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酸酶在畜禽消化道内的活性变化与定点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生物植酸酶替代畜禽日粮中的磷酸氢钙已得到普遍应用,但植酸酶活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仍不能替代畜禽日粮中的全部磷酸氢钙。本文从植酸酶的酶学特性出发,通过总结畜禽消化道pH、蛋白水解酶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植酸酶活性的影响,探讨植酸酶的适宜作用位点,进而为植酸酶在畜禽消化道内实施定点释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此文研究了大肠杆菌转基因植酸酶的最适pH值,不同酸碱环境下的稳定性及对胃蛋白酶、胰酶的耐受性等方面的性质。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转基因植酸酶的最适pH值为4.5;在酸性环境下(pH3.0~5.5)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胃蛋白酶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且优于对胰酶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0~49日龄肉仔鸡消化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者通过测定10、14、17、21、28、35、42和49日龄肉仔鸡体重和采食量,嗉囊、腺胃和肌胃及空肠食糜的pH,小肠的长度,腺胃和肌胃食糜中胃蛋白酶水平以及空肠食糜中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等指标,研究0~49日龄肉仔鸡消化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探讨这几种消化参数发育与肉仔鸡生长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肉仔鸡体重、采食量以及小肠长度随日龄的增加逐渐增加,体重、采食量和小肠长度的增幅分别于42、28和35日龄左右达到最大,然后呈逐渐降低趋势。嗉囊和胃pH有随日龄增加的趋势,但增幅不大。肉仔鸡空肠pH在生长过程中比较稳定,介于5.79~6.16之间。胃蛋白酶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于28日龄达到峰值,随后有降低的趋势。28日龄以后各日龄胃蛋白酶水平仍高于21日龄以前。空肠内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随日龄增加逐渐增加,并分别于35、21、14和14日龄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与达到峰值前酶活相比,达到峰值后各种酶活水平仍高于或接近峰值前酶活水平。小肠发育程度和消化酶水平可能会对肉仔鸡生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植酸酶营养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植酸酶营养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植酸酶成为可能,在过去四五年中,植酸酶在猪和家禽饲料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植酸酶存在于各种脊椎动物的红细胞和血浆中(Martin等,1985),也存在于哺乳动物小肠中(Cooper等,1983)。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可产生大量的植酸酶,因而它能很好地利用植酸磷(Reid等,1947),而猪和家禽等单胃动物,由于其肠道中植酸酶活性极其微弱,且易于被日粮某些成分(如钙)所抑制,因而对植酸磷的利用率很低,需额外添加无机磷。 1.1 植酸酶的最适反应条件 大多数植酸酶的最适pH在4.2~5,5,表1描述了不同来源植酸酶的最适pH、最适温度及其米氏常数Km值。但也有一些酶,其最适pH为8.0,如Lilium longiflorum花粉中的植酸酶,称之为碱性植酸酶。  相似文献   

5.
432只艾维因肉仔鸡用于研究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320FXU/kg)或添加750U/kg植酸酶降低日粮中0.08%的非植酸磷后,对生长性能、日粮表观代谢能、粗蛋白和植酸磷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单一添加木聚糖酶或植酸酶,还是同时添加这两种酶,都能提高1-6周龄肉仔鸡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死亡率。添加木聚糖酶可提高肉仔鸡小麦日粮的表观代谢能2.14%,增加氮的存留量2.58%。750U/kg的植酸酶完全可以降低肉仔鸡小麦日粮中0.08%非植酸磷。添加植酸酶的处理组可提高植酸磷的表观消化率43.25%,减少植酸磷排泄量55.0%。植酸酶和木聚糖酶对全期饲料转化率和植酸磷的表观消化率表现有明显的正互作效应(P<0.05)。  相似文献   

