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部分地区乡村街巷出现了刷大白、复古风等现象,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文章以广西北流市鸭埌村为例,将街巷分为主街、巷道、巷弄3种类型,提取街巷的实体要素和抽象要素。实地调研结果发现,鸭埌村街巷存在自然资源丰富但未充分利用、公共服务设施被侵占、街巷空间缺少活力等问题。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对街巷景观进行改造设计,内容包括“三清三拆”确定街巷改造路线以及村庄入口景观设计和建筑立面、公共空间、建筑外环境、菜园景观改造设计提升。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打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可以有效满足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以乡村景观作为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在概述乡村景观的内涵及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对千金镇乡村景观类别进行了划分并探讨了乡村景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千金镇乡村景观存在农业生产景观衰退、自然景观利用不足和聚落景观布局混乱等问题。围绕公共景观、植物景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旨在为地方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乡村振兴三产融合的角度,梳理乡村旅游景观营造的方法,阐述了粤北客家地域文化及乡村旅游景观的特征。通过对深塘村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与提炼,根据乡村景观资源的综合特征,选取深塘村三大核心景观资源——百臻生态农业园、古子坑八仙村和观音庙,作为乡村景观重塑的突破点。以优化核心景观吸引物、村庄整体景观风貌控制两大策略为抓手对村庄旅游景观进行提升。最后提出以地域化乡村旅游景观环境改善促进乡村综合社会效益的提升,实现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吴铎权  蔡如 《广东园林》2021,43(2):14-17
远郊村数量较多且占地面积大,加快远郊型乡村建设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探讨广佛地区远郊村与城边村的发展条件差异,界定远郊型村庄概念,并以佛山市海丰村为例,总结其存在人口结构失衡、产业模式单一、景观资源单一等问题。并基于乡村产业和生态振兴的目标导向,提出两大规划策略:重塑乡村空间结构及乡土植物景观,盘活乡村自然资源;完善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乡村主题旅游产品体系,推动产业升级融合。  相似文献   

5.
绿文 《国土绿化》2019,(9):46-49
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是贯彻落实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系列的具体行动,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先手棋,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就是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绿色产业新业态发展,弘扬乡村优良传统生态文化和淳朴民风。就是要通过以绿治脏、以绿治乱、以绿美境、以绿兴产,盘活自然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要素,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带动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特色林草产品等产业发展,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让广大农民共享绿化成果,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文章立足于鲁西地区许营镇美丽乡村片区建设景观设计实践,提出乡村片区建设的概念与方法,力求解决目前我国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美丽乡村片区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整体把握、统筹规划,实现产业整合与功能融合;分类规划,科学选择改造重点,合理分配改造力度;特色设计,挖掘资源优势,打造景观亮点,从整体到细部逐层把控,努力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陈更 《广西林业》2020,(2):30-30
贺州市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提升乡村森林景观,推动乡村有效治理,林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显著。2019年,全市重点打造了6个乡村振兴林业示范点。提高站位 扛起林业担当贺州市把林业服务乡村振兴作为2019年头等大事抓紧抓实,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林业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林业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为推动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8.
钟毅 《绿色天府》2019,(7):16-16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那么生态宜居既是关键,又是痛点,更是难点。克枯乡大寺村以汶川县开展的人居环境大提升暨“全域无垃圾攻坚行动”为契机,通过政策宣传、党建引领、学习榜样、强化治理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人居环境得到切实改善,为建设美丽大寺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庭院在新时期呈现出开放性、体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文章以山东省中郝峪村为例,通过实地测量、调研访谈等方式对庭院景观营造进行分析,根据服务对象及使用功能的不同将庭院分为村民常住型、休闲度假型、文化体验型、公共服务型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庭院景观营造策略,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庭院景观营造提供新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场战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阐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和广西现状,结合广西启动的乡村风貌提升行动要求,分析设计介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方式,探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设计准则,讨论设计介入在广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长效机制,为国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景观是世界上出现最早并分布最广的一种景观类型,是乡村地域范围内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镶嵌体。国外研究集中在乡村土地利用、乡村景观资源保存和文化景观方面。国内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农业景观以及城乡交错带和生态脆弱区的乡村景观等,以农田景观格局与变化、乡村景观生态学、乡村土地资源利用和乡村景观资源评价等研究居多。此外,运用3S技术和模型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国内外应用重点。而合理规划乡村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维护乡村人居环境安全,在当前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整理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当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所面对的局势与困难,提出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建议。并以安徽省六岗独山中心村为例,从现有资源开发、庭院改造、景观环境整治、基础设施配置和健全管理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治理对策,以期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有效治理、生活丰富”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背景下,要发掘村庄自身的文化特色,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在风景园林视角下,以荆州市荆州区川店镇李家场村为例,通过对村庄的优劣势与文化特征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在现有的环境基础上对街道、建筑、庭院、村委会、新建居民组、沟渠进行特色的整治规划,为村庄整治空间规划提供思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偏远山区村庄良好发展,激发村庄发展内生动力,实现乡村振兴,以阜平县不老台村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山区村庄空间规划研究。从问题导向出发,为解决不老台村产业模式低效、人居环境不佳、生态环境恶化的困境,按照空间现状辨析、特色塑造、全面融合的思路,提出在村庄生产方面进行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在宜居村庄营建方面,对居住空间、公共空间、文化空间进行重点打造;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注重对林地、河流等生态要素的保护,并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空间融合,以期打造生产高效、生活美好、生态优良的山区村庄示范典型。  相似文献   

