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黑龙江省东部山地白桦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大气降水、穿透水、树干茎流和地表径流中的pH值、溶解氧、浊度、总溶解固体、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K、Na、Ca、Mg、Cu、Zn、Mn和Fe等水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气降水经过白桦人工林生态系统后,浊度和总溶解固体值逐渐升高.穿透水除Ca元素外,其他化学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化学元素含量排序为:K> Ca> Na> Mg> Mn> Fe >Zn> Cu.树干茎流中各化学元素含量排序为:K>Ca>Mg >Na>Fe >Mn >Zn >Cu.地表径流中各化学元素含量为:K> Ca> Na> Mg> Fe> Mn> Zn> Cu.除Na、Ca元素外,大气降水中其他元素的变异系数均较大.穿透水和树干茎流中Cu元素的变异系数大于其他元素,地表径流中Zn元素的变异系数最大.根据淋溶系数的大小排列,穿透水中各化学元素的淋溶序列是:Mn>K>Mg>Fe>Cu >Zn> Na> Ca.树干茎流中各化学元素的淋溶序列是:K >Mn> Mg> Fe >Cu >Zn> Ca> Na.经过淋洗后,穿透水和树干茎流中K和Mg元素增加较多,Ca元素出现负淋溶.  相似文献   

2.
百山祖冷杉枝叶主要营养元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百山祖冷杉枝和针叶中K、Na、Cu、Ca、Zn、Fe、Mg、Mn 8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百山祖冷杉枝和针叶中均含有所测的K、Cu、Ca、Zn、Fe、Mg、Mn等元素,但未检出Na元素;其含量为CaKMgZnFeMnCuNa。与大多数植物体正常生长发育的元素含量范围值相比较,百山祖冷杉枝和针叶中K含量分别为2 967.68~5 585.95、4 036.13~5 194.30 mg/kg,均低于临界值,针叶中Cu含量2.58~4.70 mg/kg,略低于一般植物水平,枝部Zn、Mn含量及针叶Mn含量则均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配方施肥对库尔勒香梨果7种重要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条件下,进行了给20年树龄的库尔勒香梨树施用不同配比氮、磷、钾肥,对其梨果的Ca、Mg、Fe、Zn、Cu、Mn、Na 7种重要元素含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其树体施用配比的氮、磷、钾肥能明显提高梨果的Ca、Mg、Fe、Zn、Cu、Mn、Na元素的含量,其中施用氮肥对梨果中的Mg、Zn、Cu、Na元素含量的提高效果显著,施用磷肥对梨果中Ca元素含量的提高效果显著,施用钾肥对梨果中Mn元素含量的提高效果显著,当施用的氮、磷、钾配比较为适当时,果实中的Fe元素含量最高。研究结果还表明,库尔勒香梨果实中,Ca、Mg、Fe、Na元素的含量相对较高,Zn、Cu、Mn元素的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桤木人工林细根与土壤养分含量季节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桤木人工林细根、土壤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桤木细根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高,春季最低;微量元素Fe、Mn、Zn、Cu、Pb、Ni、Cd含量冬季最低,春夏季较高.(2)土壤各层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最低,夏季最高;微量元素Mn、Zn含量在冬季最低,秋季最高;Fe、Ni、Pb、Cu、Cd含量在冬季最高,春秋较低.(3)细根和土壤中大量元素含量在冬季存在负相关关系,微量元素Fe、Ni、Cd含量在一年四季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Mn、Cu含量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存在负相关关系,Zn、Pb含量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微波消解-ICP-OES法测定麻竹中12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波消解对麻竹叶进行前期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竹叶中的12种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快速、准确、分析精度高;麻竹叶中所含的12种元素从高到低的排序为K、Ca、Mg、P、Mn、Al、Si、Na、Fe、Zn、Cr和Cu,其中,富含人体必需的Fe、Ca、Si等常量元素和Mn、Cu等微量元素,且K、Ca、Mg、P等元素的含量较高。本项实验建立了微波消解-ICP-OES法测定麻竹竹叶中的矿质元素的检测方法,麻竹叶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6.
