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锦鲤     
刘刚 《水产学杂志》1995,8(1):98-102
锦鲤刘刚(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一、锦鲤的渊源:鲤鱼常被人们称作淡水鱼之王,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为人所饲养的鱼类。一些位居於较寒冷地带的食用鲤鱼中由遗传突变,产生了具有色彩的鲤鱼,以后被人们移植到庭院、园林等小溪观赏饲养,这些具有彩色斑纹的花鲤经人类有意或...  相似文献   

2.
杂种优势理论技术研究及在鲤鱼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在鱼类养殖中可大幅度提高鱼类产量和改良鱼类品质,有很大的生产应用价值,其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一直是遗传学家探讨的热点问题。综述了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预测方法和遗传力分析,阐述了杂种优势在鲤鱼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自从人类有养鱼业以来,鱼类选育种工作也就应用而生。世界上现有的一百一十种左右的养殖鱼类和许多鲤鲫鱼品种(或品系)就是人类长期选育种活动的结晶。鱼类选育种工作,最初是进行引种驯化,即将野生经济鱼类放养于鱼池,变成养殖种。  相似文献   

4.
《内陆水产》1977,(1):10-18
鲤鱼(cgprinug carpLo L)在淡水渔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量较高,我省洞庭湖、湘江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鲤鱼群体占第一位,资源量占其它鱼类24%以上,是天然水域扑捞的主要鱼类之一。在某些养殖湖泊鲤鱼产量可达30%左右,又是塘堰等养鱼水体经常放养的对象。因此,提高鲤鱼产量,在淡水养殖上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网箱养鱼是九十年代农业部从美国引进的新技术,利用大水体优越的自然条件与精养技术,结合罗非鱼的生活习性,通过高密度养殖和科学的养殖投饵方法达到高产高效。小网箱养鱼在我国内陆地区已推广5万多m^3,主养鱼类是斑点叉尾鲴、鲤鱼和罗非鱼,产量比我国传统大网箱养鱼产量高几倍。国内利用小网箱试验养殖鲤鱼,在黑龙江镜泊湖养殖产量高达361kg/m^3;在山西漳泽水库试养获得461kg/m^3的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6.
鲤鱼的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赖铭勇 《内陆水产》2004,29(7):31-32
鲤鱼是世界上养殖最为广泛的鱼类,其产量约占世界养殖鱼类总产量的40%。在我国鲤鱼也是传统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2000年的养殖产量为212万t,仅居鲢、鳙、草鱼之后。关于鲤鱼的营养需要,国内外已有较多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鲤鱼营养研究的结果和生产实践,就鲤鱼营养需要和饲料配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蛋白食品,尤其是对鱼类蛋白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世界鱼类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而且,由于人类的活动,世界鱼类资源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大力发展养鱼业,是解决这一供需矛盾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大水域网箱养鱼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水产养殖新技术,我国水域广阔,有发展网箱养鱼的良好条件和巨大潜力。网箱养鱼具有投资省、见效快、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深受广大养鱼户的青睐。网箱养殖吃食性鱼类,是指网箱养殖除食浮游生物的鱼类(主要指鲢鳙鱼)以外的所有鱼类,主要包括鲤鱼、鲫鱼、草鱼、鲂鱼、罗非鱼、淡水白鲳、乌鳢、鳜鱼、鲶鱼等。大水域网箱养鱼已成为发  相似文献   

9.
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在鲤科鱼类增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思发 《水产学报》1983,7(2):175-181
鱼类增养殖业、畜牧业和养禽业是世界动物蛋白生产的三大部门。鱼类增养殖业的历史,在我国、埃及和印度几可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其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都已经历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但在品种改良方面却远比畜牧业和养禽业落后。迄今为止,鱼类养殖品种,除个别种类如鲤Cyprinus carpio和虹鳟Salmo irideus经过长期选育形成了专门的家养品种外,  相似文献   

