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湿地植物作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质净化、景观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广东省东莞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按植物覆盖度层级(覆盖度分别为0,30%,40%,50%,80%及90%)划分6个样区,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因子指数法对湿地植物覆盖度与水质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单因子指数法分析显示,水质指标值随植被覆盖度不同而发生变化;(2)植被覆盖度为50%时,总氮与NO3-浓度值最低,植被覆盖度为90%时总氮值达到最大;(3)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等指标随覆盖度增加变化不明显;(4)综合因子指数法显示,当湿地植物覆盖度维持在40%时,湿地水质相对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集中,自然水体的污染和富营养化日益严重,因污水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保护环境,减少水源污染。开发利用再生水源,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日本对待污水处理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如日本的污水处理厂依据国家颁布的《下水道法》,对服务区域内工业排放水质实行监督管理,一旦出现水质超标,则视情节实行罚款、拘留、停产整顿。日本政府同时还颁布了《水质污染防止法》,环境保护部门依此法对直接排入自然水体的工厂“及处理厂的山水水质进行监督管理。对污水处理所振资金…  相似文献   

3.
王郑  黄新 《森林工程》2005,21(3):17-18,20
介绍了宜兴市官林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过程,该污水厂针对处理对象的水量和水质采用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相似文献   

4.
以九洲江干流8个断面水质为目标,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其在2014~2018年间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将其与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九洲江干流各水质参数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九洲江干流有7个断面水质在各个时间均达标;各类水质污染物中,氨氮和总磷是影响九洲江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且氨氮和总磷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九洲江干流沿程污染程度从上游至下游总体呈现减轻趋势;为改善九洲江水质,应将陆川污水处理厂上游来水及周边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水作为重点治理对象。  相似文献   

5.
杨悦  黄明 《绿色科技》2015,(3):187-190
指出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主要有单因子评价、污染指数评价和不确定性评价等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灰关联分析和内梅罗指数法对H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作出了评价,共选择9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分别对33个水质样品进行了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种评价方法的水质评价结果,在污染小的河流相差较大,在污染河流中较为接近。建议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灰关联分析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修订后污水厂排放标准,调查了重庆市各个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情况,利用活性污泥法进行计算和理论推导,分析重庆市现有污水处理厂能否完成出水达标.在出水各指标中,着重分析出水总氮的达标率.  相似文献   

7.
以浏阳河8个常规监测断面2016年监测水质数据为基础,运用单因子评价法、水污染指数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5种评价方法对其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污染指数法在浏阳河水质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单因子评价法无法进行水质定量评价,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无法进行水质类别的评价,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结果过于乐观。  相似文献   

8.
以"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黄冈市9条主要河流、5个主要湖泊和9个主要水库的监测结果为依据,基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对各监测断面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2020年,黄冈市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为良好,Ⅰ ~ Ⅲ类水质断面(点位)比例为82.4%.全市主要河流Ⅰ ~ Ⅲ类水质断面(点位)比例为100%,水环境...  相似文献   