贵州都匀马尾松种子园针叶DRIS营养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都匀1.5代无性系种子园20年生马尾松针叶中N、P、K、Ca、Mg、Cu、Zn、Fe、Mn、B等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的测定和分析,初步筛选出N/P、K/N、Ca/N、Mg/N、N/Cu、zn/N、N/Fe、K/P、Ca/P、P/Mg、P/Cu、P/Zn、Fe/P、K/Ca、K/Mg、K/Cu、K/Zn、Fe/K、Ca/Mg、Ca/Cu、Ca/Zn、Fe/Ca、MgJCu、Zn/Mg、Fe/Mg、Zn/Cu、Fe/Cu、Fe/Zn共28对元素比值为重要参数,对贵州都匀马尾松种子园针叶作DRIS营养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马尾松针叶内Mn含量过高,平均值为767.01mg/kg,而B含量较低,仅为12.95mg/kg,马尾松的需肥顺序为Cu〉P〉Zn〉Mg〉Ca〉N〉K〉Fe。  相似文献   

7.
神农箭竹开花前后植物体内矿质元素之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质元素在神农箭竹(Fargesia murielae)体内的分布规律由大到小顺序为:Ca、M、Fe、Na、Mn、Ba、Zn、B、Cr、Ti、Cu、Ni、Li、Co、Ca、Mg、Na、Mn、Zn、B、Ba。Co、Ca、Mg、Na、Mn、Zn、B、Ba等元素主要在叶中积累;Fe、Ni、Co、Cr、Li、Ti主要在根中积累;Cu主要在鞭中积累;几乎所有矿质元素在竿中的含量都低于其它器官。随着开花过程的进行,神农箭竹体内各器官中Mg、Fe、Ba、Cr、Li、Ti等元素的含量逐渐降低,B的含量逐渐升高,其它矿质元素在不同的器官和生长发育时期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8.
以7年生‘奥斯特’北美冬青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中N,P,K,Ca,Mg,Mn,Fe,Zn,Cu,B元素含量,分析叶片主要营养元素年动态变化规律,为树体营养诊断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高低为NKPCaMnMgZnFeBCu;(2)随着时间推移,叶片中各营养元素年动态变化出现规律性波动,其中N,P,K,Cu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Ca,Mg,Mn,Fe,Zn,B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初步认为:N,P,K,Ca,Mg,Zn,Fe,Cu元素营养诊断可在8月7日到8月26日期间进行,Mn,B元素可提前至6月26日到7月16日期间进行。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野生欧李萌动期不同阶段矿质营养元素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分配及其与干物质和水分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Ca、Fe、Mn、K元素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总体表现为韧皮部>花器官>木质部,与干物质分配规律一致;Cu、Zn、Mg元素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总体表现为韧皮部>木质部>花器官,与水分分配规律一致。随萌动期发育进程,木质部中Cu、Zn、Fe、Mn、K元素分配率下降,与干物质和水分分配率呈正相关,Ca、Mg元素分配率无明显改变;韧皮部中Fe、Mn、Mg、K元素分配率下降,与水分分配率呈正相关,Cu、Zn、Ca元素分配率略增加但不显著;花器官中除Ca元素分配率无明显改变外,其它6种元素分配率呈明显增加,与干物质和水分分配率呈高度正相关。花器官中各类矿质营养元素分配率增加幅度大小为Fe〉K〉Mg〉Mn〉Cu〉Zn〉Ca。  相似文献   

10.
以市售广西砂糖橘为材料,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检测砂糖橘中Cu、Fe、Zn、Mn、Na、K、Ca、Mg、P等14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砂糖橘果皮和果肉中K、Ca、Mg、P等元素的含量较高;果肉中K含量尤其高,达到9 082.23 ug/g,而Na含量则很低,果肉中仅含80.45ug/g,元素Cr在果皮和果肉中均未检出;Sr在果肉中未检出,在果皮中含量为10.24ug/g;在砂糖橘果皮中B、Ca、Mg、Fe、Mn、Si、Zn 7种元素含量均高于果肉。加标回收率实验表明,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8%~4.77%,各元素的回收率在95.15%~106.1%之间,说明该方法测定广西砂糖橘中矿质元素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
赵登科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1):35-38,41
对不同月份红锥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片中N、P、K、Ca、Mg、Mn、Fe、Cu、Zn营养元素含量呈季节性变化,普遍地在生长初期(春季)较高,生长旺期(夏季)最低,而秋冬季生长缓慢时由于积累所致而略有回升;叶片中常量元素含量以N、K、P较高,依次排序为:N〉K〉P〉Mg〉Ca,微量元素含量以Mn、Fe为高,依次排序为:Mn〉Fe〉Zn〉Cu,N、P、K、Ca、Mg、Mn、Fe、Zn、Cu比例为:7.40∶1.00∶5.96∶0.30∶0.51∶1.10∶0.16∶0.05∶0.01;根据研究结果及南方山地的土壤特点,红锥人工幼林的施肥时间宜在春季或春夏之交季节,在肥种及配比上,应在施用大量元素N、P、K、Mg、Ca的基础上配施微肥Zn,配比为N∶P∶K∶Ca∶Mg∶Zn=7.40∶1.00∶5.96∶0.30∶0.51∶0.05.  相似文献   

12.
