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莱芜市古树名木调查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全市范围内古树名木的实地调查,摸清了古树名木的分布、立地条件、病虫危害情况及生长状况,建立健全了古树名木档案;针对多数古树名木树龄大,管理粗放,长势衰弱,濒临死亡的现状,提出了改善立地条件,加强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树体加固和修复,复壮树势的科学管理措施,研究出古树名木生长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笔者介绍了府谷县的自然概况,对府谷县境内古树名木的名称、树龄、株数、生长势、生长环境和保护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古树名木的树种构成、分布状况、生长情况和保护情况。府谷县共有古树名木78株,分属11科13属13种。其中,油松、侧柏、国槐的数量居前3位。古树名木位于庙宇及庭院的长势较好,位于道路旁及远离村庄的长势较差。最后,笔者讨论了古树名木衰弱的原因,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崆峒山古树名木的调查,建立了古树名木档案库,讨论分析了崆峒山古树名木的数量、种类、权属、生长势、树龄及保护等级,并结合古树名木的生长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古树名木保护及复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是我国的活文物,比一般的观赏树木价值高,为一般树木所不可比拟。但由于树龄大、树体生长势逐渐衰弱、根生长力减退、死枝数目增多、抗逆性差、极易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或遭受人为破坏直至死亡,导致古树名木数量急剧减少。因此,保护古树名木是当前一项不可拖延的重要任务。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黄山区把保护古树名木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古树名木的管理工作认真细致,为古树名木创造良好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区古树名木养护复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是国家的瑰宝,是活着的文物。它对历史文化科学的研究和旅游事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了造成上海地区古树名木衰弱的原因,并根据古树名木致衰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抢救、养护、复壮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山西古树名木生长衰弱原因及其环境状况进行的调查发现,是人为活动导致古树名木生存条件恶化,引起古树名木衰弱和死亡。为保护现有古树名木资源,在借鉴其他地区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文中提出应从土壤环境改良、地上树体保护、树体支撑加固、修补树洞等方面入手进行古树保护,定期进行理化性质营养成份的测定,以掌握和分析古树生长的各项环境指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东省粤东西北(汕头市、肇庆市、韶关市)和珠三角(东莞市)古树名木进行调查,分析了这4个地区古树名木的树种分布以及数量性状特征,并对危害古树生长的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地市古树名木的树龄主要集中在100~250 a,树高主要分布于10~20 m,胸径在200~400 cm范围内相对集中,而冠幅则集中于10~25 m。粤北的韶关市古树名木最多,高达7 300株,占全省的10.03%,其次依次为东莞、肇庆和汕头。粤北以樟树分布最多,而粤东、西和珠三角以榕树分布最多。东莞市古树名木生长环境差的数量最多,高达824株,约占全市古树名木的21.01%,此外,衰弱株和濒危株分别为744株和85株,均超过其余三个地市的总和。病虫害和人为因素是古树名木长势衰弱的重要原因,其中白蚁危害最为严重,而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水泥铺装导致树池太小是古树名木衰弱的重要人为原因之一。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复壮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古树、大树等的系统研究,得知:古树、大树地上表现出的生长势衰弱,主要是由于地下环境,也就是根系生长环境发生了不良的变化,导致水分下渗困难,土壤中气体交换困难,致使行道树在正常季节叶片变小、变黄等现象而生长势衰弱;本作者利用狭管(伯努利)效应,发明了一种复合渗水透气装置,在园林树木的日常养护、栽植、复壮过程中,得到了部分应用。结果表明:狭管复合渗水装备能促进植物根系吸收营养和水分,会提高古树的生长能力,从而提高古树的生长势,增强古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林业实用技术》2007,(10):22-22
北京古树名木地方性评价标准《古树名木评价标准》将从2007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本市一次从标准层面,对古树名木的定义和确认分级,生长势分级,生长环境分级及价值评价和损失等方面做出界定.  相似文献   

10.
正昌平区园林绿化局全力做好古树名木养护管理工作昌平区园林绿化局全力做好古树名木养护管理工作。一是日常养护。对全区5919株古树分别按季节做好春夏秋冬四季的日常养护,确保古树名木生长环境和树木安全;二是完善资料。完善健全古树名木档案资料,对应每棵古树进行了编号、坐标定位和拍照等,为园林绿化地理信息系统提供详细的基础资料;三是做好复壮。针对衰弱或濒危的一级古树,制定养护复壮实施方案;四是资金保障。2015年昌平区财政拨付古树保护复壮专用资  相似文献   

