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螺钉连接是木塑复合材料构件的一种重要的连接方式,它在反复拆装后能否保持其原用强度尚有待于研究.笔者通过对L型和T型木塑构件,经不同拆装次数的结构强度和握钉力试验,得出了拆装次数与木塑构件强度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重组竹材的基本性能进行综述,其力学性能与木材相近,密度大,碳化后的重组竹纹理与高级木材相近,干缩系数较小,适用于家具制作。重点对榫卯连接、螺栓连接和钉连接三种常用连接方式对用重组竹材的结构连接性能进行了综述分析,榫卯结构连接比一般的木材强度高;螺栓直径、纹理方向和含水率对连接点的影响显著;螺钉的拧入深度和导入直径比螺钉种类对结合强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利用超声波技术焊接塑料和金属是一种常用的接合工艺,科学研究和试验证明这种工艺同样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像木材这样的天然材料。以前有人利用塑料销钉作为连接元件,借助于超声波使塑料销钉部分地熔化而渗注入带宏观孔的木材组织中然后再凝固,从而将木材构件连接。  相似文献   

4.
以速生桉木单板层积材为基材,榫接合连接、螺钉连接的L型构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桉木层积材家具接合构件进行抗拉和抗弯力学性能试验,观察、分析8种不同榫接合方式对"L型构件"接合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榫接合强度与接合面积有关,接合面积大则接合强度高;桉木单板层积材本身强度对榫接合无影响;采用偏心连接件、倒刺螺母螺杆连接件的接合强度较低,接合部位不够牢固,在家具的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松动。  相似文献   

5.
《林产工业》2021,58(8)
为探讨改性辐射松应用于实木家具几种连接方式节点的接合强度,以辐射松树脂材与真空热处理树脂材为基材,采用力学试验方法测定"T"型与"L"型构件节点的破坏弯矩并分析其破坏特征。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树脂材节点接合强度大于热处理树脂材,贯通直角单榫双圆棒榫普通三合一连接件,"T"型构件节点接合强度大于"L"型构件,改性辐射松节点接合强度在一定条件下接近优质木材的节点接合强度。改性辐射松木材可满足实木家具对节点接合强度的要求,具备制造中高档松木家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日本柳杉木构件内嵌钢填板销连接在横纹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制和承载性能,为木结构梁、柱构件金属件连接时梁端销连接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在梁端部开槽钻孔后将单个钢销连接到内嵌钢填板,分别对日本柳杉锯材梁和胶合木梁进行横纹荷载作用下的弯曲剪切加载试验,按照日本通行数据分析方法确定销连接短期承载力标准值,并与5个不同国家标准规定的屈服荷载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加载初期,荷载-位移曲线呈线性关系,构件处于线弹性阶段,随着位移增加曲线呈非线性,构件进入弹塑性阶段,当位移增加到一定数值,梁端出现初始脆性开裂,荷载瞬间急速减小,随后荷载又随位移增加再次上升,加载至极限状态时,梁构件产生劈裂破坏丧失承载力;最终的破坏形态为梁构件沿销孔水平剪切面开裂、销连接屈服模式Ⅲ型;通过足尺试验得到断面尺寸120 mm×240 mm锯材梁和胶合木梁的钢填板单个销连接短期承载力标准值取决于屈服荷载,分别为8.6和13.7 k N,初始开裂对应的荷载平均值分别为15.0和21.1 k N,屈服荷载平均值分别为14.50和15.00 k N,最大荷载平均值分别为27.0和30.8 k N。【结论】胶合木梁钢填板销连接的最大荷载和屈服荷载平均值均大于锯材梁,且变异系数明显小于锯材梁,含水率低而变异小,从而导致试验获得胶合木梁销连接的短期承载力标准值明显高于锯材梁,当销连接作为中小断面梁柱构件的主要连接方式时,宜选用强度等级确定、质量合格的胶合木作为木构件,比锯材具有更高的连接承载力。梁端销连接节点承载力与单个销连接承载力和销数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梁柱节点梁端销连接设计依据。销连接部位发生销屈服后木材开裂,初始开裂取决于木材抗剪强度、横纹抗拉强度和销所在的梁高部位以及销孔到梁端的距离,发生初始开裂后钢销仍能起到支撑作用,连接节点延性较好;锯材梁和胶合木梁短期承载力标准值与标准中规定的屈服荷载公式计算值吻合度较好。各国标准中关于脆性破坏计算公式均能较好预测销连接木材的脆性破坏,与试验值比较,日本标准对于劈裂破坏的计算值最为接近,欧洲和加拿大标准的计算结果更趋于保守,我国现行标准在销连接设计中尚未考虑木材的脆性破坏,今后应进一步研究完善销连接计算公式和参数,更好地保证木构件连接安全可靠度。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我国木结构技术标准现状,及其与国际接轨的几个重要问题.建议按国际木结构的发展趋势,分别制定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的木制品标准,以及与此相应的结构技术标准;采用强度特征值指标予以标识木材强度;明确规定对结构可靠度及材料强度设计指标;对构件抗力和连接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作必要的改进与调整;对规范内容作合理的取舍.  相似文献   

