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农村》2008,(10):43-43
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旱粮专业组专家对东阳玉米研究所选育的鲜食玉米新组合“浙甜糯6681”进行了考察,专家组认为该组合丰产性好、品质较优、商品性好,适宜在全省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加速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笔者于2009年春对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玉米试验站提供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凤糯2号"、"浙糯玉4号"、"美玉(加甜糯)8号"、"苏科花糯2008"和"苏玉糯2号"5个品种均较适宜原南江区种植,尤以"苏玉糯2号"为较理想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3.
甜糯玉米新品种浙糯玉5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糯玉5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以自育的甜糯玉米自交系中2jp233为母本和自育的糯玉米自交系苏171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甜糯玉米单交种。该品种2005年春季参加糯玉米组合鉴定试验,同年秋季进行小区对比试验;2006年春季参加东阳玉米研究所糯玉米组合品比试验;2007年-2008年参加了浙江省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皆比对照苏玉糯2号增产;2009年参加了浙江省糯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并通过了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玉2009004),并命名为浙糯玉5号。  相似文献   

4.
浙糯玉6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2007年以自选紫色糯玉米自交系SH23作母本,自选甜糯双隐自交系中2jp233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花色甜糯玉米杂交种,甜糯籽粒比例为1∶3。该品种丰产性好,品质优,商品性好,适宜在浙江省及周边地区作春、秋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5.
浙糯玉6号(SH23×中2jp233)是东阳玉米研究所和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鲜食甜糯玉米新组合,表现高产、稳产性好,中早熟,于2013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浙糯玉6号亲本的特性,总结出制种田块选择、隔离,父母本的播期、播差、行比、种植方式和密度要求,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去雄授粉,去杂去劣等提高制种产量和纯度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桂甜糯228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甜加糯玉米新品种,是以自选糯质自交系518MBC-13为母本、甜糯双隐(wxwxsh_2sh_2)自交系6珍BCW-2-15为父本选育而成的,2020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优质的食用品质和优良的商品性质,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因其F2果穗糯与甜子粒比例为3∶1,兼顾了糯玉米和甜玉米的风味和南北消费者口味,是当前中国鲜食玉米的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甜糯玉米新品种应用于生产。【方法】以糯玉米自交系莫宜糯为母本、超甜糯双隐自交系WT1791作父本进行鲜食玉米新品种选育。【结果】育成甜糯玉米新品种桂甜糯611,在广西鲜食玉米区域试验春季和秋季平均鲜穗产量分别为774.6kg/667m2和731.9kg/667m2,分别较对照(桂糯519)增产4.5%和5.9%,于2019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甜糯611果穗外观品质佳,结实性、色泽及柔嫩性好,皮薄渣少,糯且甜,口感风味好,适宜在广西各地及我国东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鲜食甜加糯玉米广彩甜糯7 号 的选育及覆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彩甜糯7号是以09N93为母本,TN5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鲜食甜加糯玉米品种,其后代鲜食果穗上具有25%超甜粒、75%糯粒。该品种2012—2013年春、秋季参加多点品比试验,表现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并于2014年参加广东省春季糯玉米新组合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广彩甜糯7号产量与品质性状均与对照粤彩糯2号相当,适宜在广东地区推广种植。系统介绍了广彩甜糯7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覆膜栽培原理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为促进鲜食玉米生产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浙糯玉4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选育的鲜食甜糯玉米一代杂交种,诸暨市于2009年春季引入该品种,经3年示范试验,该品种熟期、品质、产量等性状综合表现良好.为更好地推广应用该品种,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浙糯玉6号(花甜糯072)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和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合作最新育成的优质花色甜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丰产性好,品质优,商品性佳,深受消费者青睐。从地块选择、肥水管理等环节阐述该品种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浙糯玉5号"是浙江省东阳市玉米研究所和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鲜食甜糯玉米一代杂种,2009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诸暨市于2010年春季引入该品种,并试种示范,结果"浙糯玉5号"表现出早熟、优质、稳产、采收期较长等优点,可作为春季糯玉米搭配品种用于生产。介绍了该品种春播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鲜食糯玉米农业生产和市民消费需求,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育成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的高花青素糯玉米单交种黑甜糯168,于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玉2017010)。该品种植株略矮,株型半紧凑,生育期短,整齐度好,丰产性较好。栽培技术为隔离种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和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13.
甜糯玉米浙凤糯5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凤糯5号(03SN-70×ZCN-203)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中早熟、优质、高产鲜食和加工兼用型甜糯玉米新组合。该组合性状优良、熟期较早、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果穗蒸煮口感香、甜、糯,柔软性极好,风味较佳;果穗较大,外观优美,商品性较好。2008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玉2008007),适宜浙江省全省不同地区的春、秋季节与熟制的净作和间套种植。在栽培技术上要注意适期早播促早发、合理密植和科学施肥,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注意安全用药尤其做好苗期茎腐病预防和后期玉米螟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3个甜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圣园花甜糯、圣园甜彩糯、金莲花糯5号3个甜糯玉米引进试种研究,结果表明:其鲜食果穗上的甜粒∶糯粒均为1∶3均匀分布,粒色紫白相间、有光泽,食味糯中带甜,甜味优于一般糯玉米,兼具糯玉米和甜玉米风味,是一种新型的鲜食糯玉米中佳品。金莲花糯5号产量较高、品质较优、后期保绿度高、田间某些性状表现优良,可以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圣园甜彩糯产量排第二、抗逆性好,但品质稍差、生育期较长,且秃尖明显,可继续试验观察;圣园花甜糯产量最低,但品质较优,部分性状表现较好,可以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15.
双隐(三隐)性基因在甜糯型玉米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品质优良、配合力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甜玉米和糯玉米杂交——自交,选出甜糯双隐性自交系,利用不同类型的甜糯双隐性自交系杂交——自交,选出甜糯三隐性自交系,在选育甜糯双隐性或三隐性基因自交系的基础上,通过杂交配组,产生甜(杂结合)糯(纯结合)玉米杂交种,用这类杂交种生产的果穗,有糯质籽粒,有甜质籽粒,甜糯相间随机排列,保留糯性,增强甜度,提高品质。解决了以往糯玉米不甜、甜玉米不糯的缺陷。在分析国内外鲜食甜糯型玉米育种现状基础上,结合我所多年甜糯双(三)隐性基因系玉米杂交种选育的实践,浅析了甜糯双隐性或三隐性基因系的选育以及甜糯型玉米杂交种的组配方法,希望为我国鲜食玉米的产业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满足鲜食玉米生产对优质早熟甜糯新品种的迫切需求。【方法】2016年以自选糯质玉米自交系NF10作母本,以自选甜质玉米自交系NF11作父本进行优质、早熟甜糯玉米新品种选育。【结果】2020年育成甜糯型鲜食玉米新品种桂甜糯987,该品种在2019年广西鲜食糯玉米区试中,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 662.5 kg/hm~2,较对照(桂糯519)增产16.8%,增产点次100%;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 694.0kg/hm~2,较对照(桂糯519)增产14.7%,增产点次100%;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 679.0kg/hm~2,较相邻对照增产15.8%,春秋两季参试14点全部较对照增产,增产点次100%。【结论】该品种2020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玉2020041号),具有果穗粗长、籽粒饱满、黄白粒、柔嫩、皮薄、脆甜、口感好、早熟、综合抗性好等特点,适宜广西及类似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7.
全国(华东片)鲜食甜糯玉米品种区试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应用,促进玉米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深化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本单位2004年继续承担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实施的“全国(华东片)鲜食甜、糯玉米品种区试”项目。  相似文献   