15.
宁德市柘荣县富溪镇富溪村具有自然资源优越、山区经济典型、人文景观独特、红色文化完整等优势,同时也存在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品牌打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不足。通过村庄发展规划,形成富溪村产业发展总体布局,打造历史文脉传承、农文旅协同互动、三产融合、完善配套设施、人才机制创新等发展策略,探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域产业布局与农文旅融合发展策略,为闽东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小城镇乡村景观绿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还能有效推动城镇一体化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小城镇乡村景观绿化建设的特征、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了村庄绿化覆盖率目标,村庄绿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开展村庄绿化调查,全面掌握村庄绿化情况,推进了乡村绿化美化、促进提升村容村貌。文章就辽宁省村庄绿化调查技术进行探讨等。  相似文献   

1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涉农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重要使命。面对当前涉农高校大学生存在的"学农不爱农,学农不从农"的突出问题,涉农高校应以"乡村振兴"战略视角认真审视并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有机结合,培养大学生"一懂两爱"情怀,并将之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为此,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为调研对象,从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自身关系的认知以及对"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及难点的认知等方面,进行了涉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研。同时,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对涉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指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丰富了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但是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思维导向和传统模式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等提出了挑战。最后,基于涉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研结果,对涉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机遇、迎接挑战、创新工作思路提出建议。一是发挥"思政课堂"和"课堂思政"作用,将"乡村振兴"战略理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二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将实践式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的课堂式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深化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三是重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努力提升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使校园成为大学生了解农业、了解农民、了解农村的窗口;四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养,提升其综合能力和工作水平;五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涯规划相结合,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培养符合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使涉农高校大学生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乡村景观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然而却存在着千村一面缺乏村庄特色文化等一系列问题。系统阐述了寄托乡愁的乡村景观设计理念,提出了乡村微景观设计策略,以晋江苏垵村黑茶古窑微景观设计为实例,分别从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特色产业三个方面提炼出了美丽乡村微景观建设中"乡愁"理念的设计原则,旨在探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微景观设计的模式,为改善和恢复乡村景观环境、营造美丽乡村生活环境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田园综合体是我国近些年提出的结合现代农业、农事体验、农创旅游的新型综合发展模式。介绍了我国当前发展背景和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对普兰店磨盘屯田园综合体进行规划设计,从改善村内乡村环境生态条件、保护性改造、提升田园生活、植入樱桃产业和现代功能板块等方面,对磨盘屯乡村景观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以期为其他区域田园综合体的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