子囊菌亚门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ert)deBary]侵染所致,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症状本病主要发生于桑…  相似文献   

10.
四川的果桑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桑葚菌核病是危害果桑产业最重要的一个病害,除攀西地区外,桑葚菌核病的发生和危害给很多果桑基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文章简要介绍了桑葚菌核病在四川的发病规律、分析了防效不佳的原因,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操作问题提出了桑葚菌核病防治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周宏 《江苏蚕业》2012,(1):40-40
<正>桑椹果肉多汁,酸甜可口,含有丰富的糖、苹果酸以及各种维生素,既可生吃,也可加工熟吃。具有滋补肝肾、养血祛风、延年益寿等保健作用,并是耳鸣、便秘、风湿疼痛等疾病的治疗中药,因此桑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近几年逐渐被人们青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果桑发展迅速,桑椹菌核病成为影响果桑收成的最主要病害。桑椹菌核病共有三种病原,均属真菌类子囊菌亚门。3种桑椹菌核病病原菌侵染循环与发病规律基本一致,其发病范围广,难根治,传染性强,危害严重。生产中结合耕种处理、除草、化学防控等措施可有效防控桑椹菌核病的暴发,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油菜菌核病、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危害最严重的2种油菜病害--茵核病、病毒病的发生特点、症状及防治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危玲 《四川蚕业》2009,37(4):32-33
南充市近年来桑椹菌核病发生越来越严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探讨了桑椹菌核病暴发的原因和防治对策,以期望在果桑栽植中起到减少损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合在湖北武汉地区种植的果桑品种,以紫晶、蜀果、安杂8号、日本甜橙和台湾长果桑为材料,对物候期、生物学特性、果实性状及菌核病发病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的果桑品种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特性,紫晶和台湾长果桑萌芽期、花期和成熟期均早于其他果桑品种;台湾长果桑为长果型品种,产果量仅次于安杂8号,可溶性固形物高达18.48%,菌核病发病率最低,综合表现较优;紫晶表现出较强的丰产能力,可溶性固形物仅次于台湾长果桑,适宜本地区发展鲜食观光采摘种植。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对不同果桑品种在桑椹菌核病抗性方面进行了调查,其结果为:不同果桑品种对桑椹菌核病抗性有显著差异,其中:红果2号桑椹菌核病感病率56.8%,抗性最差,川7637桑椹菌核病感病率0%,抗性最强。研究表明,果桑品种对桑椹菌核病的抗性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果桑盛花期是否与菌核病分生孢子发生期同步有关,建议不同地方栽植果桑需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果桑既产果又养蚕,发展果桑种植业,在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但果桑易发生菌核病,近几年来呈快速蔓延趋势。本文对果桑茵核病症状、发病原因、发生规律,综合防治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今后果桑菌核病用复合茵剂等进行生物防治、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是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苜蓿(Medicagos aliva L)是我国重要的牧草,其营养价值和蛋白质含量非常高,被称为"牧草之王"。苜蓿菌核病在世界各主产地发生非常广泛,尤其是在南方高湿地区,且有危害加重之势,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给牧畜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威胁着苜蓿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为了选育出优良的抗菌核病的品种,采用离体叶片分离法对西南大学牧草实验地的苜蓿接种实验,在人工培养箱内22℃条件下培养7d,观察接种叶片每天的感染情况,得出120、125、126、134、137具有较强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20.
不同果桑品种菌核病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椹菌核病是危害果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结合近年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就不同果桑品种菌核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病原因,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