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采自新疆的野生鸢尾蒜[Ixiolirion tataricum (Pall.) Herb.]种子为材料,比较研究了消毒方式、培养条件、种子预处理、贮藏条件对鸢尾蒜种子无菌萌发及离体鳞茎形成的影响。无菌播种结果表明:75%乙醇涡旋30 s,结合2%NaClO 5 min是种子的最佳消毒方式,污染率为0;鸢尾蒜种子在4℃条件下的萌发率在94.0%以上,而在25℃条件下则几乎不萌发。贮藏条件对种子萌发影响很大,4℃贮藏6个月后种子依旧能够正常萌发,而室温(25℃)贮藏6个月后种子完全丧失发芽力。筛选出的最有利于鸢尾蒜离体鳞茎形成的种子萌发培养基为MS+6-苄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 6-BA)1.0 mg/L+萘乙酸(1-naphthylacetic acid, NAA)0.2 mg/L+蔗糖30 g/L,在该培养基上播种30 d后出芽整齐,然后转入25℃光照条件下,再转接至含60 g/L蔗糖的MS培养基上,可形成膨大的鳞茎。总之,该研究建立的鸢尾蒜无菌播种和鳞茎形成体系,为野生鸢尾蒜的离体资源保存与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建兰不同发育状态种子为材料,通过无菌播种的方法,研究种子成熟度(授粉后60d、90d、180d、270d、360d、480d的种子,下文授粉后天数用DAP表示),液体与固体培养方式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等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DAP60种子未萌发,DAP90、DAP180、DAP270种子的萌发率高于DAP360、DAP480种子;液体培养基中种子萌发率为39. 56%高于固体培养基萌发率23. 47%; 6-BA与NAA都可促进建兰种子萌发,且萌发率随着激素浓度增加而升高,种子在1/2MS+6-BA 2mg/L中萌发率达到96. 27%,且萌发指数优于NAA及其它浓度6-BA。  相似文献   

3.
苦荞种子萌发条件和愈伤组织的诱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荞麦种子萌发率及其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研究了不同激素对苦荞(FagopyrumtataricumGaertn.)种子萌发以及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25℃时,未经赤霉素预处理,但在附加4mg/L赤霉素的MS培养基上培养的苦荞种子萌发率最高;(2)下胚轴的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明显高于子叶和上胚轴,下胚轴是最理想的外植体;(3)在附加4mg/L24,-D和0.1mg/L6-BA的MS培养基上,荞麦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不同处理方法对赪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为指标,研究不同清水浸泡时间、热水处理、烘焙处理、破壳处理、激素处理和低温层积等因素对赪桐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破壳处理方法能极显著地提高种子发芽率,其发芽率达到92%;在不同烘焙处理中,6 h处理为最佳,其发芽率达74%;在不同的浸泡处理中,以自然水浸泡72 h处理为最佳,其发芽率达60%;在不同播种深度处理中,以3 cm播种处理为最佳,其发芽率达60%;激素处理能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浓度为30 mg/L的萘乙酸、25 mg/L赤霉素、30 mg/L的6-BA溶液的浸泡处理最佳,发芽率均为63.33%。  相似文献   

5.
以赣南地区野生建兰蒴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以及生长素浓度对无菌芽生根的影响,并对建兰种子无菌萌发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添加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6-BA与NAA以及适宜的蔗糖浓度都能显著提高建兰种子的萌发率,建兰种子无菌萌发最适培养基为:1/2 MS +8 g/L 琼脂粉+ 60 g/L蔗糖+2.0 mg/L NAA+ 0.4 mg/L 6-BA+1g/L活性炭;当0.8 mg/LNAA与0.4mg/L 6-BA组合时,生根率最高,在90天时最高可达80.50%;通过观察建兰种子萌发无菌芽的过程发现,建兰种子在播种后到形成根状茎分枝大约要经历250d。  相似文献   

6.
