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西安市主要森林类型及其健康评价体系,划分森林健康培育类型,对主要森林类型的健康等级进行评价,探讨西安市森林健康经营模式,提出了西安市秦岭北麓中高山水源涵养林区、秦岭浅山丘陵台塬沟壑水土保持林区、平原农田防护林区和城市环境保护景观林区的森林健康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城固县位于汉中盆地中部,北踞秦岭,南处巴山,地形南北狭长,汉江横贯县境东西,将全县自然分为秦岭南坡中低山区、汉江河谷平坝区和巴山北麓浅山丘陵区三大地貌。县  相似文献   

3.
对福建东山赤山林场木麻黄防护林现存的主要配置模式进行了筛选。选取对海岸带防护林体系建设有重要影响的生态防护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3大类8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性分析、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策略层各评价因子中,生态防护功能依然占首位,社会经济价值指标也占了较高的比例。在综合效益上,各配置模式排序为:木麻黄与相思类混交(D1)>林果复合经营(D6)>木麻黄与多树种混交(D4)>木麻黄与桉树类混交(D2)>木麻黄与其他树种混交(D5)>木麻黄与灌木(D7)混交>麻黄与松树类混交(D3)。并根据海岸带立地条件的差异对各模式的梯次配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海岸带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位于广西东部珠江水系区的苍梧县珠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优良造林树种选择研究,是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并以构成其防护林体系的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各林种的功能需求特征为依据,在充分遵循其树种优化选择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林种功能作用所需求的要素,按其层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影响及其隶属关系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多层的分析结构模型,即树种优化选择的评价模型,用指标层相对于控制层(目标层)的重要性权重来确定营建该防护林体系待选的56个树种的优劣次序,明确了不同林种对其造林树种选择诸因素(依据)间的权重问题,评选出了适合苍梧县营造珠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优良造林树种,为营建其最大综合效能的珠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优良树种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层次分析法优选临夏北塬农田防护林树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对农田防护林体系有重要影响的树种适应性、树种防护效果和社会经济状况3大类13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所选10个树种(或无性系)进行优选评价.结果表明,在影响优选评价因子中,树种的保存率贡献率最大,说明选择适生树种是营造农田防护林成功的前提;防护效果评价因子,尤其是树种的防风效果,是农田防护林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综合防护效益的关键,对优选分析评价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考虑农村社会经济方面因素,才能得出客观、准确的优选评价结果.10个树种(或无性系)优选评价排序为:苏柳J172>苏柳J369>苏柳J194>青刚柳>准噶尔柳>二白杨>新疆杨>河北杨>三倍体毛白杨BT85>三倍体毛白杨B1008.  相似文献   

6.
根据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的特点及复合农林业结构配置的需要,进行了水保林树种、牧草植物、中药材品种的筛选实验。结果表明:(1)火炬树、刺槐、五角枫、臭椿、侧柏5个乔木树种为低山石灰岩区水保林适生树种;(2)紫花苜蓿为石灰岩地区林草复合首选草种;(3)石灰岩区适用于复合经营的中药材品种有太子参、半夏、白芨、细辛4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研究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地貌、降水、土壤侵蚀的地域变化和组合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护林体系3个防护功能区和5个亚区的分区方案,并根据各区特点,提出了防护林体系布局方案以及林种和树种结构配置参数。  相似文献   

8.
油茶(Camellia Olejiera Abel)是山茶科茶属的常绿小乔木,是我国南方各省主要的油料树种。我省安康、汉中、商洛三个地区十六个县均有栽培。为了丰富秦岭北麓的造林树种,满足民用和工业用油,改善人民生活,壮大集体经济,长安县内苑公社内苑大队园林场,于1966年冬,由安康县引种油茶,进行了播种育苗及栽培,历时14年,引种的油茶生长发育正常,已开花结实、传种接代,现初报如下。一、引种点自然概况内苑大队园林场,地处秦岭北麓中段,小地形属山麓地带,位于东径108°58′,北  相似文献   

