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多年从事棉花高产栽培研究的实践,提出了黄河流域棉区棉花蕾期田间管理应着重做好“田间除草、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中耕培土、整枝和化学调控”六个方面的工作,便于棉农在生产中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2.
龚平  房传胜 《中国棉花》2006,33(4):42-43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之一,也是高产棉区,笔者2005年7-10月在江西、湖北、安徽的长江中下游流域19个县进行了棉田调查发现:种植品种70%以上是抗虫杂交棉,基本上是营养钵育苗,种植密度每公顷1.5万~3.0万株,公顷产子棉3000~5000kg。总体植棉水平较高。1存在问题1.1植棉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最低单产每公顷2250kg,最高的能达到6000kg,植棉收入差距达1~3倍。单产水平低的农户主要是新棉农、墨守成规的老棉农或非主产区的棉农。1.2重前轻后多早衰。棉农大多注重前期管理,忽视后期管理,后期在肥水管理及病虫防治上投入不足,减产1~3成。1.…  相似文献   

3.
段和成 《江西棉花》2005,27(1):41-41
助壮素在棉花生产中的推广与应用已十多年,有效地解决了棉花高产与增肥招致枝叶徒长、蕾铃脱落多的矛盾,实现了足肥高产,使棉花生产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棉农在助壮素使用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一是使用面比较狭窄,目前还主要局限于棉花生长中期的控制旺长上,在苗期和后期应用不多;二是使用技术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用药对象、时间和药量掌握不准,  相似文献   

4.
早防早治棉花苗期病虫害,是保证棉花全苗、壮苗,夺取棉花高产的重要措施。病虫一旦造成危害再动手防治,既便防治效果较好,棉花也难获得大的丰收。棉花苗期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如下:1炭疽病、立枯病这两种病害是造成棉花死苗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现,可用抗菌剂“...  相似文献   

5.
新疆机采棉模式下新陆中67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新疆南疆的土壤、气候、耕作制度等因素, 科学地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措施进行了组装配套,提出了棉花新品种新陆中67号在新疆南疆优质高产栽培适用的选地整地、播种用种、化学除草、施肥浇水、化学调控、打顶、病虫害防治及机械采收等方面的一系列田间管理技术要求。以便于棉农进行田间管理操作,以帮助其扩大规模经营,促进棉花产业化的发展,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棉花栽培过程中,棉农普遍存在重前期管理,而忽视中、后期管理的现象,田间管理技术措施不到位,影响棉花产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此,笔者针对湖北黄冈地区生产实践,提出了棉花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邢银田 《江西棉花》2007,29(1):38-38
许多棉农不注重棉田冬季管理,习惯于春季播前春耕、春灌,实际上,"冬季整好田,来年好种棉;冬闲浇好地,种棉不费力;冬耕加冬灌,虫少棉高产"已成为棉花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棉农在冬季主要应搞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对棉花价格体系的粗浅看法杨善兴,曹跃生河北省棉麻公司050011棉花生产的发展,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决定,一是政策、二是科技,三是投入。从现阶段看,棉花政策尤为重要,政策合理,广大棉农的植棉积极性高涨,棉花生产就会迅猛发展;反之,政策偏颇,广大棉农的植棉...  相似文献   

9.
1993年威县棉铃虫发生及防治李杰,刘兴利,许玉群河北省威县农业局054700威县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之一,位于河北省南部,常年植棉2.7万公顷。近10年来,植棉面积及总产量居全省第一位。由于县委、县政府及各级领导的重视,以及广大棉农的共同努力,在植棉...  相似文献   

10.
按照新疆南疆植棉区的气候、土壤等因素,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将多种棉花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了合理组装配套,提出了棉花新品种新陆中55号在新疆南疆地区实现高产优质栽培适用的生产技术规程,包括选地与土地准备、土壤封闭除草、播种准备与播种方法、滴灌施肥、化控措施、打顶、防治病虫害、催熟脱叶处理及机械采棉等一系列田间管理技术措施要求。以期为广大新疆棉农进行田间管理提供指导作用,促进当地棉花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