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蒿浸提液对几种饲用植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和50%甲醇浸提液对苏丹草、黄花草木樨、阿尔刚金苜蓿、准格尔苜蓿和沙打旺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蒿茎叶水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受试植物种子发芽率逐渐降低,5 mg/mL水浸提液使苏丹草、黄花草木樨、阿尔刚金苜蓿、准格尔苜蓿和沙打旺种子发芽率分别降低了3.9%、7.1%、3.6%、5.9%和1.8%;冷蒿茎叶水浸提液通过影响种子萌发期间幼苗对营养物质的分配与积累,进而抑制幼芽与幼根的生长,使五种饲用植物幼芽生长量分别降低了1.5%、8.3%、14.2%、13.0%和3.6%,幼根生长量分别降低了1.0%、4.8%、18.5%、30.7%和4.7%;在相同浓度下,甲醇浸提液对受试植物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通过生物学试验和栽培试验,研究了冷蒿浸提液对3种牧草生长过程中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25mg/mL)甲醇浸提液完全抑制牧草生长,在低浓度(5mg/mL)水浸提处理下各项指标多数表现为促进作用,其他各个浓度处理对阿尔冈金苜蓿、黄花草木樨根长和苏丹草茎叶长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18.0%~100.0%、22.5%~30.9%、19.7%~100.0%,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由此可见,冷蒿浸提液对植株生长存在明显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3.
星毛委陵菜茎叶和根系水浸提液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星毛委陵菜茎叶和根系水浸提液对羊草、冷蒿、无芒雀麦、克氏针茅、草地早熟禾5种牧草种子萌发以及前期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星毛委陵菜茎叶和根系水浸提液均对5种受体种子的萌发存在显著地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而星毛委陵菜水浸提液对各受体牧草幼苗和幼根的化感效应表现不尽相同(促进、抑制或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从供体角度看,星毛委陵菜根系水浸提液的化感抑制效应强于茎叶水浸提液;就受体而言,羊草和克氏针茅较其他受体牧草敏感。  相似文献   

4.
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具有化感除草作用,为了进一步开展黄花草木樨化感抑草的研究,阐明黄花草木樨中所含化感物质的化感抑制机理,本实验采用生物检测法以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处理多花黑麦草和苏丹草种子,并对其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能显著降低多花黑麦草和苏丹草种子的发芽率、根长、根干重、茎长和茎叶干重等生长指标(P<0.05);能显著降低多花黑麦草和苏丹草的叶绿素含量(P<0.05),显著提高多花黑麦草和苏丹草的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P<0.05);显著提高苏丹草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黑麦草可溶性糖含量(P<0.05);苏丹草和黑麦草在4和6 d处理组的CAT活性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8 d时恢复至对照水平;苏丹草处理组和黑麦草处理组的POD活性均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水浸提液对田间常见杂草的化感抑制作用以及利用黄花草木樨化感作用进行生物除草的可行性,采用生物检测法研究黄花草木樨水浸提液对藜(Chenopodium album)、臭草(Melica scabrosa)、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山苦荬(Ixeris chinensis)、车前草(Plantago asiatica)等7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同时测定黄花草木樨干草粉对田间杂草生物量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黄花草木樨茎叶水浸提液处理能显著抑制籽粒苋、山苦荬、藜、稗草及车前草的种子萌发(P<0.05);能显著抑制藜、籽粒苋、稗草、山苦荬、车前草的幼苗生长(P<0.05);黄花草木樨干草粉能有效降低田间杂草生物量,且对田间杂草的抑制效应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在施用量达90 g·m-2时,对田间杂草数量和干重的抑制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黄花草木樨的抑草能力具有选择性,对不同种杂草的作用方式和作用强度存在差异;黄花草木樨干草粉的施用量在90 g·m-2及以上时,能显著降低田间杂草的数量及重量.  相似文献   

6.
