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苎麻人工种子无菌条件、有菌土壤上的发芽特性及其贮藏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芝麻不定芽人工种子在1/4MS发芽基质上100%发芽、100%生根;无菌滤纸上71%发芽、29%生根;在胶囊内添100u/ml青霉素、0.1%CTM作为防腐剂制作的人工种子播种到沙石肥土中,有15.3%发芽、8.2%生根;将低温和液体石蜡相结合贮藏芝麻人工种子120d后取出播种到1/4MS发芽基质上25%发芽、5%生根。单用低温、液体石蜡都不能长时间贮藏苎麻人工种子。  相似文献   

2.
通过无菌发芽,获取外植体。子叶等外植体在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出不定芽。不定芽包埋在含NAA0.05mg/l的4%海藻酸钠凝胶中,制得苎麻人工种子。人工种子无菌发芽率达100%,生根率达94%,幼苗健壮、高大。通过贮藏方法的比较,认为液体石蜡与低温相结合是较好的贮藏方式,贮藏二个月内,大小未变,保持原绿色,未发芽生根;贮藏一个月后的发芽率为38%,生根率为19.5%,说明苎麻人工种子技术已初步建成。  相似文献   

3.
以闽选703为材料,在N6(或MS)+2,2-4D2.2mg/L+CH(水解酷蛋白)1.5g/L培养基上诱导产生胚状体。利用1/2MSO的5.5%海藻酸钠包裹体细胞胚,播种在4种不同的固体培养基上,其中播种在培养基1/2MS+BA2mg/L+NAAlmg/L+AC(活性炭)0.5%的人工种子萌发率为31.7%,比前人报道的27.6%(2)提高4.1%。本文最后还探讨了活性碳对生根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盐浓度对马铃薯实生苗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个不同组合的马铃薯实生种子分别播在含有0,0.2% ,0.4%和0.6%NaCl处理的土壤和MS培养基中,以调查NaCl对实生种子发芽以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质中盐浓度的增加,实生种子生长受到抑制就越厉害,土壤中盐浓度达到0.4%时,幼苗的存活率仅为14.3%-27.8%,达到0.6%时幼苗全部死亡;MS培养基中盐分达到0.4%时,幼苗的存活率为40%-46.7%,应先从培养基中开始  相似文献   

5.
花生体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含20m g/L2,4- D MS诱导培养基上,未成熟种胚和成熟种子种胚为外植体,光照培养下体胚诱导率分别为92% 和78% ,单个外植体平均产胚48 和41 个;而成熟种子胚小叶和未成熟种子子叶体胚诱导率均较低。以成熟种子种胚为外植体,20m g/L2,4- D和5m g/LPicloram 暗培养体胚诱导率分别为55% 和58% ,单个外植体平均产胚分别为44和42 个。在含5m g/LPicloram 培养基上,13个花生品种(系)体胚诱导率6% ~833% ,产胚量12~45个,差异显著,珍珠豆型花生品种体胚诱导率、产胚量普遍高于普通型花生品种。8 个品种(系)体胚在含10m g/LBA 的MS培养基上枝条再生率363% ~778% 。再生枝条在含03m g/LNAA MS培养基上生根后,植株移到温室已正常开花、结荚。  相似文献   

6.
海甘蓝种子在附加有0~10mg/L6—BA+0.1mg/LNAA的MS培养基中,当6—BA为2~5mg/L时,幼苗生长健壮.采用MS+2~4mg/L6—BA+0.1mg/LNAA培养基可从无菌苗茎尖诱导大量丛生芽,2~3周后,平均每个茎尖可诱导5.1~5.5个丛生芽,6—BA大于4mg/L,会导致丛芽黄化.继代培养时,4mg/L6BA+0.1mg/LNAA配合使用效果较佳,繁殖系数高达10.4.1/2MS+0.5mg/LIBA丛芽的生根效果较好,保湿组培苗的成活率可达95%,再生植株在自然条件下能正常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7.
金线兰是一种名贵珍稀中药材,本研究表明,用金线兰茎节或顶芽为培植体,经培养能大量快速繁殖这种濒危药用植物的种苗。诱导丛生芽分化和芽的增殖用MX+6-BA8,g/L+NAA1在暗室培养60天能产生10-15个芽,诱导芽的伸长用MS+Y-BA3+NAA+2、4-D0.5在微光处培养诱导生根用1/2MS+NAA3+6-BA0.4+活性炭5000在微光处培养,生根率为80.88%,瓶苗移栽在基质的沟泥白;  相似文献   