通过发芽试验研究了温度与光照、消毒方法、浸种温度、3种外源激素(GA3 、6-BA、NAA)处理对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北美红杉种子在25℃/15℃全光照条件下萌发效果较好;0.1% KMnO4溶液消毒12 h与1%NaClO溶液消毒0.5h可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能力;北美红杉种子的浸种温度以45℃为宜;外源激素促进北美红杉种子萌发的效果并不明显,500 mg/L GA3促进种子发芽,6-BA和NAA抑制种子发芽,NAA的抑制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7.
观察金线莲的结实性情况,比较其蒴果采收期4种基本培养基、NAA与6-BA激素组合及水果添加物对金线莲无菌播种膨大率及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结实率变化范围为0~100%;(2)蒴果在授粉后45 d采收最好,种子的膨大率、萌发率均较高;(3)不同基本培养基对金线莲种子的膨大萌发效果不同,种子在WPM培养基上的膨大萌发率最高,膨大率最高达73%,萌发率最高为79%;(4)不同生长激素组合对金线莲种子的膨大萌发影响差异显著,以1/2MS+0.5 mg/L NAA的效果最好;(5)不同水果有机添加物都对金线莲种子的膨大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灰岩金线莲种子无菌播种进行组培苗生产,为其工厂化组培育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灰岩金线莲种子为外植体,以MS或1/2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不同激素组合对外植体进行无菌播种、原球茎增殖、丛生芽分化及生根壮苗的影响。【结果】采用0.1%升汞处理灰岩金线莲蒴果20 min,灭菌率可达100%,且种子萌发不受影响。在种子萌发培养基中添加香蕉泥有利于种子萌发,最适合种子萌发的培养基为1/2MS+0.5 mg/L 6-BA+0.2 mg/L NAA+60 g/L香蕉泥;在原球茎增殖培养中,低浓度的6-BA和NAA有利于灰岩金线莲原球茎增殖,最适合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1/2MS+0.2 mg/L 6-BA+0.2 mg/L NAA+60 g/L香蕉泥;丛生芽分化的最适培养为MS+2.0 mg/L 6-BA+0.5 mg/L NAA+60 g/L香蕉泥+0.1%活性炭,原球茎分化丛生芽较多,生长势最佳;最适合灰岩金线莲生根壮苗的培养基为MS+0.5 mg/L 6-BA+2.0 mg/L NAA+60 g/L香蕉泥+0.1%活性炭。【结论】利用灰岩金线莲种子进行无菌播种,通过原球茎增殖和分化,可获得大量优质组培苗,是实现工厂化育苗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无机盐浓度、不同培养温度以及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等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确立以种子无菌萌发为途径的铁皮石斛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25℃时,1/2MS+2 mg/L 6-BA+0.1 mg/L NAA培养基配方最有利于铁皮石斛原球茎的诱导和幼苗分化;1/2MS+0.5 mg/L NAA培养基配方最适合铁皮石斛幼苗生根,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为白芨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大面积种植提供依据,以白芨种子作为接种材料,利用正交试验研究在不同条件下白芨种子的萌芽率,不同激素浓度白芨种子成苗率及白芨种子实生苗炼苗成活率的条件。结果表明:贮藏条件为20℃,30d的白芨种子在培养温度为25℃,光照16h/d的萌发率最高;培养基配比为MS+6-BA 3.0mg/L+NAA 1.0mg/L+蔗糖30%,光照16h/d,温度25℃条件下白芨种子的萌发最快,长势较好,而MS+NAA 1.0mg/L+蔗糖30%对于诱导生根效果明显;炼苗基质以腐叶土∶锯末=1∶1为最好,控制温湿度,成活率超85%。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未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研究了硬叶斯垂科特(Tillandsia stricta Rigid)的组培快繁方法。结果表明,种子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1.0 mg/L IAA+80 g/L土豆汁+25 g/L蔗糖+6 g/L琼脂,40 d后,种子萌发率达89%;增殖培养基为1/2MS+1.0 mg/L IAA+0.2 mg/L 6-BA+80 g/L土豆汁+30 g/L蔗糖+6g/L琼脂,50 d后的增殖率达2.03;生根培养40 d后的小苗高1 cm左右,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假酸浆因种子外被胶质严重影响种子的萌发,探究不同处理对假酸浆种子萌发的影响,增加其种子的萌发率。【方法】以假酸浆种子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法,设置种子放置在纱布上 4 ℃低温处理,以及赤霉素(GA3)、6- 苄氨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的 MS 培养基处理,定期观察并作记录。