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岐山县从1979年开始引进推广牛冷冻精液配种技术,11年来,共冷配牛31552头,产仔成活23879头。仅1989年就冷配牛5450头,占全县配种母牛头数的65.4%,予计当年增值24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
影响黄牛冷冻精液配种受胎率的几个因素许智,杨国威,吴作松,张秀娟,卢明,谭熙忠(沈阳市苏家屯区畜牧技术推广站.110101)在采用黄牛冷冻精液配种工作中,注意影响冷配受胎的因素,是提高受胎率的关键,我们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和在9个冷配点的试验分析,观察...  相似文献   

3.
提高黄牛冻精配种受胎率的研究张成印(安徽省灵璧县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234200)灵壁县自1984年以来,全面推广牛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坚持以西门塔尔牛为当家品种来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共冷配黄牛27.9万头,繁殖杂文改良牛23.1...  相似文献   

4.
<正> 诸城市程戈庄镇兽医站,设有家畜配种、兽医防、检、治,饲料加工,蛋鸡孵化等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畜牧兽医服务部门,自60年代后期开展家畜人工授精业务,1978年又推广牛“冷配”。12年间共“冷配”牛3621头,鲜精配牛5410头。受胎分别为3132头,4869头。产犊成活7761头。共计出口内销肉牛5270头,1990年又取得10立升罐冷配380头,受胎率92%,头均氮消耗为0.3立升,和使用2粒颗精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5.
铜山县,是全国商品牛基地之一。商品牛基地的建设依靠抓改良,提高牛群质量。需要一心扑在事业上、奋斗在畜牧生产第一线的配种员。铜山县夹河乡畜牧兽医站牛人工援精配种员曹福民是个中专毕业生。他自1983年开始接任牛人工援精工作的时候,这个站早在1976年就搞牛的冷冻精液配种了,输精员换了三、四个,都认为这个工作脏、苦、累,地位低下。然而他挑重担不怕苦,刻苦钻研技术,热情周到服务,5年来,共配牛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本地牛生产性能,70年代末,我省农区各县建起了一批区、乡牛改冷配站,推广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对本地牛进行改良收效显著.80年代以后,国家逐渐取消了对牛改的补贴,我省90%以上的冷配站由于参配牛头数少,配种成本高,经济效益差而难以维持和发展,影响了牛的品改进展.汉源县长期坚持牛改工作,在稳中求发展成效显著.为此,笔者对汉源县牛改冷配站的办站形式、效益及管理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冷配站的办站形式及管理1.1 办站形式.汉源县于1979年建立冷配站开展牛改工作,到1991年已建立九襄和市荣两个冷配站,1992年起先后增建青溪、富庄和安乐三个站.其中,九襄站为县畜牧局独办,输精员为全民所有制职工,专职从事牛改输精,其工资、福利等由县局发给;市荣、青溪、富庄和安乐四个站为县畜牧局和乡畜牧兽医站联办,县局提供牛改所需设备、液氮、冻精等,乡站提供场地和输精人员,输精员为集体所有制职工,兼职从事猪改输精或饲料兽药销售等工作,其工资、福利等由乡站发给.  相似文献   

7.
近来 ,我们在广元市的剑阁、苍溪、旺苍、广元市中区等地对牛改工作进行了一次调查 :1999年 ,全市共建成牛冷配改良站点 10 5个 ,共冷配改良牛 2 930 2头 ,其中黄牛有 14131头 ,水牛有 15 171头。此外 ,还在较偏远地区利用良种及高代杂交牛改良本地牛 13835头。今年上半年 ,牛改良冷配点增加到 10 7个 ,共改良配种 12 733头 ,其中黄牛 6 80 7头 ,水牛5 92 6头。广元市通过抓牛改工作 ,一方面使本地牛的品质上了一个台阶 ,为今后肉牛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 ,牛改还增加了养牛农户的经济收益 ,为山区农民找到了一条致富门路。1 …  相似文献   

8.
卢龙县燕河营乡兽医站配种员贾庭弟同志,从1982年开始搞黄牛改良工作。配种范围涉及到四个县的12个乡,改良黄牛989头。1985年单罐冷配475头,准胎率达81%。他  相似文献   

9.
湘西黄牛冷配受胎率与人工授精技术关系十分密切,只有提高人工授精技术水平,严格把握好每个技术操作环节,才能达到多配种、多受胎、多产仔的目的。笔者在下乡技术检查指导中发现一些品改点冷配受胎率维持在60%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有部分品改员输精技术水平没有得到提高。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环节没有把握好,根据自己多年在牛冷配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就如何提高湘西黄牛冷配受胎率从技术的角度作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黄牛冷配具有能充分发挥优良种公牛的配种效能.减少传染病的传播,不受地域、时间限制,有效改良本地牛品种等优点,是当前广泛推广的一项实用技术。渝水区自1995年列为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区)后,从1996年开始在全区推行黄牛人工冷配技术。它为发展该区优质肉牛生产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奶牛性控冻精配种繁育技术进行奶牛性别控制是近年来世界上蓬勃发展的一项提高奶牛繁育效率的新技术,是迅速增加能繁母牛存栏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昌吉州从2007年开始大量推广奶牛性控冻精,4年来共使用奶牛性控冻精24211剂,冷配牛16520头,受胎率达69.3%。冷配每头牛平均使用冻精1.47剂。至2010年12月底,已产犊6620头,其中母犊6138头,母犊率92.7%。本文把在推广奶牛性控冻精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介绍给大家,以期抛砖引玉,对奶牛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我区黄牛改良工作从50年代就开始了,先后引进秦川、南阳、黑白花等品种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效果比较显著。1979年在砀山县开始推广冷冻精液配种,1982年在全区推广,从而大大加快了我区黄牛改良的步伐。9年多来,全区共引进西门塔尔、夏洛来、抗旱王、秦川牛等品种改良当地黄牛199870头,冷配点已发展到140个,平均1个  相似文献   