狼毒不同器官水浸液对牧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狼毒不同器官(根、茎叶、花)水浸液对几种高寒草地主要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狼毒不同器官的水浸液对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茎叶水浸液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极显著,不同牧草品种间对狼毒器官水浸液表现出不同的抗性,黄花草木樨抗性最差,黑麦草,垂穗披碱草抗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豆科牧草对多花黑麦草化感作用的种间差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实验室砂培法检测了红三叶、白三叶、杂三叶、黄花草木樨、紫花苜蓿、红豆草和毛苕子等7种豆科牧草茎叶及根的10%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供试豆科牧草茎叶和根的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发芽势和幼苗根的生长均有显著(p<0.05)的化感抑制作用;10%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幼叶伸长无显著(p>0.05)影响,但对幼叶的干物质积累具有抑制作用;豆科牧草对多花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在作用强度和作用机制两方面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砂培法检测了红三叶、白三叶、杂三叶、黄花草木樨、紫花苜蓿、红豆草和毛苕子等7种豆科牧草茎叶及根的10%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供试豆科牧草茎叶和根的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发芽势和幼苗根的生长均有显著(p<0.05)的化感抑制作用;10%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幼叶伸长无显著(p>0.05)影响,但对幼叶的干物质积累具有抑制作用;豆科牧草对多花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在作用强度和作用机制两方面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草木樨的化感作用对其他植物发芽率、生长情况的影响,试验采用草木樨植物根部、茎部及草木樨植物种子的水浸提液对稗子草的作用,来判断草木樨植物对稗子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草木樨植物的水浸提液对稗子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异。草木樨根与茎的浸提液对稗子草种子发芽率有一定影响,而种子的浸提液浓度为80 mg/m L时抑制效果明显,发芽率较对照降低84.69%。综合效应指数(SE)分析可知,草木樨植物水浸提液浓度效应比较明显,即随浓度的升高化感抑制效应增强,其中根部水浸提液抑制潜力最大,根部水浸提液浓度综合效应指数由低到高分别为-0.147 3,-0.176 7,-0.464 7。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浸提法制备了苜蓿根、茎叶及根际土壤的浸提液,在室内测定了浸提液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了苜蓿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2.5%浓度的苜蓿茎叶水浸提液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5%浓度及以上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浓度达到10%时达乌里胡枝子基本不能萌发。不同浓度的根浸提液和根际土壤浸提液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3种浸提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其强弱顺序为:茎叶浸提液根浸提液根际土壤浸提液。  相似文献   

11.
李俊  刘增文 《草业科学》2013,30(7):1057-1065
为探讨豆科灌草在针叶人工纯林改造和林草复合植被建设中的可行性,研究了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落叶松(Larix principis rupprechtii)和樟子松(P.sylvestris var.Mongolica)当年枯落叶经室内混土分解培养后,所获得的枯落叶浸提液对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毛苕子(Vicia villosa)和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1)油松枯落叶浸提液抑制毛苕子和草木樨种子萌发,对紫穗槐种子萌发以及紫穗槐和毛苕子幼苗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2)侧柏浸提液促进草木樨种子萌发和毛苕子幼苗以及紫穗槐幼根生长,对紫穗槐种子萌发以及草木樨幼苗生长均表现为“低促高抑”;3)落叶松浸提液抑制了紫穗槐和毛苕子种子萌发,促进了草木樨种子萌发和毛苕子幼苗以及草木樨幼根生长,对紫穗槐幼苗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4)樟子松浸提液抑制了毛苕子和草木樨种子萌发以及紫穗槐幼苗地上部生长,促进了毛苕子幼苗和紫穗槐幼根生长,对紫穗槐种子萌发表现为“低促高抑”;5)3种豆科灌草幼苗MDA含量分析结果与其幼苗生长的分析结果一致。MDA含量可能是衡量化感效应的最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的水浸提液对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多叶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Duoye’)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黄花棘豆水浸提液对种子的萌发影响不同,除4%和20%的黄花棘豆水浸提液对醉马草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外,其他各浓度的提取液对3种植物的发芽率均有显著影响。4%黄花棘豆的水浸提液对醉马草根长无显著影响,其他各浓度的提取液都抑制了3种植物幼苗的生长。4%、20%和100%的黄花棘豆水浸提液对3种植物影响的综合效应均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几种豆科牧草地上部水浸提液对稗草种子和幼苗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用砂培法研究毛苕子(Vicia villos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和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花期地上部水浸提液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供试草种水浸提液对稗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其中对毛苕子和黄花草木樨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强于其它3种,抑制率达60%以上;紫花苜蓿对稗草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强,特别是对根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其它4个草种;白三叶和红三叶仅在水浸提液浓度0.1g/mL时,对稗草鲜根重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P<0.05);此外,供试草种浸提液对稗草的化感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14.
