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提高青钱柳叶总黄酮的纯度,筛选适宜青钱柳叶总黄酮纯化的大孔树脂,确定青钱柳叶总黄酮纯化工艺参数,选用大孔树脂材料,采用静态与动态吸附—解吸方法对青钱柳叶总黄酮进行纯化,以吸附量与洗脱率为考察指标对树脂进行选择与工艺研究,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青钱柳叶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AB—8型大孔树脂纯化效果最好,其最佳工艺为进样速度2BV/h、进样质量浓度1.0mg/mL,洗脱剂最适宜体积分数与洗脱速度分别为70%和2BV/h。表明AB—8型大孔树脂适合青钱柳叶总黄酮的纯化。  相似文献   

2.
青钱柳叶三萜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青钱柳三萜的工艺,筛选了适宜的大孔吸附树脂,并通过静态和动态的吸附与解吸试验,确定了纯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种大孔吸附树脂中,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适合分离青钱柳叶三萜,其吸附量和解吸率分别为57.5mg/g和96.51%;动态吸附青钱柳叶三萜时的最适宜进样流速与进样质量浓度分别为 2BV/h和1.5mg/mL;动态解吸时洗脱剂的最适宜体积分数与洗脱速度分别为50%乙醇和2BV/h。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三萜的纯度是粗提物的4.1倍,得率为74.66%,表明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青钱柳三萜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3.
南瓜多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南瓜多糖的纯度,筛选适宜南瓜多糖纯化的大孔树脂,确定纯化工艺参数,选用9种大孔树脂材料,采用静态与动态吸附-解吸方法对南瓜多糖进行纯化,以吸附量与解吸率为考察指标对树脂进行选择与工艺研究。结果表明:D101-Ⅰ型大孔树脂更适宜作为南瓜多糖纯化的树脂;其纯化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液质量浓度4.79mg/mL,上柱液体积3.2BV,上柱流速3BV/h,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25%,洗脱速度4BV/h,洗脱液体积3.6BV;上述纯化工艺使南瓜多糖纯度从  相似文献   

4.
确定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为最佳树脂,其纯化芝麻木脂素的最优工艺条件:室温,供试溶液中芝麻木脂素浓度为0.682mg/mL,pH值5,动态吸附上样液流速为1.0BV/h;解吸溶剂选用80%乙醇,动态解吸流速为1mL/min,洗脱剂上样量为5.7BV(以树脂柱体积计)。芝麻木脂素的回收率为83.90%,纯度为91.66%。  相似文献   

5.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生姜提取物中6-姜酚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6-姜酚的吸附和解吸性能,在静态吸附研究基础上筛选出效果较好的树脂进行动态试验,并通过HPLC-UV和GC-MS对纯化前、后的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D101型大孔树脂更适合纯化姜油树脂中的6-姜酚,其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2 mg/mL,流速2 mL/min,3 BV去离子水洗脱,然后用体积分数80%乙醇以2 mL/min的流速洗脱4 BV,可以使6-姜酚的纯度从1.54%提高到71.32%。  相似文献   

6.
研究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山楂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以及参数, 为山楂叶总黄酮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相结合,对D101大孔树脂吸附纯化山楂叶总黄酮性能考察, 以吸附和洗脱性能参数为考察指标综合评价,证明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山楂叶总黄酮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效果,适于山楂叶总黄酮的纯化.结果表明:树脂对山楂叶总黄酮的饱和吸附量为78mg/g ,山楂叶总黄酮主要集中在10%~70%乙醇洗脱液中;山楂叶提取物上D101树脂柱床,以水、10%乙醇洗脱后以70%乙醇洗脱,最终产品中山楂叶总黄酮纯度达82%,总黄酮收率达98%,说明采用D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山楂叶黄酮可行.  相似文献   

7.
板栗壳中原花青素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12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板栗壳中原花青素的吸附与解吸性能,在静态吸附研究基础上,筛选出效果较好的树脂进行动态试验,并对所得组分原花青素含量及其相对分子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CSPCs效果最佳,上样质量浓度为1.864 mg/mL,流速为2 mL/min;当用体积分数为50%乙醇以1 mL/min的流速洗脱4个柱体积时,CSPCs的累积回收率可达94.2%,含量为89.8%.经质谱分析,分子量范围为289.4 ~1 154.9,聚合度在4以内.  相似文献   

8.
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静态吸附的最佳条件:样品溶液总黄酮浓度为4.0mg/mL,pH值为3.0;静态解吸的最佳条件:解吸液体积与树脂质量之比为12.5∶1,解吸液乙醇浓度为70%;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在最优条件下可使芦柑总黄酮的纯度提高到51.6%。AB-8大孔树脂能较好地分离纯化芦柑皮总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郑惠超 《农业工程》2016,6(2):59-62
通过吸附、洗脱试验,分析大孔吸附树脂对桑葚花色苷的纯化效果,筛选出适合分离纯化桑葚花色苷的大孔吸附树脂,并确立树脂纯化工艺的参数。结果表明,XDA-6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桑葚花色苷分离效果良好,纯化吸附条件为上清液浓度1.5 mgmL,pH值3.5,洗脱条件为洗脱剂乙醇溶液浓度60%。   相似文献   

10.
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的工艺参数.当上样液浓度为0.4g/100mL、流速为0.6mL/min时,吸附率达73.3%.用5倍树脂体积的50%乙醇洗脱,解吸率达89.7%.  相似文献   

