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东部白松是辽宁引种成功的优良树种,苗木防寒是育苗成败的关键措施。文章通过对当年播种苗木进行小拱棚和常规覆草越冬防寒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种防寒措施差异显著,小拱棚越冬防寒比常规覆草越冬,不仅苗木保存率提高15%,平均苗高提高3.405cm,而且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是可行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北方苗木越冬防寒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北方苗木越冬后易发生生理干旱的事实 ,详细介绍了北方苗木越冬常用的几种防寒技术 ,即埋土防寒、灌水防寒、夹障防寒、盖草防寒和涂白防寒  相似文献   

3.
为了选择在床苗木的最佳越冬方法,经2004-2006年3a的试验,对红松、红皮云杉1、2年生在床苗木采用防寒墙防寒效果显著,比常规的全床覆盖防寒土方法降低成本56.7%,损失株数降低94.6%左右;对3、4年生的红松、红皮云杉苗木采用防风障子防寒,与全床覆盖防寒土相比,降低成本69.7%,损失株数降低78.6%左右,并能为春季育苗生产作业嬴得3一5d的有利时间。  相似文献   

4.
针对红松育苗中传统的覆土防寒方法用工量大、成本高等问题,采用覆土防寒法、遮阳网防寒法、稻草防寒法进行试验,对不同防寒方法越冬后的苗木保存率、移植成活率及成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遮阳网防寒和稻草防寒效果好,与覆土防寒比,单位面积成本分别降低73.3%、49.2%。  相似文献   

5.
据调查,针叶树越冬幼苗枯黄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早春气温回升时土壤尚未解冻,苗根不能吸收水份,而幼苗的地上部分已开始蒸腾,使苗木严重失水造成的。过去苗木越冬防寒一直沿用盖土、覆草和设防寒障等措施,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近年来,我县一些苗圃根据果树涂白防寒的道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历年来都不同程度的发生过由于苗木越冬保护技术措施不当,造成大量苗木干枯、霉烂及鼠害等损失浪费现象。为了解决这个严重问题,我们对几个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越冬保护措施进行了调查,其结果简述如下: 一、苗木越冬干枯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1.原因:对于苗木越冬干枯的原因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低温使越冬苗木内部组织冻裂,水分输导受阻造成苗木“饥饿而死”,因此,把苗木越冬采取的防护措施称为“越冬防寒”;另一种认为是“生理干旱”所造成的,为此我们进行了不覆盖越冬试验。 1965年我们对越冬力强的红松、鱼鳞松、沙松、水曲柳、黄(木皮)椤等1—2年生苗木进行了试验,让其露天经受低温,苗木至1月底尚  相似文献   

7.
在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山河屯林业局,红松在床苗越冬过去多采用传统的全床覆盖防寒土方法,但其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主要是用土量多、用工量大、成本高,而且还容易损伤苗木。通过对红松在床苗越冬若干次防寒保护措施的研究试验,发现遮阴网防寒方法较科学,具有方便实用、成本低、苗木损失少、便于苗圃作业等优点,值得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东北高寒山区圃地针叶树幼苗越冬常采用覆土防寒法 ,该法工作量大 ,操作复杂 ,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有时还会造成捂苗、伤苗。为解决这些问题 ,根据波尔多液对植物具有保护作用 ,既能灭菌消毒 ,又能防止苗木生理干旱的特点 ,从 1989~ 2 0 0 0年期间 ,采用不同措施对针叶树幼苗进行越冬防寒试验 ,其结果表明 ,波尔多液对针叶树的幼苗越冬防寒效果最佳。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鹤北林业局植物园苗圃 ,该苗圃地理位置为 130°2 5′E,47°33′N。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月平均最高气温为 2 1.3℃(7月份 ) ,最低气温为 - 16 .9℃ (1月份 )…  相似文献   

9.
该地区对一年生油松历年均采用覆土方法进行防寒越冬(以下简称土防)。即在当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用土把松苗埋实,翌年4月上、中旬再把防寒土撤掉。其目的是防止苗木冬春被风吹失水而引起死亡。该法工序复杂、费工。笔者试图用灌水方法和药膜封闭气孔方法解决苗木防寒越冬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且又干旱多风、空气干燥,冬季常发生冻害,造成苗木不能安全越冬。文章分析了苗木越冬死亡的原因,并根据多年教学和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适应北方地区、切实可行的具体防寒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吉林省柳河县进行酸枣种子育苗及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酸枣种子本身不存在休眠现象,坚硬的内果皮是限制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酸枣有性繁殖时,需将种实进行低温沙藏90~120 d,发芽出土整齐,发芽率高达91% ~95%.酸枣1年生播种苗需要埋土防寒越冬,2年生留床苗不需任何防寒措施就能安全越冬,2年生留床苗平均苗高80.6 cm,平均地径0.94 cm,保持了原有的优良形状;适应性强,抗旱、耐寒、抗病虫害能力强.  相似文献   

12.
以新引入四川的20个桉树品种71个种批号种子为材料,开展了育苗试验及苗期生长发育特性观察,重点观察了分别代表冬雨、夏雨、均匀降雨型的品种王桉、大花序桉、白腊树桉的苗期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种子萌芽所需的温度、湿度是不一致的,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下,各个品种发芽期、发芽率不同,但苗期发育特性基本相同。苗木的个体发育前期是根的快速生长,苗木高、地径、根的生长量随叶片数量增加而增加;夏季播种的夏雨型品种和部分均匀降雨型品种出苗整齐,出苗率一般在85%左右;冬雨型品种发芽极不整齐,发芽期从8月延续到翌年3月。同一品种秋季和初夏育苗的效果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酸枣种子进行温水浸种、堆放和冬季冷藏等3种催芽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酸枣种子经不同方法催芽处理,出苗率和苗高均高于对照,对出苗率影响差异显著;温水浸种、堆放和冬季冷藏等3种催芽处理的出苗率比对照分别提高10、12和25个百分点,苗高比对照分别提高1.1、2和4.4cm;以冬季冷藏催芽效果最好,出苗率达76%,苗高达35.6cm。  相似文献   

