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滑菇(Pholiota nameko)是我国东北地区栽培较广泛的一个食用菌品种,我们从1982年开始用木屑熟料栽培。根据滑菇耐低温不易感染杂菌的特点,于1984年进行棉籽壳生料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报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供试菌种为滑菇早生种,引自日本。培养料为棉籽壳95%、麦麸4%、石膏粉1%,另加25%多菌灵0.1%。采用箱栽法,木箱规格为60×40×10cm,于10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的滑菇种植技术.包括菌种选择、培养料的制作、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全过程栽培技术.以期促进林区滑菇生产尽快发展.使大兴安岭地区成为滑菇夏季出菇基地.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滑菇液体培养基中不同C/N、pH、硫酸镁和磷酸二氢钾配比对滑菇菌丝产量的影响,从中筛选出四因素的最佳组合为:C/N 20:1、硫酸镁0.08%、磷酸二氢钾0.05%、pH 6,该组合的菌丝产量最高。用该配方进行了滑菇液体培养最适期试验,结果表明,液体培养12d,菌丝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滑菇是我省的主栽品种,面积较大。为了提高代料栽培的生物学效率,笔者进行了培养料配方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菌种供试菌种为奥羽2号滑菇,引自日本。(二)设计设8个处理和1 个对照。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已广泛应用,但在食用菌生产中应用不普遍,为了探索赤霉素、吲哚乙酸、α-萘乙酸、6-苄基嘌呤四种药剂对平菇发菌及出菇的影响,笔者于1994~1995年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平菇品种为新特1号。赤霉素、吲哚乙酸、α-萘乙酸、6-苄基嘌呤均为国产。 (二)方法 将各种生长调节剂先稀释成100倍母液,然后再稀释成不同剂量的水溶液拌料,装入罐头瓶,每瓶175g,每处理10瓶(培养料配方为桦木屑78%,麸皮20%,糖和石膏各1%),置高压灭菌器内灭菌1小时,灭菌后定量接种,25℃恒温下培养。每隔3~5天测菌丝长度、满瓶时间、出菇时间、子实体产量。  相似文献   

6.
新法灭菌是物理和化学相结合,对培养料进行综合处理的新技术。生产人造菇木时在培养料中按比例添加增温剂,装袋后把人造菇木放在60~70℃的容器内保持6~7小时,就能达到常规灭菌效果,接种成活率达97%以上,菌丝生长、香菇产质量都不受影响。 新法灭菌的三大特点:一是节约资源,常规灭菌与  相似文献   

7.
滑菇学名光帽鳞伞(Pholiota nameko),又名滑子芸,日本叫纳美菇。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粗蛋白33.8%,纯蛋白15.1%,可溶性碳水化合物39%。因菇的表面有粘胶质,很光滑,故名滑菇。目前我省栽培的滑菇品种有大粒种“滑5”、中粒种“滑7”和小粒种“滑1”,滑5、滑7比滑1好,菇大而厚,不易开伞,滑  相似文献   

8.
松乳菇的简易组织分离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质脆昧美,香甜可口。为了探讨驯化松乳菇,笔者进行了松乳菇的简易组织分离法试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于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松乳菇子实体;2.75%酒精和脱脂棉;3.250ml 有塞磨口广口瓶(内盛75%酒精和棉球);4.小塑料桶一个;5.蛋白胨——葡萄糖——无机盐培养基;蛋白胨3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0.5克,硫酸镁0.5克,琼脂18克,水1000ml,pH 值自然。6.卫生纸(经高压蒸气灭菌)。(二)方法:1.种菇的采集及初步消毒。采集生长健壮、菌盖约3—4cm 大小的无病虫害的子实体,小心去掉菌盖上的杂  相似文献   

9.
鸡腿菇覆土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覆土是栽培鸡腿菇的一个重要环节。覆土时菌种棒既有竖式也有横式,到底以哪一种方式好,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培养料为棉子壳87%,玉米粉10%,石膏、过磷酸钙、石灰各1%,含水量65%左右。料拌匀后装入17×33cm的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400g。灭菌、接种后置培养室培养,温度控制在24℃左右,约30天菌丝长至袋底。然后脱袋埋土,塑料大棚内套小拱棚栽培,4月底大棚上覆盖遮阳网。试验设二个处理,以不同的覆土方式为处理,每(?)理3次重复,每小区30袋。二个处理为:Ⅰ菌种棒竖式覆土;Ⅱ菌种棒横式埋土。 2 试验经过 1996年2月10日接种,3月12日发菌至袋底,3月15日脱袋覆土进行出菇管理。竖式栽培4月1日开始有原基形成,4月8日开始采收。横式栽培4月6日开始产生原基,4月13日开始采收。由于后期气温较高,至5月29日采收结束。 3 试验结果 ①竖式覆土比横式覆土出菇提前5天。②平均每袋产菇470g,生物效率117.5%;横式覆土处理平均袋产360g,生物效率90%。竖式覆土处理比横式覆土处理增产30.6%(表1)。  相似文献   

