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水稻旱地育秧的理论依据,分析旱地育秧的栽培特点,介绍旱地育秧的技术要点,提出旱地育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指出旱地育秧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该县乡水稻增产增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正>水稻"泥质法"育秧技术的全称是水稻抛植苗原床泥质露天育秧法,是对旱地营养土保护地育秧技术改进后的一种新的育秧方法。后者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推广应用,最大面积达到466万hm2。但由于该育秧方法带有显著的北方寒带旱地技术特点,抛秧虽然比手工插秧省工,但育秧环节操作繁琐,安全性差,用工投资较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抛栽  相似文献   

3.
李挺 《农技服务》1999,(1):12-15
<正> 早稻双膜旱育秧是因采用底膜、天膜及旱地育秧状态而称之。它是在吸收工厂化育秧、小苗带土移栽和旱地育秧技术优点基础上组装起来的一种新的育秧方式。具有省工省水省本、成秧率高,易管理,移栽大田植伤轻、不败苗、返青快、够苗早、穗数多、产量高的特点,适于两熟制早稻早播早栽和大麦田早稻迟  相似文献   

4.
2010年,以杂交早稻“株两优124”为供试品种,在湘北洞庭湖区沅江市进行旱地育秧,小苗带土育秧和湿润育秧的田间栽培试验,研究3种育种方式对杂交早稻的生育特性、产量性状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湿润育秧比较,旱地育秧、小苗带土育秧在提早播种的条件下,可使“株两优124”成熟期提早3~5 d,产量增加13%~20...  相似文献   

5.
水稻旱育秧栽培法是将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地育秧,从而提高了秧苗的素质,增强了抗逆性和苗发根力,培育出根系发达的壮苗。一、水稻旱育秧法1、苗床准备苗床选择:旱育秧是在接近旱地条件不育秧,对苗床土壤要求高。苗床宜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地下水位不  相似文献   

6.
介绍水稻无盘旱地育秧轻简栽培技术,包括旱地育秧技术、起苗移栽、本田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内容,对于缓解大春生产期间农村人工和水源紧张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水稻旱育秧栽培法是将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地育秧,从而提高了秧苗的素质,增强了抗逆性和苗发根力,培育出根系发达的壮苗。一、水稻旱育秧技术1、苗床准备苗床选择:旱育秧是在接近旱地条件不育秧,对苗床土壤要求高。苗床宜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地下水位不高的地方,要求土壤透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团粒结构好、疏松通气。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育秧栽培法是将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地育秧,从而提高了秧苗的素质,增强了抗逆性和苗发根力,培育出根系发达的壮苗. 一、水稻旱育秧技术 1、苗床准备 苗床选择:旱育秧是在接近旱地条件不育秧,对苗床土壤要求高.苗床宜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地下水位不高的地方,要求土壤透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团粒结构好、疏松通气.  相似文献   

9.
李胜楠 《新农业》2023,(22):10-11
<正>1塑盘育秧幼苗的育秧工作是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重要环节,育秧的成效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所以,农民应重视育秧工作,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育秧。1.1准备床土育秧的床土要尽量选取无杂物、无污染的土壤,通常选取细且松软的、不含草木灰的菜园土、旱地土或稻田土,每亩地需要100公斤床土,过筛后将75%的床土进行培肥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以早粳1号、渐辐9号和威-48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旱地和水田育秧秧苗的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电解质渗透率和发根力。结果表明:旱育秧叶片SOD活力分别比水育秧增高18.19%、8.56%和7.25%,旱地和水田育秧影响编码SOD基因的表达量,前者高于后者;旱育秧电解质外渗率低于水育秧,发根力强于水育秧,旱育秧耐寒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农村水稻的栽培技术,在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发展着。人们对水稻的秧苗培育也从水田转向的陆地,这更有利于人们对水稻育秧过程中的管理,使秧苗得到更优化的培育,为水稻的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此,主要思考的是农村水稻新基质旱地育秧技术要点,从而使旱地育秧如何做到更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川东北地区,特别是南充地区,在水育秧水稻抽穗扬花期(7月下旬),高温伏旱天气频繁出现,加之育秧水源严重缺乏,大大制约了水稻早育、避灾及增产.由于旱地气温回升比水田快,旱地育秧可比水田育秧提早10天左右播种,从而可提前5~7天抽穗,由此避开高温伏旱天气.并且旱育秧生长快.栽后返青快,分蘖早,分蘖多.分蘖节位低.上林率高.水育秧则相反,一遇自然灾害就大减产.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在湘西凤凰县开展4种不同育秧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旱地育秧特别是采用旱育保姆包衣育秧,具有提高秧苗素质、节省生产工时、节约物化成本、减轻病虫为害、改善穗粒结构、增加水稻单产的效果,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川东北地区,特别是南充地区,在水育秧水稻抽穗扬花期(7月下旬),高温伏旱天气频繁出现,加之育秧水源严重缺乏,大大制约了水稻早育、避灾及增产。由于旱地气温回升比水田快,旱地育秧可比水田育秧提早10天左右播种,从而可提前5~7天抽穗,由此避开高温伏旱天气。并且旱育秧生长快,栽后返青快,分蘖早,分蘖多,分蘖节位低,上林率高。水育秧则相反,一遇自然灾害就大减产。  相似文献   