13.
自1995年,吉林省前郭县实施黄牛开发工程以来,东三家子乡以改良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养牛业,现有黄牛2631头。两年来,东三家子乡已产改良犊牛956头,在乡公路两侧的牛群里,新生犊牛和两岁育成牛,几乎全部为西门塔尔改良牛。今年,东三家子乡在巩固原有改良成果的基础上,又掀起了黄牛人工改良热潮。全乡铺罐11个,有黄牛冷配技术员11名,设冷配点9处。这个乡从5月1日开始铺罐配种,现已配种母牛356头,受胎201头,受胎率达到56.5%。发牛财从何处入手?东三家子乡党委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以繁促养、以改提质、以质增…  相似文献   

14.
湖南肉牛产业散养户占80%以上,增大了以冷配为主的品种改良和新技术推广工作的难度.文中分析了目前肉牛品种改良冷配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供冷配员输精的牛源不足、部分地区冷配牛受胎率不高、冷配员工作盲目被动、冷配员流失以及广大农村缺乏推广先进繁殖技术的平台等,提出了湖南目前冷配员的配种工作,应从单纯技术问题上升到组织管理层次的观点,以"控制发情"技术和计算机管理软件为核心,采用"科研机构+公司(大户)+冷配员+农户"的实施模式,利用市场调节,在不增加政府大批资金投入的前提下解决以上问题,提高湖南肉牛品改工作效率和良种覆盖率.  相似文献   

15.
宁夏银川市畜牧站,从1984年开始,派技术干部到市郊银新乡丰登村开展畜牧科技咨询服务,设点推广奶牛冷配技术,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支持,受到当地村民的热情欢迎,经过几年努力,促进了该村奶牛业的蓬勃发展。现将这一工作的基本经验,作简要介绍。为养牛户排忧解难设立冷配点 1984年以前,这一带户养奶牛配种都是本交,饲养奶牛多一点的户就得自己养1头公牛,利用率低,费用高。农户自养的奶公牛质量较差,影响其后裔的生产能力。没有饲养公奶牛的户,要把母牛拉到别处配种,费时、费劲、不方便。市畜牧站针对上述情况,为方便村民,促进奶牛业的发展,在  相似文献   

16.
提高牛冷冻精液人工配种受胎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全国掀起了“肉牛热”,肉牛生产大户相继涌现,役牛改肉牛的杂交改良工作广为养牛户所接受,牛的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1976年我县就开展了牛常温人工授精,1999年我县建立牛品种改良站9个,实行午冷冻精液入工输精,至去年十一月底共冷配牛312头,复配27头,实受胎母牛285头,受胎率达90.4%,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反复摸索探讨,要提高牛冷冻精液人工配种受胎率,必须掌握以下技术要点。1影响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因素分析常说的“三率”是指受配率、受胎率、繁殖成活率,见表1。计算公式如下:在生产中,可以根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湘乡市大力推广牛人工授精冷配技术,为本地牛品种改良和养牛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2年5月间,笔者对湘乡12个冷配站和15户养牛户进行专题调查时,发现在推广过程中有消毒意识不强、配种受胎率不高和最佳授精时间把握不准等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严格规范操作技术规程、加强各级冷配站建设和加强冷配技术培训等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 母牛冷配是目前牛的品种改良工作中推广使用最多的一项繁育技术,然而影响冷配受胎率的因素很多,笔者多年从事母牛冷配工作,对冷配的一些技术措施进行了摸索、改进。现介绍如下:1 母牛发情的鉴定 母牛发情鉴定是及时发现母牛发情,正确掌握配种时间,防止误配漏配,提高受胎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牛良种化程度是养牛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2005年以来,经过全县广大科技、推广人员三年多努力,成功推广了一批新品种,牛冻精人工授精技术在养牛生产中广泛应用,基本建成了相对完整、功能齐全的牛良种推广体系.目前,已设立有配种点29个,配种技术人员30人,人工授精配种牛15422头(其中黄牛10717头,受胎率达到78.1%;水牛4705头,受胎率达50.3%),犊牛成活率达到92.5%.培训人工授精配种技术人员25人,推动了全县牛品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 山东省莱西县南墅兽医站配种员赵丰德,1989年以年交站方3000元,余者归己的方式,承包了本站的配种业务,调动起配种工作的积极性,1989年共用西门塔尔、夏洛来冷精颗粒冷配改良本地黄牛876头,受胎841头,受胎率为96%,冷配受胎率在我省名列前茅。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