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干燥失水方式对牧草营养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羊草、紫花苜蓿和混合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干燥失水方式对不同刈割期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粗蛋白质、胡萝卜素营养上看,以人工快速干燥失水方式最佳,其次为风干失水方式,平摊晒干失水方式最差;从可溶性糖营养上看,以人工快速干燥失水方式最佳,其次为平摊晒干失水方式,风干失水方式最差.  相似文献   

2.
不同干燥失水方式对牧草营养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羊草、紫花苜蓿和混合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干燥失水方式对不同刈割期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粗蛋白质、胡萝卜素营养上看,以人工快速干燥失水方式最佳,其次为风干失水方式,平摊晒干失水方式最差;从可溶性糖营养上看,以人工快速干燥失水方式最佳,其次为平摊晒干失水方式,风干失水方式最差.  相似文献   

3.
不同干燥方法对苜蓿相同区段营养价值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同一地块现蕾期紫花苜蓿,分成上1/3、下2/3和全株苜蓿3部分样品,每种样品都分别采用自然通风晒干、室内通风阴干和60~65℃人工烘干3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干燥。每个样品都进行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以晒干方式的最高(P<0.05);苜蓿干草中粗脂肪类物质的含量受干燥中温度的影响较大,随温度升高粗脂肪含量有增大的趋势;苜蓿不同的区段粗纤维含量均以风干干燥方式的最高(P<0.05)。  相似文献   

4.
采用迅速烘干、太阳晒干和缓慢烘干3种处理对云南温带21个牧草品种的鲜草进行干燥处理,分别测定干草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以干草的粗蛋白含量为指标,干燥方法以迅速烘干为佳,其次是太阳晒干,最差是缓慢烘干;从干草的粗脂肪考虑,其变化无规律,因牧草品种的不同而不同;其余指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迅速烘干、太阳晒干和缓慢烘干3种处理对云南温带21个牧草品种的鲜草进行干燥处理,分别测定干草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以干草的粗蛋白含量为指标,干燥方法以迅速烘干为佳,其次是太阳晒干,最差是缓慢洪干;从干草的粗脂肪考虑,其变化无规律,因牧草品种的不同而不同;其余指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
研究6种调制方法对多花黑麦草干燥特性及干草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1)与自然晒干相比,烘干、压扁茎秆、压扁茎秆+喷碳酸钾3种调制方法可显著缩短多花黑麦草干燥所需时间,提高多花黑麦草干草质量,而喷碳酸钾溶液和风干处理在缩短多花黑麦草干燥时间及提高其干草质量上效果不显著;(2)灰色关联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自然晒干相比,烘干...  相似文献   

7.
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收获调制期间,极易遭遇雨淋,雨淋及干燥方式对紫花苜蓿干草品质的影响较大。本研究以未雨淋和雨淋紫花苜蓿为对象,分别对其进行烘干、晒干和阴干处理,并分析紫花苜蓿干草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雨淋后紫花苜蓿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升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相对饲用价值降低;雨淋对紫花苜蓿干草粗蛋白、木质素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经烘干和晒干处理的紫花苜蓿干草粗蛋白、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相对饲用价值显著高于阴干处理,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则是烘干和晒干处理显著低于阴干处理;干燥方式对紫花苜蓿干草中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雨淋和干燥方式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紫花苜蓿干草的营养成分和相对饲用价值,未雨淋×烘干处理下的粗蛋白、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相对饲用价值最高,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及木质素含量最低。总之,未雨淋紫花苜蓿的品质和相对饲用价值高于雨淋后的紫花苜蓿。干燥方式以烘干最能保存紫花苜蓿的品质,其次是晒干,效果最差的干燥方式为阴干。遭受雨淋后,采用烘干和晒干的方式能较好的保存紫花苜蓿干草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8.
不同干燥方法对热带牧草WSC等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热带牧草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热研7号柱花草和热研2号柱花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烘干(180℃,10min)、晒干(5d)、晒1d后烘干(180℃,10min)和阴干(15d)4种不同的干燥方法,选择各种牧草的最佳利用期样品(豆科牧草采用开花期、禾本科牧草采用抽穗期),研究样品营养物质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从干燥方法来说,牧草的烘干样品粗蛋白(CP)、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最高,在这4种干燥方法中烘干是最佳的干燥方法,其次是晒后烘干、阴干,晒干最差。  相似文献   

