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加强对秦岭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保护,以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2019年遥感数据作为数据源,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河流、植被覆盖度、主食竹、道路等7个因子,基于RS和GIS技术,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综合评价体系,开展了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大熊猫最适宜海拔分布区为1 300~1 900 m区域;最适宜坡度范围为5°~30°的缓坡;最适宜坡向为阳坡;佛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最适宜栖息地面积占比58.38%,次适宜栖息地占比39.50%,不适宜栖息地占比2.12%,不适宜栖息地主要为远离河流的区域。建议日常管护中对大熊猫饮水区段划出一定的保护范围,严禁在河流两侧500 m范围内倾倒垃圾、排放污水,减少道路建设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加强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法律制度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现状,分析了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法律制度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比美国、日本、英国对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的法律保护制度,对我国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提高我国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法律地位;在《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引入重要栖息地制度,完善禁猎区制度;完善濒危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的土地征用和补偿制度,建立利益相关者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3.
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和建设。 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最严重的就是对森林资源的过度索取。修筑交通干道,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也跟着被分割、缩小,使一些野生动物种群失去了种群间进  相似文献   

4.
华北豹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山西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山西省华北豹的重要栖息地.2017年至2020年,通过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分布的华北豹进行监测,并对其影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个体识别,分析近年来保护区内华北豹种群数量的变化,以期为保护区长期监测及保护管理华北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德阳市九顶山野生动物资源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德阳市九顶山野生动物种类、分布、栖息环境和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野生动物在该地区生存繁衍前景,探讨加强保护该地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环境的策略,为政府制定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于人类的破坏导致栖息地的丧失等因素,野生动物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走向灭绝,保护野生动物就要保护它们的栖息地。文章以乌兰察布市为例,阐述了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问题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有林场森林经营中野生动物保护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国有林场总面积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23%,对野生动物保护具有重要作用。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应作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的一部分。在森林经营中,应将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作为关键物种,加强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根据关键物种的分布和栖息地状况,进行区域划分,实施分区管理;采用可持续的森林经营技术,减少对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的破坏,保护和发展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8.
文摘荟萃     
英国自然保护立法英国最早由国会颁布的保护野生动物的法是在1869年通过的一部关于保护海鸟的法规。随后又陆续颁布了一系列自然保护方面的法规。1975年的《野生动物与野生植物法》,扩大了对多种濒灭动物的保护,加强了对野生植物的保护,并规定了对一些特定的稀有物种的特别保护.1981年的《野生生物与乡村法》不仅规定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同时也注意了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的保护。该法的目的是为了协调农业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关系。该法在1985年修改后,为保护特别重要的自然栖息地提供了新的措施。该修正案还引进了一些对任意  相似文献   

9.
对尚勇子保护区内冷山河区域实施火烧干扰前后哺乳动物对栖息地的利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计划烧除对哺乳动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计划烧除后野生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均有明显增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样性指数逐渐恢复到未干扰月份;不同物种在烧除前后被监测到的痕迹数量变化趋势具极大的相似度。研究认为,计划充分和管理完善的火烧间伐在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景洪市野生动物肇事及补偿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景洪市野生动物肇事及其补偿情况,经过查阅野生动物肇事及补偿统计表、年度保险理赔金额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7年景洪市野生动物肇事共造成群众经济损失24040.0432万元,人员伤亡121人(死14人),实际补偿2735.3798万元,补偿率为11.4%;肇事野生动物主要为亚洲象、野猪、黑熊,偶蹄类、灵长类和爬行动物等;肇事的主要原因为人口的日益增长、土地利用方式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断丧失、野生动物食性改变以及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等。建议采取缓解人象冲突、完善补偿机制、防范野生动物肇事、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保护区内村寨搬迁、相关补偿法规的建立与完善等措施以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湖南花岩溪国有林场野生动物丰富,尤其鹭科鸟类是林场的代表性动物。根据花岩溪林场野生动物组成、分布状况及栖息地特点,建议:将珍稀野生动物及鹭科鸟类作为关键物种,加强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将林场划分为保护区域、保持区域和生产区域进行经营管理;采用可持续的森林经营技术,减少对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的干扰破坏。  相似文献   

12.
要闻     
正全国人大:审议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此次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是我国自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以来,对现行保护法进行的较为全面的一次修改。修订草案当中,首次增加了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以开发森林资源的多功能效益为主要目标,以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理论为基础,建立起的森林资源开发规划模型。这个模型在规划期内,以开发森林资源多功能(木材生产、旅游地、野生动物栖息地)效益的资金净现值最大为目标,以森林资源永续利用、旅游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以及林区道路的建设和维护等项内容为约束方程而建立的。应用这个模型可以计算出不同规划段内森林资源的多功能效益、木材产量、营造林地面积、旅游地面积、动物栖息地面积及建设和维修林区道路长度等项值。为我国系统地开发森林资源,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皇冠山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是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划分核心、缓冲、试验三大功能区,以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多功能管理。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271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6种,Ⅱ级保护动物29种。野生真菌182种,昆虫1492种.有种子植物1419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9种,植被类型复杂,有3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10个植被亚型,28个群系(其中竹林6287公顷)。独特的区位优势,是秦岭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向东延伸的纽带。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广东仁化高坪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对其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评估,有利于确定其在韶关自然保护区中的保护地位,鉴于此,采用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指数和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指数来评定了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结果显示: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数为43.15,珍稀濒危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数为39.27,具有一定的野生动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和保护优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野生动物多样性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保护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管道等线性工程会对沿途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产生一定的影响。文中以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外输管道为案例,将途经的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为研究对象,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量化评价线性工程对野生动物和栖息地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该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生态影响的综合评价指数(EI)为0.139,表明工程对评价区总体影响较轻微。其中,对栖息地影响评分为0.248,对野生动物影响评分为0.165。根据打分标准和规范可知,该项目实施对这一区域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潜在影响,对栖息地的影响程度大于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栖息地的占用和连通性的阻隔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到该区域野生动物迁徙活动。结合施工方案和现状评估得出,对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和种群数量的潜在影响是暂时且有限的,随着施工期结束以及实施保护和减缓措施,这类影响会逐渐消失。建议不断优化线性工程的施工方案,尽量减少影响,避开鸟类的迁徙期和繁殖期,尤其应该注意的是线性工程对栖息地连通性的影响,减小土地破碎化,同时与保护区签订相关生态补偿和日常监管协议。研究可为线性工程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刊中报     
<正>落实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全面落实党中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管的原则,完善了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管理制度。一是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遗传资源的保护,完善野生动物保护范围及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维护生物多样性,切实保护群众利益。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南非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并重点总结了南非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给我省的启示,并就浏阳株树桥华南虎栖息地改造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徐涛  陈蕾 《绿色科技》2019,(4):29-30
指出了自1996年王香亭主持进行了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外,已多年未进行过野生动物当地资源调查。于2017年1~12月,在保护区5个管理站内设置了30个1km×1km网格,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保护区内首次监测到了野猪,再添了一个物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世界范围内的野生动物旅游业的发展加以概述。介绍野生动物旅游业的含义及构成,分析国际社会野生动物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对野生动物旅游业可持续性,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必要性,以及高该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参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