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特有植物大果青杄(Picea neoveitchii Mast.)在甘肃省舟曲县境内的地理分布、自然境况及种群大小等种群特性进行研究,并掌握其种子形态特征、发芽能力和物候期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大果青杄在甘肃南部主要分布于舟曲县插岗乡角绕村至鬼门关之间,拱坝河两岸,种群分布狭窄,种质资源少,估算出大果青杄群落原始分布面积为81.48hm~2,大果青杄3 000余株。现有大果青杄自然集群为小种群,年龄结构不合理,种群处于衰退阶段。结实量小,病虫害严重,自然生境的破坏,土壤种子库中空种子极高是造成大果青杄种群濒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对甘肃白龙江林区生长的濒危植物大果青杄种子的形态和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和不同年龄的大果青杄种子千粒质量、空壳率、含水量、生活力、长、宽及直径等差异显著。不同年龄树木种子形态和部分萌发指标之间存在多样性;而且树木年龄越大,空壳率随之减少,生活力减少的幅度更大。在常温(20℃)下,经蒸馏水浸种,浓硫酸催芽的种子的发芽率为0;而42年的大果青杄种子经200mg L-1赤霉素(GA 3)处理24h后,在14d内发芽率达到70%,且发芽整齐。大果青杄种子的休眠属综合休眠,且种皮透性并不是导致大果青杄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大果青杄是我国特有种,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天然更新困难,人工繁育是恢复种群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大果青杄不同采种母树的种子、不同海拔的苗圃育苗实验,得出:不同母树种子以及海拔对大果青杄育苗具有相关性,树龄150年左右的母树其种子出苗率高,海拔在1 678 m的地方是苗木的适生区。  相似文献   

4.
对鄂西北中山地带典型落叶阔叶林进行样地调查,分析了其群落特征。对群落内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研究表明:群落内物种丰富,科属组成分散。11个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74科142属222种。从属的地理成分来看,以温带分布的类型占优势。按Raunkiaer生活型统计,群落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60.81%。群落叶的性质以中型叶、单叶、纸质、非全缘为主,各占63.51%、80.63%、62.61%、69.37%。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总的来说,区系组成和群落外貌结构均体现了亚热带北缘中山落叶阔叶林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对上海人工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这些林分群落的植物组成、结构、性质,并计算了各主要种群的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及重要值。结果表明,该群落种类组成有40科73属76种,以草本植物占数量优势。乔木层中香樟和杜英为优势树种;生活型组成则以一年生植物和高位芽植物占显著优势(占36.84%和32.89%)。群落各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次序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6.
神农架华山松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华山松群落分布较集中的红石沟、金猴岭、金猴溪和官门山等4个地段,选取8块样地进行调查,分析了华山松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点、群落外貌、垂直结构及生活型等群落的性质和特征。结果表明:该群落具有明显的温带常绿针叶林特征,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共有45种,占样地中维管束植物总数的54.2%。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的科属组成较为分散,乔木层主要优势科有松科、桦木科、漆树科、杨柳科等。群落的区系成分复杂分散,以温带性分布占优势,表明群落植物区系组成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7.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麻城市五脑山林场枳椇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为以枳椇为优势种的单优群落,含维管束植物39科54属56种,这些属可划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表现为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具有南北交融的特点;群落植物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地面芽植物次之;枳椇群落结构复杂,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丰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群落乔木层多样性较低,表现出明显的次生性,该群落亟待科学有效地保护。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四川盆地丘陵区绵阳官司河流域9种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层片结构以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表征的群落综合特征。群落内共有维管植物67科125属146种,比10年前增加了12科43属58种。群落的高度为10 m~14 m,可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层3个层次,构成乔木层的主要树种是马尾松、柏木、栓皮栎、化香和桤木等。群落的季相变化主要是由松、柏常绿针叶树和落叶栎类决定,群落内植物的生活型、叶型特征表现为以小型叶、单叶、草质叶占优势。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0.53~3.30、均匀度指数为0.48~0.89、生态优势度0.06~0.71。  相似文献   

