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东省国家级公益林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家级公益林质量评价是国家级公益林建设成效监测的重要内容。依据国家级公益林基础信息数据库,选取8项国家级公益林小班属性因子,构建国家级公益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广东省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广东省国家级公益林质量进行评价研究。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国家级公益林质量介于"II级"和"III级"之间,全省不同生态区位中,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生态区位的国家级公益林质量最好,"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红树林"生态区位的国家级公益林质量相对较差。广东省不同生态区位国家级公益林质量综合评价值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重要水库江河两岸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红树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青海省国家级公益林绩效评价为研究,评价工作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公益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抽样单位生态补偿基金工作实绩和实施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为今后的公益林生态效益管理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切实加强国家级公益林建设管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公益林整体区域化建设水平,针对国家级公益林建设现状管理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国家级公益林管理的实施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强化国家级公益林的建设和管理,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家级公益林管理绩效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家级公益林管理绩效评价是衡量国家级公益林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实施效果和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管理成效的重要手段,意义十分重要。在阐述开展国家级公益林绩效评价必要性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绩效评价的主要指标体系和标准方法,并以湖南试点为例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开展国家级公益林管理绩效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与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国家级公益林管理组织机构、支撑机制、经营管理方法、管理政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当前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与林农利益之间的矛盾,提出了调整与完善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管理政策,实施重点区位生态修复工程等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级公益林建设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新时期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管理需要,根据国家新修订的国家公益林区划界定要求,本文结合当前森林资源档案现状,总结了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方法及存在主要问题,为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管理提出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级公益林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开展国家级公益林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的实际需要出发,探讨了国家级公益林监测内容、评价指标和具体实施的技术流程,并提出了综合监测方法与评价方法,为实施国家级公益林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林地变更调查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基础上,分析了青海省国家级公益林结构现状特征,并依此提出了管理措施。结果为青海省国家级公益林占全省总林地和公益林面积82.8%和82.9%,以灌木林为主;国家级生态公益林中防护林面积最大,占43.6%;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国家级公益林面积最大;国家级公益林主要分布在海西、玉树、果洛等三州。应从组织、资金、监督检查等方面加强国家公益林管理。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化德县国家级公益林管护与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总结了化德县国家级公益林的管理特点及取得的成效,为公益林管护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2008年和2009年辽宁省国家级公益林资源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国家级公益林资源现状、发展变化趋势,研究森林生态环境变化动态,对国家级公益林经营管理做出客观分析与评价,为辽宁省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各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制定和调整公益林经营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甘肃省江河两岸区、国家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沙漠接壤区等4种不同生态区位不同类型公益林为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甘肃省4种生态区位公益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野外调查及实验室分析数据,对不同生态区位不同林分类型公益林生态效益进行评分。结果表明:对同一生态区位,乔木林生态效益大于灌木林,阔叶混交林生态效益大于针叶纯林;对同一林分类型,阔叶混交林具有较高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针叶纯林保持水土流失功能高于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阔叶纯林和灌木林则具有较高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级公益林区划范围和要求,结合新疆阿勒泰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森林资源自然分布特点、通过现状数据及分级情况综合分析了阿勒泰市国家级公益林的资源现状情况,为今后管理和保护好国家级公益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国家级公益林是指依据《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划定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第三条国家级公益林管理遵循"生态优先、严格保护,分类管理、责权统一,科学经营、合理利用"的原则。第四条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应当纳入  相似文献   

14.
通过深入研究国家级公益林软件的数据库及林地落界"一张图"国家级公益林数据库,分析了两者数据库结构和代码组成,将陕西省林地落界国家级公益林数据库结构及代码进行处理,批量导入国家级公益林软件,完成了全省国家级公益林的快速建库与统一管理,首次实现了林地落界国家级公益林数据库与国家级公益林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自动转化。  相似文献   

15.
按照甘肃省公益林所处的5个生态区位(江河源头区、江河两岸区、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水库区、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别阐述各生态区公益林的资源分布、林地类型、树种组成和生态功能。以此为基础,对全省的公益林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全省国家级公益林面积为673.36万hm2,占森林总面积的68.63%,表现出了"相对数量较多,绝对数量偏少"的特点;灌木林占公益林总面积的49.15%,占公益林的主体地位。要采用3S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资源的监测与管理,开展公益林组成、结构与功能的调整与科学经营,实现公益林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立国家公益林制度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国家公益林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通过制度来认识和经营管理国家公益林。国家公益林就是指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根本利益的一些重要地段、流域和区域内由国家直接管理和建设的公益林。这些国家公益林应该包括一些重要的水源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级重点名胜区内的森林等。国家公益林的建设目标:实行国家公益林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的生态安全需要,有重点、分步骤、分批地建立国家公益林体系,构建起由国家直接管理的生态安全的保障体系。建设国家公益制度的思路:一是在全国范围内作好公益林生态地位等级的科学区划及相应的规划工作;二是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三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四是一些重要流域水源林保护管理机构的建立;五是集中有限的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并提出了建立国家公益林制度亟需研究的相关课题。  相似文献   

17.
森林根据发挥的主导功能不同,可以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生态公益林是以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主导功能的森林。而国家级生态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发挥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本文主要对阳朝乡国家级公益林的现状,以及公益林的区划和管理对当地林农经济生活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增加补偿资金、进行合理区划调整、加大精准扶贫力度等具体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呼和浩特市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呼和浩特市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为对象,从国家级公益林补偿的林地结构、所有制结构、生态区位、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统计,同时,并对补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便为建立地方公益林补偿机制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广西公益林补偿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公益林补偿管理的对策措施,即落实公益林的林权、降低管理成本、变补助为补偿、按公益林类型确定补偿标准、建立补偿的监督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张家口市地处京津地区上风上水,地理区位特殊、重要,在国家构建“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中,承担着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重要历史使命。文章在对张家口市国有国家级公益林管理规范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管护措施落实、森林保险等方面取得经验成效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了建议策略。以期为张家口市国有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及周边地区国有国家级公益林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