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西隆林县地处高海拔地区,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的次生林面积最大.高海拔山地营建光皮桦人工林,宜采集当地海拔1 200~1 400 m的优良林分种子育苗,使用容器苗造林,杉木采伐迹地,更适合光皮桦生长,造林密度2 500株/hm2.  相似文献   

2.
不同造林密度和混交树种对光皮桦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光皮桦不同造林密度、不同混交树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光皮桦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的生长有较大差异,其胸径、冠幅由大到小依次为:1 100株.hm-2、800株.hm-2、1 600株.hm-2、2 500株.hm-2,树高以1 100株.hm-2的林分最大,其余比较相近。光皮桦与不同树种混交生长有较大差异,各生长指标以杉木×光皮桦混交林最好,其余依次为:福建柏×光皮桦、木荷×光皮桦、马尾松×光皮桦;光皮桦纯林生长指标与福建柏光皮桦混交林比较接近。杉木×光皮桦和福建柏×光皮桦是较好的混交组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三明莘口营造的13个树种的示范林的调查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酸枣的生长最迅速,乳源木莲、鹅掌楸、光皮桦生长也较迅速。综合评价的结果以酸枣最优,综合分高达48分,其次为光皮桦与乳源木莲,综合分为38分。闽粤栲、罗浮栲、苦槠的综合分最低,分别为10、9、9。13个树种据综合得分划分为三级,一级树种是酸枣、光皮桦、乳源木莲、丝栗栲;二级树种是鹅掌楸、杉木萌条、枫香、青钩栲、深山含笑;三级树种是闽粤栲、罗浮栲、苦槠。用途最为广的是鹅掌楸,乳源木莲、光皮桦和酸枣的用途也较广。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不同造林密度条件下灰木莲人工林生长量、林下植物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在漳州平和县开展了造林密度分别为3088株/hm~2、1600株/hm~2和1112株/hm~2的灰木莲试验研究。对造林5年后林分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灰木莲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下降,而单位面积蓄积量以1600株/hm~2的林分最高;3种造林密度的林分中,1600株/hm~2的林分其林下植物种类最多,植物多样性指数最大,林分土壤疏松透气。  相似文献   

5.
王添山 《林业勘察设计》2019,39(1):32-34,38
为提高尾巨桉林分的经营效果,开展制造胶合板材用尾巨桉培育,研究以8 a为主伐年龄的3种造林初植密度即1 950株·hm~(-2)、1 650株·hm~(-2)和1 335株·hm~(-2)的生长与经济效益情况,结果表明:尾巨桉3种不同初植密度造林成活率均达96. 4%以上,林分主伐时保存率平均80. 2%,主伐时立木株数能达到1 545株·hm~(-2)左右为宜;尾巨桉胶合板材造林8周年主伐时,以初植密度1 950株·hm~(-2)处理的,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产材量、产值及净利润均为最大。说明以生产胶合板材为目标的尾巨桉造林初植密度1 950株·hm~(-2)较合理,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密度黄菠萝生长量的调查研究,认为栽植密度为789株/hm2和1 955株/hm~2的林分,林木胸径、树高、材积3种生长量指标均明显高于栽植密度为10 000株/hm~2的对照林分。同时,栽植密度为789株/hm~2的林分,林木胸径、材积生长也明显优于1 955株/hm~2的林分。栽植密度为10 000株/hm~2的对照林分林木生长最差。在人工造林中宜采用789株/hm~2的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7.
生态示范林营造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建瓯营造13个阔叶树种生态示范林的调查结果表明:酸枣示范林的生长最快,乳源木莲、鹅掌楸、光皮桦示范林生长也较迅速。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生长、生物量及土壤养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10年生马尾松+马褂木、马尾松+光皮桦和马尾松+乳源木莲混交林生长、生物量及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马褂木、马尾松+光皮桦和马尾松+乳源木莲总蓄积量分别比马尾松纯林增加了103.6%、51.5%和1.5%,总生物量分别比纯林增加了122.0%、39.7%和5.0%.马尾松混交林与纯林生物量空间分布模式类似,均为干>根>枝>叶.马尾松混交林的营建有效改善了土壤肥力状况,其中马尾松+马褂木效果最佳,尤其是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  相似文献   

9.
对6年生光皮桦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生长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光皮桦不同造林密度对林木胸径、冠幅及材积生长差异极显著,树高生长差异不显著。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6年生时光皮桦林分蓄积量与造林密度大小成正相关,密度越大,林木分化越早,影响了光皮桦后期的生长。因此,选择合理的造林密度对林分正常生长发育及综合利用是十分重要的。此试验对光皮桦4个不同造林密度处理,以1100株/hm2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密度对沙枣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沙枣人工林合适的造林密度,对沙枣6 667株/hm~2,4 444株/hm~2,3 333株/hm~2,2 500株/hm~24种造林密度林分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土壤容重增大,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以及通气度下降,土壤肥力降低;沙枣根部有大量根瘤菌,具有一定的固氮能力。在此试验条件下,造林密度为4 444株/hm~2时,在改善土壤含氮量方面效果最好;而造林密度为2 500株/hm~2时,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最好。  相似文献   