【结果】与常温对照相比,种子放置在纱布上 4 ℃低温处理显著促进假酸浆种子萌发,以处理 48 h 发芽率最高为 25 个百分点。MS 培养基添加激素处理中,10 mg/L GA3 处理假酸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 92.00% 和9.58,比 CK 分别提高 4.27 个百分点和 1.33;1 mg/L 6-BA 处理假酸浆种子发芽率最高、为 96.63%,2 mg/L 6-BA处理发芽势最高、为 73.33%,比 CK 分别增加 8.9 个百分点和 10.07 个百分点;1、2 mg/L NAA 处理假酸浆种子发芽率均为 88.86%,但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比 CK 低;与 CK 相比,10、50 mg/L GA3 处理假酸浆种子下胚轴长度显著增加,而 6-BA 和 NAA 处理的下胚轴长度显著降低。【结论】低温处理能够显著促进假酸浆种子萌发,MS 培养基添加低浓度激素处理均能提高假酸浆种子的发芽率,通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下胚轴长度综合比较,假酸浆种子的最佳激素处理为 MS+10 mg/L GA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种子萌发、芽增殖和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铁皮石斛组织快繁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铁皮石斛种子为外植体进行培养,研究6-BA (0-3.0 mg/L)、NAA(0.1-0.3 mg/L)、香蕉泥(15%~25%)和马铃薯泥(15%~25%)对铁皮石斛种子萌发、芽增殖和生根壮苗的影响。【结果】适宜种子萌发的较好培养基为MS+20%马铃薯泥,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2.0 mg/L 6-BA,增殖率达282.7%;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15%香蕉泥,生根率达100%。【结论】经马铃薯泥、香蕉泥培养的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健壮,能为生产提供大量的种苗,因而此类培养基可用于大规模生产铁皮石斛组培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防城港金花茶种子萌发及组培快繁技术,初步建立金花茶组织培养体系,为金花茶的组培快繁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金花茶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设置3个不同种子的发育程度处理、17个不同培养基的激素浓度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对金花茶种子萌发率、增殖系数、株高、叶片数等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金花茶组培苗生长的萌发、继代和壮苗培养基.[结果]选用胚乳直径大于1.0 cm的金花茶种子接种于MS+GA3 1.0 mg/L培养基中,萌发率可达82.4%;金花茶组培苗增殖系数随6-BA浓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当6-BA浓度为3.0 mg/L时增殖系数最大,达3.79;适宜金花茶壮苗生长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05 mg/L,其平均株高、叶片数、茎粗等均优于其他处理;在黄泥∶泥炭=1∶1组合处理下金花茶组培苗移栽生根率最高,达61%,成活率也较高,为90%.[结论]广西防城港金花茶适宜的种子萌发培养基为MS+GA3 1.0 mg/L、继代增殖培养以MS+6-BA 3.0 mg/L效果较好、壮苗培养基以MS+6-BA 1.0 mg/L+NAA 0.05 mg/L较适宜、黄泥∶泥炭=1∶1作为金花茶组培苗移栽基质最适宜.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冰叶日中花(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 Linn.)种子萌发过程中激素种类及浓度的调控作用,利用不同种类及浓度的植物激素(NAA、GA3:0、0.1、1、5、50、150、200mg/L;6-BA:0、0.05、0.5、1、5、9、15mg/L),检测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结果表明:在适宜浓度下,3种激素对冰叶日中花种子的萌发都有促进作用。其中,6-BA在0.05mg/L时对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萌发率达到61%,较对照组提高了1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利用荔波唇柱苣苔种子无菌播种的方式研究荔波唇柱苣苔的组培快繁技术。通过激素组合,不同浓度配比等方式进行试验,建立荔波唇柱苣苔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培养基MS+0.5mg/L6-BA+0. 1mg/L NAA,有利于诱导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和小芽,培养基MS+1.0mg/L6-BA+0. 1mg/LNAA有利于增殖分化,MS+0. 5mg/LNAA培养基利于生根,生根率达可达95%。  相似文献   

17.
