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对长期处于人类活动干扰下的云南油杉群落进行定位观测调查,分析其群落物种组成和结构特征。研究共调查到9种植物,101株个体,隶属8科9属;群落的乔木层以云南油杉为优势种,灌木层以铁仔为优势种,草本层以紫茎泽兰和荩草为优势种。乔木层中树种的高度级主要集中在10~<15 m, 1~<5 m高度级中仅发现幼苗3株,皆为云南油杉。DBH为8~<20 cm径级的株数占乔木层总株数的60.29%,云南油杉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处于近熟林和成熟林阶段。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干扰影响了群落的林下更新,同时导致伴生种和偶见种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2.
福建山樱花群落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福建山樱花群落高矮和立木密集程度不同样地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垂直结构均较简单。以中小乔木和灌木占数量优势,以常绿植物占绝对优势,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优势科,拟赤杨、青冈、细叶青冈、山胡椒、香桂为优势树种;层间植物较少,且均为木质藤本植物;生活型组成则以高位芽植物占显著优势(72.1%)。群落的外貌是由小型叶(69.6%)、单叶(90.7%)、草质叶(43.8%)或革质叶(39.8%)为主的常绿高位芽植物所决定的,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点。群落乔木树种以中小径级占绝对优势,中径级和大径级的很少,群落处于旺盛生长期;但对群落立木结构研究表明,福建山樱花种群已处于衰退模式,有即将在群落中消失的可能,需加强对其保护研究。  相似文献   

3.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蛇足石杉生境群落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蛇足石杉所处群落共有种子植物73种,隶属40科,62属,其植物区系的温带特征显著.按Raunkiaer生活型统计,小高位芽植物占44%,中高位芽植物和矮高位芽植物均占16.7%.叶级以小型叶为主,占60.3%.叶型以单叶比例最大,占74%;叶质以草质为优势,占45.2%;全缘叶种类占总种数的50.7%,非全缘叶种类占49.3%.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相似文献   

4.
对鄂西北中山地带典型落叶阔叶林进行样地调查,分析了其群落特征。对群落内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研究表明:群落内物种丰富,科属组成分散。11个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74科142属222种。从属的地理成分来看,以温带分布的类型占优势。按Raunkiaer生活型统计,群落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60.81%。群落叶的性质以中型叶、单叶、纸质、非全缘为主,各占63.51%、80.63%、62.61%、69.37%。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总的来说,区系组成和群落外貌结构均体现了亚热带北缘中山落叶阔叶林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红豆杉属植物对生境条件要求较严格,对外界环境变化和人为干扰较为敏感。研究其群落特征和生态位特征对了解群落动态和生境变化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野外采样调查,对小陇山林区红豆杉群落的种属组成、数量、生活型谱和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1.组成红豆杉林的植物共有64种,隶属于33科47属。乔木层的优势科为红豆杉科,灌木层的优势科为蔷薇科,草本层为莎草科;红豆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呈倒J型;红豆杉群落生活型谱表现为地上芽植物高位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一年生植物;2.红豆杉群落乔木层生态位宽度依次为红豆杉油松栓皮栎毛栗子侧柏青檀;红豆杉与其他种群之间重叠值小于伴生种之间的重叠值;红豆杉林各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值Cih大于0.9的有16对,占57.15%,在0.7~0.8之间有9对,占32.14%,0.6~0.7之间有3对,占10.71%。人工红豆杉林油松对红豆杉的干扰程度较青檀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湖北省感湖菱群落的水生植物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的垂直结构以及各种类的相对频度、相对生物量、优势度.结果表明:2002年,感湖菱群落共分布有水生植物20种,相对频度、相对生物量与优势度最高的种类均为野菱,其次是双角菱;该群落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302 5,单位面积生物量是2 183.8 g/m2 (鲜重);群落明显分为两层,浮叶植物层与沉水植物层,浮叶植物层的主体为野菱与双角菱,其优势度分别为21.59% 和18.22%,沉水植物层的主体是密齿苦草、金鱼藻和穗花狐尾藻,其优势度分别是11.46%、8.36%和8.15%;在水深1.0~3.5 m的范围内,菱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小,单位面积生物量则随水深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7.
