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然 《北京园林》2009,(4):12-18
城市带状绿地以其线性的空间特质,作为构筑城市绿网的重要连接线,逐渐为城市管理者所重视。借助奥运会在京召开的契机,近年来北京的带状绿地建设有了新的发展。本文着重从带状绿地的形成方式、生态、功能、景观四个方面进行讨论,并以海淀区清华东路带状公园景观设计为实例,该方案在详尽全面的分析现状基础之上,对应于带状绿地的新发展,制定了“将自然引入城市,打造绿色生态长廊,综合体现城市道路绿化带的生态、防护、安全、美观的功能,并满足周边居民的休闲娱乐运动需求”的设计对策。通过记录清华东路带状公园的设计手法、施工总结,探索为适应和推动城市带状绿地新发展,相应采取的将公园建设与周边区域的人文背景和功能需求的有机结合方式,开发新材料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体现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公园绿地是城市典型的开敞空间,对维护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健康、绿化和美化城市环境、加强市民间交往、营造平等和谐的社会气氛有着重要意义。公园绿地使用率体现了城市对居民的服务水平。文章运用实地考察、抽样调查、访问分析等手段,分析广州市公园绿地的使用率,并以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和番禺新造镇公园为例进行说明。结果表明:可达性和安全性分别是影响中心城区和郊区公园绿地使用率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的绿色名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大小、类型、空间格局等直接影响到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居民游憩活动的开展,并且对城市景观文化的塑造和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1-3].有鉴于梅州市2007年4月成功申报广东省园林城市并获批准,而"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地进行,本文试图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探讨梅州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问题,希望能对梅州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活动提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绿地景观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遗址公园景观规划原则,提出大明宫绿地景观优化对策和具体思路,以期提升大明宫遗址公园的整体景观效果,为广大市民及国内外游客提供一个集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园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设施和园林艺术布局,同时兼有维护生态平衡、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它是城市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绿地的合理布局不仅有利于营造自然化城市绿地景观,而且更直接影响城市居民游憩活动与城市生态健康,江水泉公园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条件,合理的规划,营造独特的公园景观,为城市的居民提供可观、可赏、可游、可休闲娱乐的场所。本文通过对江水泉公园的景观分析,论述了江水泉公园的景观构成。  相似文献   

6.
针对乡村生态公园绿地养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乡村生态公园绿地养护的概念及指导原则,分析了乡村生态公园绿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乡村生态公园建设的理念与指导原则,提出了乡村生态公园绿地养护与管理的策略,期望为乡村生态公园绿地养护与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同时兼有城市防灾避险的功能。为了解泗洪县公园绿地建设情况,为泗洪县乃至宿迁市公园绿地的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对全县公园绿地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泗洪县公园、游园绿地率均达到7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泗洪县公园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已达到300m左右一处就可以步入绿色空间的规划要求。  相似文献   

8.
上海公园绿地植物群落调查与景观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上海市公园绿地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群落密度、冠幅、树种出现频率等对群落景观的影响,并按生态园林景观分类方法对部分典型植物群落进行分类探讨.列举了适合上海公园绿地生境的群落结构模式和植物群落优化调整的技术途径,以期更好地满足上海市公园绿化建设的需要,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建立轴线模型,通过Depthmap软件运算,从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感知可达性三个维度对驻马店中心城区20处公园绿地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并相应提出完善道路系统、适当增加公园绿地、提高公园自身景观的吸引力等的优化建议,期望对今后公园建设提供参考,使居民能最大程度地享受公园绿地的游憩和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公园绿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公园主要入口处的绿地,既要有自己的特色又要与园内保持协调。同时作为城市道路旁的开放性绿地,还要充分考虑常住居民和游人的需求,发挥绿地的游、憩、赏的园林功能。因此本规划以城市文化和公园环境为背景,以植物造景为形式,以满足功能需求、突出文化特色为主题,力图创造出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内涵深厚的游憩场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淮安市不同建设时期的公园绿地中园林植物的群落结构、植物景观特点和多样性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各公园内园林植物多样性现状和植物景观的典型特征;针对淮安公园绿地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方面的进展与不足进行探讨,为公园植物景观的科学配置和可持续性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生态绿地(公园)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休闲旅游健身的重要公共活动空间,更是提升城市功能,服务建设自贸区、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和建设高品质浦东等战略的重要载体。介绍了康桥生态绿地(公园)现行管养体制模式,分析了当前国内生态绿地(公园)管养的发展趋势,结合浦东现行的管养模式,论述了创新浦东大型生态绿地(公园)项目管养模式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康桥生态绿地(公园)国有企业建管一体化模式的建议,以期提升浦东大型生态绿地(公园)管养水平,促进浦东大型生态绿地(公园)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最大发挥,营造更优越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3.
白塔山公园绿地管理存在游人活动场地缺乏科学设计、绿地土壤有机质低,树木修剪粗放、绿地树木稀疏等问题,必须科学设计游人活动场地,提高公园绿地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营造出既有生态又有景观的园林,为游人提供舒适美好的游览休憩环境。  相似文献   

14.
王敏  谷康 《广东园林》2021,43(5):73-77
为了准确客观地了解国内公园绿地的研究现状,把握公园绿地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 CiteSpace 软件,依托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对 1992—2020 年以“公园绿地”为主题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 30 年间,公园绿地研究主要集中于 3 个层面:1)绿地系统、防灾公园及国家公园的规划;2)公园绿地的可达性、空间布局以及优化策略;3)景观格局和生态修复策略。可达性、景观生态学、布局优化及植物群落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公园尺度的可达性、市域层面的指标评价及环境恢复性知觉是公园绿地研究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热岛效应、城市缺水、"路上行船"等城市问题的盛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建设的海绵体也逐渐摒弃传统园林绿地建设模式,优先考虑采取植草沟、生态旱溪、雨水花园、小微湿地等生态措施来解决雨水径流,采用"慢排缓释"和"分散源头"的方式来缓解城市雨水问题。以徐州市五山公园广山片区生态修复工程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的海绵设施为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公园绿地运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城市滨水公园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景观中具有观赏性和使用功能的一种城市公共绿地,在城市景观中变化比较大,特别是在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城市滨水公园的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菏泽宋金河公园规划设计将当地人文、水环境、城市特色结合起来,以人为本,注重生态,遵循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满足人们休闲、游憩、交往学习的需求,在具有休闲娱乐的基础上体现当地的人文历史和城市发展,创造更为人文的城市滨水公园。  相似文献   

17.
就镇海在公园绿地建设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构建人工植物群落、提高公园绿地质量、体现镇海特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长期对贵阳市的主要公园绿地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的调查研究,初步查清了贵阳市现阶段公园绿地园林植物种类和主要造景类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植物学、景观生态学、美学的原理进行分析,指出这些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贵阳市的园林建设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景观绿地规划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良好的城市景观绿地是城市生活的载体,体现了城市的文化与特色。概述了城市景观绿地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提出了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为城市建设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新区公园建设质量和特色逐渐成为衡量城市品质的重要标准和促进城区发展的强大动力。探讨城市CIS理论对实现城市公园多元化、特色化表达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对绿地进行科学的设计定位、功能定位、活动策划和景观元素甄选,可以提升公园整体形象,并结合中山市翠亨新区起步区中心河公园实践,以期为如何构建新区绿地CIS识别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