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莲田套养中华鳖防治福寿螺技术原理,从套养区域的选择、鳖种选择、莲田套养区设施建设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莲田套养中华鳖防治福寿螺技术,并分析了该技术可以获得的经济效益,以期为广泛推广该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藕田套养中华鳖,利用中华鳖喜食福寿螺的习性,可有效控制福寿螺的危害;同时福寿螺又为中华鳖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物来源,降低了养鳖成本,减少了农残和污染,达到了藕鳖共育增产、增效和增质的效果。探索了一套藕鳖共育的高产高效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3.
茭白田生态套养泥鳅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茭白田套养泥鳅技术。包括田块选择与整理、放苗前准备、鳅苗放养、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捕捞与上市等内容。以期指导茭白田中养殖泥鳅。  相似文献   

4.
茭白田泥鳅无公害套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海涛 《现代农业科技》2010,(8):342-342,344
在分析茭白田的生态条件和泥鳅生长发育特点的基础上,从田块选择与整理、泥鳅养殖、茭白管理、日常管理和捕捞上市等方面介绍了茭白田泥鳅无公害套养技术,以期为茭白田养殖泥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茭白种植是永嘉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经济效益显著。介绍了茭白种植技术,以及茭田养鸭对茭白的作用和茭田养鸭技术,以期为永嘉县茭鸭套养茭白生产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放养中华鳖防治茭白田福寿螺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寿螺是为害茭白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一,田间放养中华鳖控制茭白田福寿螺为害试验结果表明,中华鳖对福寿螺具有很强的捕食能力,日均取食福寿螺螺肉达自身体重的7%~15%,对福寿螺有极佳的田间控制作用,并且具有环保、生态、安全等特点.同时还因种养结合极大地提高了茭农的经济收益,每667 m2收益可超过1万元.  相似文献   

7.
莲藕田套养中华鳖模式主要利用中华鳖喜食莲藕田中的螺、水生昆虫、蝌蚪、小鱼虾等水生动物,中华鳖排泄物为莲藕提供了肥料、中华鳖的扰动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有效防止了病虫害的发生;在水体、荷花、莲藕中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是节本增效、提升品质和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本文开展了莲藕田套养中华鳖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具有推广价值,并分析了经济效益,以期为中华鳖养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茭白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生产模式。从茭白田选择与田间工程建设、田间管理、大鳞副泥鳅饲养管理、病敌害防除捕捞等方面,阐述了茭白田套养大鳞副泥鳅技术,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技术参考,从而优化水产养殖产品结构,改善养殖产品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9.
茭白田福寿螺生物学特性、危害及防治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调查茭白田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在福寿螺重发区的茭白田中,福寿螺喜食茭白小分蘖和茭白肉。使有效分蘖降低7.71%,产量降低6.13%,每667m^2损失产量73.25kg。利用本地生物中华鳖来控制和减轻菱白田中福寿螺的发生和危害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茭白-鳖共育模式对茭白产量品质、经济效益以及中华鳖品质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 m2茭白田套养150只中华鳖,扣除生产成本后,净收入增加7 350.5元,而且茭白和中华鳖品质明显提高;在总结试验和实践应用基础上,提出茭白-中华鳖共育模式的关键技术,对促进茭白产业和鳖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该文主要从养殖管理、螺蛳、杂草发生情况与甲鱼控害关系等方面对茭白田套养甲鱼技术进行了试验,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茭白田套养革胡子鲶(即埃及塘角鱼,以下简称鲶鱼),不仅充分利用田间水体生态环境,茭白与鲶鱼共生相得益彰,而且能提高茭白田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我镇大力推广该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每667平方米可  相似文献   

13.
茭白田间套养河蟹,即在田块中既种茭白又养河蟹,可以充分利用茭白田间水体的生态环境。茭白行、株距较宽,可为河蟹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盛夏高温季节,茭白叶高挺且宽,丛生繁茂,成为天然的遮荫棚,十分有利于河蟹避暑度夏。河蟹喜食水中昆虫、底栖动物等饵料,河蟹排泄物又是茭白优质肥料,使茭白与河蟹共生相得益彰,降低栽植茭白与河蟹生产成本。一般亩产茭白800~1000千克、亩产商品蟹50~60千克。因此,茭白田间套养河蟹是一项充分利用水资源,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好项目。一、茭白田的设施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能排能…  相似文献   

14.
茭白田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和无害化治理技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讨论了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茭白田福寿螺的发生与为害及其无害化治理技术,主要包括手工清除、鸭子捕食、有毒植物诱杀、设置网纱、中耕除草和肥水管理、药剂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茭白,又称茭笋,肉质茎肥嫩、营养丰富、味鲜美,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4 % ,脂肪0.3 %以及铵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是我国独有的蔬菜之一。茭白田里套养彭泽鲫是一条投资少、效益佳的致富门路。据农户反映,茭白田每667m2可收获茭笋1500kg左右,产值4000元,产鱼50kg,产值500元以上,总产值4500元。减除各项开支外,可获利3650元。现将茭白田套养彭泽鲫情况和有关资料整理介绍如下。1茭白的特性茭白是多年生挺水植物,植株高1~2m ,叶片窄长披针形,长70~160cm。它性喜温暖,不耐寒,适宜壤土生长,要求泥层厚而肥沃,并有一定水深。野生茭白一般都在湖…  相似文献   

16.
朱菊花 《农技服务》2007,24(7):89-89
介绍了茭白田里套养田鱼技术。  相似文献   

17.
茭白田综合种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田中套养鱼、虾和蟹等,能提高茭白田的生产潜力,提高其经济效益。本文以多年生产实践为依据,从田间工程和日常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茭白田综合种养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茭田套养泥鳅的经济效益,在大别山区茭白田中套养规格为400尾/kg的泥鳅苗种187.5 kg/hm2,经2010年4月29日至10月14日养殖,共捕获泥鳅823.5 kg,产值24 705元,平均产值18 575.19元/hm2,纯收入8 778.75元/hm2。  相似文献   

19.
<正>1、技术原理利用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养鱼虾为主,套养一定数量的中华鳖,不需要专门投喂中华鳖饵料,人为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池塘生态系统,通过中华鳖吃掉鱼虾的残饵、弱势鱼虾,起到净化水质、控制病原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池塘底部空间,有效提高池塘产出率。  相似文献   

20.
茭白田间套养青虾,可以充分利用茭白田间水体生态环境,茭白与青虾共生相得益彰,从而提高茭白田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