【目的】千里香自然播种的繁殖方式无法满足大面积生产种植需求,通过建立高效的离体再生 体系为千里香组培种苗工厂化繁育奠定基础。【方法】以千里香成熟种子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不同激素浓度与 配比和不同有机物对千里香种子萌发、增殖培养、壮苗培养和生根培养阶段的影响,获得无菌组培苗,进行炼 苗移栽。【结果】千里香种子经 75% 酒精与 0.1% 升汞预处理后,最适萌发培养基为 MS+6-BA 0.5 mg/L,萌发 率为 62.5%;丛生芽继代增殖最适基本培养基为 MS 培养基;增殖培养最适培养基配方为 MS+6-BA 0.50 mg/L+ NAA 0.15 mg/L,增殖系数达 2.37;壮苗培养适宜培养基配方为 MS+ 马铃薯汁 30 g/L,40 d 株高增长 2.0 cm; 生根培养最适培养基配方为 1/2MS+IBA 0.6 mg/L+ 马铃薯汁 30 g/L+ 香蕉汁 30 g/L+ 活性炭 0.1 mg/L,生根率为 55.6%。驯化后将生根苗移栽于泥炭土∶黄心土∶珍珠岩∶钙镁磷肥(3 ∶ 2 ∶ 1 ∶ 0.2)的混合基质中,成活 率 85%。【结论】不同激素及浓度对千里香种子萌发和丛芽增殖过程影响显著,添加马铃薯汁和香蕉汁利于壮 苗和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18.
香草兰的组织培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从种子→原球茎→丛生芽→完整植株的试验过程,筛选出较适合香草兰种子无菌萌发和丛生芽诱导增殖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温度32~36℃的暗培养条件下,香草兰种子无菌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VW 6-BA 1.0 mg/L NAA 0.1 mg/L;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 6-BA 3.0 mg/L NAA 0.1 mg/L,温度(26±2)℃,光照强度1 500~2 000 lx、每天连续光照10 h;诱导出的小芽在1/2MS NAA 1.0 mg/L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20 d左右即可长出2~4条根,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9.
以珊瑚藤(Antigonon leptopus)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L_9(3~4)正交设计方法,以播种基质、6-BA、NAA及GA_3为参试因素,研究珊瑚藤种子萌发的影响因子及萌发最优组合。结果表明,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可以缩短种子萌发所需天数,使种子提早进入发芽盛期;影响珊瑚藤种子萌发因素的主次顺序是基质NAA6-BAGA_3,适合珊瑚藤种子萌发的最优水平组合为泥炭土+细河沙(体积比1∶1)+0.5 g/L 6-BA+2.0 g/L NAA+100 mg/L GA_3,发芽率达90%。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毛萼紫薇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设置不同的浓度梯度,研究其对毛萼紫薇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GA_3(200mg/L)和TDZ(0.02mg/L)的处理下毛萼紫薇的种子萌发率较高,分别达31.1%和27.3%;与对照相比较,IAA、6-BA和NAA对毛萼紫薇种子并没有起到催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