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锡林郭勒缘毛雀麦新品系1996~2002年在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乌拉盖开发区和呼伦贝尔市三河种马场分别进行了品种比较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锡林郭勒缘毛雀麦新品系与3个无芒雀麦品种相比,返青早,枯黄晚,牧草青绿期长;草质柔软、营养价值较高;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9.2%~16.5%和5.9%~6.7%,种子产量比无芒雀麦高70%以上;在内蒙古中、东部3个试验点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2.
锡林郭勒缘毛雀麦新品系1996~2002年在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乌拉盖开发区和呼伦贝尔市三河种马场分别进行了品种比较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锡林郭勒缘毛雀麦新品系与3个无芒雀麦品种相比,返青早,枯黄晚,牧草青绿期长;草质柔软、营养价值较高;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9.2%~16.5%和5.9%~6.7%,种子产量比无芒雀麦高70%以上;在内蒙古中、东部3个试验点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种混播人工草地生物量及种间竞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播影响草原3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 No.3)人工草地的生物量及种间竞争,7月份的间行混播草原3号杂花苜蓿总生物量比同行混播高,为387.79g/m^2;混播影响缘毛雀麦(Bromus ciliatus)的根系分布,间行、同行混播缘毛雀麦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10cm处,与单播相比根系缩短,混播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的根系分布没有明显的影响;混播时.草原3号杂花苜蓿和缘毛雀麦的RTY值都小于1,混播牧草间具有拮抗关系;混播时,草原3号杂花苜蓿CRa值大于缘毛雀麦CRy值,并且草原3号杂花苜蓿的种间竞争率占据着优势。说明草原3号杂花苜蓿对光资源的竞争力强于缘毛雀麦。  相似文献   

4.
陈逸凡  云岚  艾芊  李楠  姚娜  任晓敏  石凤翎 《草地学报》2023,(10):3203-3211
为探求不同混播组合和混播比例对盐碱土壤的影响,筛选最适合海流图盐碱地的混播方式,本研究以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分别与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缘毛雀麦(Bromus ciliatus)和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混播建植草地,连续三年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和pH,结果表明,建植混播草地对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积累都有显著促进作用,降低土壤pH效果显著。苜蓿与新麦草混播最有利于土壤速效钾的积累,苜蓿与缘毛雀麦混播最有利于土壤有机质、氮素、速效磷的积累,苜蓿与长穗偃麦草混播降低土壤pH效果最显著。对于该地区同类型盐碱地综合改良效果而言,短期以苜蓿-长穗偃麦草1∶2混播土壤改良效果最好,长期以苜蓿-缘毛雀麦1∶2混播土壤改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优质饲草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质饲草匮乏的问题,1995年起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牧草育种课题组开展了野生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种质资源栽培驯化工作,经过单株选择、混合选育,选育出‘龙江’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Longjiang’)新品种,2015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试验结果表明:其干草产量9135.47~11251.47kg·hm~(-2),较对照增产15.73%~17.77%,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平均种子产量为554.07~628.52kg·hm~(-2),较对照增产10.45%~12.26%;该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抗寒、耐盐碱、分蘖能力强、叶量丰富、草质柔软、产草量高,是适合东北寒区人工草地建植、退化草原改良治理的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6.
呼伦贝尔地区不同多年生牧草根系形态性状及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豆科苜蓿属(Medicago)品种和2个禾本科牧草(羊草(Leymus chinensi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为材料,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根系类型多年生牧草的根系形态性状及分布。结果表明:羊草、无芒雀麦地下生物量及体积均高于苜蓿,在水平空间上羊草、无芒雀麦比苜蓿分布更为广泛,垂直空间上苜蓿、羊草、无芒雀麦均集中分布在0~20cm土层;无芒雀麦地下生物量、体积均高于羊草,且根系在垂直空间分布上更集中在土壤表层;‘呼伦贝尔’黄花苜蓿(M.falcate L.‘Hulunbeier’)根系更侧重于侧根的生长、发育,垂直空间上分布也更接近土壤表层,形态及分布与其他苜蓿品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乌苏1号无芒雀麦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苏一号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cv.Wusu No.1)采用系统选育、配综合种,经品比、区域生产、耐旱性试验及良种繁育研究育成。通过叙述该品种的育种过程、特征、特性和经济性状,为国家种质资源库增添了新品种,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牧草品种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验对不同利用年限的缘毛雀麦草地(以无芒雀麦为对照)在三个不同的物候期进行了生物量结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采种利用的缘毛雀麦草地在分蘖数、产草量和根茎生长等性状方面都强于无芒雀麦;随生长年限的延长,生物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其降低速度较无芒雀麦缓慢;该类草地具有很大的潜在利用价值。是一种长寿命的优良禾草草地。  相似文献   

9.
以乌苏1号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cv.WusuNo.1)为材料,研究灌浆期喷施GA.对无芒雀麦农艺性状和种子产量的影响.以清水(CK)和浓度分别为10、20、30和40 mg/L的外源GA3叶面喷施处理灌浆期的无芒雀麦,并测定处理后无芒雀麦的分蘖数、叶长、叶宽、株高、生殖枝、小穗数、花序长、种子数、千...  相似文献   

