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菌,主要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可引起猪的的格拉泽氏病,表现为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包括心肌炎、胸膜炎、腹膜炎以及关节炎。本菌也常与猪流感病毒并发。本文就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理,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临床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1概况副猪嗜血杆菌病近年来多发。从临床上和圆环病毒病关系更密切。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为格拉泽氏病,有15种血清型,其中4型、5型和13型最为常见(也有检出12型较多)。副猪嗜血杆菌病,起初称为猪嗜血杆菌,后因证明了该菌生长时不需要X因子,故更名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定居于健康猪的上呼吸道,  相似文献   

3.
陈申秒  魏建忠 《养猪》2007,(4):52-54
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存在于猪上呼吸道的共栖菌,在特定的条件下常引起猪以关节炎、呼吸困难及高热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在目前流行的"猪高热性疾病"中常有分离到副猪嗜血杆菌的报道。近年来国内外针对副猪嗜血杆菌的诊断学与分子生物学逐渐深入,本文就有关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诊断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是一种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的细菌性传染病。病原体猪副嗜血杆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它常定植于健康猪上呼吸道,属于正常菌群。在免疫抑制等特定条件下才会发病。笔者主要介绍了猪副嗜血杆菌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副猪嗜血杆菌是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条件性致病菌,该菌引起的副猪嗜血杆菌病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主要特征,被称为猪群免疫能力的"指示灯"。当猪场存在猪圆环病毒病、猪流感、猪蓝耳病、猪瘟等疾病以及严重的霉菌毒素时,机体免疫力下降,极易引发副猪嗜血杆菌病,加大养殖户的损失。对此,笔者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案进行介绍,共同交流。1临床症状主要感染4~8周龄的断奶仔猪以及10日龄左右的乳猪,尤其刚断奶的仔猪  相似文献   

6.
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病学及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菌,常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由该菌引起的病又称格拉泽氏病。随着世界养猪业的发展,该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养猪业的一种重要细菌性疾病。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研究现状,笔者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条件性致病菌,该菌引起的副猪嗜血杆菌病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主要特征,严重危害仔猪和青年猪(半岁以下)的健康。目前用于检测该病的方法主要有临床与病理学诊断法、病原分离与生物学特性诊断法、免疫组化法、血清学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法等,各有利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完善。本文对该病诊断方法进行概述,以期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防治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正>副猪嗜血杆菌(HPS)属于巴斯德菌科嗜血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是猪上呼吸道一种常在菌。主要造成猪只的肺炎、脑膜炎、关节炎、浆膜炎和败血症。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保育阶段的仔猪,特别是在猪群感染猪蓝耳病或者猪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时,极易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对国内外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综合防控简要概述,以期对养殖场有效防控副猪嗜血杆菌防控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1 病原学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体是副猪嗜血杆菌,属于巴斯德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该菌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黏膜,构成了正常的菌群,常常可以从猪的各种病灶和分泌物中分离出来.副猪嗜血杆菌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在干燥的环境下很容易死亡,用常用的普通消毒剂都容易杀灭.该菌对头孢类、喹诺酮类、磺胺类、阿莫西林、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17,(1)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多发性浆膜炎为其病理特征,如纤维素性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关节炎、脑膜炎(图1—图4)等。猪是副猪嗜血杆菌的唯一自然宿主。副猪嗜血杆菌通常作为常在菌群定居在健康猪的上呼吸道,该菌与猪的免疫系统保持着平衡状态。一旦这种平衡被混群、猪舍温湿度不当等应激因素打破,会导致  相似文献   

11.
副猪嗜血杆菌(HPS)属巴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革兰氏阴性,是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该菌多与其他病原,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等混合感染,严重危害仔猪和青年猪的健康。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副猪嗜血杆菌已逐渐成为危  相似文献   

12.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高热、严重呼吸困难、全身暗红、跛行、运动失调,高死亡率。病变特征为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副猪嗜血杆菌为猪上呼吸道正常定居的条件性致病菌,当猪群受到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气温剧变,转群等应激时,猪群免疫力普遍下降,常混合或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因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防治困难,导致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已引起养猪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副猪嗜血杆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猪嗜血杆菌(HPS)是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见病原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引起猪的格拉瑟病(Glasser's disease),常与猪流感病毒并发,引起断奶前后仔猪以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等为特征的临床症状,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损失.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该病原菌,论文就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理、...  相似文献   

14.
王林安 《猪业科学》2017,34(2):98-100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感染发病的猪出现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该病的致病菌副猪嗜血杆菌是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细菌,也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1日龄健康仔猪的鼻腔及支气管的分泌物中就可以分离到HPS,患病的猪肺部也可以分离到,但是健康猪肺部分离不到该菌。该菌属于巴斯德氏菌科,革兰氏染色阴性短小杆菌、不具有运动性,为多形态、非溶血性和NAD(V因  相似文献   

15.
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猪嗜血杆菌(HPS)是革兰氏阴性菌,属于巴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是猪上呼吸道的常在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猪只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以5~8周龄的猪最易发病,特别是近几年来养猪业明显规模化、集约化和饲养密度的加大,猪群中病毒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的持续性感染,猪体免疫力普遍下降,使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给广大养猪户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副猪嗜血杆菌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现将2008年一猪场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是正常猪群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菌,但其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侵入机体并引起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由于同一猪场甚至同一头猪内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菌株,因此确定可能导致临床发病的特定菌株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副猪嗜血杆菌的分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以危害呼吸系统为主的传染病,该菌寄生在生猪鼻腔等上呼吸道内,是属于条件性细菌,可以受多种因素诱发。  相似文献   

18.
贺洪 《中国动物保健》2019,(4):37-37,56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的一种共存于猪上呼吸道表面的条件致病菌,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而抗生素是猪细菌性疾病治疗和预防的常用药。本文综述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存在的利与弊,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菌,是革拉泽氏病的病原体,随着规模化猪场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已逐渐成为世界范围的重要疾病。防治该病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疫苗,应用抗生素效果也较差。由于我国的饲养管理条件较差,使得该病日趋流行  相似文献   

20.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一种存在于上呼吸道的共栖菌。在特定条件下可引起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称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本文通过对丹阳市某规模化猪场的发病猪进行病理剖检、病原分离、显微镜检查、生化实验和PCR检测,最终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并针对该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提出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