10.
滑菇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出适宜液体培养的滑菇菌株,并确定最适的滑菇液体培养条件.方法:通过摇床和发酵罐进行滑菇液体培养初步研究.结果:确定丹滑15、西羽、cte、丹滑8、丹滑9、适合做液体菌种;最适培养基配方为高粱粉2%,豆饼粉1%,葡萄糖1%,KH2PO40.1%,MgSO40.2%,琼脂粉0.1%;最适培养条件摇床的最佳培养条件是,振荡频率150 r/Min、培养基装料系数150 mL/500 mL;确定了一级、二级发酵终点分别为192 h和120 h;并对滑菇液体菌种的保存、液体菌种的菌株筛选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1.
珍珠菇,又名滑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风味独特的食用菌。新鲜的珍珠菇是汤料、凉拌的美味菜肴。在日本国年产量居食用菌第五位。工厂化栽培珍珠菇生产量大,出菇整齐,省工,省本(?)益高。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生产设备 800mL的塑料广口菌瓶,塑料筐(30×40×15cm),拌料机,装瓶机,灭菌室,蒸气炉,接种室,接种机,培养室(能调控温度、光线、氧气),出菇室(能调控温度、湿度、光照、氧气)培养架,搔菌机,菇分级筛选机,真空包装机。 2 培养基配方 木屑或野生牧草粉(五节芒粉)69%,麸皮7%,米糠5%,玉米粉15%,黄豆粉1%,砂糖1%,石膏1.5%,过磷酸钙0.5%。 3 拌料装瓶 按配方将料混匀,在拌料机内搅拌5~10分钟,加水再搅拌30分钟,调节水分和酸碱度,料含水量为65%,pH值5.5,偏酸可加石灰。料拌匀后传送到装瓶机上,瓶放在塑料筐内,每筐装12瓶每次装一筐,料装完后即加瓶盖,进入灭菌室。 4 灭菌消毒 用蒸汽消毒,料温达100℃后保持4~5小时。采用高压灭菌,温度达121℃保持1小时。  相似文献   

12.
以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品种杭秀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高压灭菌方式,分别使用聚乙烯、聚丙烯2种材质栽培袋,采用套环、尼龙绳+刺孔、尼龙绳、尼龙绳+压头4种封口方式进行秀珍菇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材质栽培袋和封口方式对秀珍菇菌丝生长、产量和菌袋破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聚乙烯栽培袋,尼龙绳+刺孔的封口方式秀珍菇表现最佳,其菌丝生长健壮,生长速度达0.59 cm·d-1,破袋率为0,满袋时间为39 d,原基发生时间为40 d,生物学效率达69.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在高压灭菌条件下,聚乙烯栽培袋和尼龙绳+刺口的封口方式比较适宜用于秀珍菇栽培。  相似文献   

13.
微波是电磁波中波长10~10~(-4)米的射线,其灭菌原理是使微生物细胞中的水分子在微波电场中极化,并随着电场方向的变化而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分子之问高速摩擦产生热能,在短时间内使细胞暴破,微生物死亡,达到灭菌的目的。本试验肯定了微波对培养基和玻璃器皿的灭菌效果。材料与方法 (一)采用进口微波炉作微波发生器。试验培养基为常规PDA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在1.2公斤/cm~2,121℃保温30分钟;微波  相似文献   

14.
曹玉谦  迟峰  张印  李长莉  张巍 《食用菌》2006,28(6):16-17
为探索我国滑菇育种的最新途径,培育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滑菇新品种。从2000年开始,首次采用单核菌丝杂交技术手段,以1个野生滑菇菌株和3个生产上应用的滑菇品种为亲本,进行滑菇杂交育种的研究,历时6年,培育出滑菇杂交新菌株——丹滑15号。该菌株具有发菌快、出菇早、菇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等优良特性,已在辽宁的八个县(市)推广应用,在河北、山东、吉林、黑龙江、内蒙等地的滑菇产区试栽成功。现将丹滑15号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864菌株是我室1986年从草菇培养料中分离得到,它对草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生物效率可提高15%~20%,最高达30%以上。为了了解它在姬松茸菇上的效果,我们进行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姬松茸菌株从国外引进。培养料按一般草菇配方。采用箱式栽培,每箱66cm~2,装干料3.25kg。 (二)试验方法 试验设两个处理:①对照组加864菌液发酵。②试验组加864菌液发酵(每百公斤干料加600ml)。两组同时播种,菌丝走透后覆土。每个处理三个重复。从现蕾后定点观察各5朵,测量菇盖直径和厚度、菇柄直径与长度,称重。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子实体的经济性状 不同处理的培养料对菇盖大小与厚度、柄长度与直径以及菇体重量有明显差  相似文献   