9.
褚阳  张鑫 《绿色科技》2021,(6):34-37
为评价宁夏回族自治区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水体富营养化,2020年9月布点采样设计6个采样点,通过对单因子指数法的利用,并结合以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状态指数法,进一步实现了对水质的评价,运用ArcGIS10.2分析了其富营养因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鸣翠湖水体整体达Ⅱ类水质标准;鸣翠湖水体综合污染指数位于0.7~1.0之间,整体水质为“轻污染”级别;鸣翠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位于30~41这一区间之中,为贫营养到中营养状态;鸣翠湖水体富营养指标呈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
胡庆琼 《绿色科技》2011,(9):123-123,126
指出了废水可生化性的确定对于废水处理方法的选择、确定生化处理工段进水量、有机负荷等重要工艺参数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用水质指标评价法分别对标准生化需氧量样品、本区域地表水、本区域具有代表性行业产生的原污水进行了可生化性评价,结果表明:用水质指标评价法评价水质可生化性方法成熟,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1.
以大连市庄河流域小于屯断面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该断面2~12月份的水质进行了监测,选取溶解氧、高猛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等7个指标,从不同月份检测的指标基于单因子法,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用单因子法分析,2~12月份,结果均为劣Ⅴ类水质,其中3月份指数最高,污染最为严重;②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从2~12月份,除了8、9、10月份为中度污染,其余月份均为重度污染;③对比二者方法可知,单因子分析方法计算简洁,结果明了,但过于片面;相对而言综合污染指数法考虑到所有指标的计算结果,较为客观。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随着人口增长和工农业发展,污水排放逐年增加,白洋淀水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作为白洋淀上游最重要的入淀河流,科学合理地评价府河水质,对掌握其水质变化规律有着重要意义。以大清河流域府河段水质中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磷(TP)5项水质监测指标为对象,运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了水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断面中焦庄断面污染最严重,随河流流动方向,水质污染程度逐渐降低,水体中氨氮污染最重,总磷次之,溶解氧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污水处理属于能源消耗密集型产业,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增加,城市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地加剧,而国家对于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要求逐步提高,所以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也在相应地增加。基于此背景下分析研究了污水处理厂污水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污水处理节能的对策,旨在促进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作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协调好环境保护和区域发展的关系,保护和改善水质与生态环境,为合理建设入河排污口以及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入河排污口提供技术依据。以彭水县污水处理厂项目为例,通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设置方案、所处河段河道水质现状、水域管理要求和现有取排水状况等调查研究,采用一维水质模型对水功能区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可作为建设项目排污口设置论证的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样数据基础采用10个地下水监测井的监测结果,利用多种评分法实施水质的评价,包括加附注评分法、主成分分析法、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法等。实验结果显示:加附注评分法是利用模型计算全部指标,评价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应性和较高的拟合度,可以应用于评价研究区的地下水;主成分分析法符合对过多的评价指标情况的评价,借助降维简化其程序,对原始信息进行保留;而简洁的运算是传统内梅罗指数法的特点,不过该法重点关注最大污染因子,并且地下水质量类别划分的依据模糊;改进内梅罗指数法功能仅限于对水体污染程度的掌握。  相似文献   

16.
以安徽理工大学校园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校园3个主要污水排放区进行了生活污水样品采集和城市污水中CODcr 、BOD5、N H3-N、T P、SS等主要水质指标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校园生活污水基本满足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排放要求,其中水体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高,水体存在富营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我国北方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采取改良氧化沟工艺,设计规模为10×104m3/d,该工程自2010年6月底正式运行以来,运行效果良好、稳定可靠,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总结了近年来污水处理厂冬季运行的设备管理及工艺调控工作经验,为其他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有些地方对污水处理厂工艺调试不够重视,污水厂建成后忽略工艺试调,这就很容易在水质水量波动的情况下出现无法正常运行、水质不达标等不良现象,所以在污水厂正式投产前进行工艺试调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就污水处理厂工艺调试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以湘江长沙段水系支流为对象,对枯水期的湘江水质环境进行了现状调查。研究表明:湘江长沙段支流中,靳江河、浏阳河、沙河地表水水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受纳了各支流后,湘江干流龙王港、浏阳河、沙河、沩水河支流交汇段水质均存在超标情况。提出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及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对各支流加强沿岸入河排放口的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鉴定武汉市汤逊湖桥梁建成后汤逊湖水体水质状况,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于汤逊湖沿线11个点多次采水样,以水体总氮、总磷、叶绿素a、COD及透明度等为参数,对水体理化因子、水质状态特征、富营养化程度等进行分析,探讨各影响因子对汤逊湖富营养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汤逊湖目前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水产养殖是汤逊湖的主要污染源.可通过加强对湖区工业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农业生产等污染的外源控制以及对湖区内的水产养殖污染的内源控制和科学管理,加强湖泊生态修复工程治理力度等方式进行调控.提出了汤逊湖水质富营养化治理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