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稻麦研究所考虑到顾客(尼普洛公司)提出的要求,作为尼普洛公司的分承包方,在其产品成熟辐照工艺的基础上,建立了γ射线辐射灭菌质量体系,编制了质量体系文件,分别于1998年11月及12月22日通过了德国TuV质量认证中心的初审及正式审核,以下两个方面谈γ线辐射灭菌质量体系的建立,以供建立水稻种子质量保证体系参考。  相似文献   

2.
γ线灭菌的辐射源变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变更管理角度,以辐射源的活度增加为例,说明γ线辐射灭菌中由于辐射源的活度改变或源棒几何排列变化所要满足的基本管理要求,从而达到产品灭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确定和保证中药材及中成药辐射灭菌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60γ射线应用于中药材、中成药的辐射灭菌,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有效的灭菌技术。这种灭菌技术与传统的热力灭菌和化学灭菌相比有许多独特的优点。a.射线穿透能力强,中成药或中药材可整箱整袋进行辐照处理,无需打开包装,灭菌彻底,避免了灭菌后的再污染。b.技术先进,工艺简单,节约能源,可大批量处理,经济上合理。c.辐射灭菌的整个过程是在常温压下进行的,适用于对含有挥发性或热敏性成分的中成药和中药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一种用沸水冲饮的大众饮料,它的卫生学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当前,开展成品茶灭菌技术研究,以提高茶叶饮用卫生,是一项关系到我国成品茶国内外贸易的重要课题。为此由福建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与福建省辐射中心筹建办协作进行了钴—60—γ射线灭菌的试验。  相似文献   

5.
我国"三品"大米生产与认证的法规及技术标准要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国家现行的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为基础,结合现行水稻生产结构调整的实际,对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大米在生产与认证方面的重点要素开展了研究,就当前各级政府和稻米产业及百姓普遍关注的“三品”大米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描述,提示了今后生产发展中需注重把握的技术关键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60Coγ射线不同剂量辐射甘蔗种芽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2000γ,3500γ,5000γ,65000γ,8000γ等级的^60Coγ射线对甘蔗种芽进行电离辐射处理观察对甘蔗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苗期辐射形态变化,发现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出苗率明显下降,生长亦严重受阻,并发生矮化苗,茎色改变,心叶不抽出,株型变化等多种辐射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7.
经过长期发展.国际种子检验协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种子检验相关国际组织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发布种子质量检验标准、组织实验室认可和产品认证、制定国际种子贸易规则的核心: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技术法规为手段,以标识和认证为保障,依托各级种子质栓机构和认证实验室.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种子检验体系。对先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种子质量检验体系的分析与研究.将对中国种子法规体系、质检体系、监督管理、认证认可、标准制定等方面提供诸多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3种剂量的N离子束注入(4×1016,6×1016和8×1016 N+ ·cm-2)和3种剂量的60C o-γ射线辐射(100,150和200 Gy)处理4份大豆干种子,在相同种植条件下对其M6代产量性状和品质进行研究,比较2种处理方法对大豆产量性状及品质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新大豆3号4×1016N+·cm-2离子束注入处理单株荚数显著增加,6×1016N+ ·cm-2离子束注入处理产量极显著增加;合99-756 8×1016 N+ ·cm-2离子束注入处理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显著减少,6×1016N+ ·cm-2离子束注入处理百粒重显著减少,100 Gy60 Co-γ射线辐射处理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100,150和200 Gy60 Co-γ射线辐射使脂肪含量显著提高;新大豆8号4×1016和8×1016 N+ ·cm-2离子束注入、100和200 Gy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单株粒重显著减少,4×1016和6×1016 N+ ·cm-2离子束注入及200 Gy60Co-γ射线辐射处理产量极显著或显著增加;N离子束注入和60Co-γ辐射对石大豆2号产量、各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因此,诱变育种目标应根据材料的敏感性、诱变方法和剂量综合确定.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60)Co-γ射线对不同木薯品种体细胞胚子叶的辐射诱变效应,以2个木薯品种‘新选048’和‘Mcol22’体细胞胚子叶为外植体,采用0、5、10、20、40 Gy 5个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观察比较不同辐射处理条件下体细胞胚子叶不定芽发生率、再生植株的生根率、株高、组培苗的生长情况以及再生植株移栽后植株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对体细胞胚子叶不定芽的发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随着~(60)Co-γ辐射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不同基因型对~(60)Co-γ射线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新选048’对~(60)Co-γ射线的敏感程度较‘Mcol22’强。从再生植株的生长情况可知,再生植株的生根率、株高、移栽成活率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经辐射,2个木薯品种在组培苗形态上均出现叶柄或叶脉颜色改变、叶形变异、黄化苗、矮化苗等不同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10.
利用γ射线辐照接种后的亚麻花药,通过花药培养获得突变体.初步研究了不同剂量的γ射线对亚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及绿苗分化率的影响,探讨了亚麻花药辐射诱变的适宜辐射剂量及突变体当代的遗传表现.  相似文献   