9.
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制约广西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主导因素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以一个县为总体单元,构建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将指标体系分5个层次,涵盖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中的资源一环境一经济一社会等各方面,为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和类似区域生态防护林建设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扁杏是半干旱地区,特别是浅山丘陵区及科尔沁沙地具有发展前途的生态经济树种,在一些地区已取得显著的效益。文章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建设和产业需求,对大扁杏栽植的立地选择、品种配置及丰产栽培配套技术进行总结分析,目的是为通辽市浅山丘陵区和沙地生态治理及精准扶贫产业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评价内容、评价原则以及评价指标,并以永寿县示范区为典例,结合扶风县、山西的昕水流域示范区以及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在黄土高原其它地区的推广应用,分析评价了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晋西昕水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背景和流域生态经济特征为依据,对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配置格局进行了分析。以土地利用方式、林种水平配置和树种立体配置为核心内容,经过专家系统咨询,得到流域内3个类型区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配置结果,形成了相应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山西北部风沙区主要防护林树种选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景龙 《山西林业科技》2010,39(1):46-48,51
详细调查研究了山西北部半干旱风沙区不同立地类型上现有树种种类、分布频度和抗逆性能,并以立地类型为单元,以树木生长量、抗旱、抗寒、抗风蚀能力为指标,对树种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低山区、丘陵区、平原农区适宜的防护林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4.
从抗逆性、观赏性、可塑性三个方面筛选15个评价指标,运用AHP和熵权法测算综合权重,从而得到一重山景观树种的综合评价模型。对新造树种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最优分割法划分成4个等级,黄山栾树达到Ⅰ级,紫薇、福建山樱花达到Ⅱ级,其它达到Ⅲ级。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引进南宁的国内外山茶(Camellia japonica)花品种综合应用价值,根据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并通过查询大量资料和咨询专家,确立综合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对引进的100个国内外山茶花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与分级,结果表明:综合价值最高的品种有情人节、大海伦、红十八学士、情人大卡特、比尔大牡丹、狮子笑、贝拉大玫瑰、花贝拉、大卡特、花仙子等10个,达到Ⅰ级,具有最高的综合应用价值;达Ⅱ级的品种有26个,综合应用价值好;达Ⅲ级的品种有47个,综合应用价值较好;Ⅳ级9个,综合应用价值一般;Ⅴ级的品种8个,综合应用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16.
敖汉旗位于赤峰市东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努鲁尔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南与辽宁省毗邻,东与内蒙古通辽市接壤,总土地面积8300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苏木)、3个办事处,总人口60万.气候类型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年降水量在340毫米左右,为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全旗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南部为浅山丘陵区,中部为黄土丘陵区,北部为浅沙坨沼区,简称为“南山、中丘、北沙”.  相似文献   

17.
渭南市今年秋冬全面启动六大生态工程。一是黄土台塬退田地埂生态经济型水保林工程。二是“三河”(渭、黄、洛)流域治沙、固沟、护坡、保土防护林工程。三是浅山、丘陵、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食用菌原料林优良树种筛选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评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食用菌原料林优良树种筛选综合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含4个Ⅰ级指标和12个Ⅱ级指标,12个Ⅱ级指标中以生产的食用菌品质P2(0.287 4)、采伐利用年限P7(0.187 3)、蓄积年平均生长量P8(0.187 3)、适用于食用菌生产P1(0.095 8)处于重要地位。利用评价体系,对初选的25科40属47种阔叶树种进行评价,其中综合评价指数≥2.400 0的16个树种,可作为贵州食用菌原料林的主要树种加以应用。其中,鹅掌楸、麻栎、桤木、光皮桦、褐毛杜英、山杜英、南酸枣7个树种应大力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在2.100 0≤Y2.400 0之间的10个树种作为候选树种,综合评价指数2.100 0的21个树种建议不用于食用菌生产。  相似文献   

19.
从自然资源利用与劳动力资源转移的关系探讨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并分析了多用途树种选择、庭院经济发展、引导群众参与以及林业工作者对农牧民理解程度在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介绍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概况,总结了河北省兴隆县、迁西县,辽宁省凌源县,新疆自治区和田地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的基本作法及效果;提出了三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应遵循的六条原则,即: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以防护林为主,多林种相结合;以速生树种为主,多树种相结合;以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为主,保护发展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以林为主,林农牧相结合;加快绿化速度与集约经营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