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研究苗壮壮防治棉花苗期立枯病、炭疽病,花生根腐病、叶斑病效果表明,在棉花苗期和花生初花期,每公顷用225-300ml苗壮壮对上述病害防治效果比较理想,而且对棉花和花生不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2.
新疆棉花主要病害发生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了新疆棉花烂根病、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生特点及新疆棉花主要病害发生趋势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防治棉花病害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棉花苗期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角斑病等,4片真叶后有枯萎病,统称为棉苗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土壤带菌,为土传病害,遇低温高湿天气发病重。对于棉花苗期病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相似文献   

4.
棉种包衣与拌种防苗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苗期病害是棉花生长前期重要的复合性病害,包括棉苗红腐病、棉苗炭疽病和棉苗立枯病,前两种病害病原菌附着在棉种短绒上,依靠种子进行传播,棉苗立枯病则靠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过冬,在适宜的温度及湿度下,往往引起棉花苗期病害大面积发生,造成烂种、烂根、死苗,出苗不齐,严重影响棉花生长,降低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5.
拮抗链霉菌S-5对棉花病害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测定了从小麦根际筛选的一株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S-5对棉花苗期病害根腐病、红腐病、炭疽病和棉花枯、黄萎病菌的防病效果。抑菌作用测定结果表明,链霉菌S-5具有广谱抑菌作用,对棉花枯黄萎病菌抑菌作用明显。生物测定,链霉菌S-5促进棉花幼苗生长,降低枯黄萎病的发病率。在自然 发病的棉田,链霉菌S-5拌种,对棉花苗期的防治效果为65.5%,明显高于多菌灵的防效40%。不同使用量,防病差别明显。使用量37.5kg/hm^2穴施,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病效果分别为81.08%和100%。  相似文献   

6.
棉花是新疆的经济支柱。由于棉花种植面积大。轮作倒茬困难,土传病害日趋严重,加上春季低温、高湿气候发生频繁,棉花烂种、烂芽和苗期根腐病发病面积在北疆平均达20%以上。为解决烂种问题。奎屯垦区1991年开始引进卫福种衣剂,经10余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卫福种衣剂对棉花烂种、烂芽和苗期根腐病防效显著,烂种率由推广前的15%~30%下降为2%。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疆红色产业的大力发展,加工番茄面积不断扩大,番茄病害也逐年加重.本文就加工番茄苗期主要病害的发病特点、症状及其防治措施提出自己的认识,为生产上逐步建立起加工番茄苗期病害预防与防治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棉花是新疆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南部深度贫困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常年连作和苗期低温造成病虫害为害加重。利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拌种是实现一播全苗和防治苗期病虫害的有效措施,目前新疆南部地区常用种衣剂不含杀虫剂,导致棉花苗期地下害虫为害严重,加之难以观察,增加其防治难度。基于此,通过田间试验研究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复合型种衣剂对新疆南部棉花出苗情况及苗期病虫害防治效果,为新疆南部棉花农药减施增效和科学制定棉花种子包衣技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伊犁地区作为新疆重要的优质苹果基地,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逐年引种新品种,使果园面积的不断扩大,同时苹果病害发生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中后期果实生理性病害危害严重。2005年,对霍城、特克斯等苹果主产区的调查表明,苹果果实的生理性病害造成的损失达到20%~30%。由于果农对果实的生理性病害与真菌性病害辨识不准,导致防治方法不当。笔者总结近几年伊犁地区苹果果实上的生理性病害发生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以供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浙江棉区集中于杭州湾和钱塘江两岸,其次为东部沿海地区。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疏松,植被常青,适于棉花种植,但亦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近年来,棉田普遍实行粮棉间作套种,两熟矛盾突出,棉花苗期病害尤为严重。棉花苗期正是春夏之交。此时我省多数年份春雨、霉雨连绵,寒流、低温交错,棉苗套种于前作行间,阳光不足,田间湿度较大,最易诱发棉苗病害。1973年和1975年气候低温多雨,苗期严重发病棉田约有四十余万亩,占植棉总面积的35%以上。由于棉苗罹病,导致棉花生长季节推迟,密度下降,棉株大小不匀,严重地影响后期棉花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1.
卫福200FF是一种低毒、广谱性拌种药剂对各种苗期病害、土传病害、种传病害和烂种防效极佳。它具有杀菌谱广、使用范围广和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特点,在新疆的棉花、玉米、小麦、花生、大豆、芝麻和豆类蔬菜等多种作物上广泛地进行了应用,表现出了较好的效果,但在籽瓜上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尚属首次。近几年来,农九师一六三团打瓜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大,但由于该团地处塔额盆地的西北边缘,无霜期短,≤10℃以上的有效积温较低,2004年,新引进的“新籽瓜一号”品种生育期较长,早播在低温高湿的情况下易造成烂种,晚播由于生育期不够造成白籽率高,影…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从新疆农业科学院获悉,近日,该院2014年组织申报的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作物根腐病综合治理技术方案"获得立项批复,该项目由河南农业大学主持,该院作为参加单位,由该院核生所雷斌研究员主持"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专题,专题共拨合同经费265万元。该专题将联合该院核生所、经作所、植保所、微生物所,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巴州农技中心等单位共同开展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研究,  相似文献   