11.
闽北乡土阔叶树幼年生长与立地互作效应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利用设置在福建省建瓯市的闽北乡土阔叶树种试验示范林测定材料 ,研究其早期生长表现差异、对立地的反应敏感性及与立地互作等。结果表明 ,不同阔叶树种的早期生长差异巨大 ,其中南酸枣和光皮桦的早期生长最为迅速 ,火力楠、马褂木、乳源木莲、枫香、丝栗栲次之 ,观光木、罗浮栲和闽粤栲等生长相对较缓。研究发现 ,多数落叶阔叶树种的高径生长对立地条件反应敏感 ,而一些常绿阔叶树种对立地的反应则较为迟钝。统计分析结果揭示 ,不仅存在显著的树种效应和立地效应 ,而且树种与立地的互作效应也非常显著 ,不同阔叶树种的遗传稳定性差异较大。为达到阔叶树种与立地环境的优化配置 ,制定了不同阔叶树种的立地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2.
闽北5种乡土阔叶树种幼林生长量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小林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4):62-65,72
在福建省光泽县的杉木(中、下坡)和马尾松(上坡)林采伐迹地上营造5个乡土阔叶树种和马尾松(对照)试验林.7年生时调查结果表明,鹅掌楸、厚朴、枫香、观光木生长较好,平均树高均超过5 m,高于马尾松,而华东野核桃生长最差,平均树高仅2.9m,低于马尾松.5种阔叶树在山坡中下部生长量和造林保存率均高于山坡上部.与马尾松林地相比,阔叶树林地表层(0~20 cm)土壤容重有不同程度降低,有机质、全N、水解性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20~40 cm土层土壤性质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3.
福建沙县26年生杂种马褂木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26年生杂种马褂木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及其生长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26年生杂种马褂木人工林平均密度、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量分别为915株.hm-2、25.54 m、30.2 cm和672.76 m3.hm-2,林分生物量和乔木层生物量则分别达473.58 t.hm-2和471.22 t.hm-2,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顺序为:干(66.45%)>根(16.91%)>枝(16.64%);枝主要分布在12 m以上;与杉木相比,杂种马褂木生长较快,材积数量成熟龄短(18 a)。  相似文献   

14.
15.
对7年生杂交鹅掌楸进行间伐试验,结果表明,间伐2 a多后,在2 m×4 m、4 m×4 m和4 m×6 m 3个间伐密度中,2 m×4 m和4 m×4 m两者的胸径增长十分相近,为31.5%,密度4 m×6 m胸径增长最大,为45.4%,它与密度2m×4 m或4 m×4 m比较有44%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不同密度山地速生工业原料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年生马褂木、邓恩桉、杜英3个树种不同密度条件下山地林分生物量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4年生林分平均胸径5.08 cm,树高4.96 m,蓄积25.52 m3/hm2;平均单株生物量4.18 kg,其中树干2.95 kg,树皮0.36 kg,树枝0.73 kg,树叶0.20 kg;林分平均总生物量达到16.98 t/hm2,其中树干10.43 t/hm2,树皮1.29 t/hm2,树枝2.25 t/hm2,树叶0.71 t/hm2,凋落物2.53 t/hm2;②不同密度不同树种的林分生物量存在极显著差异,1.0 m×1.8 m密度极显著大于其它密度,马褂木极显著大于其它树种.1.0 m × 1.8 m密度的马褂木林分生物量达到41.71t/hm2;极显著大于其它林分,可以作为山地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的主要经营模式;③在空间分布上,山地工业原料林单株生物量由基部向上逐渐减少,呈塔形分布,树干和树皮生物量主要集中在树体的1/2树高以下,枝叶主要集中在中间区段,马褂木在3~6 m树高处,邓恩桉在3~5 m树高处,杜英在1~4 m树高处,是整个林分光合作用的主要层面.  相似文献   

17.
阔叶树种容器育苗配套技术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用香樟、乳源木莲、马褂木、紫楠4种浙江省主要乡土阔叶造林树种,开展其容器育苗配套技术研究.试验表明,不同树种、不同配比基质的容器苗生长性状差异显著,优先推荐阔叶树半轻型基质配方是泥炭土:焦泥灰∶黄心土∶钙镁磷肥 = 39∶40∶20∶1.乳源木莲等前期生长较慢的树种适用管状容器,而香樟、马褂木等前期生长较快的树种适用杯状容器.并对容器育苗配套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