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茄烟草花叶病毒(TMV)是一种世界性的番茄病害之一,它严重地影响番茄的产量,有的年份甚至绝收。国外在40年代通过远缘杂交,开展了番茄抗TMV的育种工作,并且培育出了一批品质优良的抗TMV番茄杂种一代。我国自1983年以来将番茄抗病育种定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已取得了很大进展,育出10多个抗TMV番茄新品种,现正在培育抗TMV、CMV等多抗性的新品种。据鉴定,其抗病基因为显性,涉及基因三对,即Tm—1、Tm—2、Tm—2~2,经研究认为Tm—2基因抗性比其他二对显著,但它与一个生长缓慢、黄化的隐性基因nv相连锁,并且这种连锁很难打破。受此基因影响植株生长弱、产量低不能直接用于生产。本试验利用携带Tm—2~(nv)基因的番茄优良品种(系)作抗源与其他不带此基因的优良品种(系)作正反交测验,观察杂种一代总产量和早熟性,为选育优良的抗TMV番茄杂种一代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重要基础工作,为此我们有目的地观察了一批含抗病基因的材料及野生番茄,并在自然条件及人工接种条件下对TMV的抗性表现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了解这些材料的特性和进一步利用的可能性。 供试材料包括抗TMV、晚疫病、青枯病、根瘤线虫、黄萎病、枯萎病生理小种1、8等番茄砧木材料以及部分野生材料,番茄近缘野生种S.Pennellii等。 试验材料于3月8日播于温室,4月1日分苗,4月25日定植于露地,采用人工接种方法进行抗性鉴定。 一、含抗TMV基因GCR番茄 材料的抗性鉴定 (一)含不同抗TMV基因GCR系统番茄品种对北京地区主要TMV株系混合毒源的…  相似文献   

3.
普通番茄与秘鲁番茄杂种后代的形态,亲和性及抗性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鹤林  吴鹤鸣 《园艺学报》1991,18(3):233-238
继获得普通番茄‘北京早红’与秘鲁番茄杂交种后,本试验着重于对杂种后代的形态、亲和性及抗性表现的观察,杂种的多数性状为双亲中的显性性状或双亲的中间型,但也表现了一些奇异性状,如果实的颜色和花序的形状与排列通过株间的“杂交”克服了杂种的高度自交不亲和性,从而顺利得到杂种的自交后代;杂种各世代均高抗TMV 0株系和1株系,并有部分选系抗TMV 1·2株系,由此判断秘鲁番茄亲本可能具有TM~a_2基因;用南京地区CMV厥叶株系和强株系分别接种,各世代表现部分抗病或耐病。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京郊日光温室番茄滴灌条件下适宜的灌溉量,以番茄‘欧盾’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滴灌量对其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1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13 700 kg/hm2,较对照增产6.5%,果实品质有所提高,水分生产效率提高29.8%;其次是T2处理,较对照增产3.0%,水分生产效率提高54.4%;T3处理较对照产量有所降低。综合产量、品质和水分生产效率等指标,在该试验条件下,单次灌溉24 mm(T1处理)是温室番茄滴灌条件下较适宜的灌溉量。  相似文献   

5.
 ‘科大204’ 番茄是以优良自交系‘TP025-2’为母本,‘869-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抗番茄黄化卷叶病毒的新品种。生长势强,无限生长类型,7 ~ 8片真叶着生第一花序。果实扁圆形,单果质量200 ~ 250 g,成熟果粉红色,中等硬度,口感好,品质优良。抗番茄黄化卷叶病毒,兼抗枯萎病、叶霉病和TMV。中早熟,平均产量121.8 t · hm-2,适宜北方保护地早春和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6.
浙杂5号是选用具有高抗烟草花叶病毒( TMV)基因的20T和早熟大红果101T。配制而成的番茄一代杂种。1982和1983年小区比较试验表现高抗病毒病,生长势强,果实美观,小区平均折合亩产5150公斤。1984~1985年参加省番茄区试表现高产,并在杭州郊区进行生产性试验,亩产均在5000公斤以上,由于果大、丰产、抗病,深受群众欢迎。1986年后对双亲植株的抗性、结果性和果实品质(果肉、种子外围胶状物、胎座色泽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进一步加以选育。1988年将新选系配制成的浙杂5号,经乐清罐头厂中试结果,28度番茄酱茄红素达40.8毫克%,番茄亩产平均6000公…  相似文献   

