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季节对延边黄牛卵巢质量和卵母细胞的数量、质量、体外成熟以及核移植重组胚发育的影响。持续1年采集延边黄牛卵巢,分级卵巢,抽取卵巢表面直径2~8mm的卵泡内的卵母细胞,收集后进行体外成熟和重组胚的体外培养。结果表明,1级卵巢的比例在春冬季时明显高于秋季(P〈0.05),2级卵巢的比例在春夏季高于冬季(P〈0.05),秋季的3级卵巢比例最高,与其他季节有显著差异(P〈0.05);在秋冬季,平均每个卵巢拣出卵母细胞数高于春夏季(P〈0.05),成熟率上,秋季显著高于春夏季(P〈0.05),但与冬季并无差异且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卵裂率上,秋季与春季有差异(P〈0.05),但与其他季节无显著差异(P〉0.05),囊胚率上,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研究发现,季节对延边黄牛卵母细胞的可用回收数量及其质量都会产生影响且秋季为延边黄牛体细胞核移植实验最适合季节。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青海省某奶牛养殖场育成牛和成年牛粪便样品中几种主要污染物四个季度排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育成牛牛粪中水分含量以冬季最高,显著高于秋季(P0.05);有机质含量夏季最高,显著高于秋季和冬季(P0.05);全氮含量夏季和春季最高,冬季最低,四个季节之间无显著差异;Zn含量秋季最高,冬季含量最低且极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季节(P0.01)。成年牛牛粪样品中水分含量春季最高,秋季次之,显著高于秋季(P0.05);有机质含量夏季最高、极显著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春季次之、极显著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全氮含量夏季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P0.01),春季次之、极显著高于冬季(P0.01);全磷含量春季最高、极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P0.01),冬季次之、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P0.05);Zn含量秋季最高、极显著高于冬季(P0.01),春季和夏季Zn含量均显著高于冬季(P0.05);大多数排污指标成年牛高于育成牛。从而得出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为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治污和合理排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季节藏北高寒牧区放牧藏绵羊采食与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藏北高寒牧区不同季节对放牧藏绵羊采用人工观测法、模拟采集牧草标样法及全收粪法,观测藏绵羊的放牧行为、采食行为以及进行采食量、采食牧草营养成分和消化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放牧藏绵羊冬春季较夏秋季游走、采食和彷徨时间延长,休息时间缩短;夏季采食速度和每口采食量均高于其它两季,三季中每只日均采食量分别为1887.2±196.4g、1108.3±157.6g和526.2±98.2g,三季间差异极显著(P〈0.01);夏季牧草的粗蛋白(CP)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冬春季和秋季,粗脂肪(EE)含量冬春季牧草明显低于夏秋季(P〈0.01);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冬春季极显著(P〈0.01)高于夏秋季;三季表观消化率(OM)和CP消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表观消化量(NDF)和ADF消化率夏季与冬春季、秋季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济宁青山羊不同季节血浆内褪黑素分泌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济宁青山羊季节性发情的内分泌机理,本试验分别用放射性免疫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济宁青山羊在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时血浆内褪黑素的变化规律以及松果体细胞内5-羟色胺(5-HT)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血浆内褪黑素含量在午夜达到最大值,而在白天日中附近降到最小值,在夜间显著高于白天(P〈0.01)。褪黑素含量也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至时夜间的平均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3个季节(P〈0.01),春分和秋分时差异不明显(P〉0.05),但它们显著高于冬至时的夜间平均水平(P〈0.05)。白天血浆褪黑素含量在各个季节差异不显著(P〉0.05)。夏季5-羟色胺阳性细胞面积和占总面积比值都显著小于其它3个季节,冬季最大,春季和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肉仔鸡低有效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生产性能及钙、磷利用率的影响。选取96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仔鸡(公母各半),试验分为前期(1-21 d)和后期(22-42 d)两个阶段。第I组为正对照组PC(试验基础日粮,前、后期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47%、0.43%),第II组为负对照组NC(前、后期分别降低有效磷水平0.06%、0.1%),第Ⅲ-第Ⅴ组分别为NC+500 U/kg包衣植酸酶、NC+1 000U/kg包衣植酸酶,NC+1 0000 U/kg包衣植酸酶,第Ⅵ组为NC+500 U/kg粉状植酸酶,第Ⅶ组为NC+500 U/kg微丸植酸酶,第Ⅷ组为NC+500 U/kg进口粉状植酸酶。结果表明:(1)除Ⅶ组后期采食量较正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外,各处理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Ⅶ组前期料重比较正、负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正对照组全期料重比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5),所有酶处理组后期和全期料重比均较负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2)Ⅵ组前期DM和EE消化率显著高于正对照组,除Ⅲ组外所有酶处理组前期能量和P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P〈0.05);Ⅶ和Ⅷ组后期DM消化率显著高于正对照组(P〈0.05),Ⅳ组后期EE消化率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除Ⅲ组外所有酶处理组以及负对照组后期P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正对照组(P〈0.05)。(3)Ⅲ组前期胫骨长度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Ⅳ和Ⅴ组及负对照组后期胫骨长度均显著大于正对照组(P〈0.05);Ⅴ组后期胫骨Ca含量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所有酶处理组前、后期胫骨P含量均较负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低有效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饲料利用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效提高饲料代谢能以及磷的消化和沉积。  相似文献   

6.
