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晒青茶与烘青茶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普洱茶原料(晒青茶)的常见四种制作工艺制样与烘青绿茶进行品质比较,通过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晒青茶色泽较烘青绿茶黄且偏暗,香气低,冲泡后叶底绿黄、稍泛灰白,不如烘青茶明亮;香型不同于烘青茶,呈清香或酸甜香,滋味更为醇和,这与晒干样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含量均比烘青绿茶偏低相一致;在晒青茶的制作过程中闷堆工序使儿茶素含量减少、咖啡碱和黄酮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在灌木茶树留养改造形成乔木茶树的过程中,出现了改造中的灌木茶树、乔木茶树以及改造后的乔木茶树3种类型的茶树。本文对不同季节的上述3类茶树加工的晒青茶叶的生化成分与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应用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晒青茶的各内含成分含量,发现除苏氨酸、精氨酸和γ-氨基丁酸外,乔木晒青茶的茶氨酸、谷氨酸等15种氨基酸含量与游离氨基酸总量均高于灌木晒青茶(P<0.05),而乔木晒青茶的茶多酚、没食子酸、1,4,6-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含量显著低于灌木晒青茶(P<0.05),感官审评表明灌木晒青茶滋味较乔木晒青茶苦涩;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分析表明,两类茶聚成不同簇,进一步证实了茶叶生化成分存在差异。春季样品中,除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无显著差异外,乔木晒青茶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均显著高于灌木晒青茶(P<0.05);秋季样品中,乔木晒青茶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灌木晒青茶(P<0.05),但乔木晒青茶的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则显著低于灌木晒青茶(P<0.05),而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与灌木晒青茶比较,改造形成的乔木晒青茶的氨基酸含量提高,多酚含量降低,苦涩度降低,部分抗氧化活性指标提高,表明灌木茶树留养改造成乔木茶树,能够提高晒青茶品质。  相似文献   

3.
云南不同产地晒青茶渥堆过程中茶多酚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对云南双江、镇康和景谷三个主产茶区的晒青茶样及其在渥堆过程中不同翻次茶样进行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其目的是要探明晒青茶在渥堆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变化原因并初步阐明晒青茶渥堆过程中茶多酚的变化与普洱茶品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三个产地的晒青茶在渥堆过程中茶多酚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下降幅度为40%~60%,含量的减少与渥堆过程中的湿热作用及微生物作用关系密切,但多酚含量的减少对普洱茶独特品质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云南双江、镇康和景谷三个主产茶区的晒青茶样及其在渥堆过程中不同翻次茶样进行荼多酚含量的测定,探明晒青茶在渥堆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变化原因并初步阐明晒青茶渥堆过程中荼多酚的变化与昔洱茶品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个产地的晒青茶在渥堆过程中茶多酚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下降幅度为40%-60%,含量的减少与渥堆过程中的湿热作用及微生物作用关系密切,但多酚含量的减少对普洱茶独特品质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云南特有的藤条茶,源于当地茶农在长期生产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留采法,因能促使茶树树干形似藤条而得名。为探究藤条茶留采管理模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选取藤条茶园一芽二叶鲜叶制作晒青茶、红茶、白茶,以现代茶园同类鲜叶制样为对照,结合感官审评和品质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采用藤条茶树鲜叶制成的晒青茶一般具有更高爽的香气和浓醇的滋味,白茶则具有更浓郁的香气及甘和的滋味,而现代茶园红茶一般具有更高甜的香气和甘爽的滋味。藤条茶的儿茶素总量均显著低于现代茶园茶树鲜叶,尤其是藤条白茶中的儿茶素总量为67.11 mg·g-1,显著低于现代茶园白茶(84.19 mg·g-1)。藤条晒青茶中的茶氨酸含量为16.79 mg·g-1,显著高于现代茶园晒青茶(14.69 mg·g-1)。藤条晒青茶和藤条白茶具有更低的酚氨比。在所有茶样中共鉴定出205个初级代谢产物,藤条白茶中积累更丰富的糖类。此外,在所有茶样中检测出127种挥发性物质,醇类和酯类是不同茶样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藤条白茶中挥发物总量显著高于现代茶园白茶;藤条红茶中香叶...  相似文献   

6.
调查发现云南昌宁、云县等地部分茶园间种了桉树。本研究采集了间作和未间作桉树的茶鲜叶分别烘干和阴干制备茶样,应用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测定了茶叶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黄酮醇、茶氨酸等41种成分含量,结合感官审评分析了间种桉树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茶样内含生化成分经主成分、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发现,与对照相比,间作桉树茶样的没食子儿茶素、山奈酚、槲皮素、甘氨酸、鞣花酸、木犀草素、花旗松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等9种成分含量显著升高(VIP> 1,p <0.05,FC> 1.2),而谷氨酸含量显著降低(VIP> 1,p <0.05,FC <0.83)。感官审评发现,间作桉树的阴制茶样香气与滋味都辛辣,品质降低。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昌宁、云县等茶区茶园间种桉树会降低茶叶品质,不宜在茶园间种。  相似文献   