7.
‘蓉丰二号’是我所1977年-1984年用 ‘北京早红’为母本,‘弗洛雷德’为父本进行杂交所选育出的早熟、高产、风味好、可溶性固形物和番茄红素含量高,鲜食和加工兼用的番茄新品种。 1984年通过鉴定,现已在省内外推广. 一、品种比较试验 1982—1984年在3个点进行品种比较,栽植密度和施肥试验。连续三年品种比较, ‘蓉丰二号’均比早熟品种‘北京早红’和早中熟品种‘蓉丰’增产(见表1)。 三年连续品种比较结果,始收期(各品种30%植株有全红果)‘蓉丰二号’与早熟对照‘北京早红’相同,比‘蓉丰’早熟2—7天,平均早4天。前期产量(全收获期的前1…  相似文献   

8.
(一) 一个优良的番茄品种,首先要高产,而高产的基础是抗病,尤其是抗病毒病。根据有关文献记载,抗TMV基因来自野生番茄秘鲁,醋栗和多毛。这些野生番茄与栽培番茄多次回交,育成各种抗TMV番茄品种。秘鲁番茄对TMV具有生理抗性,醋栗番茄可延缓病毒病感染,多毛番茄因茎叶有浓密的茸毛,可避免病毒传播者蚜虫的接触。因此,都可作为杭TMV的育种材料,或作为引入抗病基因材料进行转育。  相似文献   

9.
用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新选育的番茄砧木‘KX98’,同传统番茄砧木‘托鲁巴姆’和‘托托斯加’,分别嫁接‘中杂9号’和‘合作908’,嫁接后均较自根番茄生长势强、节间增大、坐果率提高、高抗根结线虫病,番茄总产量增产12%左右,对番茄口感无影响,固形物含量增加。新番茄砧木‘KX98’与传统砧木‘托鲁巴姆’、‘托托斯加’同样高抗根结线虫病,具有较强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10.
番茄病毒病是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的病害,其中烟草花叶病毒(TMV)发生比率最高,目前还无有效的防治措施。近年来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研制出的耐病毒诱导剂“NS—83增抗剂”是一种无毒无公害的乳剂。1986~1987年我们先后在西昌市、攀枝花市等地用该药对番茄病毒病进行了防治试验,取得了一定的防病增产效果,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涛  刘磊  郑峥  杜永臣  李君明 《园艺学报》2015,42(6):1077-1084
目前已明确番茄抗晚疫病R基因表现明显的株龄相关抗性(Age-related Resistance,ARR),但抗晚疫病QTL的抗性规律尚不明确。以携带抗晚疫病基因Ph-3的栽培种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CLN2037B’和野生种醋栗番茄(S.pimpinellifolium)‘L3708’以及易感病材料栽培种番茄(S.lycopersicum)‘LA2818’为对照,对含有抗晚疫病QTL的多毛番茄(S.habrochaites)‘LA2099’、‘LA1033’和‘LA1777’是否也存在株龄相关抗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携带抗晚疫病QTL的3个材料的6叶期和9叶期植株病情级数均比3叶期明显降低,表明QTL抗性与株龄相关。利用乙烯、水杨酸和茉莉酸素合成或缺失的突变体和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初步明确了乙烯和水杨酸参与6叶期Ph-3基因介导的对晚疫病的抗性,而茉莉酸不参与。  相似文献   

12.
番茄晚疫病抗性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抗病品系‘CLN2037’和感病品系‘236’、‘238’为试材,通过田间抗感杂交、回交,于真叶期接种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T1,2,鉴定子代的抗病性分离情况。结果表明:品系‘CLN2037’对番茄晚疫病的抗病性为单基因部分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13.
 ‘艾丽莎’是适合保护地栽培的中早熟番茄一代杂种, 高抗叶霉病, 抗TMV、枯萎病等病害,单果质量150~180 g, 果实扁圆中果型大红果; 丰产性好, 产量达150 000 kg/hm2以上; 耐贮藏, 室温(25℃) 下货架期在20 d以上。  相似文献   

