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包括七省一市,以及河南省南阳地区。1984年设置试点19处,1985年为18处。两年参试品种4个,为达棉5号、鄂4947、湘70—12及泗阳835。以鄂荆92为统一对照种(对照1),以当地推广的当家品种原种为第二对照种(对照2)。试验采用随机排列,重复4次。  相似文献   

2.
试验概况1988~1989年是长江流域棉花品种第五轮区域试验。供试品种5个,为川2338、荆4115、孝833—18、赣85—6以及通84—239。以泗棉2号原种为统一对照,以各地省级区试对照品种为第二对照。全流域共设16个试点,下游片7个试点,中游片7个试  相似文献   

3.
1983年~1987年为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第四轮。参试品种5个,为川7268—70、鄂荆1号、鄂6078、湘源红心棉及皖华831。以泗棉2号原种为统一对照种,以各地省级区试对照原种为第二对照种。全流域共设17个试点,下游片7个试点,中游片8  相似文献   

4.
1984年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为达棉5号、鄂4947、湘70—12及泗阳835共4个品种。以鄂荆92为统一对照种(对照1),以当地推广的当家品种原种为第二对照(对照2)。全流域设置19个试点,  相似文献   

5.
一、试验目的鉴定我省各地选育的棉花新品种的丰产性能、适应范围和纤维品质,为我省选拔棉花接班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二、供试品种赣棉78—7、赣棉78—8、饶棉1号、G5—22、75—56、76—402、7229和75—0.3共八个,以省棉花所原种队生产的沪棉204原种为统一对照。三、试验地点及试验设计 1、试验地点:按不同地区、土壤、耕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五年统一布置的试验品种共7个:继续去年试验的有徐州142、遗棉2号、岱字16;新参加的有邢台6871、陕4874、商丘70-11和苗棉1号。其中苗棉1号仅参加本棉区的早熟区北京、临汾两个试点,岱字16则不参加以上两个试点,还有些试点自行参加1—2个品种。对照品种在徐州1818品种推广区为河北满城徐州1818原种,在岱字15和其它品种推广区为江苏沛县敬安岱字15原种,在陕西三原、大荔试点为陕401。试验用种子包括对照,除岱字16外,均为各供  相似文献   

7.
1996~1997年是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第15轮试验,参试品种为川碚2号、荆56357、华农916、泗阳331、通94—801、浙102、PI3910,以泗棉3号原种为对照,共8个品种。全流域共设15个试点,采用统一的随机区组设计,重复4次,4...  相似文献   

8.
大豆品种沈农10号(沈农95—31)系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1994年以沈农92-16为母本、沈农91—4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按生理株型育种目标,经后代定向选育而成。2002年进行株系比较及产量鉴定,2003—2004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5—2006年参加省内区域试验,2006年在参加区域试验的同时进行生产试验,扩繁原原种和原种,  相似文献   

9.
一、试验概况试验协作单位24处。其中试点23处,黄河流域11处;长江流域12处。参试品种黄河流域有中31、豫7910、刘庄3号,对照陕5245;长江流域有湘抗岱159、中7263、冀合3016,对照86—1。以感病品种作参考对照,不计产量。黄河流域为河南69;长江流域为鄂沙28。试验设计统一采用4×4拉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产质量和水平,为马铃薯种薯扩繁和商品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对8个马铃薯品种的原原种、原种和常规种3个级别种薯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级别种薯对马铃薯生育期、卷叶病病情指数、单株大薯重量和产量都有显著的影响,以原种做种薯马铃薯生育期最长、产量最高。单株大薯重量为原种常规种原原种。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海南种植的咖啡新品种,2010—2015年对2个咖啡品种(系)兴1和兴28进行田间比较试验,以热研2号为对照,系统进行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兴1鲜干比小,百粒重和出米率显著高于热研2号,产量为1.92 kg/株,比对照增产24.67%,品质风味好;兴28鲜干比小,百粒重大,出米率高,干豆产量为2.26 kg/株,比对照热研2号增产46.75%,营养成分含量高,品质风味好。因此,兴1、兴28这2个中粒种咖啡品种性状优良,可作为在低海拔地区推广应用的候选品种。  相似文献   