7.
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散茶轻压、紧压茶手筑和机压的方法进行自然发花,分别制成轻压晒青散茯、手筑晒青茯砖和机压晒青茯砖,通过感官审评和理化检测,对晒青茶发花前后的感官品质和主要风味成分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话后3种晒青茶的苦涩味和收敛性均明显减弱,滋味向醇和转变,香气由清香变为陈香且具有独特的菌花香,汤色由...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茶叶感官审评的准确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评审(感官审评)是一门通过感官鉴定茶叶品质的实用性技术。茶的品质主要是依靠人的感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来鉴定;相对于理化检验,茶叶感官审评包括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项,简称“五项因子”。但感官审评容易受到审评人员的生理条件、工作经验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静  王守生 《福建茶叶》2008,30(1):25-26
对由蒸汽杀青与冷冻真空干燥工艺初制的绿碎茶茶样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冷冻真空干燥荼样感官审评外形匀整,汤色黄绿,滋味浓厚;其干荼、荼汤、叶底的明亮度和总色差与烘箱干燥茶样存在极显著差异;其茶多酚、儿茶素、游离氨基酸、灰分含量分别为23.48%、160.44mg/g、5.63%、6.58%,而烘箱干燥的荼样则分别为21.47%、122.36 mg/g、5.29%、6.87%,这4种生化成分冷冻真空干燥与烘箱干燥茶样有显著差异;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冷冻真空干燥与烘箱干燥茶样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曹跃生 《中国茶叶》2007,29(1):29-30
蒸青茶的加工工艺流程包括:蒸(杀)青-叶打-粗揉-揉捻-中揉-精揉-烘干。这种有别于炒、烘、晒青茶的工序,形成了蒸青茶特有的品质,即干茶深绿油润、汤色浅绿清澈、叶底翠绿、滋味醇和、香气鲜爽、条索细直紧圆形似松针。蒸青茶的品质与工艺参数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目前蒸青茶多采用连续化生产,确定了工艺参数往往在一天的生产中都不作大的改变。进厂的鲜叶质量水平虽然当天相差不多,却也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随着摊放时间的延长,鲜叶的新鲜度和含水量都会有较大的变化;一天中不同时间生产车间的温度、气压也有不同;且不同班次,不同操作工人的操作习惯也不尽相同,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对产品质量有所影响,因此加强在制品的审评,及时发现某项因子的缺陷从而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对确保整体产品质量的稳定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紧压茶原材料毛茶前处理的烘干程序对茶样霉菌存活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分别以绿毛茶与黑毛茶为原料,添加一定量茶汁,先对试验小样进行不同烘干温度处理,设置一烘92℃、102℃及二烘102℃、112℃,比较其对茶样霉菌存活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工厂化大生产黑毛茶烘干工艺处理。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烘干处理,茶样在外形色泽、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品质上均得到改善提升;原茶样洁净度不同,残留霉菌也存在明显差异;新制备的毛茶样霉菌残余量少;烘干温度高、时间长对霉菌灭活率高。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方式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品质差异,分别采用数控与传统两种发酵方法将茶叶加工成普洱熟茶样,分别对感官品质及主要理化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两种发酵方法普洱熟茶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数控设备发酵的普洱熟茶样感官品质整体低于传统方式发酵的普洱熟茶样,同时两种方法发酵的普洱熟茶各品质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品质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数控设备发酵的普洱熟茶样和传统方式发酵的普洱熟茶样主要理化成分含量总体差异不大,除水分、咖啡碱和酚氨比差异显著(p <0.05),其他均不显著,但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方法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样综合品质优于数控发酵的普洱熟茶。试验结果可为普洱熟茶发酵技术的研究及普洱熟茶的加工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茶汤色差与茶叶感官品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9,自引:10,他引:49  
对29个绿茶、20个乌龙茶和15个红茶样品进行了色差参数分析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茶类间色差参数差异显著,并与感官评分具有相关性。乌龙茶和绿茶茶汤明暗度表征量“L”值与感官汤色评分、滋味评分和品质总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红绿色度表征量“a”值、黄蓝色度表征量“b”值与乌龙茶和绿茶汤色、滋味及品质总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红茶茶汤“a”值、“b”值与总评分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茶叶感官审评是评价茶叶品质最普遍、最直观的方式,电子鼻也被广泛应用于茶叶香气物质的分析。本试验采用电子鼻技术对凤庆县49个滇红茶的香气进行检测,结合感官审评评分,通过WinMuster、SPSS 22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凤庆滇红茶的香气物质特征以及电子鼻与感官审评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各茶样间叶底法的判别效果优于干茶法和茶汤法。茶汤法与叶底法的G/G_0响应值明显高于干茶法,三种香气采集方式均为硫化物类、氮氧化合物、芳香成分有机硫化物、甲基类、醇醛酮类响应值最大,变化最明显,且古树红和野生红茶的响应值较其他红茶高。感官审评中工夫红茶各茶样间的评分差异较大,而名优滇红茶大部分茶样间的评分差异较小,这与电子鼻检测结果相一致。感官审评中香气和滋味的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叶底法与茶汤法中部分传感器与感官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但干茶法与感官评分的相关性不显著。电子鼻技术与茶叶感官审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相结合对茶叶香气的评价与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的普洱茶,泛指原思茅区(今思茅地区、西双版纳自治州)生产的,集中于普洱府所在地(今普洱县)销售的,以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晒青毛茶,以及用其压制成的紧压茶.其外形色泽褐红,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相似文献   