在广西南丹县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 cyclolepis)天然林设置20 m×20 m的标准样地5个,10 m×10 m的单位样方20个,调查样地中群落物种种类组成、层次结构、物种多样性及群落径级和高度级结构。结果表明:江南油杉天然林群落植物种类丰富,2 000 m~2的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41科69属74种。群落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地位,占总数的74.24%。群落层次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及层间植物,灌木层的物种种类最丰富,个体数量分布也最均匀,该层的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群落均匀度(J)均大于草本层和乔木层。乔木上层的主要树种有江南油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冬青(Ilex chinensis),江南油杉的重要值、相对频度、相对多度、相对显著度均居乔木层的首位,说明江南油杉是群落中绝对的优势种,决定群落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神农架华山松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华山松群落分布较集中的红石沟、金猴岭、金猴溪和官门山等4个地段,选取8块样地进行调查,分析了华山松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点、群落外貌、垂直结构及生活型等群落的性质和特征。结果表明:该群落具有明显的温带常绿针叶林特征,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共有45种,占样地中维管束植物总数的54.2%。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的科属组成较为分散,乔木层主要优势科有松科、桦木科、漆树科、杨柳科等。群落的区系成分复杂分散,以温带性分布占优势,表明群落植物区系组成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9.
对湖北省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结构特征以及种群结构调查的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主要伴生种为壳斗科和山茶科的一些物种;该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都偏高,优势度相对较高;其生活型以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达75.90%;叶级以中型叶为主,占53.97%,小型叶次之,占36.51%;叶型以单叶占优势,达74.70%;叶质以纸质叶为主,占63.86%。南方红豆杉在群落水平结构上整体成聚集分布状态,垂直结构上明显分成3个亚层;种群更新良好,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0.
对峨眉山水青树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及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在5个20 m×30 m样地中一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136种,隶属于66科、105属,其中被子植物59科、94属、121种,占总种数的88.97%;(2)群落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4层,乔木层优势种为水青树、稠李、疏花槭、鸡爪槭;灌木层主要由八角枫科、木通科、山茶科、禾本科组成;草本层主要由荨麻科、百合科、鳞毛蕨科组成;层间植物3种;(3)群落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排序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Pielou指数排序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4)群落中各层植物物种--多度变化趋势不同,其物种种类及其组成情况各异;(5)地理区系成分中,群落物种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占总属数的56.84%,热带、亚热带分布次之,占总属数的28.43%。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样地调查法,分析安徽皇藏峪自然保护区天然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南京椴群落有种子49种,隶属于31科44属,地理成分较为简单,主要由温带和热带区系成分组成,并有一定的温带性质和明显的过渡性特征。群落中高位芽植物最多,占67.35%;叶级以小型叶为主,占51.02%;叶形以单叶为主,占79.69%。群落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可分为2个亚层;乔木层优势种为南京椴,重要值高达106.87;并有较为丰富的层间植物。南京椴群落物种多样性大小依次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群落中南京椴有一定的天然更新,但缺乏幼树,在群落中处于很不稳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浙江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红楠群落特征及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楠群落结构特征以及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主要以樟科和山茶科植物为主,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在生活型中,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达95.45%;叶级以中型叶为主,占93.18%,细叶次之,占4.55%,;叶型以单叶占优势,为86.36%;叶质以革质叶为主,占75.00%。群落的垂直结构上明显分成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红楠的种群年龄结构呈"巨"字型,幼苗储备丰富,种群呈增加的趋势。从群落演替来看,红楠将长期处于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3.
蕨类植物里白的群落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浙江省临安市大溪村里白所处群落共有种子植物69种,隶属38科59属,其中热带类型24属,温带类型32属。按Ruankiaer生活型统计,高位芽植物占90.7%,地上芽植物占2.7%,地下芽植物占5.3%,一年生植物占1.3%。叶级以中型叶为主,占66.7%;叶型以单叶比例最大,占84.0%;叶质以草质叶为优势,占57.3%;全缘叶种类占总种数的57.3%,非全缘叶种类占42.7%。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该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较高,Simpson指数平均值为0.778,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为2.258,群落均匀度平均值为0.783。  相似文献   

14.
