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于其对于肠胃燥结成实,郁滞不通者,能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承气”。主治阳明腑实证之痞、满、燥、实诸证。中医寒下法是治里热实证之要法,用于攻下燥粪宿食,荡涤实热,常用药物如大黄、芒硝等。但秽物之不去,由于气之不顺,故攻积之剂,配有气分之药为佐,如厚朴、枳实等,具有峻下热结之功。  相似文献   

2.
三承气汤是张仲景为攻下阳明腑实证而设,笔者将其运用于兽医临床,屡获良效。现将运用此3方的点滴体会陈述于下,以供同道参考,不足之处,望指正。(一)大承气汤主治阳明腑实重证该方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主治大便秘结、腹胀满、腹痛、发热、脉沉实有力等阳明腑实重证。本方原以“痞、满、燥、实”为主证;然痞为自觉症状,兽医临床则应以燥、实为主;燥者,乃因热邪伤津,呈  相似文献   

3.
大承气汤出自东汉末年张仲景著的《伤寒论》,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为攻下的基础方,方中大黄苦寒泻热去实,推陈致新;芒硝成寒软坚泻下,功用同大黄,厚朴苦辛温,行气除满;枳实辛微寒,理气消痞,为攻下实热,荡涤燥结之峻剂,专以通利粪便、荡涤胃肠而直达泻实泄热为目的,临床上主用于有“痞满燥实”四大症状的疾患。笔者在临床上辨证论治,灵活加减,治疗各类畜病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行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大承气汤为治疗阳明腑实证的基础方剂,又是寒下法代表方剂,主要治疗病畜"痞、满、燥、实"病症。大黄为君生用后下,苦寒通降泻热便荡涤肠胃湿热积滞,芒硝为臣软坚润燥,佐以枳实厚朴行气消痞,下气除满,所以攻下最为峻猛,主要用于痞满燥实都具有的阳明腑实证。具有痞满实证而燥证不明显时减芒硝,且大黄与枳实厚朴同下,为小承气汤。减枳实厚朴加生地、麦冬、玄参滋阴生津清热,为增液承气汤,是增水行舟法的代表方  相似文献   

5.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四味药组成,为攻下剂的基础方。由于其对于肠胃燥结成实,郁滞不通者,能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承气"。主治阳明腑实证之痞、满、燥、实诸证。  相似文献   

6.
方论选录     
“诸病皆因于气,秽物之不去,由气之不顺也,故攻积之剂,必用气分之药,因以承气名汤……。”“诸积热结于里而成满、痞、燥、实者,均以大承气汤下之也。”  相似文献   

7.
<正>大黄古称"将军",或称"锦纹大黄",其性味苦、寒,入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效为攻积导滞,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源于此,本人在小尾寒羊温热病诊疗工作中,尤其热衷于对其诸多功效的临床实践并取得满意疗效,现就辨证应用情况介绍如下。1应用病症1.1治热积治疗小尾寒羊热结便秘,如三承气汤依据"痞、满、燥、实"四症,通过配伍构成泻下峻剂、轻剂及缓剂,其药物组成中均包含大黄  相似文献   

8.
大承气汤及组分对兔离体十二指肠张力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味药组成,用于阳阴热结之证。目前研究证明大承气汤具有泻热、通便、抗菌、排毒、解痉、增加胃肠道蠕动及胃肠道容积、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实热结甚,腹气阻闭,患畜可任攻伐者,皆可用大承气汤而取效。笔者旨在进一步观察大承气汤及各组分对兔离体十二指肠张力的影响,比较大承气汤和其各组分作用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仲景的《伤寒论》里有大承气汤主治热结,治胃肠大实大满,大便秘结,具有峻下热结之功,是泄下方中的峻泻方。笔者在实践中采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奶牛瓣胃阻塞l2例,均痊愈,效果显著,费用低  相似文献   

10.
<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有大承气汤主治热结,治胃肠大实大满,大便秘结,具有峻下热结之功,是泄下方中的峻泻方。笔者在实践中采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奶牛瓣胃阻塞效果显著。现介绍方法如下,供同行和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阳明病多属表邪传里、化热为燥的里热证,常见于急性热病的极期。阳明主胃肠,故阳明证实质上是肠胃实热的证候,即所谓“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根据邪热入里后是否与肠中糟粕互结,阳明病又分为经证和腑证。 (一)阳明经证(内热炽盛) 1.临床表现:身大热、大汗、口干舌燥、脉洪大等症状,或见四肢厥冷。 2.证候分析:阳明经证为病邪入里化热,邪热尚未与肠中糟粕互结,仅是无形的  相似文献   