16.
普洱茶(生茶)紧压茶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普洱茶(生茶)紧压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精制蒸压成型、干燥等工艺制成,有圆饼形、碗臼形、方形、柱形等形状和规格,质量卫生指标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紧压茶产品。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一、晒青茶精制1.晒青毛茶的收储管理初制或者收购的晒青毛茶入库归堆是在毛茶验收定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白茶压制成饼后,极大地缩减了茶叶体积,降低了包装、储运成本,促进了白茶产业的发展。【方法】以‘福安大白茶’‘福云6号’‘福云595’和‘福鼎大毫茶’茶树品种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分别制成散茶和茶饼,茶饼采用蒸压、鲜压、冷压3种方式,比较不同压饼方式对茶饼感官品质与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冷压茶饼色泽鲜亮,香浓,味厚,叶底软亮,品质稳定,最接近散茶;蒸压茶饼色泽整体偏黄,汤色泛黄,香气低浊,滋味欠爽,叶底较暗;鲜压茶饼色泽鲜亮,易带红张,花香较显,部分出现酵味,叶底花杂、稍碎;3种方式压制的茶饼与散茶的感官品质总分差值以冷压茶饼最小(1.24±0.84),其次为鲜压茶饼(2.65±1.33),蒸压茶饼最大(5.25±1.27);且三者之间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茶多酚含量、儿茶素总量也是以冷压茶饼的变化最小。【结论】与蒸压和鲜压相比,冷压方式更适合用于加工白茶饼。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子鼻技术对28份云南晒青毛茶茶样进行检测分析,以期为云南不同茶区晒青毛茶的香气判别确立一种有别于人为感官审评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PCA)能很好地区分不同地区晒青毛茶干茶、茶汤和叶底的香气,且可根据电导率值的范围值将供试茶样进行类群划分.通过传感器区分贡献率分析可知,传感器W1W、W1S、W2W和...  相似文献   

19.
一尖春茶     
一尖春茶是江西庐山茶叶科学研究所研制开发的新名茶,产于风景秀丽的庐山南山茶区。该茶区远离都市,古树参天,气候宜人,空气清新,茶园终年云雾缭绕,土壤有机质丰富。优越而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无污染且优异的茶叶天然品质,该所科技人员又从工艺着手,经过反复试验,创制了独具风格的一尖春茶。该茶形似兰花,色泽翠绿显毫;汤色明亮,滋味鲜爽回甘;芽叶相依,叶底嫩绿匀齐。1995年在九江市名茶评比中获得第1名;1997年获江西省“优质名茶”称号;1999年获国际茶博会国际名茶银奖。产品在1995年投放市场以来,深…  相似文献   

20.
漳平水仙茶饼属乌龙茶类的紧压茶,其制作工艺独特,在国内属首创。它采自水仙品种,加工工艺流程为:晒青———凉青———摇青(凉青与摇青反复三至四遍)———杀青———揉捻———定型———烘焙———成茶。成茶的品质特征在于形状呈正方形,色泽青褐间蜜黄或乌褐间金黄,香气清幽似兰或桂花,馥郁持久,滋味醇厚活泼而又润滑回甘,经久耐泡,汤色金黄或橙黄明亮,叶底完整黄嫩匀亮、红边鲜明等特点。漳平水仙茶饼品质优异,特征明显,颇具个性魅力。此种独特风格的形成,与其加工过程的定型与烘焙技术有密切关系。漳平水仙茶饼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