8.
不同盐浓度对马铃薯实生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不同组合的马铃薯实生种子分别播在含有0(CK),0.2%,0.4%和0.6%NaCl处理的土壤和MS培养基中,以调查NaCl对实生种子发芽以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质中盐浓度的增加,实生种子生长受到抑制就越厉害,土壤中盐浓度达到0.4%时,幼苗的存活率仅为14.3%~27.8%,达到0.6%时幼苗全部死亡;MS培养基中盐分达致电0.4%时,幼苗的存活率为40%~46.7%,达到0.6%时为10%~23.3%。笔者认为从实生种子中筛选抗(耐)盐品种(系)应先从培养基中开始,做初步淘汰工作,为最终的田间筛选节约大量的时间和工作.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种子特征特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杂交水稻F1和不育系虽然在种性上分别具有杂种优势和不育特性,但就种子而言,其特征特性劣于常规水稻种子。主要表现为裂颖、穗发芽及带病种子的百分率较高。种子颖壳闭合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不育系颖花内的浆片和小穗轴的维管束发育不良。种子的穗发芽率与“九二0”的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r=0.8640*)。不育系的开花习性有利于种子感病。研究表明,裂颖、穗发芽和感病种子的耐贮性明显较正常的健壮种子差。在贮藏期间,种子的生活力与活力容易下降。因此,在种子生产中要控制这些种子的发生率;种子收获后要及时干燥、清选和处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1987~1997年的试验和应用最终筛选出改进型“尼龙袋+生石灰密闭干燥”包装方法,将头一年制种,经过次年早晚稻2个播种季节未销完而积压的种子包装起来,在常温普通仓库中可延期贮藏到第3和第4播种季节,比麻袋包装普通贮藏延长1~2个播种季节,其发芽率仍然达到新的国家标准(80%)以上水平,分别为88%~92%和83%~87%;其延期贮藏费用平均只需0.15元/kg。具有效、经济、简便、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花生小叶外植体植株再生及农杆菌介导的基因遗传转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鄂花四号、中花四号和豫花一号萌动4d的小叶作外植体,通过器官再生在MS培养基加3mg/LBAP和1mg/LNAA上诱导芽分化,转至MS加5mg/LBAP上诱导芽伸长,再生植株。芽诱导率为86%~100%,每个外植体平均再生5个植株。在培养基中加入1mg/LAgNO3和500mg/L羧苄青霉素能有效抑制愈伤褐化和死亡,并能提高植株再生率。萌动4d的小叶与农杆菌AGL1分别共培养2d,通过在再生培养基中加卡那霉素筛选,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转基因植株生根后,移栽网室生长,并已开花结荚。外源基因的表达通过卡那霉素抗性和Gus活性组织化学检测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2.
以福建、广西、台湾金线莲组织培养瓶苗为供试材料,在海拔20米,6-9月份平均气温25.5-28.8℃地区的人工荫棚下,金线莲试种初步获得成功.对人工栽培进行了技系统的试验比较,结果表明:(1)瓶苗素质对移栽成活保存率有很大影响.健化的壮苗自1992年11月种植至1993年7月长达8个月成活保存率达96.6%;(2)广西和台湾金线莲比福建金钱莲适应性略强.前二者93年7月栽植至94年3月生育期8个月。历经越夏和秋冬后成活率仍达87.5、80.4%;(3)3—12月份均可人工栽植;(4)用5份蛇木屑+1份石,3份蛇木屑+1份腐植土+1份炭化稻壳为基质,栽植14个月后保存率达90%;(5)ABTI、2、3号生根粉对生根都有明显促进作用,以200ppm浸泡30分为佳;(6)叶片喷施高效稀土液、1/4MS、ABT3号.碧全可分别提高株鲜重102.9、71.3、59.2、47.9%;(7)试种点栽植周年的组培植株开花率仅为1.5%;(8)台湾金线莲试种生长15-16个月,每株鲜重可达1.1克以上.  相似文献   

13.
绿宝石喜林芋叶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果表明:诱导绿宝石喜林芋叶片产生愈伤组织频率最高的培养基是MS+BA0.05mg/L+2.4-D1.0mgg/L。最适于愈伤组织分化的基本培养基是N6;3mg/L的BA、ZT和KJ均能诱导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其中以BA为好;CH对愈伤组织的分化有促进作用。N6+BA7mg/L+IBA1.0mg/L对不定芽的增殖效果较好,30d可增殖9.4倍。1/2MS+IBA0.5mg/L诱导生根效果好。试管苗  相似文献   