6.
利用正交实验[L(934)]把270只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9组,研究植酸酶、非植酸磷和钙水平的不同组合对艾维茵肉仔鸡生长性能、死淘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非植酸磷0.18%+钙0.8%组肉仔鸡生长最差,全部发生腿病,并于试验中期死亡或被淘汰;在非植酸磷0.18%+钙0.65%组的饲粮中添加植酸酶600FTU/kg,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肉仔鸡的生长发育,但日增重仍较差,且死淘率较高;而添加植酸酶1200FTU/kg+非植酸酶0.18%+钙1.00%的组合显著降低了肉仔鸡的食欲与生长发育速度,腿病发生率和死淘率仍较高。饲粮中添加非植酸磷0.28%+不添加植酸酶+钙1.00%组仔鸡生长很差、死淘率较高;添加植酸酶600FTU/kg+非植酸磷0.28%+钙0.80%的组生长效果良好,而非植酸磷0.28%+钙0.65%+植酸酶1200FTU/kg组并未进一步提高生长效果。饲粮非植酸磷为0.38%时的3个组合都表现出较佳的日增重,说明非植酸磷0.38%能满足仔鸡需要。试验处理对仔鸡屠宰性能与肉品质未产生明显影响。饲粮中添加非植酸磷0.28%+钙0.80%+植酸酶600FTU/kg时,肉仔鸡的综合效益较佳。  相似文献   

7.
植酸酶和嗜酸乳杆菌是重要的饲料添加剂,为获得产植酸酶的嗜酸乳杆菌菌株,克隆了大肠杆菌植酸酶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并转化嗜酸乳杆菌,对重组嗜酸乳杆菌进行发酵产酶并测定所产酶液的酶学性质,进一步研究重组嗜酸乳杆菌的耐酸性及植酸酶液的抗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重组嗜酸乳杆菌发酵24 h植酸酶活性为984 U/mL,植酸酶的最适催化pH为4.5,最适催化温度为60℃。重组嗜酸乳杆菌在pH 2.0~4.5有一定的耐酸性,在pH 2.0条件下2 h的存活率为76.4%。植酸酶液用胃蛋白酶处理160 min后植酸酶液剩余85%的相对酶活,用胰蛋白酶处理160 min后剩余29%的相对酶活。上述研究结果为重组嗜酸乳杆菌后续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了解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和12株乳杆菌菌株混合培养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小肠内容物中淀粉水解酶、蛋白水解酶、脂肪酶活性以及对在粪便和肠内容物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择180只1日龄健康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即基础日粮组(对照组)、基础日粮+1%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基础日粮+1%12株乳杆菌菌株混合培养物组,试验期为4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组或乳杆菌混合菌株培养物组均能显著提高肉鸡末重(P0.05),降低料肉比(P0.05),提高淀粉酶活性(P0.05),降低肠道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和粪便β-葡萄糖苷酶活性(P0.05);嗜酸乳杆菌培养物物组对小肠内蛋白质水解酶和脂肪水解酶的活性没有影响(P0.05)。  相似文献   

9.
植酸和微生物植酸酶在家禽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植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籽实的有机络合物,它常和二价或三价阳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盐,也可以和蛋白质络合从而降低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它还可降低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资料表明幼年家禽消化道内植酸酶很少,随年龄增大而稍有增加。由于体内缺乏水解植酸的内源性植酸酶,所以家禽对植酸磷的生物利用率很低。许多因素如日粮钙、无机磷水平、维生素D3添加量、家禽年龄和品种都影响植酸的水解。在谷物为主的家禽日粮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可促进被植酸络合的磷、钙、锌和铜的生物利用率,提高肉仔鸡和火鸡对粗蛋白、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微生物植酸酶的效果取决于添加量、日粮钙、磷水平和钙与磷的比例,它的经济效益通过提高被植酸络合的矿物元素和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以及降低粪中磷、氮排出,减少环境污染来表现。  相似文献   

10.
酸化剂是一种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的促生长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绿色环保饲料添加剂,符合取代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的要求,已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1酸化剂的作用机理1.1降低胃肠道pH值,提高消化酶活性Sciopins等穴1978雪在42日龄猪饲料中添加0.7%的延胡索酸和1%的柠檬酸,使胃内容物pH值分别从4.5降到4.2和3.5。可见酸化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胃内容物的pH值。每一种酶各有其pH环境,分解蛋白质的酶在消化道中必须在极酸条件下才被激活。动物饲料添加酸可使胃内pH值下降,激活胃蛋白酶原为胃蛋白酶,刺激十二脂肠分泌较多的胰蛋白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