16.
利用~(60)Co-γ射线对食用菌培养基辐射灭菌、降解试验和平菇产率的影响,在国内外已有报道,但对猴头菇的产率影响尚未见报道。为了使~(60)Co-γ射线能在这方面推广应用,笔者做了以下工作。 一、材料与方法 (一)配方 棉子壳78%,麸皮20%、CaCO_3 1%,白糖1%,料水比为1:1.5。 (二)方法 将培养料分别装入15×30×0.04(cm)的双层聚丙烯塑袋中,每袋干料重约200g,中间打洞,套上塑料套环,塞上棉花,再包扎牛皮纸,用15万居里钴源辐照,辐照室温12±2℃,辐射剂量为2.8Mrad(兆拉德),共3批,每批25袋。对照组用常压100℃蒸汽灭菌8小时,保温8小时。灭菌后第2天于超净工作台接猴头菇菌种(H88号),用种量约占培养基的3%,于22±2℃培养室培养菌丝,观察菌包污染情况、菌丝长满料时间,作出菇试验,出菇温度15~18℃,相对湿度80%~95%,光照适量,采菇2批。以上试验均平行操作。  相似文献   

17.
以蟹味菇培养料为试材,采用常规高压、阶梯式高压和常压灭菌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栽培试验研究了培养料不同的灭菌方式对蟹味菇菌丝体产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菌丝体后熟期,阶梯式高压灭菌培养料中菌丝体的3种木质素酶和4种纤维素酶活性最高,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为315.12、123.27、19.15 U·L~(-1);滤纸酶、内切酶、β-葡萄糖苷酶、半纤维素酶活性分别为132.57、64.02、34.37、29.02U·L~(-1)。在阶梯式高压灭菌处理下,蟹味菇的农艺性状均高于常规高压灭菌与常压灭菌。蟹味菇子实体的平均丛质量依次为高压灭菌(184.58g)常规高压(174.72g)常压灭菌(170.24g)。  相似文献   

18.
菇壮素在食用菌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菇壮素是一种高效生物制剂,它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任何化学合成物质,主要用于促进菌丝充分吸收培养料的养分,加快菌丝的生长速度,进而复壮菌丝,缩短发菌期,提高产量。本实验主要表明了菇壮素对平菇及金针菇在制种及栽培方面的功效。 一、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材料 ①菌种:平菇西德89号,金针菇19号。②菇壮素:本所研制。③母种培养基:PDA培养基。④原种及栽培种培养基:棉子壳培养料,其中糖0.1%,硫酸镁0.2%,马铃薯3%。 (二)试验方法 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在PDA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菇壮素,在1000ml培养基中分别加0.5、1、2ml菇壮素配制,经高压灭菌后铺平板(平板直径、厚度均匀一致),用无菌吸管截取同样大小的菌丝体接在平板中央,经培养后,逐日观察菌落直径至长满为止。②对原种及栽培种发菌的影响:在相同体  相似文献   

19.
曹玉谦 《食用菌》2006,28(4):54-54
丹东市林业科研所承担的“滑菇杂交育种的研究”项目,首次将单核菌丝杂交育种技术应用于滑菇育种的研究领域,采用野生菌株与生产上应用的主栽品种作亲本,历时6年,培育出滑菇杂交新菌株-丹滑15号。该菌株具有发菌快、抗逆性强、遗传性状稳定、出菇早、菇质好、产量高(生物转化率可达124%)的优良特性,在辽宁、河北、山东、内蒙、黑龙江、吉林等地推广应用3年来,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深受广大菇农的赞誉,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2006年1月4日,该项目通过了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与会专家认为:采用单核菌丝杂交技术进行滑菇育种的研究填补了国际空白,研究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张振刚 《食药用菌》2020,28(3):205-207
人防地道常年温度在8~14℃,空气相对湿度在70%~95%,10月至翌年3月自然通风良好。为更好地利用人防地道冬暖夏凉、常年恒温的优势条件,实现滑菇市场周年供应,提高菇农收益,从配料、灭菌、接种、发菌培养、催菇与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阐明人防地道栽培滑菇技术;并指出环境清洁、严格消毒、搞好通风换气、增加光照是其栽培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