10.
三种优良禾本科牧草与本地品种生长性状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种引进优良禾本科牧草与一种当地禾本科牧草的生长性状,结果表明:三种引进禾本科牧草的鲜重均比当地禾本科优良牧草垂穗披碱草高,种植第三年引进牧草品种的鲜草产量为无芒雀麦19316kg/hm^2,达乌里披碱草16457kg/hm^2,猫尾草15754kg/hm^2。引进的三种牧草品种表现出较好的抗逆性,推广价值较高,适宜在高寒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试验对不同利用年限的缘毛雀麦草地(以无芒雀麦为对照)在三个不同的物候期进行了生物量结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采种利用的缘毛雀麦草地在分蘖数、产草量和根茎生长等性状方面都强于无芒雀麦;随生长年限的延长,生物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其降低速度较无芒雀麦缓慢;该类草地具有很大的潜在利用价值,是一种长寿命的优良禾草草地.  相似文献   

12.
缘毛雀麦和无芒雀麦营养物质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不同时期的缘毛雀麦和无芒雀麦(5个类型)的营养物质动态,干草产量动态的粗蛋白质产量动态的环境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日龄的增加,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和磷含量逐渐下降;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含量逐渐增加,并符合方程Y=A+BX。缘毛雀麦和不同来源的3个类型的无芒雀麦,其地上部生物量和粗蛋白产量符合Logistic方程。全部供试牧草最适利用时期是牧草开花期至种子乳熟明。  相似文献   

13.
圆叶决明是多年生豆科决明属夏季绿肥牧草 ,是从 1990年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引进的 10 9种牧草中筛选出的综合性状优良的牧草品种。为研究该种群在我国南方中亚热带红壤地区的适应性和综合应用价值 ,1992年又引进 4个品种的 4 0个新品系进行比较试验 ,本文就试验结果进行介绍。1 植物学特征 不同品系间植物学性状差异甚大 ,按其叶片形态可分为两大类 ,即圆叶类型和羽叶类型 ,每类型又可分为直立性和匍匐性两种。圆叶决明花为蝶型花 ,花瓣淡黄 ,倒卵型 ,有可育雄蕊 5枚 ,花丝非常短 ,子房披短柔毛 ,花梗近丝状 ,开花期依品种 (系 )不…  相似文献   

14.
缘毛雀麦各类型同工酶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缘毛雀麦15个类型及无芒雀麦2个类型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其酶谱特征及分布,并通过酶谱差别探讨了缘毛雀麦类型之间的差异及这些类型与无芒雀麦的差异,为缘毛雀麦各类型的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饲用山羊豆引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2001年,从俄罗斯引进多年生豆科牧草饲用山羊豆,在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景泰试验站进行了试种,对其植物学性状及生物学特征进行了2年(2001-2002年)的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饲用山羊豆在甘肃景泰荒漠绿洲区生长发育良好,有较高的栽培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选育适应青藏高原高产优质的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品种,本试验以俄罗斯引进51份无芒雀麦种质资源为对象,对供试材料的生产性能和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稳定性评价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为进一步选育优质无芒雀麦材料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千粒重、叶占比的增加均显著提高种子产量;株高、茎粗、总分蘖数、穗占比、叶面积和根干重的增加均显著提高饲草产量;各材料在2018年和2019年种子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B21和B49种子产量表现最优;B12的饲草产量表现最优,在2018—2020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种植年份的增加,无芒雀麦饲草产量、种子产量均呈下降变化;从稳产性来看,饲草和种子高产期均在第1年,最佳利用年限为2~3年;B21和B49种子产量和种子产量性状均表现最优,有极大潜力发展为长期产籽型品种;B30,B12和B49饲草产量和饲草产量性状表现最优,有极大潜力发展为长期产草型品种;B49的综合表现最优,可作为种用型和产草型育种目标亲本。  相似文献   

17.
种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中国农业大学塞北草业科学实验站,对种植3年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un-ce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蓝茎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一年生饲料作物燕麦Avena sativa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生长第3年从春季到秋季,0~10,10~20,20~30 cm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草地土层中,土壤容重平均降低9.29%,8.64%,6.38%。从7月开始,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草地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燕麦地。生长第3年从春季到秋季0~10 cm土壤,多年生牧草使土壤孔隙度平均增加6.45%,燕麦地减小了1.04%;10~20 cm,多年生牧草使孔隙度平均增加7.15%,燕麦地增加了1.49%。0~30 cm土层中,≥0.25 mm土壤团聚体总数,多年生牧草平均为73.89%,比燕麦地(平均为65.44%)高8.45%。  相似文献   

18.
“楼兰1号”苏丹草是历经20年在新疆奇台县选育的牧草新品种。论文详述了该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栽培和利用技术要点,与新疆广泛利用的新苏二号苏丹草的植物学特征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高寒山区自然演替的逸生种扁穗雀麦(Bromus cartharticus)单株性状与种子产量的相关通径分析发现,多元决定系数∑d=0.957 6,表明影响种子产量的主要性状均包括在内,结实率、花序种子数和千粒重是影响种子产量的主要性状。分析得出种子产量最优多元回归方程为:y=-453.07+0.958 7x7(花序种子数)+0.342 7x8(千粒重)+0.510 5x9(结实率)。在生产实践中,提高结实率、花序种子数和千粒重是提高扁穗雀麦种子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多年生香豌豆是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试验站引进的国外优良牧草品种。试验针对多年生香豌豆的形态特征、经济性状及其生长状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多年生香豌豆无论是作为牧草还是水土保持物种都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适于黄土高原及其与青藏高原结合部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对于解决上述地区牧草品种单一,植被退化及农村饲料短缺等实际问题,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