13.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都是为害棉花茎秆的重要病害。棉株一旦感染这两种病,就会常年受害,发病轻的造成减产,发病重的导致绝收,而且防治十分困难,因此有棉花“癌症”之称。  相似文献   

14.
玉米土传病害的主要特点是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季种子萌动后到出苗乃至整个生育期均可以通过植株的根系进行侵染,可分为苗期病害、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等.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的苗期症状表现也归为苗期病害,因此玉米苗期病害的防治是玉米土传病害防治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45%武将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苗期病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苗期病害主要包括由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等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其中由镰刀菌、丝核菌等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最为常见,其症状表现为在玉米幼苗3~5叶期,叶片变黄或出现褐色斑,同时根系也出现褐色斑或胚根变褐腐烂,品种间发病有差异。此类病害的初侵染主要是种子带菌和土壤带菌。其发病条件主要是春季连续阴雨低温,从而延长了幼苗的出土时间,增加了病菌侵染几率。甘肃省河西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由于早春气温变化大,加上近几年雨水偏多和种子异地频繁调运,玉米苗期病害从无到有,个别年份发生普遍,缺苗毁种现象严重。“武将”是由美国科聚亚公司研制开发的针对玉米苗期真菌性病害的种衣剂产品,其主要成分是对立枯丝核菌、镰刀菌有高活性的克菌丹(CAPTAN),为了验证其防治效果,我们于2005年在甘肃省武威市开展了“武将”悬浮种衣剂包衣防治玉米苗期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江涛 《山东蔬菜》2010,(1):36-37
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无论是早春栽培,还是秋冬延后栽培,辣椒、甜椒、番茄、茄子、黄瓜、西瓜、甜瓜、草莓等主要果菜的苗期病害发生都较为严重,每年都有因苗期病害致苗子死亡的情况发生。辣椒、甜椒、番茄、黄瓜、西瓜、甜瓜、草莓、西洋芹菜等育苗阶段最常见的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菌核病、炭疽病和沤根。  相似文献   

17.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与调查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叶部病害、茎部病害和穗部病虫害的抗性,一般在植株发育中后期时调查;对根部病害的抗性,在苗期或植株生长中前期调查;对于全株性病毒病害的抗性,在植株生长中前期调查。  相似文献   

18.
新疆是加工番茄的主要产区,近年来病害发生有种类日益增多、发病越来越重的趋势。给加工番茄生产和质量带来重大损失。根据近年研究结果和生产单位经验,防治加工番茄病害,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为了更好地防治加工番茄病害,现初步制定如下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东省棉花病害主要是棉花枯萎、黄萎病。枯萎病在苗期和现蕾期前后常引起大量死苗,残存的病株结铃显著减少,铃重减轻,严重影响棉花生产和棉农收入;黄萎病病情发展比枯萎病缓慢.很少造成棉株立即枯死.但病株结铃少.脱落率高.纤维差.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0.
棉花生理病害是棉区常见病害,受害棉花常造成叶片发红、干枯、脱落,个别棉田甚至90%的叶片和上部2~4台果枝棉铃脱落,受害棉田减产严重。棉花生理病害常发生于棉花生长的中后期,调查发现,导致棉花生理病害的原因主要与土壤、营养、肥水、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