14.
番茄青枯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该自从土壤随水传播,8~10天可使番茄全田毁灭。番茄青枯病是华南地区严重的病害,极大地限制了番茄的生产发展,对该病目前国内还无特效药物可治,解决该病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是培育抗病品种。华南农业大学培育的‘杂优一号’和‘杂优三号’番茄具有高抗青枯病性能,并有良好经济效益。 一、种性 1.抗青枯病。近年在广东、海南、广西及江西……等省进行大面积生产示范,杂优一号及三号均表现出高抗青枯病性能。 2.早熟。秋种由定值至初收约67天,春种由定植至初收80天。不仅熟期早,且前期产量较高,早上市,经济效益大。 3.丰产。一般亩产3500~5000公斤。 4.生势强。具有杂种优势、生长快、粗壮。 5.果实整齐度高。果实比较整齐均匀,单果重约100克,熟果大红色,果肉厚。 ‘杂优一号’叶片淡绿色,果身国稍扁、略有浅肩招。‘杂优三号’叶片浓绿色,果身高而圆整似苹果形,光滑。 二、栽培要点 ‘杂优一号\与‘杂优三号’均是自封顶类型(有限生长),植株高度约1.l~1.2米,来花早、前期产量集中,生育期短。 1.培育壮苗。培育壮苗是番茄夺取稳产高产和前期产量的基础。不要选用前作为番茄、辣椒、茄子、马铃薯...  相似文献   

15.
番茄杂交制种母本不同整枝方式与种子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园艺》1998,(5):7-7
我国番茄杂交制种从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不断有新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番茄育种专家郁如平、郑贵彬、徐鹤林、高振华等80年代从美国引进了含TMV抗病基因的黄化体番茄育种材料,先后育出了苏抗系列,西粉、早丰、中杂系列等番茄杂交新品种,但因制种技术不过关,1985年前全国每年只能生产少量杂一代番茄种子,而全国每年需大量的番茄杂一代种子。因含TMV黄化体育种材料,属黄苗光效率低,生长势弱,根系发育不好,坐果少,每亩产种量只有几公斤,而制一亩种子需成本1000多元,成本高,利润低,制种农民难于接受,1985年西安市园艺研究所采用新技术栽培制种研  相似文献   

16.
《中国瓜菜》2017,(7):8-12
红果番茄GF基因位点的绿果肉(green-flesh,gf)突变体有gf、gf~2、gf~3、gf~4、gf~5共5种等位基因,因其特殊的果实颜色而受到大众喜爱。笔者调查发现,gf位点突变体具有抗番茄褪绿病毒病的功能,但有些棕果番茄并不是gf位点突变体。从300份候选材料中选取6份棕果番茄材料,并以易感褪绿病毒的番茄红果材料‘T2015-47’为对照,以gf位点特异引物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T2016-33’不能酶切出109 bp和57 bp的特异条带,为gf基因突变体;‘2012-2’酶切出187 bp和171 bp的特异条带,为gf~2基因突变体;‘T2015-66’和‘T2016-32’酶切出216 bp和18 bp的特异条带,为gf~4基因突变体。建立了利用分子标记快速准确鉴定出棕果番茄是否为gf位点突变体的方法,为选育抗褪绿病毒的棕果番茄品种提供了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7.
选用5个辣椒品种(‘衢椒1号’、‘衢椒2号’、‘渝椒5号’、‘弄口早椒’、‘台农黄椒’)进行辣椒工厂化无土栽培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衢椒1号’、‘衢椒2号’、‘渝椒5号’、‘弄口早椒’均比对照‘台农黄椒’极显著增产。综合评判‘衢椒2号’可作为辣椒工厂化无土栽培的首选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8.
设施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7,(6):31-34
为解决设施番茄生产中番茄品种抗病性弱、适应性差、效益低等问题,以当地表现较好的‘中研100’为对照,于2014、2015年对‘祺钰’‘中研冬悦’‘中研968’‘优选美国粉王’的主要物候期、植株性状、果实性状、商品性、抗病性和产量表现进行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研冬悦’‘中研968’都表现出口感好、产量高、商品性优、增产效果明显等优点,平均每667 m~2分别比‘中研100’增产27.16%和12.39%;根据其生育期表现和植株特性,‘中研冬悦’适宜在吐鲁番早春设施栽培,而‘中研968’适宜在吐鲁番设施秋延晚栽培。  相似文献   

19.
当前,药剂防治仍是控制番茄早疫病为害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自1983年起至1985年,在药剂防治早疫病上作了如下两个内容的试验:1.改进用药技术,减少用药次数,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用工成本;2.试验代森锰锌农药防治早疫病的效果,以开辟新药源。  相似文献   

20.
有关卷烟中的烟草花叶病毒(TMV)可以传播到番茄等蔬菜上的问题,在教科书上早有论述。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番茄上病毒种类和TMV的主要株系不同。据作者1980、1981年对番茄病毒标样周年检测表明,50%以上的病毒株标样中都含有TMV。春保护地病毒株中,TMV占70%以上。TMV是京郊番茄的最主要毒源。又据1980—1983年对TMV部分纯化株的鉴定,54.5%属于烟草系。这种株系主要系统侵染烟草。烟草系在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