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一)发酵床养肉鸭的优点1.增强肉鸭的抗病力。利用肉鸭采食垫料的习性,使得有益微生物进入其消化道,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增强了机体免疫力,从而提高了肉鸭的抗病、抗逆和  相似文献   

2.
山东是畜牧业大省,近年来肉鸭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户为抑制或杀灭消化道内的有害微生物,往往在饲喂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的抗生素,对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隐患。为有效杜绝药物残留对畜禽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笔者采用了健康无污染的发酵床养鸭技术,通过当地乳酸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的混合群培养,形成适应性强、生命力强和分解力强的有益微生物种群,应用到肉鸭发酵床中分解鸭粪,实现了鸭粪的零排放,改善了养殖环境,调整了鸭群的消化道系统,有效控制了兽药的使用。经过多次试验,总结了一套有效的发酵床肉鸭养殖管理规程。  相似文献   

3.
按照鸭的生理特点合理进行饲养管理,养鸭才能获得丰厚的利润。 1商品肉鸭的生理特点 ①全身被覆羽毛,保温性能好,抵御严寒能力强,肉鸭没有汗腺,没有牙齿,味蕾数量少;②消化道较短,肠管约是体长的4~5倍,消化道呈酸性,肌胃发达,收缩压力大;③肉鸭有9个气囊,这些气囊与肝脏连接,这些气囊末端与骨骼相连,使骨胳成为含气骨,内部环境成为一个半开放的系统,易受微生物感染;  相似文献   

4.
《日用本草》记载:“鸭肉可滋补五脏,清虚劳之热,补血解水,养胃生津”,最适于夏秋季节食用。同样。夏季也是肉鸭养殖的黄金时段,肉鸭生长快、销路畅。但由于高温高湿环境可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夏季肉鸭发病率较高。为了提高成活率,快速育肥,要从以下八个方面加以管理。  相似文献   

5.
双乙酸钠(Sodiumdiacetate,简称SDA)是乙酸钠的衍生物,为白色无毒晶体,属新型多功能饲料添加剂.SDA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已被证实,除具有高效饲料防霉、防腐、保鲜作用外,尚能调节胃肠中pH值,提高胃蛋白酶及消化酶的活性,促进有益微生物的增殖和生存,增强吸收和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畜禽的生产性能和防治由病原微生物所致的畜禽疾患.在国外,研究SDA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在国内,据黄玉德等研究表明,在鸡、猪、牛、鱼日粮中添加SDA可提高动物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改善肉质.而目前国内少有在肉鸭日粮中添加SDA的应用效果报道.为此,试验以肉鸭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SDA对肉鸭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便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大蒜素对肉鸭生产性能和空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笔者选取600只健康、体重均匀一致(P>0.05)、出壳1日龄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l组、试验2组3个组别,每组别设4个重复,每重复50只,进行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l组、2组分别饲喂每t基础日粮添加50 g、100 g大蒜素的日粮。在同样的条件下饲养42 d。结果表明,大蒜素组樱桃谷肉鸭的增重、耗料量与对照组比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2组肉鸭料肉比与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1组料肉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大蒜素能显著抑制肉鸭空肠、盲肠大肠杆菌的增殖(P<0.05),对乳酸杆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外科技     
《广东饲料》2020,(4):52-52
肠道微生物介导赭曲霉毒素A致肝脏炎症陈建颖译王文策校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 OTA)是广泛存在的一种霉菌毒素,可诱发人类和动物的肝脏炎症,而肠道微生物在肝脏炎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肠道微生物是否介导由OTA诱导的肝脏炎症,这一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OTA灌胃肉鸭(235μg/kg体重)2周,16S rR NA测序分析盲肠和肝脏的微生物,并检测肝脏的炎症反应。为进一步阐明肠道微生物在OTA诱导的肝脏炎症中的作用,采用了抗生素清除模型以及粪菌移植来验证。研究发现OTA处理改变了肉鸭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结构(如提高了产脂的糖(LPS)的拟杆菌的相对丰度),并诱导了LPS的积累以及肝脏炎症。但在抗生素清除模型的肉鸭中,OTA没有引起肝脏的这些炎症变化。在粪菌移植试验中,通过将对照组和OTA处理组的肠道微生物分别移植至肉鸭体内,我们发现肠道微生物尤其是拟杆菌参与了OTA诱导肝脏炎症的过程。本研究结果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在OTA诱导的肝脏炎症中的作用,并为霉菌毒素中毒病的预防和介入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夏季,气候炎热,鸭只易发生中暑和热应激现象,而且,由于高温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和繁殖,极易导致鸭病的发生。此时,做好鸭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为使炎热夏季肉鸭正常健康生长,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EM有效微生物菌液饲养肉鸭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10月20日至12月5日在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新月村一养禽专业户开展应用EM菌饲养樱桃谷肉鸭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目的本试验是为了探索应用EM菌饲养肉鸭,对其成活率、饲料转化率的作用以及饲养经济效果而开展初步试验.2试验材料与方法2.IEM有效微生物菌液8kg,营养液2.7kg,由雨湖区畜牧水产局提供.2.2试验鸭苗购自湘潭市种禽场,共480羽,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20羽,对照组160羽.2.3试验饲料配方玉米62%、豆粕14%、麦茨8%、菜粕4%、棉粮4%、鱼粉l%、肉粉4%、磷酸氢钙1%、石粉1%、预混添加剂1%,试…  相似文献   