11.
古树名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当前古树名木面临树龄较高、树势衰老、生理机能下降等问题。随着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及市民爱绿护绿意识的增强,对于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内分布着345株古树名木,其中部分树木长势较弱,景区在研究了树木生长衰弱的原因并借鉴了国内先进的古树名木复壮经验后,对景区内的唐槐实施了复壮措施,复壮的主要内容是树体修补、消除虫害及改善树木生长环境。景区寄希望此次复壮工作能为今后的古树名木保护探保护工作索道路。  相似文献   

12.
华山古树名木衰败死亡原因及保护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华山古树名木的调查,特别是对死亡古树名木的调查分析,阐明了影响华山古树名木衰弱死亡的原因是干旱、雷击及病虫危害,并提出了加强华山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古树名木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既是不可再生的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在科研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古树名木衰弱及死亡的原因、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古树名木抢救复壮技术、表征古树衰老生理指标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区别不同长势和生境条件下的古树名木损失额,文章提出以“古树名木生长势系数”这一概念来说明在不同生长状况下古树名木损失额的不同,并提出以“优”、“中”、“差”、“濒危”四个等级来反映古树名木的生长势状况,从“树木的外观特征”和“树木生长及管护状况”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以树冠、树干、树叶、根系、受害现象、管护水平以及生长周围状况作为影响因子,进一步完善和制定了影响古树名木生长势等级的判定标准和评分体系。以此为依据来判定受损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等级,从而确定古树名木的生长势系数值。古树名木生长势系数的确定,不仅为古树名木损失额的全面、准确、合理计量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还为古树名木损失额的计量模型转化为具体的计算公式便于实际操作与应用,提供了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也为古树名木损害的经济赔偿案件的处理提供了科学、准确的衡量尺度和处罚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古树名木的复壮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古树名木是某一方土地上的活历史、活文物,比一般的观赏树木价值高,是一般树木所不可比拟的。但由于树龄大、树体生长势逐渐衰弱、根系生长力减退、坏死枝干数目增多、抗逆性差、极易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或遭受人为破坏直至死亡,导致古树名木数量急剧减少。因此,及时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与复壮、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古树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是大自然和前人留下的珍贵财富。对古树进行复壮保护,是建设美丽中国、传承中华文明、保护优良基因、助推乡村振兴、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举措。以常德市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栖凤寺的桂花古树为例,通过现场鉴定树种、树龄、保护级别,实地测量树高、胸径、冠幅,详细记录生长地点、生长环境、树体状况、保护与管理情况,并对生长势进行了评价,结合走访群众和查阅古树相关资料,了解桂花古树的历史,分析了桂花古树衰弱的原因。根据桂花古树衰弱的情况从环境清理、树洞填充、树枝伤口处理、扩建挡土墙、土壤改良与施肥、病虫害防治、设置围栏与宣传牌进行复壮及保护,同时提出了制定详细计划,做好养护管理;加强古树宣传,提高保护意识;深挖古树文化,建设古树公园的建议,以期焕发古树的生机,为古树保护的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全省古树名木资源的普查,阐述了全省古树名木的数量、分布及生长情况,结合古树名木实际生长情况,从管理和技术上提出一些相关的保护措施。建议从实行分级管理,建立古树名木管理系统,加强宣传教育,采取务实方法,加大资金投入,严格依法力法等六个方面进行严格保护。  相似文献   

18.
临安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安市有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共有古树名木8684株,隶属43科92属209种。分析该市古树名木资源的数量特征、树高、胸围、生长势和分布规律,提出5条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古树名木是人类珍贵的自然资源,为全面了解澄海区古树名木的资源特征,进行科学地保护,对澄海区古树名木进行了实地调查,对种类、数量、空间分布特征及生长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澄海区现有古树名木253株,隶属13科17属18种;其中,一级古树4株,二级古树25株,三级古树224株,以三级古树为主;古树名木在澄海区11个街道(镇)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乡村,其中莲下镇古树名木数量最多;古树名木总体的生长势较好,生长环境较好,但仍有数株古树生长势较差以及生长环境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管理,根据古树名木生长状况,制定“一树一策”保护方案,采取扩大生长空间、土壤改良、支撑加固或进行生理复壮等技术措施确保每一株古树都能得到科学、有效地保护。  相似文献   

20.
对荣成市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调查,摸清了古树名木数量、分布及生长势等状况,对其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策略和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