11.
青钱柳叶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研究以乙醇为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青钱柳叶总黄酮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液料比、超声处理时间、超声功率、溶剂体积分数为考察因素,优选了超声波辅助提取青钱柳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超声处理时间、溶剂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功率.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55mL/g,超声处理时间34min,超声功率720W,溶剂体积分数60%,在此最佳条件下,总黄酮的得率为86.63%,优化工艺稳定,提取率也较高,试验验证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12.
山西各类沙棘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山西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各类沙棘叶中总黄酮的含量,为评价与开发利用沙棘叶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沙棘叶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5月-7月份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相对较高;沁源和方山产区的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较高。同时看到,普遍沙棘桔红果叶总黄酮含量高于橙黄果叶;沙棘雌株叶总黄酮含量高于雄株叶。结论:6月份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沁源和方山地区可能为山西沙棘叶的最佳产区。  相似文献   

13.
连续3次从以蒙古沙棘亚种优良品种为母本的中蒙沙棘杂交试验中选出的50余个杂种单株叶片黄酮质量及其组分质量的分析,发现3点主要结论:(1)不同优良杂种单株总黄酮质量差异非常明显。变化范围在140.7—2661.7mg/100g之间,且相同母本或同一单株子代优株之间的叶片总黄酮质量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2)杂种单株叶片黄酮的组分主要以槲皮素为主;(3)优良杂种单株果实及种子的总黄酮质量均要明显低于叶片的总黄酮质量,而大多数优良杂种单株种子的总黄酮质量则要高于果实,优良沙棘杂种叶片黄酮的提取应是沙棘最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利用近红外高光谱图像技术研究了总黄酮含量在不同颜色(绿色、黄绿色、黄色)银杏叶片上的二维分布规律。采集120片银杏叶在近红外波段(900~1 700 nm)下的高光谱图像信息,并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银杏叶片的总黄酮含量;计算高光谱图像中不同波段下的平均灰度作为银杏叶对应的光谱信息,利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黄酮含量校正模型(R=0.930 7);逐一提取待测银杏叶高光谱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在不同波段的光谱信息,并将其代入黄酮含量校正模型以计算出各个像素点处对应的黄酮含量,从而绘制总黄酮含量在整个银杏叶片上的二维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叶总黄酮含量随着绿色、黄绿色、黄色而呈现出递增趋势,且总黄酮含量高的区域主要位于叶片的边缘,总黄酮含量低的区域主要位于叶柄附近。研究为揭示有机组分在农产品、食品中的分布规律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王树文  修成  董元  姚煜  李晓峰  李雷  刘珺 《农机化研究》2022,44(4):119-126,268
针对野生刺五加叶片中黄酮含量的测量方法繁琐、时间较长及需破坏叶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对不同时段的刺五加叶片中黄酮含量的估算模型。首先,分析提取地域、年龄、长势相近的20株刺五加叶片光谱特征,通过对叶片进行烘干、磨粉及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化学方法测得叶片中黄酮的真实含量,并选择4种预处理互相结合、比较的方式,判断出最优预处理模型;通过SPA与PCA算法的结合,选择出较明显的特征波段,通过MatLab2018a将特征波段的反射率分别与40组预测集验证相关性后,再分别选取预测值和20组实测值与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进行模型建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的校正集决定系数Rc2分别为0.8649、0.7976、0.8485,支持向量机建立的模型的校正集决定系数Rc2分别为0.7526、0.7742、0.7243,证明SNV和1 Der结合的预处理方式与BP神经网络所构建的模型效果最好。研究为高光谱技术对刺五加叶片中黄酮的反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会提高工业和药用采摘的效率及刺五加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区间偏最小二乘法(iPLS)谱区筛选方法、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biPLS)谱区筛选方法和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谱区筛选方法优化光谱特征区间,建立黄酮含量分析模型,并与波数范围为4 000~8 000 cm-1的全光谱偏最小二乘(PLS)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siPLS谱区筛选方法将全光谱均匀划分21个子区间,选择两个子区间(7、12区间)联合时,建立的siPLS谱区筛选模型预测效果最佳,其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950 0和3.000,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38 4和0.943 7。因此采用siPLS谱区筛选方法可以有效选择光谱特征区域,提高建模预测能力,实现银杏叶总黄酮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7.
沙棘叶中黄酮糖苷和黄酮配基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对沙棘叶分别用甲醇和乙醇(70%)进行了提取和盐酸催化的水解实验,采用HPLC方法测定了提取液和水解液中的黄酮配基含量.实验证明:用甲醇在回流温度下提取4h,每克叶仅得到槲皮素0.003mg,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用盐酸对叶水解3h,每克叶子能得到槲皮素1.562mg,山奈素1.496mg,异鼠李素2.398mg.叶提取的槲皮素仅是叶水解得到的0.2%.由此可见,沙棘叶中的黄酮配基是以黄酮糖苷的形式存在,在水解过程中可由糖苷经水解反应形成,对槲皮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鲜苎麻叶中总酚酸的提取分离工艺,以惰性气体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溶剂,提取鲜苎麻叶中的总酚酸,以AB-8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惰性气体保护提取分离苎麻叶中总酚酸工艺的适宜条件为,采用闪蒸提取器提取,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Imin,碱液浓度1.0mol·L^-1,料液比1:8,提取液调...  相似文献   

19.
膜分离技术是近年来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在常温下进行、无相态变化、无化学变化、选择性好和适应性强等优点。该文主要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在水产品调味料的生产,藻类醇、多糖等物质的提取纯化,蛋白质酶解物的分离纯化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