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了细菌除草剂的研究现状以及根细菌的特点和作用机制,分析了细菌菌株的筛选方法,并讨论了细菌除草剂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青基病是重要的植物细菌病害,青枯病菌普遍具有产生细菌素的能力。本文简述了青枯菌细菌素的产生和性质,并探讨了青枯菌细菌素在生物防治和评价青枯菌种群动态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Treatment of corn seeds with 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B20-006, a potential biocontrol agent, had no effect on type of endophytic bacteria on corn. However, it stimulated endophytic bacterial reproduction in the plants. B20-006 did not affect the original population of endophytic bacteria in corn roots in early stage. In late stage, population of endophytic bacteria in corn roots treated with the bacteri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K. Colonization of the bacteria in corn roots would benefit the micro-ecological resistance of cultivars against the disease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strain B20006 could enhance the percentage of antagonistic endophytic bacteria against Rhizoctonia solani. The percentage in the resistant cultivar, Lianyu 11 was higher than in the susceptible one, Lianyu 13.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种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1996~2002年间从浙江、江苏、福建和云南等稻区采集稻种和稻株样本921份,从中分离出11635个细菌菌株,用平板对峙培养法进行了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拮抗测试。经致病性测定、菌落形态及部分细菌学特征测定后,选出代表菌株631个连同26个对照菌株用Biolog及脂肪酸分析法进行测试。鉴定出假单胞菌属11个种或型,其中8个种内测到拮抗菌株,平均抑菌率为24.3%;其他非致病细菌14属的25种中13个种内存在拮抗菌,平均抑菌率为14.3%,明显低于假单胞菌属。  相似文献   

5.
植物病原棒形细菌的菌种保存郭坚华,任欣正,李瑾(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210095)植物病原细菌的菌种保存有多种方法,但或保存时间不长,或操作条件要求较严格不易掌握。近年国内不少单位都在寻找简便可靠的细菌菌种保存办法,在水稻白叶枯病和马铃薯青枯病等病原细...  相似文献   

6.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和内生细菌的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农作物由于各种病害而造成的产量损失可达其总产量的30%~40%[1]。化学农药虽能快速有效地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但同时带来了残留、污染、抗药性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但影响了人类健康,而且威胁着整个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盾壳霉所产抗细菌物质的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研究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生态特性中,我们首次发现了该菌可产生抗细菌物质。本试验测定了盾壳霉产生的抗细菌物质对13种(或类型)细菌的抑制作用。并对该物质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纸层析和纸电泳迁移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物质可抑制多种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尤其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的抑制作用最好;可耐121℃ 1h高温处理;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pH值大于或等于11的碱性溶液中丧失活性;纸层析和纸电泳分析表明该物质含有2种有效成份,皆为非水溶性物质,其中一种是中性化合物,另一种是弱酸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应用Biolog细菌自动鉴定系统(4.20版)对8个属的16个已知菌种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属准确率为87.5%,种准确率为75%。应用16S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相同的菌株测定,结果同源性均在99%以上。本文在对两种鉴定方法进行比较的同时,客观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并讨论了两者在植物检疫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水稻基腐病细菌和玉米茎腐病细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水稻基腐病细菌(18个菌株)、玉米茎腐病细菌和菊欧氏杆菌的6个致病变种的标准菌株及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的两个致病变种(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ora和E.c.pv.atroseptica)进行了58项生化试验的比较。结果水稻菌株在生化性状上与玉米菌株十分相似,最接近菊欧氏杆菌玉米致病变种(E.chrysanthemi pv.zeae),但水稻基腐病细菌在兰色素产生,丙二酸、酒石酸钠利用,产氨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项上与玉米致病变种不同。在致病性比较中,水稻菌株比玉米菌株致病力强,寄主范围广。可能是一个独特的致病变种。全细胞蛋白聚丙烯酰胺圆盘电泳的研究表明水稻菌株的蛋白电泳带数与玉米菌株相同,均为16条,但电泳带的迁移率互不相同。血清学研究表明水稻基腐病细菌和玉米致病变种没有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11.
Cive.  EL 张朝华 《植物检疫》1993,7(2):130-137
1 引言危害农作物的大多数病原物的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通过感染或污染有病原物的植物材料进行的,要严格执行检疫法,控制植物材料的调运和引进,进而预防或限制植物病原物的扩散和传播。植物检疫法的效能如同其他植物病害的控制策略一样,依赖于对植物病害的快速、准确检测或诊  相似文献   