14.
优质食用稻硫镁钙吸收运转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1998 年,在长沙县基点利用多品种进行了优质稻硫镁钙的吸收运转规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生产 62~80 t 优质稻谷,需吸收 S 141~189 kg, M g 18.0~28.1 kg, Ca24.3~35.4 kg;生产100 kg 稻谷的 S, Mg, Ca 吸收量优质晚稻高于普通晚稻,更高于优质早稻。稻株最高含 S量在分蘖期,成熟期最低; M g, Ca 则与 S相反。吸 S高峰2 个,主峰在孕穗至齐穗(030~031 kg/hm 2·d); M g, Ca 吸收高峰分别在孕穗前后(059~063 kg/hm 2·d)和穗分化至孕穗间(074~093 kg/hm 2·d)。向谷粒中的运转率为 S> Mg> Ca,优质稻低于普通稻;表观运转率优质稻亦低于普通稻。  相似文献   

15.
文言  陈贵 《麦类作物》1999,19(4):54-55
用不同浓度(10、30和60mg/L)S3307浸种冬小麦。结果表明,冬小麦的比叶重,叶绿素含量、电解质渗出率,O2^-产生速率,MDA含量均低于对照,SOD,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对照,千粒重增加1.42-2.01g,产量提高4.8% ̄12.13%。从本实验的各项生理指标综合来看,S3307在冬小麦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甲基磺酸乙酯对cv.Kanto107种子进行处理,已育成两个面包蜡质小麦品系K107WX1和K107WX2。约2000粒栽培品种种子浸在溶有0.5%EMS的7%酒精溶液中4h后播在温室里。从1872株M1代植株中收获10634粒M2代种子。用碘-碘化钾溶液4000粒M2代种子的胚乳末端横截面进行染色,其中两粒种子呈棕红色。因为这两粒种子的剩余部分繁衍出的M3代及M4代种子仍表现出蜡质胚乳的独特  相似文献   

17.
用不同浓度(10、30和60mg/L)S3307浸种冬小麦。结果表明,冬小麦的比叶重、叶绿素含量、电解质渗出率、O÷2产生速率、MDA含量均低于对照;SOD、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对照;千粒重增加1.42~2.01g;产量提高4.8%~12.13%。从本实验的各项生理指标综合来看,S3307在冬小麦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具有外源抗虫基因的作物,产量与品质常会受到一定影响。孟什都(Monsanto)公司的科学家培育了九个转基因陆地棉品系,它们都具有1-2个苏云金芽孢杆菌(BT)中Kurstaki的毒素基因、cryIA(b)或cryIA(c),这类基因可编码合成对鳞翅目有毒性的毒蛋白。我们从事的本项研究目的是确定这些转基因品系是否具有某些不良的农艺或纤维品质性状。在亚利桑那州(AZ)Maricopa,我们分别于1990、1991、1882年种植了5、4、3个转基因品系,同时在每年试验中都以亲本品种柯字312(Coker312)和当地抗议的、无蜜腺型高纤维强度品系──“Md5lne”作对照。体细胞无性变异,具抗虫蛋白基因以抗虫性的表达总体上并未导致皮棉产量、产量组成与纤维品质性状的下降。转基因品系在所测试的每一项性状上都有所变化。三年平均皮棉产量是转基因系135.4±4.5g/m2;柯字312为115.1±7.7g/m2;MD5lne为141.2±11.4g/m2。九个转基因系中有六个皮棉产量较柯字312显著增产(13-30%)。同是这六个转基因系产量与MD5lne持平(-10%~十7%)。与柯字312相比,九个转基因系中有4个  相似文献   

19.
花生去子叶幼胚的丛生芽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粉后25-30天的花生幼胚,去子叶后,在MS2(MS+BA1.0mg/L+CH300mg/L+PVPP0.3%+椰计50ml/L+蔗糖4%+琼脂0.8%)培养基中,置300lux弱光和20℃±1℃条件下,培养21-28天,能有效地产生丛生芽;在MS2中诱导培养后的去子叶幼胚的生长点切去,在改良无激素培养基(MS1)中培养14天,转入MS3(MS+BA6.0mg/L+NAA0.4ml/L+D-生物素0.1mg/L+CH300mg/L+酵母浸出物200mg/L+椰计50m/L+PVPP0.3%+蔗糖2.5%+琼脂0.8%)培养基,置25℃±1℃,3500lux光照条件下培养21-28天,80%的外植体分化出丛生芽,继而长成无根带叶小苗..平均每外植体产生8.1个丛生芽,最多可达40个.诱根后小苗移植田间80%植株成活并开花结实。品种(系)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魔芋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激素及浓度配比对魔芋愈伤组织、不定芽和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激素组合为MS+6-BA0.5 mg/L+NAA 0.5 mg/L,其诱导率为82%;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最佳配方为MS+6-BA 1.5 mg/L+NAA 0.5 mg/L,其分化率为490%;诱导生根的最佳激素组合配方为MS+NAA 0.5 mg/L+6-BA 1.0 mg/L,其生根率为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