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种植亚麻主要是为获得高产优质纤维,农户交售的原茎只是中间产物。课题组将小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相结合,提出在现有生产水平下适于创亚麻纤维优质高产的配套栽培技术,且在兰西红星乡推广得到重演。为调动农民种麻的积极性,目前收购原茎靠目测感观为主的质检方法亟待改进,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是中国纤维用亚麻生产的主要基地,面积和总产均占全国的80%以上。为了探讨亚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曾进行过品种、密度、施肥、灌水等单因素试验,以探讨对亚麻原茎产量的影响。但是,原茎产量是受多种因素综合的影响。因此,只研究单因素的作用不能反映出亚麻原茎产量与各因素之间综合关系。为此,我们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于1991年研究了密度、灌水、氮、磷、钾等五个主要栽培措施与亚麻原茎产量之间的综合关系,为亚麻高产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试验方法与设计试验采用密度、灌水、氮肥、磷肥、钾肥五、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  相似文献   

3.
亚麻原茎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试验应用农业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探讨了密度、氮、磷、钾肥用量及氮肥施用时期五个主要栽培因素与原茎产量的相互关系。通过田间试验测得原茎产量参数,建立了亚麻原茎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初步探讨出各栽培因素对亚麻原茎产量的影响、相互作用关系及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亚麻原茎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亚麻产量的形成是由我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效果。良种是亚麻高产优质的内因;精细整地给亚麻出苗创造良好的条件;改进播种方法、合理密植,能提高单株生产力适期播种,能使原茎、纤维双高产;增施磷钾 提高产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亚麻高产栽培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麻产量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良种是亚麻高产优质的内因;精细整地给亚麻出苗创造良好的条件;改进播种方法、合理密植,能提高单株生产力;适期播种,能使原茎、纤维双高产;增施磷钾肥是提高产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试验应用农业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探讨了密度、氮、磷、钾肥用量及氮肥施用时期五个主要栽培因素与原茎产量的相互关系。通过田间试验测得原茎产量参数,建立了亚麻原茎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初步探讨出各栽培因素对亚麻原茎产量的影响、相互作用关系及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亚麻原茎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试验应用农业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探讨了密度、氮、磷、钾肥用量及氮肥施用时期五个主要栽培因素与原茎产量的相互关系.通过田间试验测得原茎产量参数,建立了亚麻原茎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初步探讨出各栽培因素对亚麻原茎产量的影响、相互作用关系及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亚麻原茎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方冬(春)播亚麻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副产品多梯度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提出了南方冬(春)播亚麻获得原茎产量4500—5250公斤/公顷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选用良种、适时适量早播;适施基肥,快速生长前期看苗补施追肥;免耕覆土栽培;二次化学除草;现蕾前期喷施适量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止倒伏,适期收获。介绍了南方亚麻产业化必需的快速生物脱胶技术,可在20h内完成脱胶,且可提高干茎率、长麻率和纤维品质,减少沤麻水污染,每加工1吨原茎可增收节支300元以上。研究出了可显著提高亚麻初加工附加值的亚麻主要副产品-亚麻屑的多梯度利用模式和技术。  相似文献   

9.
试验对华亚2号、华亚3号、华亚4号、华亚5号、Amine(荷兰)和Vesta(荷兰)6个亚麻品种在2018—2021年内5个关键农艺性状和4个产量性状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亚麻品种蒴果数和种子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稳定性相对较弱,其余农艺性状均表现出较好的变异性。其中华亚2号、华亚5号、Amine和Vesta干茎制成率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变异幅度小,稳定性较强。6个亚麻品种的种子产量、纤维产量、原茎产量和全麻率的变化趋势不同:华亚2号、Amine和Vesta亚麻品种种子产量均呈上升趋势;华亚2号、华亚4号、华亚5号和Amine的原茎产量呈上升趋势,其余两种呈略下降趋势;华亚3号纤维产量略下降,其余品种整体呈上升趋势;6个亚麻品种的全麻率变化趋势稳定。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株高、工艺长是影响亚麻原茎产量和纤维产量的最主要因素,与原茎产量和纤维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株高和工艺长是影响亚麻产量的重要性状,提高亚麻品种的株高和工艺长是提高纤维产量和原茎产量的有效途径。上述研究为亚麻育种规划、开发高产改良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选育高产、高纤、多胚特征亚麻新品种,本试验对7个利用多胚亚麻获得的品系原茎产量、纤维产量、全麻率、多胚性等4个指标进行了测试,并采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出1-6Ha-3为参试品系中的最佳多胚亚麻品系;H06116为高纤多胚亚麻品系;H08014、H08015为高产多胚亚麻品系。  相似文献   