18.
18个适宜甘肃种植的鲜食玉米新品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适宜在甘肃省范围内种植的鲜食玉米新品种18个,其中甜玉米品种有SBS903、超甜88、超甜白+黄、先农甜珍、超甜603,糯玉米品种有源糯1号、香甜糯868、天润糯1号、香甜糯9号、富友FNL80、垦白糯2号、紫玉糯839、瑞糯260、金玉糯856、航玉糯8号、甘甜糯3号、甘甜糯1号、白玉糯909。介绍了适宜甘肃应用的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山西农业科学》2017,(4):502-504
甜糯182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以京140为母本、1h3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甜糯玉米新品种,于2016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2015年参加东华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鲜穗平均公顷产量为16 213.5 kg,比垦粘1号(CK)增产8.2%;2014—2015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鲜穗平均公顷产量为13 881.0 kg,比苏玉糯2号(CK)增产13.0%。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产量高,抗性好,甜粒皮薄甜度高,糯粒清香黏性好,作鲜食糯玉米,适宜在吉林、黑龙江、北京、新疆、内蒙古、山西进行春播;适宜在山东、北京、陕西、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进行夏播。  相似文献   

20.
江淮分水岭地区甜糯玉米早春双膜覆盖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甜糯玉米籽粒皮薄,营养丰富,黏甜清香,易于消化,鲜食可口。在江淮分水岭地区发展甜糯玉米早春双膜覆盖育苗移栽,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型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此项技术主要用于鲜食玉米生产,播期可大大提前,一般2月下旬到3月初就可播种育苗,力争早上市,卖上好价钱。 一、选择适宜品种 选择生育期适宜、丰产性好、抗性强和品质优的品种。如苏甜8号、浙凤糯2号、晶甜3号、花甜糯、紫玉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