季节对不同品种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季节对不同品种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实验采集了中国荷斯坦牛、西门达尔牛和日本和牛的种公牛精液周年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荷斯坦牛春、冬季原精活力达标率显著高于夏季(P0.05),冬季极显著高于夏季(P0.01);冬、秋季冻精活力达标率显著高于夏季(P0.05),秋季极显著高于春、夏(P0.01),春、冬季射精量显著高于秋季(P0.05),春季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春、秋、冬季精液密度显著高于夏季(P0.05);西门达尔牛在春季原精活力达标率呈现最高,显著高于夏、秋季(P0.05);日本和牛冬季原精活力和冻精活力均最高,射精量四季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夏季精液密度显著高于春季(P0.05),极显著高于秋、冬季(P0.01)。春、冬季种公牛原精和冻精的达标率最佳;肉牛品种精液品质优于奶牛品种,肉牛品种中的西门达尔种公牛的精液品质优于和牛。  相似文献   

7.
试验对四川省银合欢主产区(西昌宁南县)和非主产区(雅安市、遂宁市)等地按季节变化采样,测定分析银合欢枝叶中常规营养成分、含羞草素、氯基酸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①四川省不同产地银合欢枝叶属蛋白质饲料(风干基础);②除灰分、西昌与雅安的初水和粗纤维、遂宁与西昌和雅安的钙含量差异显著外,三产地其余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③四川省不同季节银合欢属蛋白质饲料(风干基础),夏季银合欢枝叶初水含量与秋季差异显著,夏季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春秋两季,春季粗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秋季(P〈0.01),显著低于夏季,秋季的Ash含量显著高于春夏两季(P〈0.05);④枝叶中含羞草素含量:遂宁地区银合欢的含羞草素显著低于西昌地区、雅安地区,夏季显著高于春秋两季(P〈0.05);⑤枝叶与种子中Lys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枝叶、种子中氨基酸含量与英中对应的氯基酸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His、Arg、Asp、Ser、Glu、Gly、Mimo含量在种子中显著高于枝叶中,其余氨基酸含量在枝叶中显著高于种子中(P〈0.05),Met是银合欢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肉仔鸡低有效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生产性能及钙、磷利用率的影响。选取96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仔鸡(公母各半),试验分为前期(1-21 d)和后期(22-42 d)两个阶段。第I组为正对照组PC(试验基础日粮,前、后期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47%、0.43%),第II组为负对照组NC(前、后期分别降低有效磷水平0.06%、0.1%),第Ⅲ-第Ⅴ组分别为NC+500 U/kg包衣植酸酶、NC+1 000U/kg包衣植酸酶,NC+1 0000 U/kg包衣植酸酶,第Ⅵ组为NC+500 U/kg粉状植酸酶,第Ⅶ组为NC+500 U/kg微丸植酸酶,第Ⅷ组为NC+500 U/kg进口粉状植酸酶。结果表明:(1)除Ⅶ组后期采食量较正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外,各处理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Ⅶ组前期料重比较正、负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正对照组全期料重比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5),所有酶处理组后期和全期料重比均较负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2)Ⅵ组前期DM和EE消化率显著高于正对照组,除Ⅲ组外所有酶处理组前期能量和P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P〈0.05);Ⅶ和Ⅷ组后期DM消化率显著高于正对照组(P〈0.05),Ⅳ组后期EE消化率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除Ⅲ组外所有酶处理组以及负对照组后期P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正对照组(P〈0.05)。(3)Ⅲ组前期胫骨长度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Ⅳ和Ⅴ组及负对照组后期胫骨长度均显著大于正对照组(P〈0.05);Ⅴ组后期胫骨Ca含量显著高于正、负对照组,所有酶处理组前、后期胫骨P含量均较负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低有效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饲料利用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效提高饲料代谢能以及磷的消化和沉积。  相似文献   

9.