12.
<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有大承气汤主治热结,治胃肠大实大满,大便秘结,具有峻下热结之功,是泄下方中的峻泻方。笔者在实践中采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奶牛瓣胃阻塞l2例,均痊愈,效果显著,费用低廉。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和养殖户参  相似文献   

13.
大承气汤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论》阳明腑证中的一方头,原方是治疗腹满疼痛、发热、谵语、发汗不解,适应于痞满燥实证。近年来应用到兽医临床上治疗马属动物  相似文献   

14.
承气汤是仲景《伤寒论》方,是从《内经》“因其重而减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热病“其满三日者可泻已”、“咸为涌泄为阴”等理论发展而来的,广泛运用于外感时病和内伤杂病的治疗。后世医家刘完素、张从正对承气汤用于下法有精辟论述,著名温病学家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深明下法奥义,将此方化裁更扩大了临床应用。祖国兽医学将承气汤化裁运用甚为广泛,《三农纪》有“结者散之,塞者通之。”《活兽慈舟》也有“……二便燥,俱用阴药  相似文献   

15.
三消承气饮源见北京农业大学于船主编<中兽医学>,由神曲、麦芽、山楂、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是三消饮与大承气汤的合并方.前方消积导滞,后方苦寒泻下,诸药合用,共奏消积化谷、攻泻通肠之功.吾据方意,谨守病机,凡遇胸痞腹满、食滞便秘之症皆可临症化裁应用,收效甚为满意.现录医案数则,以期同仁验证.  相似文献   

16.
三消承气饮见于北京农业大学于船教授主编的《中兽医学讲义》一书,由神曲、麦芽、山楂、大黄、芒硝、枳实、川朴组成。是三消饮与大承气汤的合并方。前方消积导滞,后方苦寒泻下,两方合用,共奏消积化食、荡肠通便之功。吾据原方意,谨守病机,凡遇腹痞胃满、食滞便秘之症,皆可化裁应用,疗效甚为满意,现兹录医案数则,以期同仁验证。  相似文献   

17.
《北方牧业》2007,(3):21-21
<正>瓣胃阻塞又名瓣胃秘结,中兽医称为百叶干,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障碍,瓣胃收缩力降低,其内容物停滞、干涸,以致形成阻塞的一种疾病。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主治热结,治胃肠大实大满,大便秘结,是泄下方中的峻泻方,体质弱的病畜一般慎用。笔者在临床上以《大承气汤》为主方进行加减治疗体弱牛瓣胃阻塞疾病50余例,治愈54例,治愈率为,93.1%收效满意,现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8.
牛百叶干的主要症状之一是“大便秘结,初则粪便于少,后则不通”。中医学将便秘分为寒秘、热秘、虚秘、实秘。牛百叶干的便秘是什么性质,本文从“燥”的角度作一探讨。《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燥盛则干”。《类经》注释说:“燥盛者为津液枯涸、内外干涩之病。”《中兽医学基础·内燥证》中说:“内燥多由五脏积热伤津化燥,慢性消耗性病证阴液耗损,或吐泻、大汗、出血过多,或过用发汗、峻泻及温燥之  相似文献   

19.
半夏泻心汤来源于矧蹴》一书,是治疗“小柴胡汤证”因误下而成的痞证。人医临床上还运用于湿热留恋、脾胃虚弱、升降失调所致痞证,湿热内蕴于中焦而兼痞者,急性胃肠炎,症见呕吐、肠鸣、腹泻、腹胀闷满、精神倦怠、舌苔黄、脉弦细等症。  相似文献   

20.
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小柴胡汤证”因误下而成的痞症,在人因晦床上可运用于湿热留恋、脾胃虚弱、升降失调所致的痞证,湿热内蕴于中焦而兼痞者,急性胃肠炎,症见呕吐、肠呜、腹泻、腹胀闷满、精神倦怠,舌苔黄,脉弦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