10.
助农 《内陆水产》1995,21(8):9-9
流水养殖鲤鱼高产新技术助农流水养鱼是指利用特定的流水条件,进行小面积、高密度、强化饲养,获得高产高效的一种高度集约化精养方式。我国的流水养鱼到目前为止,还只处在零星的个别尝试阶段,但就养殖成绩来看,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以及我国零星试验的报告介绍养殖鲤鱼的...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池塘养鱼历史悠久,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养鱼技术,为现代渔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北方地区是我国鲤鱼主要养殖区域,其中以鲤鱼为主养品种、搭配滤食性鱼类是传统的养殖模式之一,符合北方地区的区域特点。但是,传统的鲤鱼品种存在着生长速度慢、经济效益低等现象~([2])。福瑞鲤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洒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选育出的鲤鱼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体型好、饲料转化率高、适应能力强和遗传性状  相似文献   

12.
印度是世界淡水养殖比较发达的国家.1981年淡水养殖水面约61万公顷,产量近90万吨.约占全国海、淡水总渔获量的40%,仅次于我国,居世界第二位. 印度有着悠久的养鱼历史.但在六七十年代以前,一般都采用传统的养鱼方法,产量较低.例如在西孟加拉邦及其毗邻的一些地区,平均产量只有600公斤/公顷.养殖的鱼类是印度鲤科鱼类,主要品种有厚唇鲃、印度野鲮、印度鲮和四须鲮.这几种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具有生长快、肉质好、在混养中互不抑制等优点.七十年代以后,印度为了发展养鱼生产,一方面从我国引进了鲢、草、鲤鱼等,另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包括推行由粗养转精养,免费培训渔民、养鱼技术员,对渔民进行无息贷款等,以  相似文献   

13.
小网箱是指面积小于10m^2的小型网箱。小网箱养鱼是一种新型的先进养鱼方式。小网箱的优点是投资少,造价低,适合人力财力有限的农户。罗非鱼属鲈形目、丽鱼科,为暖水性鱼类,生长快,肉质好,疾病少,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鲤鱼的广泛养殖品种。1997年,我站在贺州市狮洞水库进行了小网箱养殖罗非鱼的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鱼类的移殖驯化,是养殖鱼类育种和天然水域鱼类资源增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世界上几个主要养殖品种,如鲤鱼、罗非鱼、草鱼、虹鳟等,都是经人们移殖驯化而遍及全球。“移殖驯化”这个词在水产科技界是脍炙人口,为人们常用的连惯语。但严格地说,“移殖”与“驯化”有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对虾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一、前言对虾类是甲壳动物中经济价值较高的类群,也是世界各国水产增养殖业的重要对象。据统计,1990年世界对虾养殖总产量达66.3万吨。我国是养虾大国,对虾养殖年产量已达到30多万吨,在现有的养殖条件下,如何提高养殖产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对虾的品质,是摆在研究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利用生物遗传育种技术进行对虾的品种改良,培育出优良的养殖品系,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有效途径。水产动物遗传育种研究在鱼类起步较  相似文献   

16.
鲤鱼是地球上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物种之一。由于其抗逆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强,所以成为世界上淡水养殖最为普遍的鱼类。相传我国从商末周初就开始了人工养殖鲤鱼,距今已有近3000年历史。现在,鲤鱼仍然是我国淡水重要鱼类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7.
常用农药、化肥对稻田养殖鱼类安全浓度试验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我国稻田养鱼恢复和发展很快。但如何妥善处理养鱼与使用农药、化肥的矛盾,这是目前稻田养鱼中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有关农药对鲤鱼、鲢鱼、鳊鱼、食蚊鱼、黄鳝等鱼类的有害试验,前人已做了许多工作(水生所1974年,长江水产  相似文献   

18.
《内陆水产》1983,(2):75-78
鱼类的常规育种,是指用杂交加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鱼类人工杂交是育种的基本手段。目前世界上人工培育的新养殖对象,大多是通过杂交的途径育成的,通过杂交,改变鱼类的遗传特性,将两亲本的优点集中于杂种,以提高生长速度和抗逆性,甚至改变性比例。  相似文献   

19.
《淡水渔业》1981,(3):2-10
鲤鱼(Cyprinus carpio L.)在我国淡水鱼类资源和淡水养殖业中居有重要地位。为了提高鲤鱼的生产性能,改良某些经济性状,近年来,鲤鱼的良种选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国外养鲤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鲤历史人类养鱼要数鲤鱼的养殖历史最为悠久,我国相传始於殷、周时代,迄今已有三千余年,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渔业文献—陶朱公(范蠡)的《养鱼经》,记载的就是养鲤鱼的经验,早在公元前475年即已问世。鲤鱼虽在第三纪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