以中科院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站25年围封样地为对象,研究亚高山草原、亚高山草原化草甸和亚高山草甸化草原的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长期围封对3种草地类型草地植被盖度、平均高度、地上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围栏内生物量与植株高度均表现为亚高山草原化草甸>亚高山草甸化草原>亚高山草原;3种草地类型围栏内外生物量和植被盖度差异呈极显著(P<0.01),且亚高山草原化草甸和亚高山草甸化草原围栏内外植物高度差异极显著(P<0.01)。围封25年后,围栏外的群落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高于围栏内,而均匀度指数围栏内均高于围栏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内蒙古高原短花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研究全年放牧和春季休牧下草地植被在盖度、重要值,植物功能群生物量、多样性等的响应。结果表明,春季体牧下草地主要植物种盖度较高,其中春季零放牧+夏季适度放牧+秋季适度放牧效果最好。春季休牧+夏季适牧+秋季适牧处理下短花针茅的重要值较低,但是无芒隐子草重要值高于春季体牧+夏季重牧+秋季重牧处理,碱韭重要值低于春季休牧+夏季重牧+秋季重牧处理,银灰旋花则相反。春季休牧处理下植被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放牧处理(P〈0.05),其中春季休牧+夏季适牧+秋季适牧处理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季节对内蒙古白绒山羊采食牧草及粪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别在春、夏、秋、冬季对内蒙古3种类型白绒山羊成年母羊群所采食主要牧草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并采集粪便以测定其粪便特性,旨在研究季节因素对内蒙古白绒山羊采食牧草及粪便特性的影响,从而为内蒙古白绒山羊粪便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的牧草DM含量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分别为39.60%。53.21%、40.39%~48.81%、64.55%~94.50%、92.00%~95.00%;牧草NDF含量表现为秋、冬季较高,春、夏季较低;牧草CP含量,冬季最低(4.68%~6.17%),春季最高(14.65%~17.44%)。春夏秋冬四季粪便磷浓度平均为1.10%、0.75%、0.71%、0.59%,3种类型内蒙古白绒山羊粪便磷含量季节间差异显著(P〈0.05),春夏两季大于秋冬两季;粪便氮浓度在春夏秋冬四季平均为1.99%、1.7l%、1.61%、1.44%,季节因素对粪便氮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且春季最高,然后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季节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粪便干物质影响较大,阿尔巴斯型白绒山羊季节间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二狼山型白绒山羊季节间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阿拉善型白绒山羊季节间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粪便中干物质平均含量春夏秋冬四季依次为72.56%、79.60%、65.52%、95.87%,其中。冬季最高、秋季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奶牛第一胎泌乳性能的影响,以便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荷斯坦奶牛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海丰奶牛场有限公司2009年引进2480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产犊季节及其第一胎泌乳性能的数据,分析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和305d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影响极显著(P0.01),显著影响305天脂肪产量(0.01P0.05),春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长(358±10d),而冬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短(299±18d),春季与夏季产犊奶牛的全泌乳期产奶量显著高于秋季、冬季产犊奶牛(P0.05),夏季产犊奶牛305d脂肪产量最高。[结论]综合各产犊季节样本量及相应泌乳性能,认为该场澳系进口荷斯坦牛最适宜产犊季节为夏末秋初,此时泌乳性能最好。该结果对同类地区引进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繁殖与生产管理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鸡舍内粉尘浓度过高,会危害饲养员的健康和家禽的生产力,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了解鸡舍内粉尘浓度空间变化情况,有助于进一步分析粉尘释放和变化规律,为开发更有效的除尘方法,试验测定了规模化养鸡场一年四季鸡舍门口和鸡舍中央的粉尘含量。结果表明,鸡舍中央位点全尘春季与冬季、秋季与冬季差异显著(P<0.05),夏季与冬季差异极显著(P<0.01);呼吸性粉尘PM10夏季与秋季差异显著(P<0.05),春季与冬季、秋季与冬季差异极显著(P<0.01);四季呼吸性粉尘PM10鸡舍中央位点与鸡舍门口差异不显著(P>0.05);全尘TSP鸡舍中央位点与鸡舍门口差异也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牛舍内均匀铺撒10kg(8m2)的吸附剂GY-3,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测定各季节连续8hNH3CH4和CO2浓度的变化,并与无吸附剂的对照试验进行比较,研究不同季节吸附剂GY-3对上述气体8h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各季节10kg GY-3吸N8h可极显著降低牛舍中NH,的浓度(P〈O.01),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lkgGY-38h分别可以吸附NH,1.43g、2.26g、0.87g和0.55g,NH、吸附量随着季节间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而迅速降低,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要高于温度。吸附剂GY-3对CH2和CO2没有明显的吸附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5.