8.
许民  朱毅  姜晓冰 《林业科技》2007,32(2):39-41
以木材纤维和废旧聚丙烯塑料为原料,异氰酸酯(MDI)或马来酸酐(MA)为偶联剂,压制木材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聚丙烯(PP)用量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比例对复合材料的内结合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复合材料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在用MDI做偶联剂,PP用量为40%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最佳;在用MA做偶联剂,PP用量为50%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林产工业》2021,58(10)
秸秆板材作为环保人造板,在家具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不同种类螺钉在人造秸秆板材中的抗拉拔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螺钉拧入深度、导孔直径、螺钉种类3个因素入手,采用正交试验探讨其对螺钉结合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螺钉拧入深度对秸秆板中螺钉结合强度影响显著,螺钉种类与导孔直径对秸秆板中螺钉结合强度影响不显著。螺钉的螺距小,螺钉与板材的结合强度高,在应用中应根据板材实际厚度尽量加大拧入深度,适当减小螺距以提高螺钉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拉伸试验研究了非胶合状态下,木材直角榫卯构件配合间隙、榫头长度和榫卯纹理方向等参数,对榫卯连接节点抗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材直角榫卯构件在拉伸过程中的抗拉力-行程曲线可分为2段,即快速线性上升和近似直线缓慢下降段;在一定范围内,构件抗拉力随着过盈配合公差的增加、榫头长度的延长而提高;同等条件下,榫卯纹理方向一致时的抗拉力要高于榫卯纹理方向直交时.  相似文献   

11.
甲醛释放限量是人造板及其制品健康环保的重要指标。确定科学合理的绿色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限量值,必须研究实体木材中甲醛的释放规律。为了制定绿色人造板及其产品的评价标准,文中介绍了实体木材的甲醛含量、甲醛的来源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木材中醛和酮的释放机制,并基于制定绿色人造板标准的需要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万国海 《林产工业》2020,57(4):71-73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木材供需矛盾日益加大。发展人造板产业,是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人造板产量持续增长,这得益于人造板企业的改扩建,也得益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在人造板企业改扩建中的应用。简要分析了人造板企业改扩建必要性,阐述了物联网大数据对人造板企业改扩建的作用,提出了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人造板企业改扩建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浅议我国从人造板大国迈向人造板强国的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造板是木材工业中技术最密集、用途最广泛、最具发展潜力的产品,是衡量一个国家木材工业、木材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造板已进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为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新型产业,步入世界人造板大国行列。但是,与世界人造板强国相比,中国人造板生产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表现在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扩大再生产投入资金不足和技术开发研究重视不够等。为使中国迈向人造板生产强国,必须制订好中长期发展规划,在优化人造板的产品结构,实现人造板生产过程自动化,大力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开发废旧木材和废弃人造板资源的再利用技术,加强人造板工业的标准化管理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重视人造板工业的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现代数控技术以及国外木材和人造板数控加工装备的主要技术成果,分析了国外木材和人造板数控加工装备的发展状况,总结了木材数控装备的共性关键技术,并提出了木质新材料对数控设备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果木人造板生产现状及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是世界果木经济林种植大国之一,每年约可产生4 175万t枝桠材,近10年来,我国已经开始以果木为原料生产人造板.笔者对我国果木人造板生产现状、企业运行情况、应用及市场情况、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发展建议,以期对果木人造板生产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总结我国人造板行业近10年的发展状况,解析我国现行林业产业发展相关国家政策,特别是人造板生产、进出口、原料林基地建设投融资等政策,指出:当前我国人造板行业正处于稳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为林业产业的发展制定了扶持政策,企业应抓住机遇,改变单纯重视加工制造的思维定势,坚持技术创新,加快结构调整、装备升级和营销网络建设,提高品牌创建能力,加快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升级,从人造板生产大国转变为人造板增值产品制造强国.  相似文献   

17.
通过聚乙烯、聚丙烯分别与木纤维复合制板工艺的研究,探讨加入助剂、改变聚乙烯、聚丙烯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可以明显改善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塑料越细且含量为30%时,复合材料基本可达到中密度板国标要求的力学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木材工业用胶黏剂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近年来随着木材工业,特别是人造板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木材工业用胶黏剂产量大增,按人造板产量推算,主要胶种UF、PF、MF的2004年消耗量300万t以上。但是胶黏剂行业存在着生产单位过于分散,规模小等问题,因而产品质量有较大差异,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笔者建议发展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以促进木工胶黏剂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竹木复合砧板基材对其硬度和甲醛释放量的影响,分别选择基材为木材、竹材和人造板的3类竹木复合砧板,测定并分析其硬度与甲醛释放量。结果表明:基材为木材和竹材的竹木复合砧板硬度大于基材为人造板的竹木复合砧板硬度;基材为人造板的竹木复合砧板甲醛释放量大于基材为竹材和木材的竹木复合砧板甲醛释放量。研究结果可为生活中选择竹木复合砧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人造板行业的升级转型为聚氨酯等不含甲醛的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笔者介绍了几种与人造板行业密切相关的聚氨酯材料的特点以及在人造板中的典型应用,并探讨了目前聚氨酯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