12.
1试验概况1998年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供试品种(组合)为9208007、川D45、鄂8239、湘杂2号F1、泗阳167、慈96~6和淮杂2号F1,以泗棉3号原种为统一对照。全流域共设15个试点,其中上游片2个、中游片7个、下游片6个。试验采用统...  相似文献   

13.
1984年我公司以86—1为材料,取其不同代别的原种种子进行对比试验,以研究其增产效应及有关因素。参加试验的有代表全县东、中、西三个棉区的三个试点。试验设原种、原种一代、原种二代和原种多代四个处理。小区面积为4~5厘,随机排列,重复四次。栽培方式有地膜直播和露地直播两  相似文献   

14.
第14轮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试概述冷苏凤,葛知男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南京210014本轮试验于1994~1995年进行。供试品种4个,为黄8973、荆8933、鄂9078、湘棉16,以泗棉3号原种为统一对照。全流域共设15个试点,采用统一的随机区组设计,...  相似文献   

15.
第13轮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试简述冷苏凤,葛知男,姚凤腾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210014本轮试验于1992~1993年进行,供试品种4个,为慈溪205、泗阳263、黄冈98-38、四川86-56,以泗棉2号原种为对照。1992年全流域的气候特点是降水不匀...  相似文献   

16.
双低油菜品种已开始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由于甘蓝型油菜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异交率一般为10—30%。因此,在种子繁殖上面临着如何保持优良品质不变,尤其是原原种的生产,应该在严格的隔离条件下进行。目前原原种的生产一般采用套纸袋、套纹帐和玻璃室隔离等不同方法。为了比较上述三种不同隔离方法对种子产量、种子活力和品质的影响,确定原原种最佳隔离方法,特进行了双低油菜原原种不同繁殖方法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克新12号不同种薯级别比较试验初报刘卫平(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克山161606)本试验旨在明确克新12号脱毒种薯比一般种薯增产效果及其综合表现。1材料与方法以本所脱毒的克新12原原种、原种1代为试材,一般种薯(未脱毒)做对照。本试验于...  相似文献   

18.
一、试验目的鉴定我省自育新品种(系)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以及纤维品质等,为我省大面积更换新品种提供依据。二、试验概况1989年全省棉花新品种区试的第五轮第一年。供试品种五个为:赣115系、武棉836、万年82—1、中5765、农大6号,以泗棉2号原种为全省区试统一对照种。全省共设六点:九江(省棉花所)、彭泽(县棉花原种场)、都昌(县农科所)、丰城(荣塘棉种场)、新建(省滨湖农科所)高安(县农科所)。试验统一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  相似文献   

19.
“86—1”是高抗枯萎病的棉花优良品种。为保持其原种纯度,防止退化,除了进行原种生产,搞好提纯复壮外,我们于1978年和1979年两次将当年生产的“86—1”原种800斤,存放于新建成的青海西宁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分库内,进行冷藏保存。1980年春将1978年冬冷藏的“86—1”种子203斤,分于河南新乡、安徽东至等地进行比较试验和扩大繁殖。结果表明,经低温存放后的棉花种子,在保持原种纯度、抗病性、丰产性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选择毕节地区主推品种威芋3号微型薯开展不同粒级对一级原种繁殖的影响试验,设每粒≤5、6~10、11~20、21~30、31~40 g 5个处理粒级。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品种和种植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晚疫病危害程度与原原种粒级存在一定关系,当原原种粒级每粒≤5 g时,不利于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当原原种粒级在每粒6 g以上时,晚疫病发生情况接近;粒级为每粒21 g以上的原原种繁殖一级原种产量较高,生产上调进原原种时建议选择大粒种薯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