14.
实践过程中针对养殖方法、产卵期、孵化期、变态期以及黑龙江林蛙日活动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在每年4月28日至5月12日期间出现产卵高峰;在5~7℃、10~12℃、14~15℃池水温度范围有较高孵化率;采用混合饲料喂养的蝌蚪变态率均在68%以上;黑龙江林蛙每天9~11时和15~17时活动频繁,是最佳喂食时间;冬季经过越冬池越冬后,选择春眠后放养的技术思路,来提高幼蛙成活率,起到冬眠后的缓冲作用。在放养场内散养期间,人工控制饵料投放量,促使黑龙江林蛙主动捕食场内野生昆虫,激发林蛙适应生态环境的潜在习性。  相似文献   

15.
在温棚内培育香椿容器苗,秋季播种、移栽,人为控制温湿度,苗木在温棚内越冬生长,次年春季出圃时随机抽样调查苗木病虫害株数,用似然比x2检验法对消毒处理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用行×列表资料的x2检验法对消毒处理组与对照组数据进行分析。6个消毒处理组间苗木病虫害率无显著性差异,消毒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苗木病虫害率具极著性差异。香椿两段式容器育苗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有技术上的突破,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Seasonal and substrate effects on first-year seedling establishment of major conifer species (Abies mariesii, Abies veitchii, Picea jezoensis var. hondoensis, and Tsuga diversifolia) were assessed in an old-growth subalpine forest in central Japan. Older seedlings (≥1 year) were more abundant on woody debris (WD), such as fallen logs, than on soil. It is known that this preferential seedling establishment on WD is determined by the first-year seedling establishment. The pres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first-summer seedling survivorship clearly contributes to the creation of such seedling–substrate associations, because mortality during the first-summer was greater on soil than WD but that during the first-autumn/winter was not different. Although the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of current-year seedlings on WD was not so different among the three seasons, that on soi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winter; indicating that soil is not an unsuitable substrate for seedling survivorship during snow-covered winter. Thu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biotic and abiotic factors enhancing seedling mortality on soil are most active during summer, and seedling–substrate associations seem to be determined mainly during the first-summer soon after seedling emergence. Furthermore, the first-year survivorship of P. jezoensis var. hondoensis, which has smaller-sized seeds/seedlings that are disadvantageous for early survival, decreased with progressing WD decay toward soil. This suggests that the properties of WD also affect current-year seedling survivorship, especially for species sensitive to substrate properties. In conclusion, initial survivorship affects seedling bank dynamics, and such early dynamics are greatly regulated by the highly heterogeneous substrate availability on forest floors.  相似文献   

17.
通过选用不同苗龄型红松幼苗进行造林试验,以研究红松不同苗龄型对其生长和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年生播种苗(2+0)为对照,则移床苗不同苗龄组(2+1,2+2)之间生长量和侧根数有显著的差异,不同苗龄造林的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及侧根数也有显著的差异。以苗龄2+0为对照,试验处理2+1的造林成活率、苗高、地径分别比对照提高43.96%、78.29%和37.79%;试验处理2+2提高造林成活48.79%,苗高提高147.43%,地径提高116.39%。以2+2和2+1试验处理造林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不同的砧木和不同的嫁接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浙江柿为砧木、冬季采集天台山红朱柿接穗冷藏至翌年3月上中旬进行切接的育苗方法,嫁接成活率达91.7%,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当年合格苗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9.
多效抗旱驱鼠剂在飞播造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多效抗旱驱鼠剂 (RPA)对飞播用油松、侧柏种子进行拌种处理 ,室内外做发芽及生长试验。结果表明 ,室内RPA的 3个浓度处理油松发芽率比对照提高 13.9%  2 9.8% ,侧柏发芽率提高 2 4 .6 %  2 7.0 % ;油松高生长比对照提高了 9.0 %  19.4 % ,侧柏提高了 2 9.4 %  5 8.8% ,油松成苗率比对照提高 18.5 %  36 .0 % ,侧柏提高了 2 4 .0 %  2 7.5 %。在促进成苗率的同时也促进了苗木根系的生长 ,RPA使油松根系生长比对照提高了 34.6 %  5 0 .0 % ,侧柏根系生长提高了 13.9%  36 .1%。在飞播上应用 ,RPA处理区有苗样方率远远高于对照区 ,处理区苗木分布比较均匀 ,从保存的株数看 ,对照区仅为 0 .0 7株·m- 2 ,而处理区高达 0 .5  0 .8株·m- 2 ;对照区苗木平均高 2  3cm ,处理区为 3  5cm。充分说明多效抗旱驱鼠剂在苗圃育苗或飞播造林中应用 ,能够提高成苗率 ,促进苗木木质化程度 ,使苗木安全越冬 ,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 ,起到以根提水 ,以水促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三倍体毛白杨配套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10年来大规模的三倍体毛白杨春、秋、冬三季造林,总结出了通道工程绿化、农田林网和滩涂用材丰产林的整地、苗木质量标准、栽植八要诀、育造一体化和林木管理等系列配套造林技术。参照应用本技术,可使毛白杨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并使三倍体毛白杨产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三倍以上,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