中亚热带地区几个树种树干茎流的养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湖南株洲22~25年生的樟树、火炬松、槲栎、醉香含笑4个树种树干茎流及林外大气降水中N、P、SiO2、K、Ca、Mg、Cu、Zn、和Mn 9种养分元素含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大气降水养分元素含量不同,各元素各月平均含量按大小排序为Ca>NH4-N>SiO2>Zn>K>NO3-N>Mg>Fe>Mn>P>Cu;大气降水经过林冠层后,树干茎流中各养分元素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均表现季节动态变化,相对于大气降水,大多数元素含量增加;不同树种间树干茎流养分特征表现不同,按总含量值排序依次为火炬松、槲栎、樟树、醉香含笑;不同养分元素之间的相对含量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别,NH4-N、Ca、K、SiO2含量最高,Mg、NO3-N、Zn、Mn含量居中,P、Fe、Cu含量最低.与大气降水相比,4个树种茎流共同表现为,Cu的含量变化较小,其它元素含量均有较大的变化,其中樟树茎流中Zn,SiO2,Fe,Cu;火炬松、槲栎茎流中Zn,Fe;醉香含笑茎流中Zn为负淋洗,4个树种对Zn的负淋洗表现的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林木根系营养元素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根系的养分总含量在不同方向的大小顺序为:南>西>东>北,其中N、K、Fe、Mn等元素的含量差异显著;不同粗度级的根系,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养分总含量大小顺序为细根>中根>粗根,细根的总养分含量是粗根的1.46倍,其中N、Mg、Fe、Mn元素的规律性较强;随根系长度的增加,养分总含量也在增加,特别是在细根中,这种趋势尤为明显;单株林木根系养分贮量受生物量的大小和养分含量的高低影响,养分贮量的分布顺序是中根>粗根>细根,各元素在根系中的贮量大小依次为:N>K>Mg>Ca>Mn>P>Cu>Na>Fe>Zn,贮量范围在1.13~165.21 g之间.单位面积冷杉林木根系中大量元素贮量与华山松、锐齿栎和油松相比,只有N元素贮量高于华山松,Mg元素贮量高于华山松和油松,其它元素均低于这些树种.  相似文献   

14.
对红锥3个不同种源2 a生苗的叶片进行营养元素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大多数植物体内营养元素含量适宜范围相比,红锥叶片营养元素N、Ca、Mg、Zn、Fe、B含量在适宜范围之内;Cu的含量只有浦北种源在正常范围之内,博白和东兰种源处于缺乏状态;Mn含量处于安全水平之下;P和K的含量严重缺乏。常量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N,其次是Ca,最低的是Mg和P;微量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Fe,其次是Mn,最低的是Cu;叶片中N、P、Ca、Mg、Cu、Fe、Mn和B营养元素含量在不同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不同种源叶片内矿质元素含量变幅不同,变幅最大的是B,其次为P,再次为Cu,最小的是N、Zn和K;大部份元素之间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元素间存在着相互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植物源有机肥对油茶N、P、K等大量元素,Ca、Mg、Fe、Mn、Cu等微量元素的养分利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进行了油茶3种施肥处理试验[不施肥(CK)、施植物源生物有机肥(BOF)和施植物源有机复合肥(OCF)]。连续监测油茶叶片在一个生长周期的营养状况,并在成熟期采集油茶果,分析比较各施肥处理的油茶对养分利用和经济性状的差异。3种施肥处理对土壤肥力改善表现为OCF>BOF>CK,主要提高了土壤中有效钾(AK)、有效磷(AP)、水解氮(AN)等速效养分含量。油茶对养分元素的需求表现为:抽梢期对N、K、Ca、Mg、Fe元素需求较高;果实膨大期和油脂合成期对N、P、B元素需求较高;盛花期对Cu、 Zn、 B元素需求较高。油茶对N、 P、 K、 Cu、 Fe、 Zn元素的吸收利用率为BOFOCF,Ca、Mn、Fe、Zn为BOF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油橄榄叶片营养诊断样品采集的适宜期,采用定点定期连续采集叶片方法,测定并比较分析了莱星和鄂植8号2个油橄榄品种叶片中的N、P、K、Ca、Mg、Zn、Mn、Fe、B和Cu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个油橄榄品种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其年变化总趋势在品种间表现较一致;油橄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在周年内变化趋势因元素种类不同而异;在油橄榄年生育周期内,各元素含量变化相对平稳的时期分别为:N元素12~2月,P元素11~4月,K元素4~6月和9~12月,Ca元素11~3月,Mg元素10~12月,Zn元素3~6月,Mn元素11~1月,Fe元素5~9月,B元素12~1月,Cu元素4~6月和10~2月。