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瓜枯萎病是一种流行性的毁灭性病害,发生早、蔓延快、为害重、损失大.近两年我区西瓜枯萎病发生面积300hm2,占西瓜种植面积的60%,较重的田块,株发病率32.7%~48.4%,严重田块株发病率可达70%以上,是威胁西瓜生产最严重的一种病害.为此,我们对该病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又名细菌性心腐病.2005年,浙江省玉环县由于受到2次台风的影响,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造成部分农田受淹,在8月份发生了1种不常见的病害-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根据该县植保站8月份在该县陈屿、芦浦等乡镇调查,发病面积达140hm2,发病区平均丛病率达75%左右,株病率达10.3%,高的田块丛病率达100%,株病率达16.5%.发病区产量损失达15%左右.  相似文献   

3.
水稻恶苗病属真菌类病害,以种子带菌传播为主,近年来有逐年加重的趋势.1998年以前只有少数田块零星发生,1999年平均发病率为0.31%,2000年全县60万亩水稻,平均发病率达0.72%,部分严重田块病株率高达20%以上,损失约2600t.  相似文献   

4.
玉米矮化粗缩病俗称万年青。粗缩病毒是借病株的汁液,通过昆虫——灰飞虱传播侵染而引发病害。2005年该病在山东省招远市玉米田暴发流行,着重发生在春播玉米上。一般田块株发病率5.25%左右,重病区株发17.7%以上,高的田块台达30.6%至85.2%。每亩损失玉米100千克左右,严重地块几乎绝收,损失很大,成为危害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5.
辉丰咪丹等农药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试验水稻恶苗病是由种子带菌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它能引起水稻植株徒长,秧苗细弱、甚至枯死。近几年来该病害在我县自然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般未经防治的田块其发病率在10%以上,严重的田块曾毁耕重种,对水稻生长影响很大。为寻...  相似文献   

6.
水稻恶苗病在我省南北稻区都有发生。近几年来,该病在我地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旱育秧田和软盘育秧田,已经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一般发病率在3%~5%,严重田块发病达30%~50%。  相似文献   

7.
黄姜(学名盾叶薯蓣) 主要病虫杂草有茎基腐病、炭疽病、叶斑病、腐烂病、病毒病;地下害虫有猿叶甲、甘薯天蛾;禾本科、菊科、苋科、莎草科等有害生物。病害一般年份发病率在7.8%~22.5%,虫害在8.3%~29.7%,每平方米有杂草145~696株,严重田块1016株,一般减产20%~40%,个别田块甚至绝收,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8.
叶永发 《福建农业》2006,(12):22-22
葱蒜作物疫病是葱蒜作物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也是我县蔬菜田间常见病害,据我站田间调查,发病田田间一般株发病率在5%-10%,发病重的田块发病率可达30%以上,严重影响葱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必须根据葱蒜疫病的发生特点,积极进行田间预防和药剂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周颖 《新农业》2004,(5):44
北宁市保护地面积近3万公顷,多年来北由于连年重茬,土传病害逐年加重,已成为制约保护地生产的主要因素.据调查,甜瓜枯萎病重茬2年的田块发病率34%,重茬3年的田块发病率50%以上;青椒根腐病重茬3年以上的田块发病率达39%.这两种病害几年来发病严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2003年我们进行了2.5%适乐时灌根防治这两种病害的试验,取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杂交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它的发生和流行,与品种抗病性关系十分密切.在种植杂交组合均为感病品种的地区,杂交中晚稻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70%以上,一般田块损失5%-20%,重病田块损失30%-40%,且随着高感品种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病害发生有不断加重趋势.为了遏制病害的流行,我们对水稻品种抗病性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水稻稻瘟病是具有流行性、传染性、毁灭性的病害.其中水稻叶瘟和穗颈瘟对水稻的影响最重,一般年份叶瘟发病率在20-30%,穗颈瘟发病率在10%左右.温度在24-28℃,湿度在90%以上利于发病,尤其阴雨多雾,日照不足更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2.
正大棚蔬菜长期连作造成土传病害发生严重,严重影响大棚蔬菜经济效益。研究表明,连作4年以上的大棚蔬菜中平均株发病率为10%~15%,严重田块株发病率达55%以上。笔者通过3年试验碳酸氢铵高温闷棚消毒效果显著。表现为操作简单、成本低、杀菌杀虫效果显著、安全环保,及可以杀死棚内的多种土传病菌和线虫,又  相似文献   