11.
1 引种目的纤维亚麻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年纺纱锭数15万枚左右,年总产值10—15亿元,是黑龙江省出口创汇的支柱型产业。黑龙江省亚麻育种已有50多年的历史,培育出了十几个新品种,使亚麻原茎产量比建国初期翻了一番。由于过去以原茎高产为主要目标,所以育成的品种多属于高大晚熟类型。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多湿造成亚麻倒伏严重,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黑龙江省二洼地、河套地种植亚麻的面积逐步增加,气候及种植区域的变化给品种的选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推动纤维亚麻产业的发展,适应“两高一优”…  相似文献   

12.
筛选出10份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资源材料。在综合性状优良或较好的前提下,又分别筛选出早熟、高抗伏、高抗病、原茎高产、纤维高产、种子高产和长麻率高的材料。筛选的国外优良材料具有农艺性状优良(早熟、多抗)、高纤和种子高产等优点,只是株高和原茎产量偏低,这些材料育种和引种价值均很大,但只能作为“搭配”品种来引种。国内外品种优点的结合即为我国亚麻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3.
亚麻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亚麻单位面积的原茎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的保苗株数与单株生产力所构成,而构成单株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株高和茎粗。这些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本文对多年亚麻栽培研究中所积累的试验资料和数据,进行原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统计,以探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亚麻高产栽培提供依据。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区纤维用亚麻优质高产技术开发是1986~1988年列为吉林省“星火计划”项目。开发范围为延边地区。开发内容为推广爱斯缔乐等优良品种,推广机械条播和化学除草等三项技术措施。合成指标为三年内全州亚麻原茎单产由每公顷1.14吨提高到2吨,平均原茎等价提高到480元/吨,年总产值达到480万元,年增利润达到255万元。经过三年的技术开发,各项指标均达  相似文献   

15.
通过正交试验和统计分析,研究了云南宾川地区品种、肥料、播种期、收获期对亚麻原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播种期对亚麻原茎产量的影响最大,品种次之,收获期和肥料最小;并提出获得亚麻原茎高产的四因素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南方冬(春)播亚麻获得原茎产量4500-5250公斤/公顷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选用良种、适时适量早播;适施基肥,快速生长前期看苗补施追肥;免耕覆土栽培;二次化学除草;现蕾前期喷施适量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止倒伏,适期收获.介绍了南方亚麻产业化必需的快速生物脱胶技术,可在20h内完成脱胶,且可提高干茎率、长麻率和纤维品质,减少沤麻水污染,每加工1吨原茎可增收节支300元以上.研究出了可显著提高亚麻初加工附加值的亚麻主要副产品-亚麻屑的多梯度利用模式和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氮肥水平对亚麻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氮肥的施用量与株高、工艺长度、茎粗和单株茎重呈显著正相关,增施氮肥可以有效促进亚麻株高、工艺长度、茎粗和单株茎重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亚麻原茎产量。在新疆亚麻主产区每666.7 m2施用N 3 kg可以保证较高的原茎产量和最高的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18.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亚12号是2001年2月最新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纤维亚麻品种,原茎、纤维、种子产量分别为5140.0kg/hm^2 、696.4kg/hm^2和523.9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2.6%、20.4%和10.2%。长麻率16.8%,比对照高1.4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59.4牛顿。该品种为优质高产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亚麻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综合农艺措施提高亚麻原茎产量对发展我省亚麻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采取单项科研成果与当地生产经验相结合进行大面积亚麻高产综合试验研究,探讨亚麻亩产275kg的栽培措施及规律。经过试验认为,在当前生产条件下,运用以旱作栽培为基础,抗旱保墒为内容,提高田间保苗技术为中心,  相似文献   

20.
云南文山亚麻产业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亚麻自1993年在云南省文山州引种成功以来,其经济地位不断上升,原茎产量和纤维品质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目前,全州已投入五条剥麻生产线,年可加工亚麻原茎40000吨,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3万hm^2,亚麻已成为该地区发展经济的重点项目,被列入“十五”规化。本文详实地阐述云南文山低纬高原山区亚麻种植、加工、生产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