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油橄榄叶片营养分析的采样适宜期为:N、P、K、Ca、Mg、Mn、B和Cu元素在11~12月取样,Zn、Fe在5~6月取样。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牡竹属竹叶中矿质元素的组成,采用ICP-MS法测定了牡竹属10种竹叶中主要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0种竹叶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K、Ca、Mg含量较高,其次是Mn、Fe、Al、Na、Zn元素,Cr、Ni、Cu元素在竹叶中的含量较少,Co、As、Se、Mo、Hg和Pb含量很低。研究结果为牡竹属竹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健康和蓝变真菌侵染的华山松韧皮部以及华山松大小蠹排泄物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淀粉、还原性糖、可溶性总糖、游离态氨基酸和Na,K,Ca,Mg,Fe,Cu,Mn,Zn等8种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山松大小蠹对寄主华山松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依次为:还原性糖>粗脂肪>可溶性总糖>粗纤维>淀粉>粗蛋白.华山松韧皮部的17种游离态氨基酸中含有华山松大小蠹必需的9种氨基酸;华山松大小蠹对寄主华山松韧皮部组织内的Na,K,Ca,Mg,Fe,Cu,Mn,Zn等8种矿物元素需求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K元素的需求量最大,而对Cu,Mn,Zn 3种元素的需求量较小.同时,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能够加速华山松木质部和韧皮部中营养的分解转化,为华山松大小蠹在被害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间的生存和发育创造条件,并加速被害华山松树势的衰弱和死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彭州和什邡杜仲主要引种驯化栽培区的土壤野外调查、样品采集与XRF分析仪分析土壤样品,研究其土壤元素含量与特征。结果表明:彭州—什邡研究区杜仲产地土壤元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除Ca外其余14种元素彭州产区含量明显高于什邡;彭州产区的Ca、Ti、Cr、Fe、Cu、Zn、Sr、Pb、V以及什邡产区的Ca、Cu、Zn、Pb、Cr含量高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两地各元素含量与克拉克值存在较大差异,除Zn、Pb以及彭州的Sr外,其他均未达到克拉克值;彭州Cu、Cr与什邡Ca相对富集,什邡Mn贫瘠;彭州土壤元素Ca分布处于分异状态,什邡Sr、Ca处于分异状态,其他各元素均分布均匀;彭州Cu、Cr含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Zn、Pb极接近一级标准,什邡Cu、Cr、Pb含量完全符合一级标准,Zn符合二级标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V、Fe、K在什邡和彭州土壤中化学特征相似,Cu、Zn、Cr、Pb一组以及Mn、Y一组也在两地区土壤中化学特征相似。本研究查清了彭州、什邡两地杜仲产区土壤的K、Ca、Cu等15种元素含量特征,为当地药材杜仲的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早实核桃绿岭种仁充实期叶片与果实(种仁、青皮、硬壳)N,P,K,Ca,Mg,Fe,Zn,Mn等矿质元素含量和果实中不同组织质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岭种仁充实期坚果与种仁质量以及脂肪和总蛋白总量分别增加了5.91g(51.39%)、5.53g(73.47%)、4.24g(80.99%)、1.02g(69.24%)。叶片N,K,Fe,Mn含量均呈下降趋势,P,Mg,Zn含量呈上升趋势,Ca含量先降低再升高。种仁中N,P,K,Ca,Mg,Fe,Zn,Mn含量均成降低趋势,种仁中N,P,K,Ca,Mg,Fe,Zn,Mn的总量均呈增加趋势。青皮中N,P,Fe,Mn含量呈下降趋势,K,Ca,Mg,Zn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硬壳中N,P,Zn含量都呈下降趋势,K含量先升高后降低,Ca,Mg含量逐渐上升,Fe,Mn含量变化不大。种仁内脂肪总量与种仁中N,P,Fe,Mn,Zn总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与叶片中N,K,Mn,青皮中N,硬壳中P,Zn含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与青皮中P,Fe,Mn,硬壳中N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