15.
2008.2栽培方式操作方式品种(组合)熟期选择品种(组合)代表搭配早稻成熟期育秧播种时间大田用种量(公斤/667平方米)基本苗(万苗/667平方米)特点难点与缺点操作重点早稻晚稻早稻晚稻早稻晚稻双季抛秧早稻软盘旱地耐寒育秧,晚稻软盘湿润育秧,双季抛秧栽培早、晚稻为中、迟熟品种早稻湘早籼24号配晚稻荆楚优1487月18日前后3月下旬6月中旬末下旬初4.5~52.58~107左右①稳产、增产,潜力大;②秧田面积小;③保护效率高;④回旋余地大;⑤轻型,除草成本低①不易齐苗;②不易控制株高①均匀播种;②精准化控;③控温保湿早抛晚撒早稻软盘旱地耐寒育秧,晚…  相似文献   

16.
以早粳1号、浙辐9号和威-48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旱地和水田育秧秧苗的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电解质渗透率和发根力.结果表明:旱育秧叶片SOD活力分别比水育秧增高18.19%、8.56%和7.25%,旱地和水田育秧影响编码SOD基因的表达量,前者高于后者;旱育秧电解质外渗率低于水育秧,发根力强于水育秧,旱育秧耐寒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旱地育秧是目前大竹县最主要的育秧方式。本文介绍了旱育秧的优点和技术上应重点注意的问题,与水育秧比较对旱育秧的增产增收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扎佐镇水稻的优质、高产、高效,进行了2个水稻品种的旱育保姆+无坊布旱地育秧移栽连片种植示范。结果表明:旱育保姆+无坊布育秧移栽和常规地膜育秧移栽2个水稻品种T优210和金优207的生育期相差不大;株高、分蘖数、白根数和叶片数均是旱育保姆+无坊布育秧移栽的高于常规地膜育秧移栽。T优210和金优207的亩产量均以旱育保姆+无坊布育秧移栽的较高,分别比常规地膜育秧移栽的增产9.9%和9.5%。  相似文献   

19.
1水稻旱育秧1.1水稻旱育秧的好处水稻旱育秧是近年来推广的一项水稻育秧技术。其好处一是在旱地上育秧,保温、增温效果好,安全播种期比水田育秧提早7~10天,有利于躲伏旱及早栽夺高产。二是秧苗体健壮,白根多,栽插后返青成活快、分蘖早、穗子多,一般比水田育秧增产10%左右。三是旱地育秧改善了劳动环境,操作方便,不受水田育秧的早春寒冷之苦。1.2主要技术环节水稻旱育秧在技术上应掌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根据秧苗叶龄控制播种密度。二是播种前秧地样灌足底水,保证发苗整齐。三是土壤调酸。pH值在6.5以上的土壤,整理秧地时,每平方米均匀施入5~10克硫磺粉调整pH值,使土壤呈酸性,四是施用敌克松药  相似文献   

20.
正俗话说,秧好半年稻,壮秧产量高,培育水稻壮秧是水稻优质高产的基础。为了提高育秧的质量,现对抓好水稻育秧关键技术措施作研究探讨如下:1按照育秧类型不同,狠抓水稻育秧苗床的准备水稻肥床旱育秧:苗床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旱地或水稻田。常规湿润育秧、塑盘抛秧育秧和机插秧育秧秧池应选择靠近大田和水源的稻田。肥床旱育秧苗床、塑盘抛秧育秧推广应用"壮秧营养剂",在播种前1~2天按产品标准使用量施入苗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