沈阳东陵区油松栎林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阳市东陵区油松栎林群落为对象,分析了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油松栎林群落共有种子植物161种,分属49科121属,区系组成丰富。在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上,种的分布类型以温带性质居多,共143种,占总种数的88.82%,表明了群落植物区系组成的温带亲缘关系;在群落结构上,油松栎林群落以地面芽植物最多,占36.0%;群落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种间联结性以山里红与黄波罗呈显著正关联外,其他种间联结性都较低。群落木本植物科-属-种组成多样性大小顺序为属-种多样性>科-属多样性>科-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日益突出,作为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课题—生物多样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以广东省2012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1/8样地资料为数据源,对广东省森林群落优势科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样地里共有899种植物,隶属于154科493属,其中禾本科(主要集中在草本层)为第一大科,包括45属;分布区类型以泛亚热带分布、世界分布和北温带到亚热带分布为主;从不同气候区森林群落垂直分布来看,中亚热带、南亚热带乔木层优势科分别以杉科和松科为主,灌木层、草本层均以蔷薇科和禾本科为主,北热带乔木层桃金娘科占绝对优势,灌木层优势科植被以马鞭草科和桃金娘科为主,而草本层则以禾本科为主;从优势科在相对显著度、相对多度和相对频度的分布特点来看,不同的植物科在广东省森林群落中的分布格局存在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利用植物群落学研究方法,在无锡市公园绿地设立了45个标准样地,对样地群落植物组成、植被类型、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调查样地群落中共有维管束植物319种,隶属于103科235属,占无锡地区现有植物科、属、种的57.22%、26.02%、16.03%,江苏乡土植物203种,占总数63.6%;样地可分为7种植被类型:落叶阔叶型占35.5%、常绿针叶型占17.8%、常绿阔叶型占15.6%、常绿落叶混交型占11.1%、针阔混交型占6.7%、常绿落叶针叶混交型占2.2%;通过乔木层密度、灌木层重要值、乔灌木层树种组成、草本层植物组成分析等得出群落结构特征。最后提出无锡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植物组成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福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柄石杉群落的植物组成、生活型谱、垂直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群落有维管植物83科154属198种,生活型谱显示群落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种数的66.67%,其中以小高位芽和矮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地下芽也占一定比例,达14.14%,且以蕨类植物为主。群落垂直结构分化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表明:群落草本层与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乔木层与层外层,而群落各层次的均匀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秦岭山地濒危植物秦岭冷杉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秦岭山地5个具有代表性分布点的秦岭冷杉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在调查的15个样地中共有维管植物94种隶属于46科79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植物的科属组成较为分散,群落垂直结构分层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本层3层,林下草本层优势种不明显。群落生活型谱显示以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占总数的61.6%。(2)通过对样方中物种重要值的分析,可将5个分布点秦岭冷杉群落划分为4个群丛。(3)对秦岭冷杉种群大小级分析显示,秦岭冷杉幼苗稀少仅占总数的13.5%,成熟林植株占76.9%,整个种群呈现衰退型。  相似文献   

19.
采用群落生态学方法对九连山南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该群落物种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52科91属140种,樟科、壳斗科、山茶科的物种数较多;群落稀有种和偶见种比例大,分别占总物种数的45.88%和27.06%。乔木层优势树种明显,以木荷(Schima superba)、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甜槠(C.eyrei)、毛棉杜鹃花(Rhododendron westlandii)、润楠(Machilus?pingii?)、杨梅(Myrica rubra)为优势种。植物种类以灌木层最为丰富,灌木层和草本层比乔木层的物种分布更均匀,物种多样性由大到小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20.
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亚热带湿润气候的顶极群落。根据生态外貌和优势种,可分为两个主要类型八个植物群落。植物生活型谱表明,群落以高位芽植物为优势,占植物总种数的82.4%。植被的区系组成以亚热带植物种为主,其中属华南分布型的占21%,滇、黔、桂分布型的占7.3%,湘、桂特有分布占4.3%,华中和华东分布型分别为37%和25%。湖南新分布种14个。群落分乔木、灌木和草本三个层次,地被层植物虽然不多,但群落中的藤本植物丰富。经种群分析表明,采用幼树和播种造林,环境条件是适宜的。目前石灰岩森林面积不大,必须大力保护,石山裸露地方应当大力营造幼林。石灰岩地区有许多速生、珍贵树种,值得引种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