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弄清上海市松江区冬春季草莓的农药残留情况,为松江区草莓科学种植与监管提供参考,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对松江区52家种植户种植的草莓进行敌敌畏、烯酰吗啉和嘧霉胺等37种农药残留的专项检测。结果表明:在123份草莓样品中检出11种农药,有105份检出农药残留,检出率为85.4%,其中烯酰吗啉、嘧霉胺各2份超标;异丙威、百菌清、腐霉利、嘧霉胺、腈菌唑、联苯菊酯、异菌脲、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和烯酰吗啉等11种农药的平均安全指数为0.059,其安全风险在可接受范围。烯酰吗啉、嘧霉胺残留的中期风险系数均为2.7,处于高度风险状态,其余农药均处于低风险状态。  相似文献   

2.
利用IFS法和风险系数评估成都市草莓中农药残留的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成都市春节前冬草莓的农药残留情况,对成都市20家种植户生产的草莓进行了53种农药残留的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草莓上检出13种农药,检出率22.4%;20个样品中有20个检出有农药,检出率为100%,其中有2个样品的烯酰吗啉和1个样品的噻虫嗪农药残留超标,超标率为10.0%和5%。从安全指数来看,对草莓安全影响的风险和安全状态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从风险系数来看,除烯酰吗啉和噻虫嗪残留的风险系数R2.5处于高度风险状态外,其余农药残留系数皆处于低风险状态。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草莓的农药残留情况,对贵港市10家农户种植的草莓样品进行了30种农药的抽样监测。结果发现抽样样品中共检出10种农药,检出率为33.3%;10个样品中有9个检出有农药,检出率为90.0%,其中有1个样品的氯氟氰菊酯农药残留超标,超标率为10.0%。抽样草莓样品的结果表明农药残留的安全指数都小于1,其安全影响的风险和安全状态均可以接受。其中除草莓样品中氯氟氰菊酯残留的风险系数R2.5处于高度风险状态外,其余农药残留系数皆处于低风险状态。  相似文献   