线性模型对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主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般线性模型研究各种因素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牛场、胎次和产犊季节对奶牛产奶量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奶牛产奶量增加;夏季产犊的奶牛产奶量最低,冬季产犊的最高;体细胞计数对奶牛产奶量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随着体细胞数的增加,产奶量下降。牛场、胎次和体细胞计数对乳脂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第三牛场平均乳脂率为4.38%,显著高于其他三个牛场;随着胎次的增加,乳脂率有下降趋势;随体细胞数增加,乳脂率升高;产犊季节对奶牛乳脂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牛场、产犊季节和体细胞数对乳蛋白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体细胞数增加,乳蛋白率升高;夏季和秋季产犊的奶牛乳蛋白率较高,春季和冬季较低;胎次对乳蛋白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表型相关分析表明:SCC与产奶量呈显著负相关(r=-0.158,P0.05),SCS与产奶量相关性接近显著水平(r=-0.140,P=0.055)。SCC/SCS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6.
选用8只健康成年狍,采用瘤胃穿刺法收集瘤胃液。研究不同季节日粮组成对狍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VFAs)、氨态氮(NH3-N)、茵体蛋白(BCP)、内毒素以及组织胺浓度等瘤胃内环境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夏季日粮与冬季日粮相比较,瘤胃中NH3-N和BCP浓度显著升高(P〈0.05);瘤胃pH和乙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丙酸水平显著提升(P〈0.05);而内毒素和组织胺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结果表明,冬、夏日粮组成均能够满足狍的营养需要以及稳定狍的瘤胃内环境,但夏季日粮组成对狍瘤胃发酵和营养需要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初产奶牛牛乳体细胞数在不同泌乳阶段和产奶季节的变化规律,旨在为采取合理措施降低牛乳体细胞数和改善乳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以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间选择2126头初产奶牛13168条DHI测定记录,以泌乳阶段和产奶季节及其两者的互作作为研究因子,分析泌乳阶段和产奶季节及其互作对初产奶牛牛乳体细胞数(SCC)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泌乳阶段和产奶季节及其互作对体细胞数评分(SCS)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01)。初产奶牛于泌乳早期牛乳SCC较高(294.16×10^3个/mL),随着泌乳月龄的增加,SCC逐渐降低,泌乳中期(192.71×10^3个/mL)和泌乳晚期(185.51×10^3个/mL)牛乳SCC基本保持稳定;初产奶牛泌乳早期牛乳SCS比泌乳中期和泌乳晚期极显著升高(P〈0.01);初产奶牛牛乳SCC冬季最高(312.72×10^3个/mL),春季次之(236.48×10^3个/mL),秋季最低(168.59×10^3个/mL);初产奶牛冬春季牛乳SCS比夏秋季极显著升高(P〈0.01)。奶牛乳中体细胞数受胎次、泌乳月龄、产奶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产奶季节对SCC的影响主要反映了温度和湿度因素对奶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正常生理情况下,蒙古马与纯血马的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和抗氧化指标是否存在差异,对上述指标在血清中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测定的10项血液生化指标中,纯血马总蛋白、球蛋白和谷丙转氨酶的含量低于蒙古马,差异显著(P〈0.05),而白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胆固醇、酸性磷酸酶的含量显著高于蒙古马,差异显著(P〈0.05)。免疫指标测定结果显示,纯血马IgA、IgG的含量低于蒙古马,差异显著(P〈0.05),而IgM的含量纯血马高于蒙古马,差异显著(P〈0.05)。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羟自由基)测定中,纯血马与蒙古马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该实验对马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和抗氧化指标进行测定,以期对马匹疾病防治、抗病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