9.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是桑科木本植物,因其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被西南地区广泛用于饲料加工业。以构树不同晾晒方式进行干草调制研究,探讨其失水速率及饲用价值变化,以优化构树干草调制方法,保存青饲料的营养成份,替代青饲料或精饲料。采用聚类分析将23种干燥方法分为快速干燥、中速干燥和慢速干燥3类,从平均水分散失量中发现堆小垛后晾晒能提高水分散失速率,干燥最快的方法是压扁+10cm切短。基于因子分析的饲用价值计算发现,最适的构树干草调制方式是6cm切短+2%K2CO3,其饲用价值得分可达0.514。若采用破坏茎干结构与喷洒K2CO3组合方式,应选择切短方式减小维管束出露面积,以提升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不同刈割期和干燥方法对牧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研究了不同刈割期和干燥方法对第一茬牧草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等营养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牧草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粗蛋白质(CP)和粗灰分(CA)的含量逐渐下降,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逐渐增加,而且豆科牧草在营养生长阶段CP含量显著高于禾本科牧草,但它们下降的速度和NDF、ADF增加的速度也比较快;WSC的含量禾本科牧草在抽穗和开花期较高;牧草WSC与CP含量之间不存在相关。(2)牧草烘干样品中CP、WSC含量最高,而NDF和ADF含量最低,最佳的干燥方法是直接烘干,其次是晒后烘干、阴干、晒干最差。  相似文献   

11.
选用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红外干燥和微波干燥以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蛋黄粉理化性质的影响。分别对不同干燥方式制备蛋黄粉的含水量、热稳定性、色泽、乳化性以及粉体结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所得蛋黄粉的含水量最低(2.5%),热风干燥所得蛋黄粉的含水量最高(3.9%),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5种干燥方式所得蛋黄粉的含水量均小于4.0%,符合现行蛋制品标准;真空冷冻干燥所得蛋黄粉的色泽最好(亮度高达92.4),而热风干燥所得蛋黄粉的色泽最差(亮度仅为83.45);真空冷冻干燥所得蛋黄粉的乳化能力最高,而喷雾干燥所得蛋黄粉的乳化能力最差;喷雾干燥所得蛋黄粉的粉体为球状,且较完整均匀,而其它4种干燥方式所得蛋黄粉呈块状结构。由上述结果可知,蛋黄粉的理化性质受干燥方式的影响较大,实际生产中可根据不同需求采用不同干燥方式生产专用型蛋黄粉。  相似文献   

12.
王传振  赵静  徐欣  张升祥  崔为正 《北方蚕业》2012,33(3):23-25,27
本试验采用隧道式微波干燥设备干燥桑叶制作桑叶粉,以烘干法、晒干法、室内阴干法制作的桑叶粉为对照,分别配制人工饲料,采用一至二龄一次给饵法鉴定养蚕效果。结果表明,利用上述4种干燥方法加工的桑叶粉配制人工饲料养蚕,收蚁后24h疏毛率、存活率、龄期经过等指标差异不大,但起蚕率和蚕体重存在一定差异,168h三龄起蚕率以室内阴干法较高,二龄眠蚕体重以微波干燥法最重,两项指标均以80℃烘干法最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认为,微波干燥法是大规模生产优质桑叶粉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苜蓿含水率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取同一块地初花期紫花苜蓿,分别采用太阳能干燥、室外晒干和室外阴干三种方式进行干燥,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苜蓿中水分、粗蛋白、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时间内,不同干燥方式水分蒸发速度太阳能干燥室外晒干室外阴干;粗蛋白含量以太阳能干燥方式下最高(P0.05),其次是室外阴干,室外晒干的粗蛋白含量最低;不同含水率情况下,室外晒干样品粗蛋白含量较太阳能干燥降低6.86%~22.43%,室外阴干样品降低4.92%~17.20%;同一含水率下,不同干燥方式粗灰分含量室外阴干室外晒干太阳能干燥,太阳能干燥粗灰分含量低于室外晒干3.72%~19.22%,低于室外阴干8.12%~29.93%;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室外晒干的情况下最高,显著高于另外二种干燥方式(P0.05),太阳能干燥最低,太阳能干燥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室外晒干9.08%~27.25%,低于室外阴干4.84%~24.84%。  相似文献   