4.
徐州市葡萄主产区表层土壤和葡萄中农药残留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徐州市葡萄主产区土壤和葡萄中农药残留特征,采集3个产区TSMC,FXSL和SNGZ表层土壤和葡萄进行305种农药残留检测,并分析其安全指数。结果表明,TSMC和SNGZ产区表层土壤中均检出氯氰菊酯、克百威、氟硅唑和甲霜灵,而FXSL未检出克百威,3个产区农药残留平均检出率依次为氯氰菊酯(100%)、甲霜灵(95.83%)、氟硅唑(62.63%)和克百威(45.70%);TSMC产区葡萄中检出氯氰菊酯、涕灭威砜和克百威,而另2个产区均未检出克百威,3个产区葡萄中农药残留平均检出率以氯氰菊酯最高(100%),其后分别为涕灭威砜(50%)和克百威(20%);各产区葡萄中农药残留的IFS和均小于1。由此可见,徐州市不同葡萄产区表层土壤和葡萄中农药残留检出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表层土壤农药残留水平均达到GB15618—1995中的一级标准,而3个产区葡萄中的农药残留均超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抽自四川省119个柑橘样品55项农药残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共检出25种农药残留,检出率为53.8%。其中,丙溴磷超标率为4.20%,水胺硫磷、甲基异柳磷和三唑磷超标率均为0.84%;从食品安全指数(IFS)来看,柑橘农药残留的IFS均小于1,■为0.033,其安全状态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从危害物风险系数(R)来看,丙溴磷为高度风险,水胺硫磷、甲基异柳磷和三唑磷为中度风险,其余均为低度风险。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贵阳市大棚草莓的农药残留情况,在贵阳市花溪区79家草莓园采集鲜草莓样品93份,对甲胺磷、甲基对硫磷等18种禁限用农药及常用农药残留量进行测定,并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进行结果判定以及WHO的农药毒性等级分类标准判定毒性。结果表明:在93个草莓样品中有7个样品检出农药,多残留样品检出率为6.5%,检出农药有百菌清、三唑酮、腐霉利、毒死蜱、甲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和敌敌畏,其中腐霉利的检出率最高,达5.38%。贵阳市大棚草莓农药危害因子主要为常用农药腐霉利、百菌清,检出农药为中微毒性,但农药残留量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7.
在2017—2019年连续3年对涪陵区及周边区(县)的蕹菜农药残留进行了抽样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16种农药残留中,有机磷类农药均未检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检出率由高到低是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其余的百菌清、三唑酮、甲氰菊酯、溴氰菊酯、腐霉利均未检出。不同来源的蕹菜农药残留检出率由低到高是生产基地(4.9%)、超市(8.6%)、农贸市场(11.4%)。说明蕹菜的农药残留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掌握毕节地区特色农产品农药残留状况,运用气相色谱仪,按国标方法,于2009年在毕节地区各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生产基地随机抽取各类不同特色农产品共计80个进行农药残留测定。结果表明:80个样品中,检出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样品5个,检出率为6.3%,检出农药为乙酰甲胺磷、毒死蜱、三唑磷、氧化乐果;检出有机氯类农药残留样品3个,检出率为3.8%,检出农药为三氟氯氰菊酯、三唑酮、百菌清。毕节地区特色农产品农药残留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番茄中农药与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番茄中农药与重金属(铅和镉)污染物残留特征及由此产生的居民膳食摄入风险,在山西省番茄主产区随机抽取番茄样品60份,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70种农药残留,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镉含量,根据检测结果对2种污染物的残留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采用英国食品标准局(FSA)风险排序体系和食品安全指数(IFS)法对番茄中检出的农药和重金属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番茄样品的农药检出率为73.3%,检出农药19种,其中杀菌剂占63.2%,杀虫剂占31.6%,杀菌剂以腐霉利为主,检出率达40.0%,杀虫剂以啶虫脒为主,检出率为8.3%;检出的农药中包括1种禁限用农药、2种未在番茄生产中登记的农药和3种未制定限量标准的农药;检出3种及以上农药残留样品9个,占检出样品的20.5%;番茄中农药残留种类和数量存在地区差异。农药风险排序得出,19种农药在高、中、低风险水平的比例分别为5.3%、15.8%和78.9%,其中氧乐果是风险较高的农药品种。从农药残留安全指数评价结果来看,19种农药的IFS均1,摄入风险在可接受范围。番茄样品中重金属铅和镉的检出率分别为53.3%和100.0%,其平均值均低于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安全指数评价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番茄中铅和镉残留量的总体水平处于安全状态。总之,山西省番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番茄质量安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贵州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市场流通监管提供依据,2017年采集贵州省六盘水市、贵阳市、黔西南州、黔南州超市和农贸市场销售的7类956份蔬菜样品进行19种农药残留量检测,依据《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6)评判。结果表明:956份蔬菜样品中19种农药检出率为1.66%,超标率为0.15%;7类蔬菜中以叶菜类农药检出率最高、为55.6%,其次为豆类、为45.1%;主要检出的农药有腐霉利、苯醚甲环唑、毒死蜱、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甲拌磷、氟虫腈、毒死蜱为国家限用农药。说明4个市州销售的蔬菜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农药残留,应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温州市地产蔬菜农药残留状况,为蔬菜监管和食品安全提供依据。从2016- 2017 年温州市462 个蔬菜生产主体随机抽取1465 份样品,采用部颁标准对33 种农药残留项目进 行检测。结果:19 种农药有不同程度残留,检出样本403 份;7 种农药有超标,超标样本14 份。样 品农药残留检出率27.51%,超标率0.956%;检测项目农药残留检出率1.107%,超标率0.029%。蔬 菜农药残留检出率以茄果类最高,达46.64%;超标率以叶菜类最高,为1.333%,根茎类、甘蓝类、 豆类未见超标。农药检出率最高是腐霉利,检出率为17.82%;超标率最高是腐霉利和毒死蜱,均 为0.27%。对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基本数据分析表明,温州市地产蔬菜的合格率在99%以上,总体 状况良好,但个别不规范使用农药现象仍有存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应当加强对蔬菜种植环 节的监测与安全管理,确保市民吃上安全放心蔬菜。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福建地区来自广西横州市的市售茉莉花茶中农药残留情况,保障福建市场茉莉花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在市场上随机采购2022年1—6月的230份茉莉花茶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对样品进行65种农药的残留检测,依据GB 2763—2021标准判断,结合检测结果分析不同种类农药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230份茉莉花茶中,93份样品有农药残留检出,检出率为40.42%,检出21种农药单品。三大类农药检测项目种类最多的为杀虫杀螨类,其次为杀菌剂类、除草剂类,21种农药残留检出率前五的主要为联苯菊酯(27.83%)、啶虫脒(16.09%)、虫螨腈(12.61%)、吡虫啉(11.30%)、氯氰菊酯(9.13%)。样品中农残检出均未超标,说明福建省市售茉莉花茶农药残留总体安全,在茶叶生产中以联苯菊酯和啶虫脒使用居多,但农药残留的检出量也远低于GB 2763—2021国家标准限定值。  相似文献   