10.
EM有效微生物是日本硫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等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据李维炯等试验,用EM饲喂蛋鸡400d,死亡率可降低35.5%,只鸡效益可提高20%以上;喂猪平均日增重为0.65~0.85kg,比对照组提高10%左右。我们于1996年7月12日至8月30日应用江苏EM技术推广中心生产的EM于肉鸭日粮,7周龄体重比对照组高0.182kg(7%);料比降低0.046;每千克增重降低成本0.166元。1试验方法1.1选择刚出壳的瘦肉型北京鸭健雏100羽,公母各半。随机分成2组,具体处理见表1。表1具体处理1.2基础…  相似文献   

11.
1发酵床养殖肉鸡的优点1.1增强肉鸡的抗病力利用肉鸡啄食垫料的习性.使得有益微生物进入其消化道,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提高肉鸡的抗病和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评估不同饲养卫生清洁状况下微生物气溶胶的浓度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建立家禽养殖环境微生物气溶胶标准提供参考。选用600只1日龄的樱桃谷肉鸭,随机平均分配到1个对照组(A组)和4个清洁卫生条件逐步变差的试验组(B、C、D、E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使用国际标准的Andersen-6级和AGI-30空气微生物采集器收集各组空气样品,检测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检测鸭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变化,评估其应激强度。与此相应地对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指标等进行检测与评定,分析微生物气溶胶对肉鸭机体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肉鸭舍的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升高至气载需氧菌为2.96×105CFU/m3、气载真菌为2.63×104CFU/m3、气载革兰氏阴性菌为3.09×104CFU/m3、气载内毒素为41.78×103EU/m3时(D组),该组肉鸭的血清ACTH浓度、料重比、死淘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该组肉鸭的平均日增重、胸肌率、胸肌重、屠宰率、屠体重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微生物气溶胶可显著降低肉鸭的生产性能,气载需氧菌2.96×105CFU/m3、气载真菌2.63×104CFU/m3、气载革兰氏阴性菌3.09×104CFU/m3、气载内毒素41.78×103EU/m3可初步作为肉鸭养殖环境中的微生物气溶胶上限标准。  相似文献   

13.
肉鸭生物床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肉鸭生物床养殖技术的原理 肉鸭生物床养殖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进行自然发酵,按一定比例混合秸秆、锯末屑、稻壳粉和发酵菌剂进行微生物发酵,并以此作为鸭舍的垫料。  相似文献   

14.
安丘市肉鸭养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养殖现状 1.1肉鸭养殖发展迅猛近几年,肉鸭养殖从种鸭养殖、鸭苗孵化、饲料加工、肉鸭回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有大量农户加入到肉鸭养殖中,肉鸭养殖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王晶  周禾  李焕友 《中国家禽》2005,27(15):11-13
用中草药制剂取代饲养试验和屠宰测定。结果显示肉鸭饲粮中的抗生素、抗菌药物类生长促进剂,对肉鸭进行中草药添加剂在肉鸭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成活率、屠体品质、肠道内容物pH值以及微生物数量等方面均优于或接近于抗生素组。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添加剂又名活菌剂、生菌剂、促生素、利生素等。它的核心含义是指摄入动物体内参与肠道内微生物平衡的.通过增强动物对胃肠内有害微生物群落的抑制作用或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预防疾病.起到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活性微生物培养物。  相似文献   

17.
张子嘉  肖波 《草学》2022,(2):5-8
微生物菌剂具有促进草坪草生长发育以及增强其抗逆性的作用.相比施用化肥,微生物菌剂更具生态环保的作用,随着绿色农业的倡导,现今被重点推广应用.本文综述了微生物菌剂促进草坪草生长的机理和增强抗逆性方面的最新进展,并针对微生物菌剂对于草坪草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多糖是一种免疫增强剂,它能增强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机制。本文介绍了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综述了微生物多糖的免疫作用机制及其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3  
<正> 1.饲用微生物添加剂有关概念及其起源 1.1 有关概念 1.1.1 饲用微生物生长促进剂(Microbial growth Promoterg),是指摄入动物体内参与肠内微生物平衡的具有主要是直接提高动物对饲料利用率及其生长速度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培养物(H.Sogaard,1990)。 1.1.2 益生素(Probiotics),又名促生素、利生素,是指摄入动物体内参与肠内微生物平衡的具有主要是直接通过增强动物肠内微生物群落的阻碍作用,或者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预防疾病,而间接起促进生长作用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活的微生物培养物(H.Sogaard,1990)。 1.1.3 微生态制剂(Microbial ecological agents),又名活菌剂、生菌剂,这是一个较为综合的概念,是我国生物学、医学、兽医学等领  相似文献   

20.
酵母饲料对肉仔鸡肠道菌群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150只1日龄AA肉仔鸡,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酵母饲料对肉仔鸡肠道主要微生物及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酵母饲料具有增强免疫机能,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肉仔鸡体增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