14.
7个品种苜蓿3种干燥方法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7个不同品种苜蓿在不同干燥处理下的营养成分含量,分别设晒干、阴干、模拟雨淋3个处理,分析不同品种苜蓿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CP、NDF、ADF、WSC、Ash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之间,以及同一品种内在晒干、阴干和模拟雨淋时,其营养成分含量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5.
建立唐古特大黄最佳的平衡脱水干燥工艺。采用HPLC测定3个平衡脱水干燥工艺及晒干干燥的唐古特大黄中总蒽醌、番泻苷及鞣质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方式干燥的唐古特大黄有效成分含量均达到药典标准,第二个平衡脱水干燥工艺所得的唐古特大黄有效成分含量相对较高。平衡脱水干燥技术可以用于唐古特大黄的干燥,为大黄的产地加工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刈割期和干燥方法对第一茬牧草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牧草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粗蛋白质(CP)和粗灰分(CA)的含量逐渐下降,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逐渐增加,而且豆科牧草在营养生长阶段CP含量显著高于禾本科牧草,但它们下降的速度和NDF、ADF增加的速度也比较快;WSC的含量禾本科牧草在抽穗和开花期较高;牧草WSC与CP含量之间不存在相关.(2)牧草烘干样品中CP、WSC含量最高,而NDF和ADF含量最低,最佳的干燥方法是直接烘干,其次是晒后烘干、阴干,晒干最差.  相似文献   

17.
将牧草和饲料作物在最适收获期收割,进行自然干燥和人工高温快速干燥,生产优质青草粉和草颗粒等产品,是新鲜牧草加工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生产青干草粉,笔者认为不仅需要营养丰富的原料植物,而且要有一套规范化的加工工艺流程。 1 草粉原料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经太阳晒干和沸水杀青烘干的桑叶制成的人工饲料,饲养4个不同的蚕品种,比较它们的饲育效果。统计分析显示,两种干燥处理对4个品种的疏毛率、眠蚕体重、3龄起蚕率、蚕茧品质等均无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不同干燥方法对苜蓿干草调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影响人工干燥苜蓿的水分、密度、摆放方式和人工辅助干燥方式4个因素进行人工鼓风干燥处理,设计L9(34)正交试验,监测高水分苜蓿草捆的湿度变化情况,比较不同处理营养物质、相对饲用价值和经济指标.对比分析结果可知:自然晾晒苜蓿干草时,营养物质损失严重;苜蓿高水分打捆后人工继续鼓风干燥处理有利于保存苜蓿干草的营养价值,其中水分为30%~35%、密度为120kg/m3、间隔20cm摆放、两台鼓风机每日鼓风干燥3h为最优组合,所得苜蓿草捆的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0.
选取不同生育期(抽穗期、开花期、结实期和枯黄期)的新疆小芦苇原料,分别采取自然荫干、压裂茎杆荫干、自然晒干、压裂茎杆晒干和压裂茎杆翻晒等5种方法进行干燥。并测定自然荫干后的茎叶比及全部样品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等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生育期的推迟,茎叶比例上升,由抽穗期的0.45:1到枯黄期的0.89:1,其茎秆增加了近1倍,从而导致原料植株体内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下降(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上升,粗灰分(CA)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钙、磷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从以上几种营养成分的分析来看,抽穗期收获小芦苇营养成分最好,其余依次是开花期、结实期、枯黄期。②从4个生育期里5种干燥方法的平均营养价值来看,粗蛋白质的含量以压裂茎杆晒干的最高,达到了8.32%,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以压裂茎杆晒干的最低,为77.57%,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间相差不大,都在53.0%左右,粗脂肪的含量以压裂茎杆翻晒最高,达到了3.47%。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以压裂茎杆晒干的干燥方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