11.
γ射线辐射亚麻花药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γ射线辐照接种后的亚麻花药,通过花药培养获得突变体。初步研究了不同剂量的γ射线对亚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及绿苗分化率的影响,探讨了亚麻花药辐射诱变的适宜辐射剂量及突变体当代的遗传表现。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纤维亚麻诱变育种始于60年代初,先是开展钴60γ—射线、热中子和快中子进行种子照射,70年代开始辐射与杂交相结合育种,80年代用钴60γ—射线进行亚麻活体照射,先后获得一批优良突变系,育成黑亚四号、六号两个优良品种,并在辐射材料的选择、适宜引变剂量  相似文献   

13.
以钴60γ射线(60Co-γ射线)对18份大麦品种资源材料进行不同剂量辐照,对各处理的出苗率及育性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供试材料的辐射损伤效应也逐渐增加,造成出苗率下降。出苗率与辐射剂量呈一元一次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表达式为:Y=a-bX(a0,b0);同时,辐射胁迫可对育性产生一定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以3个微胚乳超高油玉米自交系干种子为材料,用不同剂量的γ-射线进行辐射,对辐射当代苗高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所使用的剂量范围内,辐射当代苗高降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降低越明显。根据苗高降低的程度确定该类型玉米自交系干种子的适宜辐射剂量大致为120~180Gy。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提高抗稻瘟病突变体选择效率的育种方法,选取7个水稻品种(组合)以水稻成熟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利用γ射线辐射增加水稻愈伤组织的突变几率,通过稻瘟病粗毒素胁迫培养定向选择抗稻瘟病突变体并进行后代抗病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材料诱导愈伤组织的频率有较大差异;②经过γ射线辐射处理后,愈伤组织在含毒素的培养基上分化成活率得到了提高,通过后代抗病性鉴定发现,这是由于辐射中诱发的抗病性突变引起的。③对愈伤组织进行辐射处理的γ射线剂量以10 ̄15 Gy为宜,在此剂量范围内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率,而且通过后代的抗病性鉴定发现:接受辐射诱变的愈伤组织经含粗毒素的培养基筛选培养后,其后代抗病性变异率很高,大大提高了水稻抗稻瘟病突变体的诱导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以2个黄金茶品种及福鼎大白茶的插穗为材料,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对其适宜的辐射剂量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辐射剂量对茶树扦插苗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以0 Gy的发芽率最高,4~8Gy为"半致死剂量"(LD50),10 Gy或更高的剂量为"致死剂量"(LD100)。不同辐射剂量对幼苗的生长产生影响,10 Gy的诱变剂量株型明显矮于对照及其他处理。60Co-γ射线处理茶树扦插苗最适宜的辐射剂量为2~4 Gy,其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系不同剂量和剂量率的γ射线照射不同品种马铃薯的休眠块茎,诱发出突变株系,选育出高产、抗病、优质的辐射高原7号等新品系用于生产,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本文通过对各辐射株系与原品种主要遗传性状的观察、比较,对马铃薯辐射育种中的几个遗传变异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60Co-γ射线辐射苦荞麦籽粒M2至M5代变异性状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60Co-γ射线辐射苦荞麦籽粒M2至M5代各变异单株后代籽粒粒形、粒色、刺的有无及植株茎色等性状不易稳定,存在连续多代变异现象,表明辐射诱变后代变异性状稳定性差,诱变育种具有可行性和困难性.  相似文献   

19.
60Co-γ辐射对木薯生长的影响及其突变体的SC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木薯生长的影响,确定突变体DNA变异的情况,以新选048和华南205木薯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0(CK)、50、100、200、400、800 Gy60Co-γ射线对其进行辐射诱变,观测不同辐射剂量下木薯的生长情况,对辐射诱变后的种植材料进行表型鉴定,并对表型变异稳定的突变体采用SCo T分子标记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2个木薯品种辐射敏感性不同,新选048和华南205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214、219Gy,而当辐射剂量达到400 Gy时,2个木薯品种的致死率均达100%,因此,木薯60Co-γ辐射诱变较合适的诱变剂量在200 Gy左右;在0(CK)、50、100、200、400、800 Gy辐射剂量下,新选048的表型变异率分别为0%、0%、1.5%、5.4%、0%、0%,华南205表型变异率分别为0%、0%、1.2%、3.5%、0%、0%;据20142016年的表型鉴定结果,本试验获得了8份包含了裂叶叶形变异、叶柄颜色变异、株高变异、茎粗变异的稳定突变体,对其采用SCo T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发现共有11条引物可检测到木薯母本及其突变体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这些突变体的获得为今后木薯育种及机理研究提供可靠的原材料和中间材料,且采用SCo T分子标记能较好的鉴定辐射诱变获得的木薯突变体材料,为今后木薯辐射诱变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花粉诱导是获得无融合生殖的一个重要途径。本试验采用辐射花粉对雌花授粉进行木薯无融合生殖活体诱导,获得了由~(60)Coγ射线辐射花粉诱导的孢子体无融合生殖种质。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射花粉诱导木薯无融合生殖的途径是有效的,且辐射剂量及品种的选择对木薯无融合生殖诱导具一定的影响。本次试验共收获23株植株,通过对诱导子代的细胞学及共显性EST-SSR分子标记检测,显示其23株诱导子代为杂合二倍体;进一步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各子代的异质杂合性或同质杂合性鉴定,发现2株为SC5遗传同质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