9.
茂名森林公园人工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茂名森林公园人工林群落进行典型样地调查,结果表明:公园内人工林群落共有植物64种34科55属,其中蕨类植物10种7科8属、裸子植物1种1科1属、双子叶植物48种24科41属、单子叶植物5种2科5属.园内人工林灌木层物种组成以桃金娘、九节、银柴、大青、白背叶、鬼灯笼、酸藤果、土密树为主;草本层植物主要有芒萁、蔓生莠竹、飞机草、弓果黍等10种.不同人工林群落林下物种在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方面均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但均匀度表现不一.3个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表现为Shannon-Wienner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呈正相关,而两者与丰富度指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大蜀山五角枫林的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角枫是多用途、多效益的优良经济树种,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根据典型样地的调查资料,对安徽省合肥市大蜀山五角枫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特征、层次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群落内共出现维管束植物32科、56属、62种,乔木层树种有19种,优势种显著,优势种重要值按百分率的大小排序为五角枫(37%)>麻栎(12.13%)>朴树(7.35%)>马尾松(6.48%)>刺槐及其它树种(5.79%);群落区系地理成分主要由热带成分(47.83%)和温带成分(43.48%)组成;群落生活型以中高位芽和矮高佗芽植物为主,不同乍活型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规律;五角枫幼龄树的数量较少,自然更新较弱,正处于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胡杨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塔里木盆地胡杨群落植物种类少,植被结构简单,构成了典型的荒漠河岸林景观。群落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地面芽植物次之,该群落叶的性质以小型叶、单叶、革质、非全缘为主,群落垂直结构单一,地上成层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依次递增,优势种胡杨种群的年龄结构属稳定型。  相似文献   

12.
巨柏群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巨柏是西藏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天然群落稀少.选择巨柏群落分布较集中的地段设置样地,并以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群落外貌、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群落学特性.对不同地段的7块样地材料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样地共有维管植物90种,分别隶属于41科77属,其中只含一种的属占84.42%.巨柏群落区系组成、群落植物生活型、叶的性质等特征,总体都反映了群落的温带性质.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也有部分层间植物,乔木层郁闭度为0.3~0.5,巨柏为乔木层的单一优势种,而群落植物的水平分布不均匀.与林芝云杉林比较,巨柏群落物种多样性偏低.  相似文献   

13.
濒危植物广西火桐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广西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广西火桐(Erythropsis kwangsiensis)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样点共1 200 m2的样方中,含维管束植物68科122属152种,这些属可划分为11个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分布的属优势明显,占81.1%;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地上芽植物次之;叶的性质以中型叶、单叶、纸质、全缘为主;广西火桐群落结构复杂,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丰富,广西火桐在乔木层中处于单优势种地位;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群落表现出明显的次生性质。  相似文献   