12.
帅正彬 《植物保护》1995,21(4):37-39
植物病原细菌素的研究进展帅正彬(四川省成都市第一农业科学研究所610072)1细菌素的研究概况细菌素的研究开始于医学领域,70年代由于应用产生细菌素的放射土壤杆菌AgrobacteriaradiobacterK84菌株防治桃树等细菌性冠瘿病(Agro...  相似文献   

13.
软腐细菌有着复杂的种群组成,广泛的地理分布及寄主范围。其致病机制是由病菌分泌果胶酶使寄主的薄壁细胞组织离解,造成寄主组织萎蔫和腐烂。软腐病不仅在田间,而且在寄主收获后的整个运输和贮藏过程中均可发生。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软腐病造成的损失达5千万—1亿美元。英国每年有500万吨马铃薯做为食物,在贮藏期造成的损失达68%;世界各地大白菜贮藏期的  相似文献   

14.
昆虫在某些发育阶段可感染不同种类的共生微生物,这些共生物在宿主生长、繁殖、适应环境及进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大量研究发现,昆虫体内的不同共生微生物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是相互间不同程度地存在某些联系。本文以共生细菌为重点,综述了最近10多年来有关不同种共生细菌之间的关系,及共生细菌与其他昆虫相关微生物(病原细菌、真菌和病毒及昆虫共生真菌)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其中,重点回顾了不同细菌在昆虫体内的共存和对宿主功能上的协作,昆虫中已经发生或可能正在发生的细菌取代,以及共生细菌对宿主的病原物敏感性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最后对各种生物学技术大量应用于共生细菌研究的背景下此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从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及浙江5省7市采集的14科33种观赏植物上分离到199株软腐欧文氏杆菌菌株,44项理化性状鉴定结果:126株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胡萝卜变种(Erwinia carotovora pv. carotovora简称Ecc)、7株为菊欧文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简称Ech)、66株介于Ecc和Ech之间的中间型(I、Ⅱ、Ⅲ、Ⅳ、V)。Ecc和中间型菌株是我国观赏植物的主要病原细菌。在本文中首次报道了竹芋科(竹芋)、苋科(千日红)两科及一些植物种:芦荟、白穗花、玉簪、黄精、富贵竹、兜兰、砂仁及饿术草是软腐欧文氏杆菌的新的寄主植物。血清学研究表明,Eca、Ecc及Ech这三个种之间不发生交叉反应,但同一个种内是可以起反应的。另外,Ecc与中间型相互之间有沉淀反应,表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6.
开发利用细菌除草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作物生产及有用植物栽培中,化学农药对提高生产和维持品质贡献很大。但在近年,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心,期望开发环境负荷少的农药。特别是利用自然界生物相互作用的生物农药令人注目,现正在开发与实用化。作为生物除草剂,利用病原真菌的微生物除草剂虽有几个,...  相似文献   

17.
 笔者1991年在吉林省各地烟草病害调查中发现两种新的细菌病害-叶斑病和黑茎病。其中黑茎病在生产上造成一定损失,尤其是采种株,在个别地块一些品种由于此病影响几乎收不到种子。  相似文献   

18.
19.
张朝华 《植物检疫》1993,7(4):284-286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颁布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进出口贸易的迅速扩大,植物检疫任务日益加重,加之国际上对检疫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现有的检疫手段已不能很好适应形势的发展,与快速、准确、灵敏、实用的检疫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把我国的检疫性细菌检疫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促使检疫效果的提高,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20.
韩日畴 《昆虫天敌》1991,13(4):198-201,193
Steinernema和Heierorhabditis属昆虫病原线虫作为生物防治因子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这类线虫感染期幼虫肠腔中专化性地携带Xenorhabdus属共生细菌。近年来,明确了Xenorhabdus共生细菌对线虫大量培养的作用,筛选了廉价、方便的线虫人工培养基,从而导致了线虫的商业化生产。自五十年代,特别是七十年代末,我国从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引进了大批Steinernema与Heterorhabditis线虫,同时也从土壤或自然寄主中分离出许多本国线虫种或品系(李丽英 1979;戴冠群 1984;王国汉 1984;刘杰,李丽英和王国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