13.
稻曲病发生危害及其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生与危害 1.1发生情况稻曲病(Rice false smut)是水稻穗期常发性病害,七、八十年代就有轻度发生.但近年来随中稻粳稻化,后期穗肥用量加大,该病呈日益加重趋势.据1999年9月全市普查1055块稻田,发病田块71.5%,平均病穗率3.5%(幅度0.1~30.5%),单个病穗的平均病粒数为1.92粒(幅度1~15粒),其发病率分别是1997年0.5%的7.0倍和1998年1.1%的3.2倍.据测算,全市19.33万ha粳稻(占水稻面积的90.5%),因稻曲病危害损失达1.89万吨,占水稻各类病害总损失的25.5%.现该病害已成为本地区水稻上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14.
水稻条纹叶枯病自上世纪90年代末在我县迅速发生以来,发生程度逐年加重:2003年全县80万亩水稻几乎每亩稻田都有该病害不同程度发生;2004年条纹叶枯病大暴发,一般田块减产10%~30%,沿湖重发地区病穴率超过95%,病株率85%以上,减产超过80%,部分田块绝收。该病现已成为我县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15.
稻瘟病发生因素,预防对策及防治方法 水稻稻瘟病是具有流行性、传染性、毁灭性的病害.其中水稻叶瘟和穗颈瘟对水稻的影响最重,一般年份叶瘟发病率在20-30%,穗颈瘟发病率在10%左右.温度在24-28℃,湿度在90%以上利于发病,尤其阴雨多雾,日照不足更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前,水稻条纹叶枯病已成为水稻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不但使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受害,而且对水稻产量造成严重威胁,一般发生田块减产10%~30%,严重发生田块减产50%~ 70%,个别田块甚至绝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在生产上强调推广抗耐病品种、采取各种措施推迟水稻播栽期而避过一代灰飞虱成虫迁飞高峰期、做好灰飞虱的防治工作达到治虫控病以及采用病毒钝化剂来延缓病情,减轻发病程度.为探索不同病毒钝化剂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控制效果,特在条纹叶枯病大流行年份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7.
水稻稻瘟病属真菌性病害,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病,其发生具有突发性、流行性和毁灭性,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和米质,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文昌市东路镇是水稻粮食主产镇,常年播种面积933.34 hm^2,总产量达6930t。每年稻瘟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笔者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多年,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查,常年一般发生较轻的田块减产11%~19.6%,发生较重的田块减产42%~55%,个别田块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8.
正水稻纹枯病(病原Thanatephorus cucumeris)又称水稻云纹病,俗称花脚病、花脚杆、烂脚杆、烂秧窝等,为中国水稻三大主要病害之一。近10年来,该病在楚雄州水稻生产区普遍发生,已由20世纪80-90年代的次要病害上升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主要发生分布在楚雄、武定、大姚、禄丰、元谋、永仁等中低海拔稻区,常年发病面积达2万hm2左右。据多点调查,一般田块发病株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江苏省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上,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连年大范围暴发,已成为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最重要病害。从制种组合方面看,各制种组合都有发病,特优系列最为严重,所有田块全部发病,一般田块病穴率40%~60%,严重田块达90%以上,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或绝收;从制种区域方面看,里下河地区最重,其次是徐准地区,再其次是沿海地区:从造成的损失方面看,由于杂交水稻制种投入高,在相同发病率的情况下,杂交水稻制种的损失远大于常规水稻。  相似文献   

20.
一、小稻主要病害 (一)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常年为害南阳市水稻,且发生普遍,年发生面积2.31~3.07万hm2,约占水稻面积的40%~70%,病株率一般15%~42%,严重田块高达100%.该病的发生与菌源量、寄主及气候条件关系密切,长期深灌、偏施氮肥、田间郁闭、长势旺的田块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