13.
为摸清浙江省柑橘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情况及果品质量安全状况,2018—2020年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浙江省台州、宁波、衢州、温州、金华等柑橘主产区265个样品进行136种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表明,2018—2020年共检测出农药38种,包括18种杀虫剂、11种杀菌剂、6种杀螨剂及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3 a样品的农药残留检出率为95.85%,逐年依次为87.72%、99.02%和97.17%,农药最高检出率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总样本超标率为3.02%,逐年依次为1.75%、5.88%、0.94%,禁限用农药检出结果逐年明显趋好;柚类农药残留检出率、超标率均小于橘、柑类。因此,样品中农药使用情况较为普遍,近2 a使用农药种类存在增加趋势,但禁限用农药控制较好,浙江柑橘果品质量安全性整体较好。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统计了2015—2019年台州市市级抽检的本地草莓样品检测结果,系统分析了农药残留情况。结果表明,2015年台州市草莓的抽检合格率为86.2%,2016—2019年抽检合格率均在95%以上,但农药残留检出率相对较高,检出的农药主要为嘧霉胺、啶虫脒、异菌脲、腐霉利、嘧菌酯、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吡虫啉等8种。此外,通过对国内外草莓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比对,查阅其降解动力学、膳食风险评估资料并进行分析,为今后草莓种植、安全消费和靶向监管等方面提供技术参考,引导台州草莓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调查8种吉林省蔬菜中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农药污染物的残留状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采集8种450件蔬菜样本以气相色谱法进行对所采集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样品总体农药检出率为90.2%。26种有机磷检出率为15.8%,超标样品占10.0%;1种有机氯检出率为33.1%,无超标样品检出;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检出率为52.7%,超标样品占6.2%;拟除虫菊酯检出率为52.0%,超标样品占11.3%。说明吉林省蔬菜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但超标率处于较低水平,总体农药残留安全风险不高。部分蔬菜检出两种以上多种农药同时检出率较高,仍然存在使用禁用农药的现象,其安全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西昌市大型葡萄生产基地上市的69个批次葡萄进行了农药残留检测,通过食品安全指数(IFS)和风险系数(R)对儿童和成人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所检69批次葡萄中有1批次超标,超标率为1.45%,除了丙环唑无法进行判定外,其余均合格;检出种类最多的为杀菌剂22种,检出率最高的农药为嘧霉胺(85.51%),存在杀菌剂混用或复配现象;通过IFS分析可知,所检测农药对葡萄质量影响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R分析所检农药除螺螨酯是中风险农药外,其余均为低风险,应加强螺螨酯农药在葡萄上的使用监督。  相似文献   

17.
为摸清温州市田间杨梅农药残留现状,为杨梅病虫害防控和上市产品安全提供依据。2016年和2017年的6-7月份,随机采集温州市146个杨梅生产主体的229份成熟期杨梅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的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46种农药进行残留检测,并以GB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作判定依据。结果:检出20种农药有不同程度的残留,其中5种农药样品残留检出率≥10%,并以多菌灵检出率最高,为24.02%;3个样品有甲维盐或百菌清农药残留超标,超标率为1.31%。共检出带有农药残留样品118份,检出率为51.53%;检出有2种以上农药同时残留的样品计68个,最多检出1个样品中有6种农药同时残留。表明:成熟期杨梅的农药残留合格率接近99%,但因其为鲜食裸水果,尚存一定的潜在风险。应当加强对杨梅生产过程,特别是成熟期间农药使用和产品安全监管,严格执行用药安全制度及休药期规定,从源头上彻底消除上市杨梅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为毕节蔬菜安全生产、消费及质量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对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毕节地区635个蔬菜样品中45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635个样品合格率为99.5%;162个蔬菜样品中农药残留有检出,2个叶菜类蔬菜样品的啶虫脒最大残留量和1个豆荚类蔬菜样品的吡虫啉最大残留量均分别大于其MRL,致其判定为不合格,且超标农药均为杀虫剂;叶菜类蔬菜样品农药检出率最高,为29.2%,根茎类蔬菜样品农药检出率最低,为13.9%;甲氰菊酯、氯氰菊酯、霜霉威、噻虫嗪、氯氟氰菊酯、腐霉利、啶虫脒和多菌灵在蔬菜中的检出数居前8位,共占总检出数的79.1%;635个蔬菜样品中不同农药残留最大值、残留平均值的风险商分别为0.04%~31.64%、0.04%~11.92%,表明农药残留引发的健康风险均可接受。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分析草莓农药残留状况,并基于农药残留量开展膳食风险评估,为提高草莓安全种植水平和实现靶向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对43批次草莓检测了49种杀虫剂、16种杀菌剂、1种除草剂和2种生长调节剂共68项农药的残留量,根据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方法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方法分析草莓样品检出农药超标数量和检出农药的种类,评估草莓中农药残留的膳食风险。结果表明,43批次草莓农药残留超标率为4.65%,%ADI和%ARfD最高值分别为18.113 7%和7.014 4%,均远低于安全界限(100%),食用草莓风险较低。但生产中存在多种农药混用或滥用、农药超范围使用情况,建议对生产者加强宣传培训和用药指导,并对吡唑醚菌酯、啶虫脒、多菌灵、腐霉利、烯酰吗啉、咪鲜胺等农药品种加强监测和使用监管。  相似文献   

20.
山西红枣质量安全风险因子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红枣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原则,对山西红枣质量安全风险因子(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和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进行了调查研究。2015年对采自山西运城、临汾、晋中、吕梁等地的100个红枣样品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共检出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菊酯等9种农药,平均检出率为10%,残留超标率均为0;重金属污染检测结果显示,重金属铅、镉、砷、铬和镍检出率分别为10%、25%、0、100%和75%,其中,铬超标率为5%,其余4种超标率均为0。2017—2018年,对采自山西大同、太原、晋中、临汾、长治、吕梁等地的100个红枣样品的表面微生物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3种致病菌都有检出,检出率分别为3%、19%和5%,超标率为1%~5%,其他杂菌检出率为81%;2017—2018年对从农贸市场和土特产商店采集的枣夹核桃20个产品的表面微生物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平均检出率分别为70%、60%和55%,超标率分别为70%、20%、55%,其他杂菌检出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