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想把母猪养好,就需要有一套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母猪的生理特性及对环境温度和饲养管理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对母猪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关系到养猪效益好坏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要想把母猪养好,就需要有一套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母猪的生理特性及对环境温度和饲养管理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对母猪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关系到养猪效益好坏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养猪业呈现稳定健康的发展,尤其是国家出台可繁母猪的优惠政策,部分地区养殖户又出现了饲养可繁母猪的高潮,行隋看好,前景还是比较乐观。这就要求养殖户要科学的掌握可繁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抓好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母猪是否质优体健,直接影响其繁育性能及提供种源。因此,要根据不同品种不同个体的母猪的遗传性状、营养要求、健康与免疫状况、群体结构及对环境的要求等综合因素,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达到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养猪业呈现稳定健康的发展,尤其是国家出台可繁母猪的优惠政策,部分地区养殖户又出现了饲养可繁母猪的高潮,行情看好,前景还是比较乐观.这就要求养殖户要科学的掌握可繁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抓好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总结提高小规模养殖母猪繁殖力的措施,包括猪舍选择、母猪选择、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科学配种、妊娠母猪饲养管理、分娩母猪饲养管理、泌乳母猪饲养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提高母猪繁殖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母猪的饲养管理是一个科学的流程,大致可分为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文章从日粮、营养搭配、饲养方式、日常管理等方面,阐述不同时期的母猪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8.
科学养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养好猪,就需要有一套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由于公猪、母猪、仔猪、肥猪的生理特性各不相同,而且猪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要求也不一样,但在加强饲养管理方面,还有其共同的基本要求。1改变传统的饲养管理方法传统的饲养管理方法,已不适应当今养殖业发展的需要。畜牧业的发展,已朝着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必须按照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去养猪,才能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猪肉的需求与要求日益提升,促使哺乳母猪饲养事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通过对哺乳母猪饲养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实现对猪仔成活率的提升,进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针对哺乳母猪饲养管理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怀孕母猪作为一个特殊阶段,有着不同于其他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案,只有正确的饲养管理才能将怀孕母猪饲养好,这个时期母猪饲养的好将会对仔猪提供良好的体质,有助于仔猪将来的生长发育,这个时期母猪良好的饲养管理也有助于母猪良好产后恢复,有利于为下次配种怀孕做准备。本文针对母猪怀孕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总结,旨在可以为广大养猪场在怀孕母猪科学的饲养管理上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科学的饲养管理能够提升母猪的繁殖率,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母猪饲养实际,总结了母猪品种选择标准,以及空怀期(催情、配种等)、妊娠期(投喂管理、环境温度管理及疫苗注射等)、分娩期(产房准备、分娩阶段的消毒与能量补充、仔猪清理及母猪饮食管理等)和哺乳期(投喂、环境温度及光照控制等)不同阶段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为规模养猪场内母猪科学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猪场越来越多,决定猪场效益的关键,一是种猪的饲养,二是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两者直接关系到养猪的成败,进而影响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妊娠母猪由于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管理要求及环境不同,要深刻理解不同阶段的规律性,做到有针对性的饲养管理。因此,如何做好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也成为养猪业的关键问题,本文就规模猪场对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做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母猪饲养管理是自繁自育型规模化养猪场的关键所在,而分娩母猪的饲养与管理则是规模化猪场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最为复杂又极为重要的环节,且直接关系到仔猪成活率和猪场经济效益。分娩母猪的饲养与管理关键在于产前准备、接产技术和产后护理,重点在于哺乳母猪的饲养及初生仔猪的管理。本文根据当地规模化养猪的管理特点及要求,结合当前养猪生产实际,就分娩母猪的饲养与管理技术的关键及要点略作总结。  相似文献   

14.
生猪养殖中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对母猪产仔数和成活率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妊娠母猪良好的繁殖性能有助于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妊娠母猪养殖中不仅需要做好饲养管理,同时需要保障良好的环境控制和饲料营养物质供给,促进母猪腹中胎儿的生长发育。实际养殖中可以提高妊娠母猪饲料利用率,逐步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含量,减少妊娠母猪机体应激等。文中对规模化生猪养殖中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提高及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种猪生产是养猪的关键和基础。目前,大多数农户饲养外二杂母猪仍依照传统养猪方法,不遵循科学饲养,良种良法,不但不能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会增大饲养成本。本文就科学饲养母猪,降低养殖成本作一概述,旨在指导农户养猪生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人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对猪肉和猪肉相关制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大背景下,就需要我们切实做好饲养管理工作,积极实施生态养殖技术。在过去母猪养殖过程中,由于药物过度使用、饲养管理不科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做好母猪生态养殖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与保健、不发情母猪处理、淘汰与更新等方面介绍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后备母猪的科学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尹青鹏  李栋  禹业飞 《农技服务》2014,(12):124-124
<正>为了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并且增加窝产活仔数和母猪的抵抗力,要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环境的管理。对于母猪饲养环境管理的技术措施要严格控制,让其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为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及其经济价值,除了考虑遗传因素外,最重要的是考虑营养与环境管理措施,要加强母猪饲养环境的管理,用以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下面就如何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的饲养管理环境措施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生猪养殖中后备母猪繁殖性能对生猪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键影响,后备母猪良好的繁殖性能可以有效提高后代仔猪的产量和成活率,进而改善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促进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后备母猪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是提高其繁殖性能的有效措施,主要可以通过后备母猪养殖合理分群、饲养环境控制、加强后备母猪机体运动、营养饲料供给、促进发情、后备母猪发情期管理、不发情母猪的科学处理及后备母猪更新和淘汰等方面进行,同时还要做好后备母猪养殖中疾病防治和保健工作。文中围绕规模化生猪养殖中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后备母猪科学饲养及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仔猪价格猛涨,猪苗供不应求,国家出台能繁母猪饲养补贴和保险补贴扶持政策,凤山县掀起了饲喂母猪热潮,从少到多,从点到面形成一定规模,几乎每村屯都饲养母猪,但很多人缺乏母猪饲养的专业知识,不能科学的饲养管理,使母猪生产性能下降。我们2012年3至7月对凤城镇、平乐、袍里、林峒等乡458户的母猪饲养管理进行实地调查,发现一些问题,在此作些归结,并且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