用野生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叶和根的水浸提液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种子进行处理,探讨麻花秦艽的水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和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麻花秦艽叶和根的水浸提液对两种受体植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主要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仅在低浓度0.025 g·m L-1的根水浸提液处理时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当浓度达到0.1 g·m L-1时,紫花苜蓿种子萌发被完全抑制(P0.05)。麻花秦艽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的抑制作用较小麦强,麻花秦艽叶浸提液的抑制作用较根强。不同浓度麻花秦艽叶和根的水浸提液均能影响紫花苜蓿和小麦幼苗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紫花苜蓿和小麦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总体上增加,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返青期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茎、叶及根水浸提液不同浓度(0, 0.001, 0.005, 0.01, 0.05, 0.10, 0.15, 0.20 g·mL-1)对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明确白三叶对鸭茅是否存在化感作用及相应的化感响应.结果表明:返青期白三叶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鸭茅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植株形态存在一定的化感作用,且鸭茅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茎、叶及根不同浓度水浸提液的响应不同.鸭茅种子发芽势对根水浸提液的化感响应比对茎叶水浸提液的响应更为敏感,对根水浸提液浓度表现为受抑反应,而对茎叶水浸提液则表现出“低浓度(0.001~0.01 g·mL-1)无明显影响,高浓度(≥0.05 g·mL-1)抑制”的反应;鸭茅种子发芽率对茎、叶及根水浸提液均表现出“低浓度(0.001~0.005 g·mL-1)无明显影响,高浓度(≥0.01 g·mL-1)抑制”的响应.鸭茅幼苗和幼根长度对茎、叶及根水浸提液均表现出“低浓度(0.001~0.01 g·mL-1)促进或无影响,高浓度(≥0.10 g·mL-1)抑制”的响应.鸭茅幼苗对白三叶茎、叶及根水浸提液的化感响应敏感性整体滞后于幼根,且鸭茅幼苗生长对根水浸提液的化感响应要比对茎叶水浸提液的响应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泽漆的化感作用,试验采用双层滤纸培养皿法测定泽漆水浸提液对3种牧草(苜蓿、紫云英、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测定受体植物幼苗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泽漆水浸提液对3种牧草种子的萌发都表现为抑制作用;对苜蓿和紫云英幼苗的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对黑麦草则是促进其幼苗的生长;对苜蓿和黑麦草的鲜重表现为促进作用,对紫云英鲜重的影响则表现为抑制作用;使紫云英幼苗体内的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化感综合效应(SE)分析发现泽漆水浸提液对苜蓿和黑麦草表现为促进作用,对紫云英的抑制作用与其幼苗体内的MDA含量升高有关。说明泽漆水浸提液对苜蓿、黑麦草和紫云英有一定的化感作用,且化感效应强度与受体植物、浸提液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e)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草地早熟禾的化感作用,采用培养箱测定法,研究白三叶根、茎和叶水浸提液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幼苗长、幼苗鲜重和幼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三叶不同部位的水浸提液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根>茎>叶。不同质量浓度白三叶根、茎、叶水浸提液对草地早熟禾的化感作用强弱顺序基本一致,均为0.02 g/mL浓度水浸提液的抑制作用最弱,0.08 g/mL浓度水浸提液的抑制作用最强。相同质量浓度下,白三叶3个部位化感的综合效应依次为:叶>根>茎。总体来看,白三叶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处理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多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浓度效应,即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且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对白三叶化感响应的敏感性要强于其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8.
四种豆科牧草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陕北黄土高原主要的4种豆科牧草毛苕子、沙打旺、白花草木樨、尖叶胡枝子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干旱胁迫条件下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种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各异,沙打旺和毛苕子种子含水量、累计吸水率均大于其他2种,尖叶胡枝子和毛苕子的种子活力大于沙打旺和白花草木樨;2)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4种植物种子总萌发率、幼苗鲜重、抗旱指数及胚根和胚芽的生长均呈下降趋势,且白花草木樨下降幅度最大;3)低浓度的PEG-6000对尖叶胡枝子的种子萌发、沙打旺的胚芽生长以及它们的抗旱指数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干旱胁迫下4种植物萌发期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种植物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次序为:毛苕子>尖叶胡枝子>沙打旺>白花草木樨。  相似文献   

19.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其伴生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我国西北部天然草原广泛分布的烈性毒草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和其主要伴生种针茅(Stipa capillata)、硬质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为供试材料,采用纸上发芽法(TP)测定醉马草地上部分的水浸提液对2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带菌(E+)醉马草的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主要表现抑制作用(P0.05),而且抑制作用随浸提液浓度升高而加强;不带菌(E-)醉马草的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没有显著的影响,只有0.2 g/mL的水浸提液对幼苗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带菌醉马草提取液对针茅和硬质早熟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不带菌醉马草则对2种禾草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地肤水浸提液对胡麻化感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地肤及其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胡麻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地肤全株及地上部茎叶水浸提液对胡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0.100g/mL处理对胡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根长、苗高、根鲜重和苗鲜重的抑制率均达100%。2)地肤水浸提液抑制胡麻种子萌发主要是抑制了活力指数,抑制胡麻幼苗生长主要是抑制了根的生长。3)地肤释放化感物质可能有多种途径(如地上部淋溶、根系分泌等),但从综合效应看,同一浓度处理均以地上部化感作用最强,根系化感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