14.
濒危植物篦子三尖杉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云南、贵州和江西自然分布的8个篦子三尖杉群落。群落共有微管属植物108科,235属,336种。篦子三尖杉在群落中是主要层的共优种或伴生种,但随着生境条件不一致,这些篦子三尖杉生长地的植物群落类型也各不相同。群落组成上以樟科和蔷薇科等为主要优势科,山胡椒属和荚蒾属等属为主要优势属,伊桐、灯台树、木姜子、八角枫、短梗大参、大叶方竹、毛竹等是主要优势种;群落外貌特征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近似,生活型组成以高位芽植物为主, 高位芽植物(Ph.)、地上芽植物(Ch.)、地面芽植物(H.)、隐芽植物(Cr.)和一年生植物(Th.)分别占62.78%、12.67%、9.73%、12.29%和2.53%。叶级以微型叶为主(68.49%),无大型叶和巨型叶。叶质以纸质叶所占比例最大(55.89%),膜质叶最小(4.93%)。叶型以单叶为主(76.99%),全缘叶和非全缘叶近相等;从群落结构上看,8个群落的乔灌木个体在水平空间均呈集群分布状态,而群落以高于3.5 m以上的层次在群落中占优势, 平均盖度为68.71%。从目前的静态生命表看,道真县、江口县、台江县、镇远县的篦子三尖杉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而芦溪县、凯里市、屏边县和新平县的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此外,不同群落之间具有物种多样性水平明显不同,群落之间的共有种少,相似程度较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稀果杜鹃是贵州梵净山山顶杜鹃灌丛群丛特色物种之一,是构成梵净山杜鹃长廊景点的关键物种。采用常规群落生态学调查,对梵净山稀果杜鹃群落的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00 m2的样地中,共有维管植物15科25属27种,灌木层中稀果杜鹃重要值最高;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显示该群落多样性指数偏低,灌木层中优势种明显,物种分布随机性大,草本层物种较少,分布较均匀;群落垂直结构简单,高度集中在3~3.5 m,群落垂直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6.
通过样方调查,对广东银瓶山森林公园游览区内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群落的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 600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73科116属153种,属分布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性分布类型为主;群落以红花荷为建群种,优势地位明显;群落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层,层间藤本丰富,生活型以小高位芽植物为主,叶以单叶、纸质、中小型叶为主;按Raunkiaer标准,群落内的种群频度为1%~20%的种类占优势,为总种数的67.97%。由于人为干扰因素,红花荷的种群呈衰退状态;群落各层的多样性指数表现出不相一致的趋势,以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17.
对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赧亢片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典型地带选取的3个样方进行群落调查,对群落内植物进行了区系分析、多样性分析以及生活型分析。结果表明,赧亢片区内植物多样性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51科72属108个种,隶属12个区系类型;在科的分类水平上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出现了中国特有的拟单性木兰属植物。在植物的生活型上,随海拔的升高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物种数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乔木、灌木2种生活型的植物物种数量随海拔升高的变化不大,而草本层物种的数量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8.
对滇中高原昆明金殿滇油杉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物种组成和各主要物种生态位,并绘制了建群种滇油杉的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结果表明,昆明金殿滇油杉群落共有种子植物70种,隶属38科63属。生活型分析表明高位芽植物占比最大,为60%,说明该地区气候大多时候是温湿型。科属的区系分类结果表明滇油杉群落以热带科和温带科为主,其中热带科最多。属则以温带属最多,热带属次之。表明滇油杉林的区系成分以热带起源为主,属于亚热带植被即暖温性针叶林。生态位的宽度重叠结果表明,在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中具有最宽生态位的物种分别为滇油杉、小铁子和紫茎泽兰。各层重叠宽度主要集中在0.38~0.70、0.00~0.57和0.14~0.97之间。这表明灌木层各物种生态分化较大,可能对群落物种共存有重要作用。滇油杉生命表和存活曲线表明,当滇油杉种群在达到既定年龄,即位于龄级8后死亡率才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蕨类植物里白的群落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浙江省临安市大溪村里白所处群落共有种子植物69种,隶属38科59属,其中热带类型24属,温带类型32属。按Ruankiaer生活型统计,高位芽植物占90.7%,地上芽植物占2.7%,地下芽植物占5.3%,一年生植物占1.3%。叶级以中型叶为主,占66.7%;叶型以单叶比例最大,占84.0%;叶质以草质叶为优势,占57.3%;全缘叶种类占总种数的57.3%,非全缘叶种类占42.7%。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该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较高,Simpson指数平均值为0.778,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为2.258,群落均匀度平均值为0.783。  相似文献   

20.
以滇西北香格里拉亚高山的极度退化、重度退化、中度退化、轻度退化和未退化的5类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法设置样地,测定其群落内植物的生活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滇西北亚高山不同程度退化林地中植物生活型由中高位芽、小高位芽、矮高位芽、地上芽、地面芽、地下芽、1年生植物共7大类组成.其中以地面芽植物占绝对优势;1年生植物、中高位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所占比例最小,未发现达到30 m的大高位芽植物.随着群落退化程度的减低,物种丰富度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中高位芽和小高位芽植物显著增加.随着林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地面芽植物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并成为植物生活型组成的绝对优势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